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0日 星期二

春天來了,音樂告訴你--介紹古典音樂中的春天氣息

  儘管春節假期氣候嚴寒,但是春天的腳步仍然來到了。2月4日時序是立春,宣告春天的開始,我屋邊牆角的百合花從泥土裡鑽出了新綠的幼株,枯萎破敗的盆栽也冒出了全身嫩葉,準備迎接春天。心靈敏感,感情豐富的作曲家自然也喜歡充滿蓬勃生機的春天,把春天的氣息放入了他們的作品。

  古典音樂中的春天,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四季」(The Four Seasons) 協奏曲中的第一段「春」(spring),許多的電視商品廣告中常放的就是「春」一開頭的那段輕快的快板樂段。「四季」是義大利作曲家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最著名的作品,這首「四季」其實不只包括「春」、「夏」、「秋」、「冬」四段,它原來是韋瓦第在1725年出版的共十二曲的「和聲與創意的嘗試」協奏曲作品集,是想以「科學的嚴格音樂理論與自由的創意,兩種對立要素融合的嘗試」,但卻以前四曲的標題「春、夏、秋、冬」聞名為人熟知,反而不知它還有另外八段樂曲,其中三曲也有標題,「海上暴風雨」、「歡喜」及「狩獵」。韋瓦第出生於義大利威尼斯,從小跟著父親學音樂,接著接受神職訓練,於1903年成為一位神父。當時會音樂的神父不多,韋瓦第因此成為名人,又因他的紅頭髮及紅潤的膚色,而有「紅神父」(Red Priest)的綽號。韋瓦第後來在一所收容棄兒而以音樂著名的女子養育院擔任音樂教師長達37年,因此他有充分的演奏者和歌唱者來實驗演奏他創新的作品。當時流行標題音樂(progrom music),以音樂來講一個故事,模仿聲音、情境,韋瓦第不能免俗創作此類音樂,加上他遊歷不少地方,本身又是個優秀的小提琴家及充滿原創構想的作曲家,因此創作了不少的作品,半數是小提琴獨奏協奏曲,包括大提琴、長笛、直笛、雙簧管等獨奏協奏曲,以及為兩種以上樂器的管弦協奏曲等,為巴洛克時代重要的一位作曲家。





  儘管「春」這段樂曲只有約十分鐘,還分成三個樂章,分別為快板(Allegro)、最緩板(Largo)和「田園舞曲」快板(Danza Pastorale, Allegro),韋瓦第是這樣來抒發他對春天的感覺,第一樂章描寫「春天來臨了」(spring has come),由三支小提琴模仿「鳥的歌聲」(song of the bird),而管弦樂合奏則是「潺潺的泉水聲」(murmuring fountains)。接著是「春雷」(Thunder),管弦樂大聲奏出「天空為烏雲遮蔽,閃電和春雷來了」的景象,不久雷聲停了,鳥叫聲又回來了。第二樂章則描寫「打盹的牧羊人」(The Goatherd Sleeps),由獨奏小提琴表達,其他小提琴聲則模仿「樹葉和植物的沙沙聲」(the rustling of the leaves and plants),而以較低沈的中提琴聲來模仿輕微的牧羊犬叫聲(the dogs bark),好幅春天午後草原的景色。第三樂章則是輕快的西西里風的田園舞曲(Siciliano-like Danza Pastorale),描述「在牧笛歡樂的曲調中,美麗少女與牧羊人在美麗的春天景色中翩翩跳舞的樣子」。你也想聽聽這首「春」了嗎?這首四季的錄音版本很多,最好的是由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I MVSI)及由Felix Ayo小提琴獨奏的唱片,不難買到。

  樂聖貝多芬創作了一首小提琴奏鳴曲「春」(Violin sonata no.5, spring),這首作品「春」的名稱並不是他自己取的,因為旋律輕快優美洋溢著明朗幸福的感覺,而為後人加上的。「春」小提琴奏鳴曲全曲約24分鐘,由小提琴與鋼琴在平衡的份量下以對唱的方式唱出對春天的禮讚。全曲共分成四個樂章,分別為奏鳴曲式的快板、表情豐富的甚慢板、詼諧曲式的甚快板、及輪旋曲式的不太快的快板。此曲的主旋律令人不由自己會想起春天溫和微風拂面的感覺,是古典音樂中最優美動人的旋律之一。其實貝多芬創作這首作品時的1801年並不是在很好的狀態,當時他31歲己發現自己有耳朵重聽的毛病,又與「永恆情人」之一的朱麗塔(Giulietta Guicciardi)開始戀情,在此晦暗又明朗的心情下同時創作了此曲及另一首較黯淡的第四號小提琴奏鳴曲。此曲的主旋律輕快優美,令人不由自己有陶醉在春天微風拂面的幸福感覺,是古典音樂中最動人的旋律之一,錄音版本也很多,小提琴名家如Itzhak Perlman, David Oistrakh,的唱片都很值得買來聽聽。

  浪漫派作曲家舒曼創作了一首有關春天的交響曲,是他的降B大調第一號交響曲「春」(Symphony no.1, spring),這首交響曲是舒曼醞釀了約十年之久才創作的第一首交響曲,但是在1841年1月23日起的4天之內就完成了,於3月31日由孟德爾頌在德國萊比錫布商大廈音樂廳舉行首演。舒曼創作「春」交響曲的靈感來自一位德國詩人Adolph Böttger詩作中的一句「春天在山谷中甦醒了」(spring awakens in the valley),原來的四個樂章都附有標題,分別為「春天開始了」(beginning of spring),「黃昏」(evening),「快樂的遊伴」(merry playfellows)及「豐足的春天」(full springtime),但是後來舒曼又把它們刪掉了。第一樂章是稍嚴肅的行板,由小號與法國號來喚醒春天,接著舒曼敘述著「到處遍佈綠色的新芽,蝴蝶飛舞」,並由快板的樂段來描述春天所有的景色。第二樂章是甚緩板,第三樂章是詼諧曲,第四樂章則是由生動優雅的快板來代表明朗快活的春天。舒曼在創作這首交響曲時,是他和克拉拉最幸福快樂的時光,這首交響曲也滿足了克拉拉對他的期望。舒曼自己這樣描述「春」交響曲:「這首樂曲的靈感來自春天的精神。不論我們多大歲數,春天似乎年年令我們心醉,此曲並未特定想描寫什麼,但我深信是春天塑造了它。」



英國作曲家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也創作了一首「春」交響曲(spring symphony),它的靈感來自12首英國古詩,其標題分別為「陽光照耀」(shine out)、「快樂的布榖鳥」(merry cuckoo)、「甜美的春天」(spring the sweet spring)、「精力旺盛的男孩」(the driving boy)、「晨星」(the morning star)、「歡迎清純少女」(Welcome maiden of honour)、「水上」(water above)、「我躺在草地上」(Out on the lawn I lie in bed)、「我的五月何時來到」(When will my May come)、「多麼美麗」(fair and fair)、「吹笛子」(sound the flute)及「我來到了倫敦」(London, to thee I do present)。布列頓有感於春天的豐富、自然及新鮮特性,找了這12首古詩分成四部分(相當於四樂章),配上人聲合唱,是部大規模編制的聲樂交響曲。布列頓於1913年11月22日生於英國Lowestoft, Suffolk,12歲時與當時英國的作曲家Frank Bridge學習音樂,接著有獎學金到皇家音樂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進修。1939年他到美國並且創作了一些重要作品,1942年又回英國,1948年他設立了Aldeburgh音樂節,重建英國在古典音樂界的地位,1953年他被授與皇室勛爵,1976年更被封為終身貴族。他不只是英國,也是20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作品很多,有大型聲樂/管弦樂曲,例如戰爭安魂曲(War requiem)、諾亞方舟(Noah’s )、寶塔王子(the Prince of the pagodas),各一首鋼琴及小提琴協奏曲,好幾首大提琴作品(為羅斯托波維奇而作),室內樂以及知名的青少年管弦樂入門(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知道布列頓或喜歡他作品的人不多,他卻是我偏愛的一位作曲家。

  以上介紹的作品都是描寫春天明朗、歡樂的一面,20世紀另一位重要的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winsky, 1882-1971)則創作了另一面向與春天有關的作品,即著名的「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史特拉汶斯基於1882年6月17日生於俄羅斯的Oranienbaum,父親是位低音聲樂家,他9歲時開始跟幾位名家學鋼琴,後來在聖彼得堡大學學法律,同時又與當時名作曲家Rimsky Korsakov學作曲。1910年他為「俄羅斯芭蕾舞團」創作「火鳥」(the firebird)芭蕾舞劇音樂,大受歡迎建立名聲。1914到1920年間,他住在瑞士,俄國革命後他被永遠放逐,先是入籍法國,1939年又在美國定居。儘管他一生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他卻創作了許多作品,風格變化多端,喜惡褒貶都有,為帶領20世紀古典音樂風潮的一位重要作曲家,重要作品有「火鳥」、「春之祭」、「彼得羅希卡」(Petrushka)、「浦欽奈拉」(Pulcinella)、「阿波羅」(Apollon)等。他的樂曲有股難以抵擋的魅力,也是我偏愛的作曲家之一。

  這首「春之祭」管弦樂曲是史特拉汶斯基應當時名芭蕾舞者戴亞吉列夫(Diaghilev)委託所創作的,他自述靈感來源為:「我腦海裡突然浮現一幕景像,那是一場莊嚴的異教徒的祭典,智慧的長老們圍成一圈注視著一位奉獻給春之神的少女跳舞至死為止。」史特拉汶斯基花了約兩年時間完成,全曲分成兩部,第一部為「大地禮讚」(the adoration of the earth)有八曲,分別為「序曲」、「春天徵候與青年男女之舞」、「誘婚遊戲」、「春之輪旋曲」、「敵對村莊的遊戲」、「長老的行列」、「大地禮讚」及「大地之舞」。第二部為「獻祭」(the sacrifice)有六曲,分別為「序曲」、「青年的神秘集會」、「入選少女的讚頌」、「祖靈的呼喚」、「祭祖儀式」及「神聖之舞與犧牲的少女」。其實這首「春之祭」在1913年初演時是失敗的,觀眾無法接受音樂的旋律及芭蕾舞者的舞蹈,嘲笑聲和抗議聲不斷,最後在觀眾的騷動下結束首演,但今天這首「春之祭」卻是現代芭蕾音樂的經典之作。

  最後一首要介紹的「春天」作品是首聲樂曲,是19世紀末德國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作品「最後四首歌」(four last songs)的第一首「春天」(spring)。理查·史特勞斯出生於慕尼黑的音樂世家,父親是法國號手,母親是鋼琴家,他4學鋼琴,6歲學小提琴,11歲時學作曲,也喜愛文學及哲學作品。大學時觀賞了華格納(Richard Wagnor)的歌劇後眼界大開,往「標題音樂」的創作方向發展。1888年發表作品「唐璜」(Don Juan)和「死與淨化」(death and transformation),爾後十年間又發表許多交響詩作品,如「唐吉訶德」(Don Quixote)、「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英雄的生涯」(Ein Heldenleben)。自1898年開始又創作歌劇為主,主要作品有「莎樂美」(Salomes)、「玫瑰騎士」(der Rosenka vaile)等。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奉納粹政權之命擔任國家音樂局首長,推廣德國音樂,但他不滿納粹的反猶太人政策,終於辭職過著隱居生活,後受戰俘身分調查以無罪開釋。理查·史特勞斯晚年時看到一首「薄暮時分」詩作中的一句「兩隻雲雀以久經患難之心翱翔天際」,心生感觸於是在1948年創作了「最後四首歌」,一年後他就走完85年的人生與世長辭,沒有目睹這首作品的首演。
舒瓦茲柯芙演唱的最後四首歌(左)

  「最後四首歌」是根據四首詩創作的聲樂曲,分別為「春天」、「九月」、「入睡」及「薄暮時分」,「春天」是德國著名文學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的詩作,內容(英文翻譯)如下:

In dusky caverns
Long I dreamed
of your trees and blue skies
of your fragrance and bird songs

Now you stand revealed
in glitter and glory
a world of light
a world of miracle

You recognize me
And sweetly beckon me
my whole body trembles
with your blessed presence.

它表達了對春天來臨時光輝燦爛奇蹟的感動和喜悅。偉大的作曲家們以音樂呈現春天的多重風貌,讓我們享受春天的來到吧!


風景如畫如音樂--欣賞古典音樂中的風景畫

  我們常說「風景如畫」,畫家們把實景的風景以他們的眼光及各種技巧呈現在畫作上,屬於最直接訴諸於感官的美感經驗。有些作家會以文字來敘述他看到的美景,我們就要在腦海裡去拼湊想像那幅美景,屬於間接美感經驗的傳遞。作曲家們當然也會想以作曲技巧及各種樂器的音色來表達出他們心目中的美景,他們如何來表現呢!

  當我第一次到羅馬,當計程車由機場漸漸進入市區時,在一個轉彎處出現了一個小山丘,其上昂然矗立著二、三棵蒼松,這時我腦中浮現的是義大利近代作曲家雷史畢基(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的管弦樂名作「羅馬之松」(The pines of Rome)。當在羅馬市區東走走西看看,欣賞幾個著名的噴泉時,就想到他的另部作品「羅馬之泉」(The fountains of Rome),可惜沒有碰到各種歡慶活動,否則就可加上他的「羅馬節慶」,完成他的「羅馬三部曲」的巡禮之行了。雷史畢基於1879年7月9日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波隆那,12歲時進入家鄉的音樂學校學習小提琴與作曲,1900到1903年他兩度到俄羅斯跟隨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u,以天方夜譚管弦樂曲最為人所知)學習作曲,1913年他擔任一所音樂院教授。1917年他以「羅馬之泉」作品聞名,1919年娶學生Elas Olivieri-Sangiacomo為妻子,她精通聲樂,尤其是葛利果聖歌,對雷史畢基的音樂成就很有幫助。1925年完成使用葛利果聖歌旋律的「教堂之窗」,1927年應邀訪問巴西,完成「巴西印象」,又陸續完成「鳥組曲」、「魯特琴的古代歌謠和舞曲」,以及歌劇「火焰」等主要作品。1932年他被選為「義大利皇家學院」院士,1936年4月18日因心臟病去世 ,為20世紀振興義大利管弦樂作品地位的主要作曲家。

  「羅馬之泉」是雷史畢基描寫四個羅馬的噴泉在不同時候的風光,分別是「黎明時朱利亞山谷的噴泉」、「清晨時的特利頓噴泉」、「中午時的特雷威噴泉」和「日落時的梅迪西山莊噴泉」,雷史畢基分別描述出清晨牛羊平靜走向牧場的寧靜鄉村景色,噴泉中噴跳的水聲,奇幻美麗的海神雕像印象及黃昏時教堂晚禱的鐘聲和歸巢的鳥叫聲。他自述這個作品是想「表達這四個噴泉與他們週遭環境的和諧,或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美景」。「羅馬之松」則是分別描寫「波吉斯山莊的松樹」、「墓窖旁的松樹」、「傑尼古倫的松樹」和「雅培安大道的松樹」。在這部作品中,雷史畢基想以這幾個地點的古松來追憶曾經榮耀風光的古羅馬帝國,有曾經是羅馬人喜歡流連的休閒莊園,有隱身地下墓穴基督徒的聖歌旋律,月光照著的傑尼古倫山丘有夜鶯在輕歌,以及雅培安大道旁的古松曾經見證古羅馬的戰士由此行軍出外征戰。
  

    義大利的風光與歷史似乎最能激發作曲家們的靈感,柴可夫斯基在梅克夫人資助下於1879年底到義大利旅行,對當地的美麗風光有深刻印象,回來後就寫成了著名的「義大利綺想曲」(Capriccio Italian)。但它不是描寫風景,而是柴可夫斯基依據聽到的一些義大利民謠,結合俄羅斯民族風所完成的一首輕快愉悅的管弦樂曲。他隨後在1892年完成了一首「佛羅倫斯的追憶」(Souvenir de Florence),是由各兩把小提琴、中提琴及大提琴組成的弦樂六重奏,表達他對義大利風光的印象。

德國浪漫派作曲家孟德爾頌(Fleix Mendelssohn, 1809-1847)在1830年前往義大利旅遊,去過米蘭、佛羅倫斯、熱那亞、羅馬、威尼斯等地,初抵威尼斯,他就寫了首迷人的「船歌」,途中也寫成了以「義大利」為名的第四號交響曲(Symphony no.4, Italian),它的旋律豐富優美,節奏輕快,充份表現出陽光照耀下溫暖熱情的義大利風光,被譽為他最好的交響曲。孟德爾頌是作曲家中少數出身富裕家庭,不必為生活所苦的人,他因此週遊列國,除了擷取靈感作曲外,他也具有很好的繪畫天份,是個「音」「畫」的全才,最明顯表現在他1829年的蘇格蘭之行。當他在愛丁堡時,參觀了曾為蘇格蘭皇后的瑪麗皇后(Queen Mary)住過的城堡,他目睹陽光照耀在長滿青草和長春藤的高塔和教堂等廢墟,加上蘇格蘭的廣濶、沈靜、霧氣、草原、懸崖與呼嘯的風,令孟德爾頌印象深刻,因此譜成了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Symphony no.3, Scottish)。他的另一部名作「芬加爾洞穴」序曲(The Hebrides (Fingal¢s Cave)),是他參觀赫布里群島著名的芬加爾洞穴,對其黑色玄武岩的自然景觀大為傾心,當天就想好了樂曲的形式、色彩和主題。作曲家舒曼曾在萊茵河畔的杜塞多夫及科隆兩大城市居住旅遊過,經常「眺望美景」也促成他創作了第三號交響曲「萊茵」(Symphony no.3, Rhenish)。


  作曲家們除了從風景中得到靈感外,也試圖來具體描寫流動的風景,有名的就如捷克作曲家史麥塔那(Bedrich Smetana, 1824-1884)的著名樂曲「莫爾島河」(The Moldau),它是描寫流經布拉格市區的窩塔瓦河(捷克文為Vltava)由山區逐漸發展成為大河的寫生。此曲是史麥塔那由六首組曲構成的連篇交響詩「我的祖國」(My Country)中的第二號組曲。樂曲開頭是莫爾島河的源頭,水滴滴下形成潺潺溪流,許多溪流匯集使得河道加寬流速增快,流經森林,流經田野,有獵人追逐獵物的號角聲;它又流經村莊,有村民在舉行婚禮愉快的跳舞,河流越急,河道越寬,越過急流,流經險灘,終於雄壯流進布拉格市區,又逐漸流向遠方而去。史麥塔那以長笛及豎笛來描繪水滴及溪流,又以雄壯的管弦樂來表達它流進布拉格。我第一次到布拉格時,目睹Vltava河,站在著名的查理士大橋看著河水在蒼茫暮色中緩緩流著,深深為這景色及腦海中的音樂旋律所感動。布拉格除了豐富的建築、人文及歷史外,這條莫爾島河及其音樂,也使它更迷人。

  史麥塔那1824年3月2日出生於Litomysl,父親是釀酒商人,也是業餘音樂家。他5歲時就能參加弦樂四重奏的表演,6歲時鋼琴獨奏。學校畢業後,他到布拉格發展,認識了一位幫助他的女鋼琴家科拉洛娃(Katerina Kolarova)後來兩人結婚,他也曾拜師學作曲,認識當時著名的作曲家李斯特、舒曼及克拉拉、以及白遼士等人。他在23歲時開辦音樂學校,但不久發生反抗奧國的革命,他參與革命活動,隨後於1856年流亡到瑞典,1861年回國定居為創作捷克本土音樂而努力。「我的祖國」陸續完成在1874到1880年間,1876年他完成自傳式的「e小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4個樂章分別為「年輕時追求藝術」、「少年時的歡樂時光」、「初戀的幸福」及「向國民音樂努力的愉快道路」,但其他一些歌劇作品都不算很成功。1874年他已顯出耳聾的跡象,晚年有精神錯亂,於1884年5月12日死於布拉格精神病院。史麥塔是位波希米亞民旅主義的作曲家,為「國民樂派」重要的作曲家。

 
印象樂派作曲家德布西(Claude-Achille Debussy, 1862-1918)有首著名的交響詩作品「海」(La Mer),以「海上的黎明到中午」、「浪花的嬉戲」及「風與海的對話」來表現他對海的興趣。德布西非常喜歡海,「無論是海的聲音,海空相隔的一線,吹過葉梢的風聲,或者小鳥的叫聲,這一切都給我們帶來無限靈感,在心中激起許多的印象。這些印象中的一個記憶,有時候會突然無意間向外湧現,形成音樂。而音樂本身便各自內含有自己的和聲」。因此德布西描繪第一道霞光映照在緩緩起伏深沈的水面上,令人想起廣大無限的大海和天空,捕捉陽光照耀在海浪上的瞬間變化,素描時而平靜,時而狂暴的風與海的對話。

英國近代作曲家佛漢威廉士(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也創作了第一號交響曲「海」(A Sea Symphony),以各種意象「航向大海的船隻」、「尖銳的風吹聲」、「各國水手的呤唱」、「獨自在寧靜的海灘」、「當我注視閃耀的繁星」等等,來表現海的各種面貌。他另外一首「南極」交響曲(Sinfonia Antartica),則表達出南極大陸大自然的力量和無人居住的荒涼景象,冰山、濃霧和暴風雪,船隻遇見鯨魚,快樂的企鵝等景觀。他的管弦樂都要加上人聲合唱才能充份表現大自然的風光。
  流動的海或河流可用音樂來表達,那麼沈靜不動的山呢,作曲家們自然也要用音樂來歌頌表現。出名的一個作品就是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的「阿爾卑斯」交響曲(An Alpine Symphony),他用22個樂段來描繪阿爾卑斯山的百貌,分別為夜晚、日出、登山、走入森林、溪邊漫步、在瀑布邊、幽靈幻影、繁花盛開的草原、山中牧場、在叢林和草叢中迷了路、在冰河上、危險的片刻、在峰頂、遠望、上升的霧、太陽漸漸微弱、悲歌、暴風雨前的寧靜、雷雨和下山、日落、收場、夜晚。由這些標題我們仿佛是個身歷其境的登山者,體驗了阿爾卑斯山區多采多姿的一日和飽覽了明媚或者狂暴的風光。
 
  美國亞里桑那州著名的大峽谷(Grand Canyon)也入了古典音樂,這是由美國作曲家葛羅菲(Ferde Grofe, 1892-1972)創作的「大峽谷組曲」(Grand Canyon Suite)。他於1920年時初次看到大峽谷的壯麗景色,為其豐富的土地景觀所震撼,馬上決定要把它們寫入音樂。他先完成了「日出」和「日落」兩段,後來到1931年在友人要求下又創作了「多彩的沙漠」、「在山路」和「豪雨」三段,組成了這首著名的組曲。他描繪出黎明時分陰影逐漸消失,峽谷在晨光下閃閃發亮;接著巨人的手為這些永恆百萬年的沙漠和岩石塗上紅、綠、黃、灰等色彩;遊容在騾背上深入峽谷內部,騾子輕快地上下狹窄彎曲的小路;太陽西沈、峽谷底部變暗、襯托出頂部更亮麗,然後狂風刮起,閃電暴雨接踵而至,不久風停雨消,峽谷又恢復寧靜,沐浴在月光和滿天繁星下。葛羅菲自述:「這部作品源自我們所看到,所聽到和所感受到的。我想我從這首樂曲中表現出美國精神….捕捉到美國音樂的精髓….我們的大地充滿豐富的音樂性,你只要用心聽你就能聽到它們….」。

  另外一位美國現代作曲家霍華涅斯(Alan Hovhaness, 1911-)創作了一首「神秘的山」(Mysterious Mountain)和另一首「聖海倫山」交響曲(Mountain St. Helens Symphony),描述他對山的崇敬,「山,就像金字塔一樣,是人類試著瞭解神明的象徵。山是世俗世界與心靈世界象徵性會面的地方」。位於西雅圖南方的聖海倫山是個活火山,在1980年5月18日曾爆發,居住在附近的霍華涅斯目睹整個過程,並以音樂紀錄下來。第一樂章描寫火山爆發前的壯觀雄偉,第二樂章描述山中精靈之湖在被毀前水色之美,第三樂章則為火山爆發,他用鼓、號及管弦樂齊鳴來表達火山爆發的壯觀震撼場面(此為古典音樂中檢驗音響效果著名的一段),然後爆發停止,舊觀盡去,美麗生機盎然的大地仍然長存。有次隨團到奧勒岡州波特蘭市郊外去參觀一個除役中的核能電廠,看到St. Helen Mountain的路標,似乎離我不遠,但終究沒有機會去一探究竟。

  當然欣賞這些「音樂風景」,還是需要一些想像力及「境由心生」,樂聖貝多芬的第六號交響曲「田園」(Symphony no.6, Pastoral)就是一首寫景又寫境的好樂曲,其五個樂章分別為「抵達鄉村時的愉快心情」、「小河邊風光」、「村民們愉快的聚會」、「暴風雨」和「牧童的歌聲-暴風雨後的感恩」。這首樂曲中,貝多芬特地使用短笛、長號和定音鼓來表現尖銳的風呼嘯聲,雷電交加的暴風雨聲。但在潺潺流水的小河邊,有白頭翁(雙簧管)、夜鶯(長笛)、布榖鳥(豎笛)和鵪鶉等在互相唱和,好一幅百鳥嬉春圖,這一段是我當初剛聽古典音樂時最喜歡的,「田園」真是風光無限好!

  

古典音樂中的古典文學--聽音樂家如何表現文學

  古典文學與古典音樂同樣是人類文化資產中寶貴的精華,這裡古典文學泛指西方文明數百年來留傳下來的文學作品,尤其是17到20世紀歐洲幾個文化強國如德國、英國、法國、俄羅斯、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的著名文學作品。不少作曲家是文學作品的愛好者,自然會想把這些文學名著以音樂的形式表達出來,尤其是他們各人的觀點。讓我們來認識一些古典文學的古典音樂作品。

  談到古典文學,英國的大文豪莎士比亞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大作家,他的作品也是最多被譜成古典音樂的,其中又以家喻戶曉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最熱門。義大利維洛那地方Montagues家族的羅密歐愛上了Capulets家族的茱麗葉,但是兩個家族間卻有世代的仇恨,兩位熱戀的男女向封建家族的宿仇挑戰,私訂終身,卻無法廝守愛情,因此茱麗葉在神父協助下喝特製毒藥裝死,陰錯陽差不知內情的羅密歐目睹愛人死亡,自殺殉情,甦醒過來的茱麗葉更是傷心欲絕也自殺身亡,一個令人感動的愛情悲劇。這個故事曾多次拍成電影,在古典音樂上至少有四位作曲家看上了這部動人心弦的愛情悲劇故事,分別為古諾(Charles Gounod, 1818-1893)、柴可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 1840-1893)、白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及浦羅高菲夫(Serge Prokofiev, 1891-1953)。古諾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是以「歌劇」來表現,柴可夫斯基則以單樂章的「幻想序曲」來說故事,白遼士的則以「戲劇交響曲」來呈現,而浦羅高菲夫則配合芭蕾舞劇的場景譜出優美動聽的芭蕾音樂,真是「一個故事,各自表述」,那種方式或是那部作品較會說故事呢?

  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Fantasy overture after Shakespeare)是首約十八分鐘的管弦樂作品,他接受朋友建議,作曲於1869年,首演為1870年,又經過幾次修改,1881年的定稿是我們現在所聽到的樂曲。在長約18分鐘的樂曲,他以行板-快板-活潑的-快板-中庸速度的進行方式來呈現他心目中的故事。白遼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完成於1839年,是首「dramatic symphony after the tragedy of Shakespeare」,也有人認為是他的第三首交響曲(第一首是著名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y Fantasy,第二首是哈羅德在義大利-Harold in Italy)。這首曲子長達1小時33分鐘,除了管弦樂外,白遼士還加入了聲樂,包括合唱、獨唱及合唱朗誦調,是首大編制的樂曲。全曲分為四大部份,分別為「序奏」(introduction),描寫兩個家族Montagues和Capulets的世仇爭端,由女低音介紹茱麗葉登場,有深情款款的旋律。第二部分的內容為獨自一人的羅密歐,哀傷,音樂會及舞會,Capulets¢家的宴會及Mab皇后。第三部分的樂段描寫愛的情景,夜晚及Capulets¢家的花園,相當於文學作品中著名的陽台場景,由中提琴、法國號及大提琴歌詠出兩人纏綿不已的愛情。第四部分佔全曲的一半,分別有茱麗葉的葬禮,羅密歐在Capulets家的墓園及終曲,有合唱表達悲傷之情及管弦樂表達令人鼻酸的悲劇場面。

  浦羅高菲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則是芭蕾音樂(ballet suites),他配合他人寫好的芭蕾劇本,經過好幾次修改才於1936年冬天完成全劇的管弦樂編曲,而整齣芭蕾舞劇於1938年底在捷克,1940年在蘇聯初演,獲得空前成功。浦羅高菲夫則從全曲芭蕾音樂中選出十四曲作成兩組各七曲的組曲,於1936年先行演奏,獲得好評,成為我們所聽到的音樂。這些組曲的樂段也是描寫故事中的精華場景,例如Montagues和Capulets兩家族,年輕少女茱麗葉,舞會,(舞會的)面具,武士之舞,嘉禾舞曲,羅密歐的報仇與決鬥,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告別,茱麗葉的房間,茱麗葉的葬禮,茱麗葉的死亡等。這三首各有不同風格的「羅密歐與茱麗葉」音樂,市面上有由日籍指揮小澤征爾(seiji Qzawa)指揮San Francisco交響樂團的曲目,而且全部在同一張CD上(大部分為選曲),有興趣的人建議你買來聽聽,看看你喜歡那首曲子。

  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講的是青年男女愛情故事的喜劇作品。一位反抗封建意識的少女,愛上自己選擇的對象,兩人在月光下的森林裡恩恩愛愛,吵吵鬧鬧,加上森林裡的小精靈們湊熱鬧,發展出豐富多樣的情事,很適合用音樂的形式來表現。孟德爾頌將它創作成普受歡迎的配樂(incidental music)。他在17歲時讀到莎士比亞的這部作品,獲得靈感就完成了序曲(overature),但直到他34歲時受普魯士國王之託才完成全部十二曲的完整配樂,並加上女性合唱與獨唱及故事中人物的對白,於1843年首演。全曲除了原先的序曲外,還有「情景與精靈進行曲」、「花斑蛇」、「夜曲」、「結婚進行曲」、「情景與送葬進行曲」、「小丑之舞」、「終曲」等段落,其中「結婚進行曲」就是大家耳熟能詳常在婚禮中聽到的樂曲[另外一首著名的結婚進行曲出自另位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羅安格林(Lohengrin)]。

  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由音樂來表現的還很多,就我所知包括有暴風雨(the storm,柴可夫斯基及芬蘭作曲家西貝留斯Jean Sibelius)、李爾王(King Lear,白遼士及俄羅斯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Dimitry Shostakovich)、哈姆雷特Hamlet(柴可夫斯基及蕭士塔哥維奇)、馬克白(Macbeth,理查史特勞斯及捷克作曲家史麥塔那Bedrich Smetana),其中有戲劇配樂、也有管弦樂,喜歡莎士比亞作品的人都應該聽聽,體會另一種面相的文學味道。

  德國大文豪歌德(Goethe, )的知名作品浮士德(Faust)也是另一個大熱門,至少有法國作曲家古諾為它寫了部歌劇,李斯特(Franz Lizst, 1811-1886)創作了一首交響曲,白遼士則有首「浮士德的天讉」(The Damnation of Faust),舒曼也有首人聲合唱及管弦樂的「浮士德」但已較不為人知。「浮士德」講的是位終生埋首研究的學者,在年老時竟又期望恢復青春,渴求愛情,他用自己的靈魂與魔鬼交換靈魂,變成俊美男子,並在魔鬼協助下愛上美女瑪格麗特,因此產生的理性與慾望的衝突,最後兩人都死亡昇天的故事。李斯特的「浮士德交響曲」(A Faust Symphony)完成於1857年而白遼士的「浮士德的天讉」則完成於1845年。白遼士於1828年讀了法文版的「浮士德」後,深深為歌德的這部巨作所吸引,很快就寫成了一些樂章,但直到1839年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大獲成功後,他才又重回這部作品並於1845年完成,1846年首演。李斯特則於1830年在白遼士建議下讀了「浮士德」後就構思要以此題材來創作,在白遼士的作品演出後,他決心繼續創作,並在1853-1857年間完成此部他重要的交響曲。李斯特以他自創的交響詩(symphonic poem)形式用音樂來描寫「浮士德」中的三位核心人物-魔鬼梅菲斯多費雷斯(Mephistopheres)、美女瑪格麗特與學者浮士德(Faust),並各自有約略等長28分鐘,23分鐘及30分鐘的樂曲時段,結尾時以男聲合唱及管弦樂來敘述浮士德的昇天。

  白遼士的「浮士德的天讉」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描寫浮士德於春天清晨的草地上享受孤獨生活的樂趣,第二部分為魔鬼出現,以財富和享樂生活來引誘浮士德,他也預見了未來愛人Marguerite為其吸引,要求見她。第三部分則是浮士德與Marguerite互相愛慕卻為魔鬼破壞,第四部分描寫浮士德無法與Marguerite結合又孤單回到荒野,而魔鬼要求浮士德簽個合約來解救Marguerite的殺母之罪,浮士德因此墜入地獄,而Marguerite則昇天了。古諾的「浮士德」歌劇則分成「浮士德在書房裡」、「市中心廣場」、「瑪格麗特家的花園」、「瑪格麗特的臥房」、「教堂」、「瑪格麗特家門前」及「地牢」等場景,來敘述整個故事。

  德國的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的哲學巨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Earathustra)則被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nss, 1864-1949)看上,他據此完成了一首同名的交響詩作品,史特勞斯在1896年此部名著出版不久讀完它深受感動,從原著章節中挑選了八段作曲,分別為「信仰來世的人」、「偉大的憧憬」、「歡喜與熱情」、「葬禮之歌」、「追求科學」、「逐漸痊癒的人」、「舞蹈之歌」及「夜之歌」等。史特勞斯不是要創作「哲學式的音樂」,也不是創造思想體系,他只是回應尼采的理念,用自己的樂思來詮釋人類的發展歷程。尼采的這部巨作講的是傳說中妖教的鼻祖查拉圖斯特拉「三十歲時出家入山,經過十年閉關修行,有一天向太陽宣示,將下山把自己悟得的智慧與思想傳授給人類」,史特勞斯把這段序文譜成非常著名的序奏-一段嘹亮高昂氣勢磅礡逐漸增強的小喇叭演奏,不但被用在一部電影(2001太空漫遊)當作主題音樂而出名,四、五年級的人們可能還記得當年李季準主持的廣播節目「感性時間」一開頭那段音樂就是了!


  理查史特勞斯應該是個深愛文學的人,他的許多創作都源自他讀過的文學作品,西班牙小說家塞凡提斯(Miguelde Cervantes, 1547-1616)的文學名著唐吉訶德(Don Quixote)也成了他作曲的主題。塞凡提斯創造了一個具有崇高理想的喜劇人物唐吉訶德,他沈迷於古代的騎士小說,幻想自己是除暴安良的正義騎士,帶著一位僕人冒險勇闖江湖,鬧了許多滑稽的故事,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他錯把風車當成巨人向他挑戰的場景。史特勞斯據此創作的樂曲有個副標題-fantastic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knightly character,他分別以大提琴及中提琴的獨奏來代表唐吉訶德及僕人,全曲是以變奏(variation)的方式來講故事。在導入部後,第一變奏為向風車挑戰而落敗,第二變奏為策馬衝入以為是敵人的羊群,第三變奏為與僕人的爭吵,第四變奏為去搶救誤認為被綁架少女的聖母像,第五變奏為唐吉訶德投宿在自認為城堡的小客棧,第六變奏把三位農家女看成是一位公主與兩位女僕,第七變奏是兩人被一群女孩耍弄而不自知,第八變奏為兩人坐小船翻覆落水,第九變奏為攻擊誤認是魔法師的兩位傳教士,第十變奏則為同村的人與他決鬥將他打敗,喚醒他的荒唐夢,唐吉訶德只好絕望回家。最後的終曲則以平靜的大提琴聲敘述他在病床上回想他所有的冒險時光。即使你沒有看過文學原作,光是從這些變奏所要描述的故事,你彷彿看到了一個具有崇高理想的夢想家與他傳奇的冒險生涯。
這六張黑膠唱片大都以唐吉軻德與其僕人為封面設計,拉大提琴的都為演奏大師

  浩瀚的文學及詩歌作品是古典音樂汲取靈感的寶庫,許多作曲家因此創作出不少令人激賞的作品,文學與音樂,原來就是充實人類心靈的藝術殿堂,就看你要不要進去享受了。

  

  

  

  

  

古典音樂的中國風--從杜蘭多公主到大地之歌

  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之際,是歐洲文化、藝術大放光采的時代,當時的許多文學作品,畫作、音樂及舞蹈藝術都是登峰造極之作;但當時也有許多新舊文化觀念的衝突,造成印象派畫風及國民樂派的興起。身處文化衝突激烈的時代,創作者除了承襲既有的文化傳統並尋找新意之外,也向遙遠的東方尋求靈感,日本及中國文化就這樣進入了歐洲的藝文創作中,因此古典音樂摻入了一些中國的味道。

  在有中國風的樂曲中,最為中國人熟悉喜愛的,可能首推由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創作的歌劇「杜蘭朵公主」(Turandot),它以中國歷史為背景,講的是公主招親的故事,尤其傳統民謠「苿莉花」的旋律不時在劇中出現,更增加我們的親切感。普契尼是義大利三百年歌劇史最後一位大師,創作出許多燴炙人口的歌劇名作,例如「托斯卡」(Tosca)、「波西米亞人」(La Boheme)、「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等。「杜蘭多公主」的故事大意是說在北京城內美貎的杜蘭多公主提出三道謎題,全部答對者可娶她為妻,否則就砍頭身亡,許多人都如「飛蛾撲火」犠牲了性命。一位隱姓埋名的流亡王子卡拉夫(Calaf)驚艷於杜蘭多的美貎,不顧父王及侍女柳兒的勸告前往猜謎挑戰成功,但杜蘭多卻反悔不願嫁給陌生的王子。卡拉夫因此提出要杜蘭多猜他的身份,若她猜到他就身死,否則杜蘭多就要嫁給他。杜蘭多公主下令全北京城未查出陌生人名字前,任何人都不許睡覺。但是卡拉夫王子的侍女柳兒被捉,在嚴刑拷打下,要被迫說出王子的身份,但她卻向杜蘭朵曉以「愛情」的偉大,然後自己自刺身亡。杜蘭多公主深受感動,在與仍是陌生人的卡拉夫王子見面時,他向公主表達深切的愛意,融化公主頑強的心並報出自己的名字身份,故事有個圓滿的結局。

「杜蘭朵公主」的劇情其實是很俗套的公主比武招親之類的故事,也不必然一定要發生在中國的北京城。Turandot的意思是「中國公主」,Turan在波斯文中指的是土耳其和中國等地dot有女兒,處女的意思,「杜蘭朵」這個故事最早是出自波斯童話故事集「一千零一日」中「王子卡拉夫與中國公主」這段,只是卡拉夫王子許多冒險故事中的一段。其實在普契尼之前,已有多位作曲家以杜蘭多的故事為素材創作了歌劇也上演過,但都沒有普契尼的劇本那麼成功。他在沒有完成「杜蘭多公主」之前就因病身亡(只寫到柳兒之死),其餘部分是由門生Franco Alfano完成,不損全劇的完整性。此刻的初演在1926年由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完成,但他在第一場只指揮到普契尼寫的部分,第二場以後才演完全曲。如今「杜蘭朵公主」是最受歡迎歌劇曲目之一,有許多錄音、錄影版本,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由卡拉絲(Callas)飾杜蘭朵,舒瓦茲柯芙(Schwarzkopf)扮柳兒,在米蘭歌劇院錄的那張。另外,1998年以北京紫禁城為場景,由名導演張藝謀製作,名指揮家梅塔(Zubin Metha)指揮的版本也受矚目。至於中國名謠「苿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苿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不時出現在全劇裡,或是輕微的背景音樂,或是人聲、管弦樂組成的壯麗大合唱,是如何被普契尼看上的,可能是當他在創作這部有中國背景的歌劇時,曾去請教當時義大利的一位中國通,並向他借了個音樂盒來聽,其中應該有「苿莉花」的旋律而讓他看上的吧!

  英國近代作曲家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在1957年也創作了一部以中國為背景的歌劇「寶塔王子」(The Prince of The Pagodas),講的也是充滿東方神奇的故事。中國的皇帝不想把皇位傳給東、西、南、北四個國王,反而想傳給他的大女兒Belle Epine公主,四個國王狂怒但由小公主Belle Rose試圖安撫不成。這時有4隻綠色青蛙帶來一個裴翠盒,Epine公主打不開,Rose公主輕易打開卻是一朵玫瑰,青蛙邀請她到寶塔國一遊(Pagoda Land)。Rose公主受到寶塔們很好的款待,但當化身成火蜥蜴的寶塔王子要出現時,她卻被矇上眼睛,她想探知火蜥蜴的身份卻徒勞無功,又被送回自己的國家,火蜥蜴也跟著她。此時她的姊Epine已成了女皇帝,並把父親拘禁起來並要他跳舞娛樂朝臣。Rose公主和火蜥蜴試圖拯救老皇帝。火蜥蜴直立起來並且抖動牠的皮,剎那間皇宮全消失了,牠也變回寶塔王子,和Rose公主解救了王國成為充滿愛和自由的國度,兩人也攜手邁向寶塔國。這個故事似乎是布列頓自己構思的,主要來自他一次環球旅行時接觸的非西方音樂文化,但故事的內容(青蛙、王子、蜥蜴)卻是典型的西方產物,只是加上中國之名而已。

  匈牙利近代作曲家巴托克(Bela Bartok, 1881-1945)於1918年從文學雜誌上的一篇有關中國的故事創作了一齣芭蕾舞劇「奇異的滿清官吏」(The Miraculous Mandarin)。故事大意是說三個流浪漢勾結一位妓女要打劫她引誘來的恩客,第一位是沒錢的老人,第二位是個沒有多少錢的年輕人,兩個人都全身而退,接著來了位滿清官吏,他對少女有強烈慾望。當兩人在追逐取樂時,三位流浪漢趁機抓住他,並想用枕頭將他窒息而死,但滿清官吏頑強抵抗,仍趁隙深情望著妓女,當三人用劍刺進他身體時並沒有流血,將他吊起來也沒死,反而他的意志及慾望更強烈。最後他被放下,少女心生憐憫抱著他,此時這位官吏才流血身亡。一個有點奇怪的故事,原作者試圖表現追求較大自由度的人類仍受限於基本人類慾望。但也代表當時歐洲人對中國懷抱著奇異的眼光。巴托克的作品於1926年在德國科隆首演,卻因故事內容荒誕不經只演一天就遭禁止,一直到他死後的1945年才在他的家鄉布達佩斯再度首演。在今日此部芭蕾舞劇是一些歐美芭蕾舞團的舞碼。

  當然也有一些較小型的樂曲試圖表現中國的風味。英國近代作曲家Albert W. Ketelbey (1875-1959)在他一系列試圖表現東方味道的管弦樂曲中就有一段「在一個中國的寺廟花園」(in a Chinese temple garden),在短短6分多鐘中,生動描繪出廟宇梵唱及上海市集的擁擠熱鬧景象。柴可夫斯基在他著名的芭蕾舞劇胡桃鉗(the nutcracker)中有一段「中國之舞」(Chinese dance)來代表童話故事中的「茶」。

  真正最具有中國文化氣息的古典音樂作品,應該是馬勒(Gustav Mahler)的「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 the song of the earth),他把唐詩譜進了交響樂。馬勒是20世紀初重要的作曲家及指揮家,在1906年他完成了第八號交響曲後,碰到了他人生的困境,長女天折、因身體毛病預感死亡及辭去歌劇院總監等等,都使他意志及身心較為消沈。此時他想繼續創作,卻不敢用「第九號」交響曲為新作之名(因為貝多芬、布魯克納、舒伯特都是在完成第九號交響曲之後不久去世),加上又有死亡陰影的精神不安,在此對人生充滿蒼涼和慨嘆之時他看上了早年看過的一本中國詩集「中國笛」中的七首唐詩,譜成了「給女中音、男高音及大型交響樂團的交響曲」,並取名為「大地之歌」。他選中了那些詩人的詩作呢,有李白的「悲歌行」、「採蓮曲」、「春日醉起言志」,孟浩然的「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王維的「送別」以及李白的「題元丹丘山居」,錢起的「效古秋夜長」,後二首經考證較不明確。因為「中國笛」這本中國詩集並不是由漢詩直譯,是由德國人貝特格(Hans Bethge, 1876-1946)根據先前已刊行的三本德、法、中國詩集,以自由的德文體裁翻譯成的中國詩,與原詩已經有了出入。馬勒由此7篇詩作譜成了6個樂章的「大地之歌」,儘管「中國笛」的詩作只有內容,失了意境,但是馬勒結合他當時的心境、作曲的技巧、及對詩作的瞭解,自己擴大撰寫歌詞及譜曲,卻能描繪出原詩的意境,引起聆聽者的共鳴。馬勒的6個樂章分別取名為「悲傷大地的飲酒歌」(the drinking song of the sorrow of the earth,李白的悲歌行)、「秋日裡的孤獨者」(the lonely one in autumn,張繼的詩)、「青春」(of youth)、「美」(of beauty,李白的採蓮曲)、「春日醉客」(the drunken man in spring,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以及「告別」(the farewell,孟浩然及王維的兩首詩)。馬勒的歌詞與原詩的對照是探索「大地之歌」意境的方法,且舉二例如下。
大地之歌的唱片封面都喜歡用國畫來表現中國風

李白的「悲歌行」原詩為
悲來乎,悲來乎!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呤。
悲來不呤還不笑,天下無人知我心。
君有數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鳴酒樂兩相得,一杯不啻千鈞金。

悲來乎,悲來乎!天雖長,地雖久,金玉滿堂應不守,
富貴百年能幾何,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墳上月,且須一盡杯中酒。

在「大地之歌」中馬勒寫成的歌詞為(根據德文的英譯只列第一段):
Now beckone the wine in the golden gobbler
But drink not yet, first I¢ll sing you a song!
The song of sorrow
Shall in gusts of laughter through your souls resound,
When sorrow draw near,
Wasted lie the gardens of the soul,
Withered and dying are joy and song.
Dark is life, is death

由「Dark is life, is death」可以看出馬勒將李白的詩轉化成他的消沈思想-黑暗的人生,死亡的人生。
  
王維的「送別」詩作: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後問,白雲無盡時。
  
在馬勒的歌詞裡變成了(只列後四句)
Fortune was not kind to me in this world!
Whither I go? I go, I wander in the mountains,
I seek rest for my lonely heart!
I journey to the homeland, to my resting place’
I shall never again go seeking the for distance,
My heart is still and awaits its hour!
The dear earth everywhere
Blossoms in spring and grows green again!
Everywhere and eternally the distance shines bright and blue!
Eternally….eternally

  馬勒表現出他疲憊孤寂的心在尋找一個永恆的故鄉。再看看他挑選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原詩內容: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頽然臥前楹。
覺來眄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
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己忘情。

講的也都是看淡人間紅塵的瀟灑俐落,在在都反映出馬勒作曲當時的想法。他在1908年夏天時全力投入「大地之歌」的創作,在1909年10月時完成,接著他就創作「第九號交響曲」(事實上是第十號),但終究無法完成,在1911年5月18日去世,逃不過「第九號」的劫數,而「大地之歌」則在1911年11月由他的弟子華爾特(Bruno Walter)在慕尼黑首演,馬勒來不及親聆首演,卻將他的苦惱與不安都藉由「大地之歌」傳達給後世的愛樂者,而中國詩的韻味與意境也經由他在西方的古典音樂留下永世流傳的芬芳。
  

  

  

  

  

一曲難忘情已絕--記蕭邦與喬治桑的一段情

  蕭邦(Frederic Chopin 1810-1849)是原藉波蘭的作曲家,卻大部分時間流亡在法國,與法國作家喬治•桑的一段戀情,在他的一生中佔有相當的比重。喬治•桑(George Sand, 1804-1876)是法國當時特立獨行的名女作家,交往過的藝術家很多,蕭邦只是她多采多姿一生中的過客。但兩人相處的將近10年中,蕭邦卻創作了許多優秀鋼琴曲,到底喬治•桑是怎樣的一個人,或許比蕭邦更引人興趣吧!

  喬治•桑本名為奧洛亞•杜邦(Aurore Dupin),她父親的血統可上溯到波蘭國王腓特烈奧古斯都二世,母親莎非是個生長於巴黎街頭的道地平民,所以在喬治•桑的身上,混合著貴族與平民的血液,造就她狂熱的一生。她早年父親過世,年幼時就身處祖母與母親的「婆媳鬥爭」當中,後來與祖母同住,接受貴族階級的教育,13歲時被送到在巴黎的一家英國修道院裡寄宿受教育。她很享受修道院裡的生活禱告,她天性裡的誠摯和理想在禱告中找到了滿足和交流,她的祖母深怕她成為修女,又把她領回,開始介紹年輕的貴族男子期望她能結婚。在祖母過世後,喬治•桑承繼了一份50萬法郎的財產,成了杜邦小姐。在她和母親有更多的相處之後,她對母親的無知和虛榮感到失望。在許多的爭執和衝突之後,她覺得自己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期望安穩的生活,此時一位軍人卡西米•杜特望向她求婚,18歲時她就成了杜特望夫人。但是卡西米是個只有空洞和平庸思想的人,滿足不了喬治•桑對婚姻生活的期望,她那時期的日記上就流露著這種情緒。
右邊的是喬治桑的自傳

  「愛的最高目標是結婚。如果結婚而沒有愛,那末留下的就只是犧牲….這種素質需要宏大的心靈,深湛的智慧,但這並不是常常找得到的。犧牲給與了平庸的人一些報償:社會的嘉許,….安寧的小小感情,錢買來的東西,….千千萬萬的瑣瑣細細使人忘記了:他已經錯失了快樂。….也許,在那些達到神聖的偉大靈魂的力量,與那些安於麻木頭腦的冷漠之間,有著一條中間的路,那就是失望….」因此她渴望著自由的生活,但是當時法國的法律沒有離婚,也幾乎無法反抗教會的教義,喬治•桑決定拋棄家庭將兩個小孩託朋友照顧,投身到巴黎去開展另一種生活。

  在巴黎,她是身無分文(她的巨大產業在結婚時已由丈夫成為管理人),因此她為報紙寫評論文章,但只能用男性化的筆名,為了打入拉丁區的年輕文人集團,因此她巧妙的打扮成男子模樣又抽煙喝酒,為了增加收入,她開始寫小說;她原先與一位朋友尤爾桑多合寫小說以尤爾桑筆名出版,銷路不錯,當要出版自己創作的小說時,經過一番協調,保留了「桑」,她自己又決定用喬治為名,因此「喬治•桑」就成為她的筆名,也成為世人所熟知的名字。喬治•桑有特立獨行自主性的思想,知性敏銳,對社會問題相當關心,她嚴厲批判固有道德標準,尤其是婚姻制度,陸續出版了許多小說,鼓吹女性主義(儘管當時還沒有這個名詞),她從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寫起,呼籲女人要獨立、平等、改變法律與道德的單一標準。這些思想在當時是很新奇驚世駭俗的,引起許多爭論,她的書一躍成為暢銷書,她也躋身名作家行列,成為巴黎文藝圈的一個作風大膽的積極份子。儘管她無法離婚,在巴黎她卻是個女單身漢,因此許多文藝名流人士都成為她的親密朋友,包括著名的詩人繆塞(Alfred de Musset, 1810-1857),作家福祿拜爾(Gustave Flaudere, 1821-1880),梅里美(Prosper Merimee),畫家德拉克洛瓦(Ferdinand Victor Engene Delacroix, 1798-1863)以及音樂家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原先的情人繆塞介紹李斯特認識了喬治•桑,兩人間發展出愛情但沒有維持很久,他又迷戀上一位貴婦達戈爾伯爵夫人,因此李斯特順勢將蕭邦介紹給喬治•桑,而成就兩人間將近10年的愛戀。

喬治桑的小說"她與他",寫她與繆賽的故事
蕭邦認識喬治•桑時為26歲,她已是一個32歲人生歷練豐富的成熟婦人。蕭邦的母親是波蘭人,父親是法國人,但他愛她母親的國家與語言,視自己是波蘭人。蕭邦幼年時即以「神童」身份經常受邀到華沙貴族家庭演奏,成年後因為波蘭局勢受法國革命影響動盪不穩,被迫離開祖國和親人到巴黎深造。由於自小嬴弱多病的身體,加上異鄉孤兒的孤寂感造成他憂鬱的個性。儘管他的鋼琴名聲(作曲與演奏)譽滿全歐,又經常出入上流社會的貴族沙龍,但他一生對祖國和親人總懷著刻骨銘心的思念。他在波蘭曾經訂婚過的愛人康絲丹芝與一位商人結婚,他後來又喜歡的青梅竹馬瑪麗亞又和一位伯爵結婚,這些感情的打擊也對他的個性有所影響。其實,蕭邦是具有同性愛和對溫柔女性感情的複雜個性,因此喬治•桑這樣的男性化女性就對他有強烈無比的吸引力了。

  蕭邦初識喬治•桑時,對她並沒有好印象,「桑是一個無法引起感情共鳴的女人。她真是一個女人嗎?我是存疑的」這是他給友人信中所說的話。而喬治•桑起先是為他的鬱悒和音樂而感動,想知道他多些,而蕭邦也感覺這個有大眼睛和低沈磁性聲音的女人了解他的音樂,還似乎看透他的痛苦,於是認識一年多後,兩人有了感情交流進而相戀。喬治•桑的剛性性格帶給他鎮定和力量,她安撫他的情緒,鼓舞他創作,僅管他們兩人在個性趣味和見解上有許多不同,但當在一起時,藝術家的天性造成兩人緊密無間的和諧。

  蕭邦患有肺病,喬治•桑為了照顧他,曾經帶著兩個小孩一起到地中海的馬約卡島(Majorca)養病。兩人在一起的時候,大部分住在喬治•桑繼承自祖母的諾漢(Nohant)別墅,冬天時則回到巴黎。諾漢離巴黎有300公里,卻因為喬治•桑的號召力,成為一流藝術家的聚會場所,像德拉克洛瓦,文學家巴爾札克,李斯特等都是常客。蕭邦自1839到1846年的夏天都在此度過,喬治桑則把三個小孩(她的兒子Maurice,女兒Solange以及蕭邦)的吃穿照顧得非常週到,蕭邦盡情享受喬治•桑的母性愛,深陷於這種奇妙的戀愛生活。蕭邦在此時完成了許多作品,呈獻給許多當時的名女人,但是卻沒有一曲是呈獻給喬治•桑的。例如有次家庭聚會時,大家有趣的看著一隻小狗團團轉捉自己的尾巴,依喬治•桑建議,蕭邦立刻創作了「小狗舞曲」, 但是也呈獻給一位伯爵夫人。
諾漢別墅

  蕭邦和喬治•桑以音樂和文學為基礎的完美愛情,卻漸漸被日常生活的瑣細煩惱所破壞,這主要是由於蕭邦以一個「長期朋友和客人」的身份,開始涉入喬治•桑的家務事。她的兒子模里斯與蕭邦感情不睦,不願自己作為桑家男主人的位置被代替,而女兒蘇蘭芝則承繼了父親卡西米高傲、懶惰、多疑、善變和嫉妒的個性。她挑撥家人間的感情,向蕭邦求助爭取同情,她又在兩位男朋友之間來回周旋,取消了第一個的訂婚禮,堅持要與不合適的第二個結婚,而要喬治•桑出面收拾殘局及準備大筆嫁粧。在這些家庭爭執中,蕭邦一面倒的相信蘇蘭芝的話,喬治•桑甚至懷疑蕭邦與她女兒也有戀情。

    這一段時期的生活,有一部近期拍攝的電影「藍色樂章」(La Note Blue)有所著墨,片中由美女明星蘇菲瑪索扮演蘇蘭芝,對喬治•桑在諾漢別墅的生活方式有許多詳細的描述,是瞭解她們當時生活的好電影。  一部更新的電影"蕭邦琴戀喬治桑",就集中在蕭邦與喬治桑/模里斯/蘇蘭芝三人間的情感關係與衝突,戲劇張力更強.至於一部很早的老電影"一曲難忘",就時間,空間拉得更久,更遠,講述了蕭邦主要的事蹟.雖然重點仍在他與喬治桑的故事,但他與李斯特的情誼也多所著墨.此電影從他年輕時如何從波蘭流亡法國,一直講到他去世,心臟由妹妹帶回波蘭,更可以綜觀他的一生.




   因為這些爭執,使兩人的感情出現了裂痕。喬治•桑在給友人的信中露骨說著:「….但是在人生的實際事情上,實在是不可能考慮他的意見的。他從來不曾把事情四面都看明白,也從不曾在任何一面懂得人性。他的靈魂整個是詩是音樂。….而且他對我家務的干涉,在關於孩子們方面,對我造成一切尊嚴和一切愛的喪失。….七年來我都是處女似地和他以及一切其他的人過著。我已經如此厭倦了慾情….假如世界上有一個女子,她能以她最完全的情感,應該能啟發他的,這個人就是我。….我知道有許多人罵我,有的說是我感情的強烈燒毀了他,有的說是我的冷酷逼得他發狂….至於他呢,他抱怨說我的棄絕害了他….在這個不幸的友誼中,我曾使自己在一切可能的方法中做著他的奴隸….」。

  因此兩人開始貌合神離,若即若離的生活,蕭邦滯留在巴黎,不再回到諾漢別墅,兩人以通信討論喬治•桑的家務事,但蕭邦顯然是個多管閒事而且越幫越忙的人,導致他與喬治•桑的誤解越來越深,終於兩人走上了分開的路。蕭邦離開喬治•桑後從此沒有再創作過音樂,他覺得空虛、無靠、孤獨,身體更加虛弱,又過著窮苦潦倒的生活,如此拖延了三年。他沒有寫信要喬治•桑去看他,她也沒有去看他。在兩人完全斷絕了關係後,彼此只再見過一次面(1848年3月4日),蕭邦告訴喬治•桑,蘇蘭芝生了一個小孩,她升格成了外婆。當她聽見他病重奄奄一息的消息時,她寫信向在巴黎的姊姊探問消息,但仍然沒去見他最後一面,1849年10月17日蕭邦死了,在死前兩天,他喃喃地說:「她對我說,除了在她的懷裡,我不應該死的。」儘管兩人有過將近10年的情感關係,終究緣盡情了。


  蕭邦死時,喬治•桑才45歲,她還有大半輩子的生活要過(活到73歲),一般書上就很少提到這些事情,只將她視為蕭邦一生故事的附屬品而已,其實她活得很精彩。喬治•桑所歷經的是法國社會最混亂的時代,她是個共和主義者,反對帝制,與許多人一起參與,盼望到了法國第二共和(1848年),但不久拿破崙破壞共和稱帝(1851年),許多共和主義者紛紛逃亡或被流放。喬治•桑卻因為在拿破崙年輕不得志時,曾經幫助過他(拿破崙曾被監禁,與喬治•桑通信討論人類愛和民主理論),而得以晉見拿破崙,並利用這層關係,幫助許多人被釋放或免於流亡。但是她仍然是個共和主義者,繼續寫作宣揚這個思想,並在普法戰爭推翻了拿破崙後,活到了第三共和。

  在不算長的政治歷程後,喬治•桑還是回到了她最喜歡的寫作,在53~58歲間,她共創作了17本書和兩個劇本,她也退隱到鄉間,研究起大自然的鳥類、花草、樹木,成了她晚年的興趣和感情寄託。她也到西班牙、美國、義大利去旅遊過。但在她生命的最後20餘年中,她是個稱職的母親和祖母;她傷腦筋女兒蘇蘭芝的婚姻和缺錢,兒子模里斯的工作和結婚;在一切順利後,她又成了孫子輩的好朋友,教導他們學習和遊戲,就像她小時候依著祖母一樣。到了1876年5月,她變得很衰弱幾乎不能走動,6月8日她將孫女們召到床前,對她們說,「望著我,親愛的,我愛你們,我喜歡你們」,然後離開了她所熱愛的世界,結束了她多采多姿的一生。

延伸閱讀/視聽
1. 喬治•桑尋愛錄,瑪麗荷薇著,晉先柏譯,晨鐘出版社,民國63年。
2. 藍色樂章 (La Note Blue)(近幾年拍攝的電影,應該租得到)
3. 一曲難忘 (A Song to Remember),(蕭邦傳記電影)
蕭邦的傳記書籍
















2013/11 補記

2013 10月有機會第一次到波蘭華沙,當地是非常以蕭邦為榮的,機場就叫蕭邦國際機場.有個蕭邦紀念公園,有放置回到故鄉的蕭邦心臟的聖十字教堂,這些地方都去參觀瞻仰了,可惜因距離稍遠,沒時間去他的故居參訪.

聖十字教堂
 
  
蕭邦紀念公園的蕭邦塑像

蕭邦總是帶著淡淡的憂鬱







 




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不朽的三重奏--記布拉姆斯,克拉拉,舒曼的音樂與感情關係

  在人生的各個年齡階段,人們總會有碰上心儀異性的機會,尤其是在「使君有婦」或是「羅敷有夫」的情況下,這種感情的處理,有的只是淡淡幽情似的,也有的卻是狂風暴雨似的,總弄到「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成為花邊八卦的題材,或甚至愛恨情仇造成你恐我殘的遺憾結局。近幾年來國內信手拈來轟動社會的三角戀情案例更是歷歷在目。也許,我們可以回頭來看看百多年前有人是如何優雅的來處理這種感情的。
       古典音樂浪漫派大師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以及當時的鋼琴演奏家克拉拉(clara wieck, 1819~1896)三者之間有足夠精彩的感情關係,有爭取愛情婚姻的自由戀愛,有夫婦相互扶持的情愛,有愛上師母的不倫之戀,也有彼此相知相惜卻不能結合的遺憾,就請大家一起進入他們的感情世界。
     
      舒曼是位無師自通的作曲家,他的家族中沒有投身音樂的前輩,直到18歲才捨棄法律改投鋼琴教師維克(Friedrich wieck)門下學習。他求好心切,為了練好鋼琴指法卻弄壞了一隻手指,因此改練作曲及寫音樂評論。克拉拉出生時父親維克為她取名字,意為燦爛之意。他從小嚴格教導訓練克拉拉鋼琴彈奏技巧,規定她寫日記,安排密集的表演時程(8歲時第一次登台演奏),對她的管教非常的嚴格。因此當維克知道舒曼與克拉拉居然互相傾慕並關始談戀愛後,非常生氣,百般阻撓反對。他除了眼看已出名的克拉拉可以為他坐收金錢回報的機會將不再之外,也對女兒竟要不顧一切投向一個一貧如洗又不切實際的作曲家的懷抱感到痛心。他四處散播謠言,百般詆毀,說舒曼嗜酒不可靠,也沒有照顧妻小的謀生能力,用盡心機只為拆散這對戀人。克拉拉與舒曼因此展開長達五年的艱辛戀愛長跑,兩人同心協力最後由通過法律訴訟才將路上的石頭阻礙(親愛的父親與尊敬的老師)拿開,有情人終成眷屬,於1840年結婚,時舒曼30歲,克拉拉21歲。
   可是舒曼靠作曲和教琴的收入仍不夠生活,克拉拉積極爭取各種演奏會來增加收入(還要顧及舒曼的大男人面子),足跡遍及歐洲各國成為耀眼的鋼琴明星。舒曼儘管努力作曲,也博得不錯名聲,但是同時期的競爭者(也是好朋友)很多,像蕭邦、李斯特、布拉姆斯、孟德爾頌等都對他造成競爭壓力,加上他的家族有精神疾病的遺傳,因此在1852年開始被腦中的幻影與聲音騷擾,演變成憂鬱症,精神崩潰,好幾次要投河自盡不成,最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度過孤單落寞的三年餘生。

克拉拉與舒曼的中文傳記書
    舒曼與克拉拉在16年的婚姻關係中,音樂成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克拉拉鼓勵舒曼作曲,寫出交響曲、室內樂和三百多首歌曲,躋身成歐洲一流作曲家。克拉拉也在舒曼指導下,見識並且演奏許多音樂大師的作品,成為當時女鋼琴家中的翹楚。舒曼過世時,克拉拉才37歲就守寡,長達40年直到她去世。支持她堅強撫養7個小孩成人並宣揚舒曼音樂的意志,來自於兩人刻骨銘心的感情。
      
   舒曼年輕時曾經向克拉拉表明他的情意:「不論從各種角度看來,我的事業前途都一帆風順,但我仍然要努力,以創出一番事業,讓妳一眼就可清楚看出我的成就—在這段過程中妳要保持藝術家的志向與情操….妳不但要背起自己的重擔,更要與我攜手奮鬥,分享我的喜樂與憂愁」。這段表白不但伴隨著他們的婚姻,更在40年漫長的守寡生涯中成為她的精神支柱。
  布拉姆斯的父親是個音樂家,他自小學習鋼琴,10歲時就上台表演大放異彩,青少年時期便到酒店演唱彈琴負起養家的責任,後來學習作曲。1853年他當時在名小提琴家姚阿幸(Joseph Joachim)介紹下到杜塞多夫拜訪舒曼夫婦。他們馬上被布拉姆斯的音樂所吸引,「看到這個人坐在鋼琴前,他那年輕專注的臉在彈琴時發出光芒,真是令人感動。他那優美的雙手以最流暢的指法輕鬆克服最艱難的技巧,令人嘆為觀止。」這是當時克拉拉的記載。舒曼極為欣賞布拉姆斯,預料他將成為交響樂大師,在他主編的「新音樂」刊物上大力吹捧他為「年輕的老鷹」、「真正的使徒」、「主宰我們命運的人」、「最重要的天才人物」,並且形容他的氣質為「洶湧的浪潮,滾滾而來,它匯集百川,形成壯麗的瀑布,一道寧靜的彩虹掛在瀑布上,美麗的蝴蝶和夜鶯在兩岸飛舞著」。
舒曼的新音樂文集
布拉姆斯跟著舒曼學作曲,並且住在他家好幾個月,幫忙照顧小孩、記帳、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當時舒曼的體力已衰退,精神疾病急劇惡化,所擔任的音樂總監職位也岌岌可危,克拉拉感受到很大的身心壓力。布拉姆斯在舒曼家住了幾個月後,在附近找了房子安頓下來,經常進出舒曼家,使用樂器、幫忙家事,逐漸成為家中的一份子。在舒曼住進精神病院那段期間,布拉姆斯幾乎是唯一能作為舒曼和克拉拉溝通橋樑的人,他一方面安撫舒曼,一邊又要安慰克拉拉,三者彼此間的情感關係更加深厚。舒曼過世後,布拉姆斯更是義不容辭幫忙克拉拉度過黯淡的歲月。克拉拉曾寫信給她子女說「就像一位真摯的朋友,他的來到分攤了我所有的憂傷。他挺住了一顆瀕臨破碎的心,振奮了我的精神,竭盡所能地照亮了我的靈魂。」
儘管克拉拉比布拉姆斯大14歲,但她的聰慧美貌,她的音樂才華(鋼琴作曲及演奏),都深深吸引布拉姆斯,與克拉拉的相識、愛戀,改變了他的一生。之前因為師母的身份,布拉姆斯只好將情意深藏心底,並搬出舒曼家住在附近,以更能經常接近,稍慰傾慕之心。在舒曼過世後,布拉姆斯應該有過凡心大動,也有可能向克拉拉求婚過,但是克拉拉對舒曼的感情確實很深厚,因此兩人只好發展成相知相惜一輩子的朋友。比如布拉姆斯新完成的曲子,一定優先請克拉拉指教,他的演奏會常安排在克拉拉住處附近,以便就近可以順便探望她。
年輕時的布拉姆斯
是個美男子
布拉姆斯年輕時是金髮美男子,他也曾經認識並交往過幾位女朋友,但一來克拉拉的吸引力確實很大,二來偶而她也會表達出對他交女朋友的妒意與不滿,因此都不了了之收場。布拉姆斯大概因此放棄這個念頭,一說他因此自暴自棄,不再顧及外貌,因此成為我們今日熟知留著大鬍子,挺個大肚子的模樣。


  布拉姆斯與克拉拉之間有過許多信件往來,但其語氣已從早期煩燥的熱情轉為溫柔內斂的愛,他以自己堅持的方式愛她。因為兩人各奔前程分隔兩地,因此常在信件討論音樂、朋友、旅行、金錢、日常瑣事及分享彼此的心情。可惜許多信件都已銷毀,使後人無法得知他們兩人間真正的情感交流真貌,甚至包括兩人是否發生過親密的性關係。最具代表性的一封信是1854年6月(此時舒曼已精神瘋狂住進病院)布拉姆斯寫給姚阿幸(當初引介他去找舒曼夫婦)信中所透露的:「我想….我已經愛上她。我要克制自己不要將手放在她臂膀上..,我不知道,這個自然的舉動,她好像一點也不介意似的。我想我不可能再去愛另一個年輕姑娘,至少她們已幾乎不存在我腦海中。她們也許可以許諾我一個天堂,但克拉拉已將天堂展示在我眼前。」克拉拉就是布拉姆斯心目中的天堂。
德國巴登巴登 Brahms  House 的書房

  克拉拉於1896年5月20日去世,布拉姆斯由漢堡坐車40小時趕回來參加她的葬禮。他對克拉拉最深沈的愛意表達在他的作品「四首嚴肅的歌」(Vier ernste Gesange)中,這首作品寫於1896年5月,當時克拉拉已病危而作品的首演則在她的葬禮後不久的私人聚會上。布拉姆斯將一本作品的樂譜送給克拉拉的女兒瑪麗舒曼,附上一段話:「這些曲子是我在5月第一個星期寫的….在我們內心深處,似乎有某種東西在對我們說話,驅使著我們,….不時浮現眼前,如一首詩,一段音樂。這些歌詞太感傷了,此時你可能無法卒讀。但我請求你診惜它們….當做是對你親愛母親的誠摯追悼。」克拉拉死後布拉姆斯頓失精神依靠,身體日衰,11個月後的1897年4月3日也與世長辭。
  談完感情,現在回頭來談談三人的音樂成就。克拉拉自幼聰敏,加上父親維克的嚴格教導,在當時是位傑出的鋼琴演奏家,同時她也作了一些鋼琴樂曲及室內樂曲.
克拉拉舒曼的黑膠唱片
               她是個女強人,身兼網琴家、職業婦女(到處登台演奏,早期為父親博名聲,婚後為家庭賺取收入,丈夫死後堅持一生宣揚舒曼的音樂)、及母親(生了10個小孩,3個夭折,撫養7個小孩成人)三個角色。她的音樂造諧深厚,經常與蕭邦、孟德爾頌、李斯特等人談音論樂。她也獨具慧眼,很早看出並相信舒曼與布拉姆斯的作曲天份,鼓勵他們兩人作曲並代為首演宣揚,相信「演奏家是暫時的,作曲家是永遠的」。舒曼則是屬於苦學努力型的,經常廢寢忘食獨自作曲,經由克拉拉之手發表作品,並且投入音樂評論,發掘新人,對當時的音樂風潮有很大影響力,成為浪漫樂派大師之一,可惜因於精神疾病,影響工作且早逝殊為可惜。布拉姆斯的成就是三人中最高的,從他與巴哈、貝多芬並列所謂古典音樂三B大師就可知(約20年前國內台南市有個3B兒童管弦樂 團即是取名於此),他的交響曲、鋼琴/小提琴協奏曲、室內樂曲都流傳至今,成為音樂會最常演奏的曲目,其音樂是浪漫樂風中最古典、深沈耐聽,成為愛樂者的最愛。

舒曼與克拉拉的傳記書籍
          可以總結三人的關係如下:舒曼與克拉拉是古典音樂浪漫時代人人稱羨的神仙伴侶夫婦,克拉拉是舒曼生命中安定的力量,而舒曼是鼓舞克拉拉的精神燈塔,舒曼死後克拉拉成為他的音樂傳教士。舒曼是布拉姆斯的伯樂兼恩師兼好友,而克拉拉是布拉姆斯的師母,精神戀人及相知知己。我有一片1947年出品的電影²夢幻曲²(Song of Love),就是描述他們三人的人生歷程及情感關係,由當時的美艷紅星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扮演克拉拉。片中幾個有印象的場景:例如布拉姆斯初訪舒曼家時家中小孩奔跑與雞飛狗叫的混亂場面;布拉姆斯向克拉拉表達愛意遭她理性拒絕後搬出舒曼家;布拉姆斯在舒曼死後向克拉拉求婚,此時卻有樂師演奏舒曼樂曲,將她拉回現實,立志宣揚舒曼音樂;以及片尾克拉拉儘管年老體衰,仍然堅毅彈奏舒曼鋼琴協奏曲的感人畫面等等,是部不錯的電影。他們三位的音樂與感情關係是傳頌千古的美麗韻事,出版的書與電影不少,最近又有一部電影"琴戀克拉拉(Beloved Clara)"上市,DVD上面的宣傳文字是"無法抑制的三角狂戀,激撞絕美的動人樂章",真是不朽的三重奏!

延伸閱讀:
1.天使與魔鬼之舞「舒曼的一生」;彼得奧斯華著,張海燕譯,高談文化出版,民國89年6月。
2.克拉拉之死「一位堅毅不屈的傑出鋼琴家」,南西瑞區著,羅基敏編審,陳秋萍/游淑峰譯,高談文化出版,民國89年11月。



我最喜歡的布拉姆斯畫像

衣櫥裡永遠少一件衣服--談CD店的致命吸引力

  對愛漂亮的美麗佳人,她的衣櫥裡永遠少一件衣服(或是鞋櫃裡永遠少一雙鞋子)。當她準備出門時,看著滿滿一櫥子的衣裳傷腦筋,「這件不久前才剛穿過,那件顏色不好配,那件樣式已不流行了」,當然有些是買回來只穿過一次就束之高閣了。可是當她逛到百貨公司的服飾區時,就會想「嗯,這件好高雅,正好可配那條裙子」,「現在只要3折,又是名牌貨,不買太可惜了!」於是付了錢滿足的提了衣服回家;但是下次出門時,她可能又為找不到可以穿出去的衣服皺眉頭。這是一般在形容女士、小姐們與衣服的愛恨情仇的關係時常用的論調。如果把主角換成我,把衣服換成CD,那同樣的模式也完全適用。

  很久以前,我最羨慕家裡有一大片牆都擺滿了書的人家,開始聽音樂後,就羨慕擁有數百張LP老唱片的人,後來變成是滿架子CD的人。這種花錢玩物湊成「數大就是美」的習慣,不能見賢思齊,只能臨淵羨魚;但儘管有此認知,在這六,七年內,我也累積有約600張CD。一般人可能覺得「哇!那麼多!怎麼可能聽得完」,但對資深的音樂迷來說,沒有數千張,那能稱得上"迷"?

  從前唸大學時,在宿舍是用手提電唱機(現在都看不到了)聽松竹、鳴鳳,亞洲的唱片,還是所謂黑膠LP唱片,大概要40歲以上年紀的人才知道它長得什麼樣子,黑膠唱片是樹脂原料製成,稱為Vinyl,發展約從1930年代開始,最先是每分鐘78轉,後來有45轉,最後定型在 33又1/3轉,因為單面能播放的時間比45轉長很多,約30分鐘,稱為long play,簡稱LP。(我太太的學生有次來我家玩,我帶他到音響室聽音樂,他很驚訝的跟我太太說,這種唱片居然兩面都可以聽,好新奇喔!)。後來出國留學,買了唱機音響設備,也開始買LP唱片,正式擁有所謂「原版唱片」就覺得很滿足了(在國內買的都是盜版唱片,一張記得約20,30元台幣,從國外進口的原版唱片要300元左右,而那時的月薪標準是在數千元之譜,因此只有醫生階級的人才聽得起原版唱片)。回國工作時,把擁有的約50張唱片也帶回來,但接下來的10年,忙著工作及小孩,幾乎忘了有唱片和古典音樂這回事。但是在我遠離音樂的這段期間,音樂媒介卻有了革命性的變化(以現代術語來說就是有了killer product),以數位訊號來儲存音樂內容的雷射唱片(compact disk, CD)誕生了,而原有的LP唱片逐漸被取代

  因此當我重新睜開眼,要開始聽古典音樂時,就必須從頭買CD唱片了。買唱片的依據(理由)大略有:(1)原來就知道的樂曲,比如貝多芬、莫札特、布拉姆斯、舒曼、孟德爾頌、柴可夫斯基等等大師的經典樂曲是必備基本曲目;(2)雜誌、書本上所介紹的一些曲目以及那個樂團或那個演奏家的錄音有多好多好(常常會上當受騙),於是趕緊到唱片行去找;(3)有所謂「唱片聖經」、「唱片購買指南」上面所推薦介紹的名盤,依目錄依興趣逐一買來聽聽;(4)好奇心太重,怎麼沒聽過這個作曲家的這首曲子,古典經典大師的作品聽膩了,試試20世紀的現代樂曲看看,或是想賭運氣,買張不知名的作曲家的CD試試;(5)迷上某種主題時,有陣子超愛聽大提琴音樂,不久就擁有30張之多,過一陣子又想多聽室內樂,於是很快就有10幾張大師的作品CD了;(6)換音樂口味,古典音樂聽太多了,換換爵士樂,或是一些國語流行歌曲。以上6大理由,加上雜七雜八的理由(封面設計很好看,演奏者長得漂亮….),因此在CD店要隨手買幾張CD是很容易的,也因此CD店就對我有致命的吸引力了。

  在新竹要買古典音樂的CD,不算很方便,主要是曲目(含作品、樂團、指揮、演奏者一起考慮的話)不齊全,要不買不到好的版本(什麼是好的版本就是門學問),要不就屈就買張名不見經傳的版本來聽聽。記得我剛開始在買CD時,最早是在光復路上原旭光日光燈附近一家樂器行兼賣不少的古典音樂CD,但生意不太好就收起來了,專心經營樂器買賣及音樂班。接著在清華大學對面夜市某大樓三樓開了家也是專賣古典音樂CD的店,老板人好又健談,有陣子生意不錯,但開了約兩年也關了。接下來在中正路國民戲院對面又開了家以古典音樂CD為主的店,可惜前年也收起來了(結束營業前大特賣,我就去買了不少張)。這三家以古典音樂為賣點的店支撐不久也是必然的,因為根據統計全世界古典音樂CD的銷售額只佔整體市場的5%左右,但我是佩服那3位老板的理想性及勇氣。另外能夠買古典音樂CD的就是火車站前那一帶的幾家CD店了,以「大眾」及「玫瑰」兩家的CD片較多,但仍不夠愛樂者的需求,因此想要買到想買的曲目及版本的唱片,就要遠征台北了。

  台北的CD店分散面很廣,主要在火車站、西門町及光華商場一帶,除了大眾、玫瑰之外,還有佳佳、光華等連鎖店,曲目較多較齊,價錢與新竹差不多,但有時會有特價品(我經常會受不住誘惑)。印象最深刻的CD店是在台北市警察局對面中華路上的那家佳佳唱片行,有位對古典音樂非常非常內行的小姐,你對古典音樂唱片有任何問題,她幾乎都能夠給你建議或解答。不久前為了買有穆洛娃美美相片的CD,我問她有那些她的唱片,只見她在兩大片牆面數十排的CD架上,以不到10秒的時間,就抽出6張當時店內有的穆洛娃唱片,讓我目瞪口呆,真是佩服。因此真的要買好版本的CD時,我就會到那家「佳佳」去,她會給你不同版本的分析比較,你再決定要買那張。

  國內的CD售價大約都在250元到350元之間,也許有人覺得貴,但其實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國內設在各大百貨公司的CD店的價錢約比一般售價高出50到100元)。日本、美國及歐洲各國的CD價錢約為國內售價的1.5到2倍之間(例如美國的CD約為美金13到18元),儘管如此,當我到國外出差時,經過CD店還是會忍不住進去逛逛,尤其是像Tower, Virgin, HMV等世界性大型唱片店,規模及數量真是驚人。我進去逛,一方面是看有無國內遍尋不著的曲目或版本,真的找到時也只好忍痛買下來(因為國內CD售價低,廠商利潤可能不高,造成廠商不敢進太多曲目/版本,或冷僻不暢銷但很好聽的唱片),一方面看是否有超便宜的折扣品,例如一張只要3,5美元左右的唱片,要不要買就看你對那張CD的內容(曲目、指揮/演奏)有多少瞭解了,我也因此從國外買了一些唱片。另外國外有相較於國內較多的二手CD店,因為新唱片售價高,因此二手品還有經營空間(每張約在5~10美元,約為國內新品的價錢)。國內也看過幾家二手CD店,但貨色不多,價錢與新品相差不大(約要有一半售價才會令人心動),要在國內經營此行業比在國外困難。

  回到衣櫥的問題,我已經有不少的CD了,但還是陸續在買,太太那邊有時就不好交待,即使她不明講,也要知所收斂,因此就要有一些因應之道。有時真的不好意思讓她知道我又買CD了,因此就在進家門前把裝CD的袋子留在門外,先兩手空空進門,再伺機趁她不注意時偷渡進去。不過這招在小孩子長大也開始買他們自己的CD以後就不必用了,大人小孩一起買,一起光明正大提回家,她也不好全家一起唸了。另一招就是買了CD後就拆封,放進車子的CD音響(一方面也是要早裝上早享受先聽為快),然後再伺機把CD盒(含換出來的CD片)帶進家門(例如裝進公事包)。

  其實我買CD還是知所節制的,前清華大學中文系呂正惠教授據知有超過萬張唱片,他在「CD流浪記」書中也不時提到買CD引起的家庭問題,舉其精彩者如:有次他收到1萬4千多元的匯票,趁太太不在沒報備馬上到郵局兌現,搭中興號到台北,分別逛了三家CD店,在吃中飯時檢視豐碩的戰果,還有3千多塊錢,再繼續到光華商場附近採購,剩下一點錢時,確認回程車票還在,便省下計程車錢,再搭公車到台大買一張,再到西門町湊齊身上零錢,買了最「需要」的一張後,只剩31塊錢,買了包22塊錢的香煙後,走路到北站搭車回新竹。回到新竹後還敢請太太騎摩托車來載他回家,在太太叨唸聲中好好睡了十多個小時。呂教授的樂趣之一就是把塞滿了家中各角落的大量CD,依不同主題-例如卡拉絲的歌劇,各種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卡拉揚指揮的歌劇等,把這些CD擺在客聽茶几上欣賞,而悟出「擺放CD的理論與實際」。他因此認定-事實上買CD的「樂趣」主要並不在「聽」,而是在「找」與「買」,也就是大家說的購物狂與搜集癖,看來我離「狂」和「癖」還有一大段距離,仍需努力。

  其實少買唱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聞與不逛。不聞就是少看相關的雜誌或書本,自然就不知道有那些新出的唱片,有那些人人叫好的唱片,有那些是應該一聽的經典曲目。前述呂教授在讀了他的偶像,二次大戰前後德國名指揮家福特萬格勒(Furt Wangler, 1886~1954)的「福特萬格勒的指揮藝術」一書後,因為書後附有很詳盡的唱片錄音目錄,在幾個月內他的CD快速由15,6張成長到155張,包括一整套日本版的大全集,共33張CD,花了他1萬五千元。我自己也有這種經驗,在看了李歐梵的「音樂的往事追憶」一書後,受其影響也去買了他偏愛的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全集(7張CD),布拉姆斯的鋼琴奏鳴曲全集則還在猶豫買不下手。不逛,當然就不會有買唱片的可能,但對一位講究服飾的美麗佳人,你能叫她不逛不買衣服嗎?所以道理自明。

當電影看上鋼琴(下)--談幾部鋼琴電影中的人生

  鋼琴是音樂演奏中的「女王」角色,具有寬廣的音域及多變的音色,她能表達澎湃強烈的感情,也能傳達細緻優雅的情意,讓我們來看看鋼琴如何表現人生的愛慾情仇。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The Piano)拿下1993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原著劇本兩項大獎,故事的大綱是說:原為德國歌劇唱者的女主角艾達,和先生在森林中二重唱時,先生被雷擊身亡,她嚇得啞了嗓子從此不再講話。在一次買賣婚姻中帶著女兒遠涉重洋,嫁給紐西蘭一位從未謀面的商人。她隨身帶著她最珍愛的鋼琴,卻被粗俗不知憐香惜玉的丈夫拿鋼琴和朋友班斯換土地。班斯附帶條件要艾達教他彈琴,卻是喜歡上她,兩人因此發展出感情。後來女兒知道此事,不小心說出來,先生也親眼目睹痛苦萬分,狂怒之下砍下她的手指,她和情人逐出當地,遠離投奔他鄉開始新生活,一個通俗的故事,鋼琴卻扮演了關鍵傳情的角色。當班斯喜歡上艾達,想一親芳澤,艾達和他講好條件,當進展到何種程度,多少次數便計一點,一點為一個鋼琴鍵,聰明的艾達爭取到以黑鍵數(36個黑鍵,52個白鍵)為目標數,當達到此數目時鋼琴便必須還給她。

  班斯體認到她愛鋼琴甚於愛自己的身體,才因此委曲求全讓他吃豆腐,在幾次的佔便宜後便大方的將鋼琴還她了。艾達欣喜開始彈琴時,卻發現鋼琴某角落刻了個向她示意的愛心記號,加上與丈夫實在無法交流溝通,因此她愛上了班斯,兩人就發展出不正常的愛情。後來此事被女兒和先生發現後,她先生將整個房子以木板封死,不讓她出門,她思念情郎心切,聰明的拆下一個琴鍵,上寫²You have my heat²,委由她女兒送給班斯,卻被不知情的女兒拿給她先生看,於是狂怒的先生在傾盆大雨下砍了太太的一截手指,任由她奔到班斯處求救,結果是兩人不容於當地,被放逐須離開。

  艾達又帶著女兒和己損壞的鋼琴以及她的情人搭小船離開,在海上時,那架鋼琴被推落船丟棄,心灰意冷的艾達決定與鋼琴同歸於盡一起跳海,卻被救起保住生命,那架落海的鋼琴應是像徵艾達不堪回首的過去應該要求永埋海底(心底)。電影的結局是艾達和班斯在某地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在漂亮的家中就有一台漂亮的平台型大鋼琴,充分滿足艾達對鋼琴的愛戀。女主角以精湛的演技和手語,鮮活的演出這位為爭自己權益(鋼琴、感情和自主的生活)而性格堅毅的女人,因此得到女主角大獎,但其實鋼琴也應該得個獎,因為它才是串起整個故事的主角。


  另外一部不那麼知名的電影「鋼琴師的靈慾樂章」(Passion)講的又是另一種 母子愛膩的感情。身兼作曲家及鋼琴家的派西是離婚的母親羅絲自小寵愛,嚴格教導,賦予重望成為著名鋼琴家的天才型人物,他才華洋溢,不太理會世俗眼光的工作及生活著。派西時時刻刻想的就是要討母親歡心,不能離開她,不能讓她覺得寂寞孤單,他是母親心愛的兒子、朋友及情人,兩人深厚的感情卻也因此使他無法與其他女人發展正常的感情。他先是喜歡上好友的情人,後來又喜歡上母親特意安排寄宿到家裡跟他學琴的凱倫。但是母親嫉妒的身影一直在他身邊環繞,他痛苦的必須靠性虐待(鞭打)方式來與凱倫談情說愛,卻是無法放掉母親接納凱倫過自己獨立的生活,終於凱倫黯然離開他們而去。身為母親的羅絲一面怕失去她的兒子,一面卻又覺得不能束縳她兒子一輩子,因此主動為兒子安排凱倫為女朋友,卻又無法忍受兩人之間的愛情,嫉妒令她憤怒,心懷妒意的監視他們的來往,卻又矛盾的希望他們兩人結婚,終於毀了兩人的關係,穩固的守住兒子。鋼琴在這部電影中是母親對兒子期望的一個具體象徵(規定練琴時間,出席兒子的演奏會以滿足自己),也是男女之間傳情的載具,電影中充滿好聽的鋼琴音樂,尤其是男主角演奏的挪威作曲家葛利格(Edvard Grieg, 1843-1907)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是首浪漫熱情澎湃的作品,壯麗的終曲樂段象徵男主角內心壓抑的情感只能藉由狂熱的彈奏鋼琴發洩出來。

Percy Grainger的音樂黑膠唱片
本片敘述的男女主角派西和羅絲是真有其人其事;Percy Grainger(1882-1961)出身澳洲墨爾本,是個天才型卻又有點怪異的音樂家,電影中講的就是他早年在英國倫敦時與母親Rose Grainger之間強烈的情感和彼此的依戀。Percy認為這是兒子與母親間正常的感情,但世俗眼光卻不這麼認為。羅絲因為受不了她和兒子亂倫的謠言,於1922年在美國紐約跳樓自殺。Percy後來也結婚成家,到美國定居並且巡迴全世界演奏鋼琴,他同時也作曲和收集民謠歌曲,並且投身於創作²Free music²-一種不需演奏者而能由機器演奏的音樂。Percy 於1961年在紐約州的White Plains去世。

  在2001年坎城影展中拿下評審團大獎及男、女演員獎的「鋼琴教師」(Piano Teacher)是部充滿爭議性的電影,它描述的是位受到性壓抑的中年單身女鋼琴教師的變態故事。艾莉卡是位40歲卻仍與母親同住的鋼琴老師,由於母親對她的期望和心理上的依賴,強烈的控制她的生活,母女之間經常爆發激烈的衝突。艾莉卡由於長期性格受到壓抑,一方面在學校裡是位不茍言笑,嚴厲冷峻的老師,另一面卻是私下到錄影帶店看色情電影及偷窺別人親熱,以發洩自己的情緒及慾望。因此當一位年輕英俊的男學生克列默對她有興趣展開追求後,艾莉卡長久壓抑的慾望轉變成不正常的變態行為,例如不能忍受其他女學生與克列默調情,竟殘忍的放了破玻璃片在女學生大衣口袋中剌傷她的手指,以得到報復的快感(電影中女孩子是她的鋼琴學生,而小說原著中是吹橫笛的學生)。

  電影中最精彩的一幕就是當克列默從她刻意傷害女學生一事頓悟到,拒他於千里之外的艾莉卡其實是對他有強烈感情的,於是追蹤到女廁所中,終於艾莉卡放下虛偽的身段,接受了她渴望已久「想像中」的情愛,卻又心理變態的懲罰克列默(電影海報就是以這一幕為宣傳重點)。爾後男、女兩位主角就在理智上分道揚鑣,慾望上不斷糾纏中分分合合,但是變態的艾莉卡渴望的是性虐待狂式的,她藉由寫信把她的慾望傳達出來,卻嚇壞了年輕抱著遊戲態度的克列默,在受不了她一再的反反覆覆行為後,終於以暴力及虐待報復式的傷害了她。故事的最後卻是令人意外的「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結束。電影中兩位主角的表現都很精彩,尤其是女主角為法國中生代的演技派女星Isabelle Huppert,她得過許多次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柏林影展、莫斯科影展及蒙特婁影展的最佳女主角獎。片中演活了那個個性嚴厲控制慾強烈的媽媽也是得過多次獎的演技派女星Annie Girardot。
電影中艾莉卡教學生及克列默彈鋼琴及討論幾位音樂家的作品風格,最常提到的是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尤其是他的著名聯篇歌曲集「冬旅」(Winterreise)。「冬旅」是舒伯特最後的作品,他參考德國詩人繆勒(Wilhelm Muller)的詩作,創作出24首歌曲的聯篇歌曲集(大家熟悉的普提樹歌曲,就是出自其中的第5首),描述一位失意的流浪漢獨自浪跡鄉間,離群逃世走向死亡的過程,表現的是舒伯特重病時的孤寂心情,一年後他就去世了。艾莉卡教她的女學生彈琴要表現出「蠢蠢欲吠」的狗,就是出自其中第17首「村中」-

  眾犬狂吠,抖動著鐵鏈
  在自己的床上人們安眠
  夢想著他們沒有的東西
  或善或惡,恢復著元氣

  而明天一切雲散煙消
  此刻且盡情享受
  期待未滿足的願望
  再一次相遇於枕上

  儘管吠趕我吧,不眠的狗
  別讓我睡著,在這入寐的時候
  我已經走到夢的盡頭
  在熟睡的人中還有何求?

在排練的男學生演唱的也是這首歌,卻不是容易瞭解舒伯特這首作品與故事內容的關係。此部電影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拍成的,小說的作者是奧地利籍的Elfriede Jelinek,她在維也納長大,並曾在音樂學院就讀,因此以她熟悉的鋼琴,音樂學校的工作及教學,舒伯特音樂作品等構成故事的背景。在同時看過小說及電影後,不禁要佩服導演改編劇本的功力,使得電影有足夠的戲劇張力,難怪會得到影展大獎。

延伸閱讀:
1. 鋼琴教師,Elfriede Jelinek著,潘勛譯,商周出版社,民國92年10月。

當電影看上鋼琴(上)--談幾部鋼琴電影中的人生

  2003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有部電影得了三項大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最佳改編劇本」,那就是戰地琴人(The Pianist)。這是部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時,波蘭首都華沙市一位出名的廣播電台鋼琴演奏家死裡求生的悲慘遭遇。近年來好幾部電影都看上鋼琴,以她為主角來表達人生多面向的情感,就我所知就有「The Piano」(鋼琴師和她的情人,1993),「Passion」鋼琴師的靈慾樂章),「Shine」(鋼琴師,1997),「The Legend of 1900」(海上鋼琴師,2000),「The Piano Teacher」(鋼琴教師,2001)以及「The Pianist」(戰地琴人,2003),你看過那幾部呢?

  「戰地琴人」(The Pianist)直譯應為鋼琴(演奏)家,與戰地沒有很大的關連,它說的是個真人實事的故事。二次大戰期間,波蘭被德國佔領,首都華沙市的廣播電台有位出名的鋼琴演奏家史匹曼(Wladyslaw Szpilman, 1911-2000),他生活在由納粹德國設立的「猶太人隔離社區」,這是個由1813里的圍牆隔成的特區,有36萬猶太人生活其中,不准出入,裡面物資缺乏,生活沒有尊嚴及安全感。史匹曼先是在電台演奏鋼琴,電台關閉後在一家小餐館彈琴賣藝為生。1942年8月他及家人(以及許多悲慘的同鄉)要被納粹送往滅絕集中營集體屠殺之際,被擔任助理警察的朋友救出,展開逃亡之路。電影中主要就是描述他在逃出隔離社區之後,如何得到游繫隊的協助,東躲西藏,在沒有足夠的食物及溫暖的住所,在孤獨及飢寒交迫的煎熬下,接近精神崩潰的邊緣,卻幸運地安全逃出佔領區重獲新生。男主角布洛迪扮演史匹曼九死一生的悲慘遭遇,演技逼真生動,演活了忍受屈辱折磨,卻又求生意志強烈的人性,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鋼琴在這部電影中的角色,除了是主角的謀生工具外,也是他的「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故事中最關鍵的是當史匹曼終於逃出佔領區藏身在一大片的房屋廢墟中,某晚被巡邏的德國軍官發現了,當得知他曾是位鋼琴家後,就要他當場在屋中的一台鋼琴上彈奏。史匹曼在這生死關頭竟彈奏了「波蘭」作曲家蕭邦的夜曲(Nocturne),場景是月光照射在寂靜的廢墟,優美的琴聲流洩於屋中每個角落,感動了軍官,他沒有逮捕槍殺他,反而放了他而且協助他藏身。後來軍官以此屋為他的指揮部,還供應食物給藏身在閣樓的史匹曼。這位德國軍官也是確有其人-陸軍上尉Wilm Hosenfeld,他後來在德國戰敗後,被關在蘇聯紅軍俘虜營,死於1952年(電影中有一幕他被俘隔離時看到史匹曼經過試圖向他求援卻失之交臂,可能是為了增加電影中的戲劇性)。電影中主角史匹曼先生於1946年在波蘭將他的遭遇寫成「劫後餘生」一書發表,而電影的導演波蘭斯基本人也是幼年時從猶太人隔離區逃出,當他於2000年在德國看到這本書時,深受感動加上自己的遭遇,因此成就這部發揮人性光輝的動人電影,文除了得到奧斯卡三項大獎外,也奪得2002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另外一部電影「Shine」(鋼琴師)也是描述真人實事,講的是澳洲籍的鋼琴演奏家大衛˙赫夫考(David Helfgott)的傳奇故事。大衛於1947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墨爾本(Melbourne),他的父親原籍波蘭,1934年移民到澳洲,1944年娶了同樣來自波蘭的猶太籍女孩為妻,共有5個小孩,大衛排行第二。大衛的父親從小就想成為音樂家,但受限於身為猶太教教士的父親的禁止,因此將此願望轉移到兒子身上。大衛自小顯出有音樂天賦後,父親就督促他學琴並且親自教他,在家庭經濟最困難的時候,仍然買了一架鋼琴給他練習。赫夫考全家在1953年搬到柏斯(Perth),接受當地猶太人社會的接濟勉強過日子,大衛在父親嚴厲的教導下學琴,十歲時初次參加公開比賽表現優異,接下來幾年他每年參加澳洲廣播電台(ABC)的全國性比賽,引起音樂界的注意,被視為西澳洲當地的音樂天才。

  1961年當他進入ABC的決賽時,著名的美國小提琴家(艾薩克˙史坦(Issac Stern,提攜後進不遺餘力,林照亮是其中之一,剛在今年過世)正好在場聆聽,認為他彈得很棒,願意幫助他到美國深造琴藝。但是大衛家裡很窮,當地社區發動籌募基金,卻因為報紙報導的不真實,傷害了他父親的自尊心,加上一直事業無成的自卑,引發他父親的情緒強烈反應,因此反對他接受資助去深造,父子關係緊張對立埋下他精神疾病的種子。就在父親對他的情感愛恨交加的時期,大衛經常贏得比賽,引起更多人想資助他,終於19歲時他到英國倫敦,進了皇家音樂學院。在倫敦的學習是大衛才能迅速發展的時期,並且研究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off)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在倫敦的前三年,大衛學習成效很好,但是他遠離家鄉、親人,經濟情況也不好,漸漸終於被帶去看醫生。當醫生問起他為何焦躁不安時,大衛「哇」的一聲大哭出來,說他這一生中只想「為父親彈鋼琴」,要父親愛他、保護他,為他的演奏感到驕傲。

  大衛的精神看病並沒有改善,體重大起大落,與精神安定劑形影不離,他感到自己正在崩潰當中,只想回家。1969年7月他和音樂學院交響樂團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贏得獎金和獎學金。大衛知道自己離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奏家越來越近,但他也知道自己愈來愈近危險邊緣,他覺得「一切都陷入混亂之中,一切都變得模模糊糊….」,他不斷的喝酒,吃精神安定劑,都無法克服疼痛的感覺,終於10月住進了精神病院。情況改善後,他繼續回到學校,但是幾次「令人難為情」的公開演奏後,大衛忍受痛苦的能力已到極限,他向澳洲的資助者求援,於1970年8月回到澳洲,住進了精神醫院。大衛的父親看到他兒子的慘狀:說話沒有條理,思想支離破碎,無法抬頭挺胸站立,走路經常跌倒,但當得知他可能是造成大衛精神病的主因時,他又怒氣沖天,燒了一些大衛的信表達他對大衛的憤怒。大衛在1975年6月出院,身體衰弱無處可去,他父親試圖解救他卻沒效果,1976年3月他又住進了醫院,年底時父親去世。大衛透露父親曾向他說:「我對你做了一件我生平最大的錯事」,向他表達非常抱歉,傷害了他。

  大衛後來出院,住在善心人士提供的住處,又開始接觸他曾經熟悉的鋼琴,和當地的交響樂團舉行小型演奏會,並且在酒吧演奏鋼琴,但是仍然行為舉止古怪。1983年一位關心他的女占星師吉莉安(Gillian)開始幫助他,協助他戒掉喝酒、抽煙,鼓勵他練琴及演奏,穩定他的情緒,學習過正常的生活。1984年6月,大衛舉行他東山再起的演奏會,8月底他和吉莉安結婚(他在1971年剛出院時曾和一位大他許多年紀的離婚婦人結婚,約3年後離婚;而吉莉安也在38歲時離婚),1986年大衛在澳大利亞巡迴演奏,建立起他的聲譽,1987年起他常巡迴歐洲演奏,足跡遍及德國、丹麥、以色列、日本、俄羅斯、阿爾巴尼亞等地,較常彈奏的是拉赫曼尼諾夫及李斯特的作品。他的精神狀態呢,即使在結婚後有穩定的生活和情緒,仍會出些狀況,例如在住家附近河流跑步、游泳,常會忘了脫在一旁的褲子、鞋子、毛衣等而只穿著泳褲回家,常要麻煩警察送他回家。目前大衛和吉莉安住在澳洲東岸新南爾斯省的一個小鎮,自己家中有間可容70人觀賞他彈琴的大房間,大衛稱呼他的家為「天堂」。

  「鋼琴師」的導演是在1987年參加大衛的演奏會時,對他的故事深感興趣,經過9年的討論,籌劃、募集資金、及拍攝才大功告成,而且拿下1997年奧斯卡的「最佳男主角」獎,因為他演活了大衛高低起伏的傳奇故事。鋼琴是大衛與父親衝突導致精神崩潰的元凶,卻也是幫助他重回正常人生的功臣。大衛˙赫夫考曾經來國內登台演奏,也有他彈奏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CD唱片銷售。

  另外一部有關鋼琴演奏家傳奇故事的電影是「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直譯是1900的傳奇。在一艘往來歐洲和美洲的越洋郵輪的餐廳的鋼琴上,有個箱子裡面是位可愛的男棄嬰,機房伙伕丹尼收留了他,並為他取名1900(故事發生背景是1900年),細心照顧他長大,卻怕失去他,因此不讓他離開船上岸去認識世界,由此郵輪成了1900的家和成長的環境。丹尼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後,1900仍然孤獨的長大,並且一直藏身在底艙和廚房,直到有一天晚上,他溜到上層看到大餐廳裡的大鋼琴,開始彈奏出美妙的音樂(這是片中最大的傳奇,無師自通的鋼琴天才),吸引了旅客和船長的注意,因此成為駐船的鋼琴演奏家,名聲遠播,成為郵輪招攬遊客的活招牌。

  電影中有段「鬥琴」充分表現1900的技巧;美國紐奧良的一位爵士鋼琴大師聽說了他的名氣,特地上船來踢館,兩人就在所有聽眾前面功夫齊出,大戰數回合,結果當然是1900獲勝,鞏固了他的地盤。其實電影中我覺得感人的是敘述1900和樂團中一位小喇叭手的友情,而且以這個故事串起全場的故事。小喇叭手和1900同在船上的樂團演奏,兩人建立契合的感情,後來小喇叭手決定離開郵輪另謀發展,卻落魄失意到樂器行典當心愛的小喇叭,意外發現1900曾經灌錄過的一張唱片,由此得知那艘郵輪已被拍賣即將拆解。他深信1900一定還藏身在船上,經過一番努力奔走,得以上船搜尋1900,結果他以1900灌錄唱片的樂曲把他誘引出來,力勸1900離開船另創前程,但是1900婉拒選擇了留在船上與它共存亡,有個令人心傷的結局。

  那張1900灌錄的唱片中的那首樂曲,是他在灌錄唱片時看到一位駐足窗外的美麗少女為其氣質吸引,心有所感而即興彈奏的曲子。1900愛戀那名少女,在船靠岸時曾經下定決心要上岸去追求她,但仍在最後階段打消念頭,選擇留在船上,放棄愛情。因為岸上的世界對他是那麼陌生,他已經屬於這艘郵輪,生於斯,也要死於斯,因此有了這個應該是虛構的傳奇故事。電影中充滿著優美的音樂旋律,曾獲得2000年金球獎的最佳電影配樂。

延伸閱讀:
1. 鋼琴師—大衛˙赫夫考傳奇,by Gillian Helfgott,吳美真譯,天下遠見出版公司,民國87年。

無情荒地有琴天--記杜普蕾的大提琴生死戀

  

  有陣子迷上了大提琴那種溫暖敦厚,可以撫慰你心靈的琴音,因
此大肆收購不同作曲家的大提琴曲CD,因此知道有個天才早逝的女大提琴家杜普蕾,除了買她的CD,收集以前的LP老唱片,也看了本她的傳記書「大提琴的愛與死」。約兩年多前,另一本她的傳記書「狂戀大提琴」出版,以及據此拍成的傳記電影「無情荒地有琴天」上演。我記得新竹是在華揚戲院上演,大概一週就下片了,可能沒有多少人看過此部電影。杜普蕾的一生可說是由演奏光芒、感情困頓及生病枯萎所構成,英年早逝,是個標準的「天才的悲劇」。


賈桂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 1945-1987)從小與姊姊希拉蕊(Hilary du Pre)就顯露出對音樂的天份與愛好,又在鋼琴家媽媽教導訓練下,姊妹兩人在7歲/5歲時就登台表演,成為兒童音樂明星。杜普蕾對大提琴有獨特的愛好,5歲時就擁有成人用的大提琴,7歲時就到專業的大提琴學校學琴,經由天份和苦練,很快就顯露出光芒,引起許多音樂人士的注目與指導,尤其是得到當時大提琴大師卡薩爾斯(Pablo Casals)、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以及托特里耶(Paul Tortelier)的指導,琴藝更是精進。1961年她16歲時就舉行獨奏會,演奏前票已售完,演奏後更是得到好評:「她給人們帶來的是純粹古典的音樂美。她之所以能把樂曲表現得如此之美是在於她的均衡自信,在於她對節奏和聲音的完美控制,在於她那純正的聲音,而不是靠任何外加的或人為做作的音樂表情。」

日本人很迷杜普蕾,英國版的黑膠唱片約在1~2萬日幣
「天生的大提琴家….她喜愛大提琴,她那融合認真、嚴肅、驕傲、勝利的感情,都在她舉手投足及一顰一笑之間流露了出來。」

   真正使杜普蕾成名,名揚世界的是她所演奏的英國作曲家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的大提琴協奏曲(cello concerto, op.85)。從1962年與英國BBC交響樂團首演,1965年在倫敦皇家節慶音樂廳的傳奇演出,以及在紐約卡內基廳的巡迴演出,為她與這首大提琴曲建立了特殊的關係。此曲是艾爾加晚年遲暮心境的作品,是支嚴肅而美麗的曲子,演奏時需要不時更換情緒,卻由正值花樣年華的杜普蕾詮釋得最好,成為最佳代言人。紐約時報如此報導:「….人們似乎感到這首協奏曲是為杜普蕾寫的,而杜普蕾又是為這首協奏曲而生的,因為她的演奏是這樣滿了浪漫主義的精神。她有著巨大而又散發出光彩的聲音,….」。杜普蕾成名後邀約不斷,馬不停蹄巡迴歐陸、美洲各大城市表演,成為國際知名的大提琴演奏明星。
這張黑膠唱片標價日幣10,500

  在生活方面,由於從小就以天才兒童之姿接受音樂及大提琴訓練,一般兒童成長所需接受的正軌教育內容因此較少,使得她在語言、常識方面較不理想,為人處事講話也較率性而為。儘管她忙於練習及演奏,但也有少女情懷,在認識過幾個男士後,於1966年認識了當時也是音樂神童的巴倫波英(Daniel Barenboim)。巴倫波英為猶太人,於1942年出生於柯根廷,以色列1948年建國後,全家移居以色列。他的父母都是音樂家,他7歲時便公開演奏,經由天份和努力成為國際級的指揮家與鋼琴家。他認識杜普蕾時正在倫敦與當地樂團合作灌錄唱片,舉行音樂會。而他們認識的地方就是旅居倫敦的中國音樂家傅聰家裡,兩人在一次音樂家的聚會中,因先後得過腺熱病交換經驗而相識。由於兩人對音樂的愛好及共鳴,很快燃起愛的火花,並且於1967年以阿六日戰爭期間,兩人聯袂到以色列舉行音樂會勞軍,同時宣佈在耶路撒冷結婚,成為古典音樂界的金童玉女夫婦。

由於兩人都是炙手可熱的音樂明星,演奏會很多,但常常是兩人分道揚鑣,各有各的行程,巴倫波英較能適應這種巡迴演奏,名利雙收的生活模式,但杜普蕾渴望有平靜的家庭生活。當實在受不了在異鄉演奏後的孤寂時,她會飛回英國,到她姊姊家尋求家庭溫暖的慰藉。她們姊妹兩人自小感情很好,姊姊希拉蕊後來放棄音樂,窩在鄉下養兒育女,她的先生芬濟Kiffer Finzi是英國近代作曲家Gerald Finzi (1901-1956)的兒子。杜普蕾在姊姊家尋得了溫暖,卻也難耐與巴倫波英聚少離多的生活,因此在情慾難捱下,開口向姊姊要求分享姊夫。在經過一陣內心的掙扎後,在愛護妹妹這位天才的心理支持下,在以治療杜普蕾的情緒失衡的理由下,芬濟勉為其難扮演了臨時丈夫的角色,而希拉蕊卻在愛惜妹妹及維護婚姻完整的內心掙扎中擺盪。這段杜普蕾較不為人知的生活歷程,是由希拉蕊所寫的書中披露出來的,成為傳記電影中引人注目的焦點。
 
杜普蕾,巴倫波因與祖克曼的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全集
就在杜普蕾與巴倫波英的婚姻生活因聚少離多而風波起伏不斷時,就在希拉蕊夫婦努力想協助杜普蕾克服經常性的情緒低潮時,一個更大的打擊,更邪惡的惡魔侵擊了杜普蕾。她起先有手指不聽使喚,手腳無力的症狀,後來嚴重到無法控制按弦,只好取消演奏會的尷尬場面;在1973年的美國巡迴演奏中,她已經顯露出受病情影響而演奏不佳的情形,她最後一次公開演奏是與巴倫波英在紐約的演出,兩夫婦琴瑟合鳴(大提琴、鋼琴)表演奏鳴曲,樂評不予好評。經由多次的檢驗後,確認患了多重硬化症(multiple )。這種病症會破壞中樞神經系統,使神經訊號無法正常傳輸,全身的任何部位都會受影響,而失去行動及自主的能力,其症狀包括肌肉無力、協調不良、平衡力喪失、口齒不清、神經疼痛、麻木無感覺、吞嚥困難以及肌肉痙攣等。可憐的杜普蕾很快就有這些症狀而且迅速惡化,18個月後就必須坐在輪椅上,從此告別了演奏生涯,對一位曾經是表演舞台上的耀眼明星而言,真是情何以堪。

  杜普蕾辛苦的與病症奮鬥,在克服心理障礙後,她奮發圖強,在電視上露面談自己的病情,向多重硬化症學會的患者演講,參加音樂會及上歌劇院,並開高階音樂講習班傳授她的技巧心得。她積極重新思考生活,堅信生命可以重新從坐輪椅開始,為自己創造出新的地位。在接受英國廣播電台BBC訪問,談到她的音樂生涯和演奏生命的終結時,她說:「我已經演奏過任何我想要演奏的樂曲,我已經和我仰慕的人一起演奏過,可說是想做的都做到了。….我已經有多年很豐富的藝術生活。不能再拉琴雖然很難過,但我覺得我已經準備好展開教學的新生活。」真是美好的一仗我已打過,人生不再有遺憾的一個堅強勇者。

使杜普蕾成名的艾爾加協奏曲版本
就在杜普蕾治療病症時,巴倫波英也厭倦了到處客座指揮的生涯,把握機會爭取到擔任巴黎管弦樂團音樂總監的職位,他因此有大半年時間在巴黎,每隔兩週通勤回倫敦陪杜普蕾,如此過了好幾年。但是兩人長期兩地相隔,杜普蕾的病情繼續惡化,終於巴倫波英在巴黎另組家庭,他與一位俄羅斯鋼琴家海蓮娜(Helena Bach Kirev)同居,並且生養了兩個小孩。(在電影「無情荒地有琴天」中是以杜普蕾打電話給巴倫波英講話時,聽到小孩哭鬧聲來點破這個事實,令她心碎)巴倫波英也許會被認為是個薄情郎,但音樂圈子的朋友以及杜普蕾的家人卻都能諒解他的行為,終究他也有無法克服的無力感,以及長期在妻子、事業、生活三者間痛苦的適應和抉擇。

  杜普蕾在生命後期的生活中,行動困難,情緒暴燥,唯一能安慰她的就是聽自己從前演奏時灌錄的唱片,這些唱片是她在音樂上唯一的見證。她是為大提琴而活的人,她曾告訴「新聞週刊」的記者說:「我喜歡拉大提琴….它使我快樂無比,不論你是作曲、聆賞音樂或演奏,這種快樂永遠存在」。


 兩張杜普蕾的DVD,左邊那張有艾爾加的協奏曲與
貝多芬的Ghost鋼琴三重奏,右邊的是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
現在不能演奏了,聽自己演奏的錄音,是她重溫生命中重要時刻的方式,也深深提醒她自己所擁有的個人價值。但是每次一聽自己唱片,她都不禁要難過落淚。1987年10月杜普蕾又得了肺炎,終於難敵病魔侵擊,於19日離開了人世,在陷入昏迷時,友人們播放她所灌錄的舒曼大提琴協奏曲,讓她在她喜愛的大提琴聲中離去。而因她演奏而一舉成名的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與許多同樣令人喜愛的協奏曲,例如舒曼、聖賞、海頓、德伏乍克等作品相比,確實流露出一種悲悽深沈的韻味,在電影中主旋律貫穿全片,令人不禁要想,由杜普蕾賦予生命的這首協奏曲,其感傷的旋律是否也就預言了她光采卻多難的一生。


 杜普蕾的傳記書不少,左邊那本中文譯本如下

       在杜普蕾42年的有限生命中,真正輝煌燦爛的演奏生涯只有12年,卻留給愛樂者許多珍貴的唱片錄音,這其中當然以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為首。杜普蕾的CD唱片很容易買到,我自己則收集了10張她的LP老唱片,其中3張都是由巴倫波英指揮,杜普蕾演奏的,看著唱片封面上她神采飛揚的神情,或是兩人伉儷情深的合影,在知道他們兩人的故事後真要感嘆造化弄人,天妒兩位英才了。除了留給世人優美的唱片錄音以外,她生前使用的3把名貴的大提琴,也交棒到其他大提琴家手中,其中一把著名的大衛朵夫琴則由馬友友使用中,繼續歌詠吟唱大提琴人生。
 
延伸閱讀/視聽
1. 大提琴的愛與死,Carol Easton原著,何灣嵐譯,普洛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1年。
2. 狂戀大提琴,Hilary du Pre 與Piers du Pre著,利莎等譯,聯經出版公司,民國88年(此兩位作者為杜普蕾的姊姊與弟弟)。
3. 電影:無情荒地有琴天(英文片名:Hilary and Jackie),1999年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