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0日 星期二

古典音樂中的古典文學--聽音樂家如何表現文學

  古典文學與古典音樂同樣是人類文化資產中寶貴的精華,這裡古典文學泛指西方文明數百年來留傳下來的文學作品,尤其是17到20世紀歐洲幾個文化強國如德國、英國、法國、俄羅斯、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的著名文學作品。不少作曲家是文學作品的愛好者,自然會想把這些文學名著以音樂的形式表達出來,尤其是他們各人的觀點。讓我們來認識一些古典文學的古典音樂作品。

  談到古典文學,英國的大文豪莎士比亞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大作家,他的作品也是最多被譜成古典音樂的,其中又以家喻戶曉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最熱門。義大利維洛那地方Montagues家族的羅密歐愛上了Capulets家族的茱麗葉,但是兩個家族間卻有世代的仇恨,兩位熱戀的男女向封建家族的宿仇挑戰,私訂終身,卻無法廝守愛情,因此茱麗葉在神父協助下喝特製毒藥裝死,陰錯陽差不知內情的羅密歐目睹愛人死亡,自殺殉情,甦醒過來的茱麗葉更是傷心欲絕也自殺身亡,一個令人感動的愛情悲劇。這個故事曾多次拍成電影,在古典音樂上至少有四位作曲家看上了這部動人心弦的愛情悲劇故事,分別為古諾(Charles Gounod, 1818-1893)、柴可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 1840-1893)、白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及浦羅高菲夫(Serge Prokofiev, 1891-1953)。古諾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是以「歌劇」來表現,柴可夫斯基則以單樂章的「幻想序曲」來說故事,白遼士的則以「戲劇交響曲」來呈現,而浦羅高菲夫則配合芭蕾舞劇的場景譜出優美動聽的芭蕾音樂,真是「一個故事,各自表述」,那種方式或是那部作品較會說故事呢?

  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Fantasy overture after Shakespeare)是首約十八分鐘的管弦樂作品,他接受朋友建議,作曲於1869年,首演為1870年,又經過幾次修改,1881年的定稿是我們現在所聽到的樂曲。在長約18分鐘的樂曲,他以行板-快板-活潑的-快板-中庸速度的進行方式來呈現他心目中的故事。白遼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完成於1839年,是首「dramatic symphony after the tragedy of Shakespeare」,也有人認為是他的第三首交響曲(第一首是著名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y Fantasy,第二首是哈羅德在義大利-Harold in Italy)。這首曲子長達1小時33分鐘,除了管弦樂外,白遼士還加入了聲樂,包括合唱、獨唱及合唱朗誦調,是首大編制的樂曲。全曲分為四大部份,分別為「序奏」(introduction),描寫兩個家族Montagues和Capulets的世仇爭端,由女低音介紹茱麗葉登場,有深情款款的旋律。第二部分的內容為獨自一人的羅密歐,哀傷,音樂會及舞會,Capulets¢家的宴會及Mab皇后。第三部分的樂段描寫愛的情景,夜晚及Capulets¢家的花園,相當於文學作品中著名的陽台場景,由中提琴、法國號及大提琴歌詠出兩人纏綿不已的愛情。第四部分佔全曲的一半,分別有茱麗葉的葬禮,羅密歐在Capulets家的墓園及終曲,有合唱表達悲傷之情及管弦樂表達令人鼻酸的悲劇場面。

  浦羅高菲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則是芭蕾音樂(ballet suites),他配合他人寫好的芭蕾劇本,經過好幾次修改才於1936年冬天完成全劇的管弦樂編曲,而整齣芭蕾舞劇於1938年底在捷克,1940年在蘇聯初演,獲得空前成功。浦羅高菲夫則從全曲芭蕾音樂中選出十四曲作成兩組各七曲的組曲,於1936年先行演奏,獲得好評,成為我們所聽到的音樂。這些組曲的樂段也是描寫故事中的精華場景,例如Montagues和Capulets兩家族,年輕少女茱麗葉,舞會,(舞會的)面具,武士之舞,嘉禾舞曲,羅密歐的報仇與決鬥,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告別,茱麗葉的房間,茱麗葉的葬禮,茱麗葉的死亡等。這三首各有不同風格的「羅密歐與茱麗葉」音樂,市面上有由日籍指揮小澤征爾(seiji Qzawa)指揮San Francisco交響樂團的曲目,而且全部在同一張CD上(大部分為選曲),有興趣的人建議你買來聽聽,看看你喜歡那首曲子。

  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講的是青年男女愛情故事的喜劇作品。一位反抗封建意識的少女,愛上自己選擇的對象,兩人在月光下的森林裡恩恩愛愛,吵吵鬧鬧,加上森林裡的小精靈們湊熱鬧,發展出豐富多樣的情事,很適合用音樂的形式來表現。孟德爾頌將它創作成普受歡迎的配樂(incidental music)。他在17歲時讀到莎士比亞的這部作品,獲得靈感就完成了序曲(overature),但直到他34歲時受普魯士國王之託才完成全部十二曲的完整配樂,並加上女性合唱與獨唱及故事中人物的對白,於1843年首演。全曲除了原先的序曲外,還有「情景與精靈進行曲」、「花斑蛇」、「夜曲」、「結婚進行曲」、「情景與送葬進行曲」、「小丑之舞」、「終曲」等段落,其中「結婚進行曲」就是大家耳熟能詳常在婚禮中聽到的樂曲[另外一首著名的結婚進行曲出自另位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羅安格林(Lohengrin)]。

  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由音樂來表現的還很多,就我所知包括有暴風雨(the storm,柴可夫斯基及芬蘭作曲家西貝留斯Jean Sibelius)、李爾王(King Lear,白遼士及俄羅斯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Dimitry Shostakovich)、哈姆雷特Hamlet(柴可夫斯基及蕭士塔哥維奇)、馬克白(Macbeth,理查史特勞斯及捷克作曲家史麥塔那Bedrich Smetana),其中有戲劇配樂、也有管弦樂,喜歡莎士比亞作品的人都應該聽聽,體會另一種面相的文學味道。

  德國大文豪歌德(Goethe, )的知名作品浮士德(Faust)也是另一個大熱門,至少有法國作曲家古諾為它寫了部歌劇,李斯特(Franz Lizst, 1811-1886)創作了一首交響曲,白遼士則有首「浮士德的天讉」(The Damnation of Faust),舒曼也有首人聲合唱及管弦樂的「浮士德」但已較不為人知。「浮士德」講的是位終生埋首研究的學者,在年老時竟又期望恢復青春,渴求愛情,他用自己的靈魂與魔鬼交換靈魂,變成俊美男子,並在魔鬼協助下愛上美女瑪格麗特,因此產生的理性與慾望的衝突,最後兩人都死亡昇天的故事。李斯特的「浮士德交響曲」(A Faust Symphony)完成於1857年而白遼士的「浮士德的天讉」則完成於1845年。白遼士於1828年讀了法文版的「浮士德」後,深深為歌德的這部巨作所吸引,很快就寫成了一些樂章,但直到1839年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大獲成功後,他才又重回這部作品並於1845年完成,1846年首演。李斯特則於1830年在白遼士建議下讀了「浮士德」後就構思要以此題材來創作,在白遼士的作品演出後,他決心繼續創作,並在1853-1857年間完成此部他重要的交響曲。李斯特以他自創的交響詩(symphonic poem)形式用音樂來描寫「浮士德」中的三位核心人物-魔鬼梅菲斯多費雷斯(Mephistopheres)、美女瑪格麗特與學者浮士德(Faust),並各自有約略等長28分鐘,23分鐘及30分鐘的樂曲時段,結尾時以男聲合唱及管弦樂來敘述浮士德的昇天。

  白遼士的「浮士德的天讉」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描寫浮士德於春天清晨的草地上享受孤獨生活的樂趣,第二部分為魔鬼出現,以財富和享樂生活來引誘浮士德,他也預見了未來愛人Marguerite為其吸引,要求見她。第三部分則是浮士德與Marguerite互相愛慕卻為魔鬼破壞,第四部分描寫浮士德無法與Marguerite結合又孤單回到荒野,而魔鬼要求浮士德簽個合約來解救Marguerite的殺母之罪,浮士德因此墜入地獄,而Marguerite則昇天了。古諾的「浮士德」歌劇則分成「浮士德在書房裡」、「市中心廣場」、「瑪格麗特家的花園」、「瑪格麗特的臥房」、「教堂」、「瑪格麗特家門前」及「地牢」等場景,來敘述整個故事。

  德國的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的哲學巨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Earathustra)則被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nss, 1864-1949)看上,他據此完成了一首同名的交響詩作品,史特勞斯在1896年此部名著出版不久讀完它深受感動,從原著章節中挑選了八段作曲,分別為「信仰來世的人」、「偉大的憧憬」、「歡喜與熱情」、「葬禮之歌」、「追求科學」、「逐漸痊癒的人」、「舞蹈之歌」及「夜之歌」等。史特勞斯不是要創作「哲學式的音樂」,也不是創造思想體系,他只是回應尼采的理念,用自己的樂思來詮釋人類的發展歷程。尼采的這部巨作講的是傳說中妖教的鼻祖查拉圖斯特拉「三十歲時出家入山,經過十年閉關修行,有一天向太陽宣示,將下山把自己悟得的智慧與思想傳授給人類」,史特勞斯把這段序文譜成非常著名的序奏-一段嘹亮高昂氣勢磅礡逐漸增強的小喇叭演奏,不但被用在一部電影(2001太空漫遊)當作主題音樂而出名,四、五年級的人們可能還記得當年李季準主持的廣播節目「感性時間」一開頭那段音樂就是了!


  理查史特勞斯應該是個深愛文學的人,他的許多創作都源自他讀過的文學作品,西班牙小說家塞凡提斯(Miguelde Cervantes, 1547-1616)的文學名著唐吉訶德(Don Quixote)也成了他作曲的主題。塞凡提斯創造了一個具有崇高理想的喜劇人物唐吉訶德,他沈迷於古代的騎士小說,幻想自己是除暴安良的正義騎士,帶著一位僕人冒險勇闖江湖,鬧了許多滑稽的故事,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他錯把風車當成巨人向他挑戰的場景。史特勞斯據此創作的樂曲有個副標題-fantastic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knightly character,他分別以大提琴及中提琴的獨奏來代表唐吉訶德及僕人,全曲是以變奏(variation)的方式來講故事。在導入部後,第一變奏為向風車挑戰而落敗,第二變奏為策馬衝入以為是敵人的羊群,第三變奏為與僕人的爭吵,第四變奏為去搶救誤認為被綁架少女的聖母像,第五變奏為唐吉訶德投宿在自認為城堡的小客棧,第六變奏把三位農家女看成是一位公主與兩位女僕,第七變奏是兩人被一群女孩耍弄而不自知,第八變奏為兩人坐小船翻覆落水,第九變奏為攻擊誤認是魔法師的兩位傳教士,第十變奏則為同村的人與他決鬥將他打敗,喚醒他的荒唐夢,唐吉訶德只好絕望回家。最後的終曲則以平靜的大提琴聲敘述他在病床上回想他所有的冒險時光。即使你沒有看過文學原作,光是從這些變奏所要描述的故事,你彷彿看到了一個具有崇高理想的夢想家與他傳奇的冒險生涯。
這六張黑膠唱片大都以唐吉軻德與其僕人為封面設計,拉大提琴的都為演奏大師

  浩瀚的文學及詩歌作品是古典音樂汲取靈感的寶庫,許多作曲家因此創作出不少令人激賞的作品,文學與音樂,原來就是充實人類心靈的藝術殿堂,就看你要不要進去享受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