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一個工業城市的風貌---瑞典哥登堡(Gothenburg)




   因為工作關係去過幾次瑞典第二大城--哥登堡(Gothenburg,瑞典文Goteborg,第一個o上面要加兩點),覺得這個城市有不少可觀之處,但它應不是國人歐洲旅遊的目的地,因此就分享一些我所看到的.

  哥登堡是瑞典的最大港口,也是最大的工業城,因此造船曾是很重要的產業,但是不敵亞洲的日本,韓國造船業,已經沒落.有次住宿在港口邊的旅館,是原來的造船廠房重新裝修而成,內有旅館,劇院,與一些設計,文創公司.漫步在船隻稀疏的港邊(另一邊的港區,則有不少的大船與貨櫃起重機),覺得有點落寞感,附近還有不少類似的廠房再利用案例,看出它們在辛苦的轉型找新路(想起高雄港的文創藝文倉庫).瑞典著名的Volvo集團總部就在哥登堡,機場出關前就看到卡車的大幅廣告.
我住的旅館


徒留造船/修船字樣的廠房

港邊落寞的小燈塔

哥登堡的驕傲--Volvo

   哥登堡的一個主要景點是位在市區內一座小山丘上的皇冠城堡(Skansen Kronan),以城堡頂上 鑲有皇冠得名.它建於約五世紀前,原來是為保護城市抵抗外患而建,但從來沒用過,曾作為監獄,軍事博物館與餐廳.它是用大塊岩石建造而成,周遭綠草地上有幾門大砲,訴說著它曾經被賦予的功能.在山丘頂上是俯瞰整個哥登堡市區的最佳位置,可以360角度看到港區,全部都是紅屋頂的住宅區(美極了),與突出幾座教堂的鬧區.
皇冠城堡(Skansen Kronan)


由窗口可看出城堡牆壁很厚

 
全是紅屋頂的住宅區


由城堡山頂看市區
    哥登堡市區的人車不多,建築物都宏偉高大,類似德國風格.最吸引我的是歐陸城市已較少見的有軌電車,天藍色的車廂穿梭在市區的大街小巷,有的一車有五個聯結車廂,在十字路口轉彎時需要技巧.儘管周末沒有跳蚤市場,但有條街道(Magasins gatan)會有假日市集,各種攤販販賣手工的食品,手工藝品,街道兩旁都是有特色的商店,佈置得很有品味,值得一遊.
哥登堡市區一角

 穿梭市區的有軌電車

小街道的假日市集


優雅的商店

 頗有品味的麵包店

全部都是愛心(Heart)商品的特色商店

   哥登堡有歌劇院,音樂廳,還有個知名的交響樂團(Gothenburg Symphony Orchestra).在瑞典友人安排下到音樂廳欣賞了一場韓德爾的神劇"Judas Maccabaeus", 有交響樂團,有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次女高音,女低音五位獨唱歌手,加上近百位成人合唱團與數十位兒童合唱團,組成浩浩蕩蕩的演出陣容,讓我享受了2小時美麗的音樂饗宴.瑞典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主流國家.但也有幾位知名的作曲家--Carl Nielson, William Steinhammer, Franz Berwald,他們的雕像都陳列在音樂廳的大廳裡供後人瞻仰效法. 
 
音樂廳與廣場的雕像

韓德爾神劇的演出陣容

 

Franz Berwald雕像
音樂廳內的大幅壁畫
   友人也帶我到哥登堡南邊有漂亮海灣的郊區去看看瑞典的鄉間風光,那一帶是有錢人的郊外別墅區,瑞典國王夏天渡假打槌球的休閒區,有不少漂亮的屋舍.海灣風景很好,海水湛藍,我們在一家海邊餐廳用午餐,我享用了瑞典的代表性美食--鮮蝦沙拉,美味可口.
 
漂亮的海灣風光

鄉間的屋舍,這種紅色是典型的瑞典紅

海灣邊的餐廳,建築造型新穎

可口的鮮蝦沙拉





哥登堡與國內的高雄很類似(第二大城,第一大港,工業城市),以城市風貌來說,哥登堡還是值得一遊的.

 
















 




 















 





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我看到的漢諾威風貌

     我知道的德國漢諾威,基本上是以各種展覽會出名,每年四月的工業展規模龐大,十幾個大型展覽館展出各種機械,關鍵零組件,電動車,風力機,能源設備等.在展覽期間旅館費用飆漲好幾倍,因此住在民宿(當地民眾空出家中的房間)就成為較經濟的選擇,也得以體驗德國人的家居佈置與日常生活的周遭環境,這是住在旅館不會有的體驗.即使算是個工業城,漢諾威仍有值得一看的風貌.
 
     我曾經住過的地區是Lister Plaza地鐵站附近,可由中央車站後站出口沿著Lister Meier大街走去,沿路就是許多民眾生活,工作與外出吃飯的庶民生活區,比起前站都是商店,百貨公司,更有吸引力.我住的是一個住宅區裡的公寓大樓,附近的房屋建築大部分都具有建築之美,可見其建築業的水準.
我的民宿--二樓左邊

公寓大樓與中庭綠地


地鐵站Lister Plaza出口


街道旁的建築,有些一樓為店舖



Leister Meier大街兩旁都是商店與餐廳,店舖外與國內很像,到了下午有個黃昏市場,路兩旁都是攤販,販賣的有食品,蔬果,肉類,零食與花卉,許多人趁著下班時順便買菜回家,人潮不少,有人拉著買菜車,是難得看到的景象.等攤販收攤,店鋪關門後,就只有一些餐廳開著,我也在一家小巧的義大利餐廳享用了Pasta 為我的晚餐.
黃昏市場與採買的人潮







雞肉 Pasta
在此地區附近,幸運邂逅了有名的St. Mark's Church(MARKUSKIRCHE);教堂在歐洲大小城市是經常可見的,通常都建築宏偉,以具有高大尖塔的哥德式較常見.在周遭都是公寓住宅的社區看到此教堂,真有驚豔之感.聖馬可教堂在歐陸與英國有不少,漢諾威的這座始建於1906年,歷史不長,外表卻已有燻黑的滄桑感.整座教堂外觀是複雜多變,主建築外鑲上了大小不一的較小的翼側建築,窗子也形狀風格各異,與一般看到的對稱型設計教堂大不同.我繞著其外圍好幾圈,欣賞不同角度的風貌,也到內部欣賞不是豪華輝煌的內裝,一座管風琴令人印象深刻.它的大門入口上方有幅鑲金的馬賽克神像圖,為樸實的外表增色不少.







除了聖馬可教堂之外,位在中央車站前站出口左側不遠處的漢諾威國家歌劇院也是座值得一看的建築.它始建於1845~1852年,二次大戰時毀於戰火,於1948年重建,經過幾次內部的更新,現在已成為聲效與舞台效果良好的歌劇院.我曾經去觀賞過一次歌劇,第二次到漢諾威時正好沒有上演歌劇,就只能在前廊欣賞其漂亮的燈光與樑柱,看看宏偉的外觀建築了.現任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呂紹嘉,就曾經在此歌劇院擔任音樂總監多年,因此又增加了一些親切感.
宏偉的漢諾威歌劇院

前廊有現代風格的白色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