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一代才女 曠世佳人--記陸小曼的美麗與哀愁

上回提到在浙江寧波的新華書店買了兩本林徽因的書,也同時買了剛出版的陸小曼傳記書。這位與徐志摩名字相連的女人,似乎被認為是貪圖享受而害死他因而備受指責,這本書的封面上有三個副標題--「一個生性聰慧多才多藝的女人」、「一個備受爭議卻不辯白的女人」、「一個浪漫孤寂命運坎坷的女人」,到底陸小曼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一起就來認識瞭解她吧!

陸小曼(1903~1965),名眉,別名小眉、小龍,江蘇常州人。她的父親陸子福(又名陸定)為晚清舉人,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為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門生,曾參加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也曾被袁世凱拘捕過,歷任國民政府財政司長等職。陸小曼的母親吳曼華多才多藝,古文功底好,笙笛皆為所長又工棋,更擅工筆畫。陸小曼就是出身在這樣家境優沃的官僚之家。她出生在上海市,6歲時隨父母到北京,先後就讀於北京女子中學及聖心學堂,16、7歲已通英、法語言,能彈鋼琴並長於油畫。18歲起為北洋政府外交部接待外賓擔任口譯人員,因此逐漸聞名於北京外交界。此時的她,「能詩能畫、能寫蠅頭小楷、能唱歌能演戲,而且熱情、大方、彬彬有禮,更有明豔的笑容,輕盈的體態和柔美的聲音」,深得當時外交部長顧維鈞的讚賞。陸小曼是個大美人,胡適曾說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而徐志摩在他的「她是睡著了」詩中,以「星光下一朵斜倚的白蓮」、「香爐裡裊起一縷碧螺煙」、「澗泉幽抑了喧響的琴弦」、「波鱗間輕漾著光豔的小艇」、「朝陽裡的水仙,鮮研,芳菲」、「像一顆露珠,顫動的,在荷盤中閃耀著晨曦」等來描述她的詩意之美。

1922年她19歲時奉父母之命與青年才俊王賡結婚。王賡(1895~1943)畢業於清華大學,後赴美就學於密西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並獲文學學士學位,後又到西點軍校深造,以第十名畢業。他回國之後曾任職於陸軍部及航空局,也曾任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上校武官,是個允文允武的人才,因此被陸小曼母親相中為乘龍快婿。但是王賡雖然是學貫中西,多才多藝,卻不懂生活情趣,對陸小曼是”愛護有餘,溫情不足”,滿足不了她愛玩的天性。王賡到哈爾濱任職警察局長,陸小曼跟著去住了一段時日後,又回到北京長住,兩人的感情更是淡漠。此時陸小曼在歡迎印度文學家泰戈爾的場合認識了徐志摩,一個是落落寡歡的窈窕淑女,一個也是心情鬱悶(在林徽因和梁思成赴美讀書後)的翩翩才子,因此就激起愛情的火花。而「呆頭鵝」的王賡在徐志摩邀請他們夫婦同遊時,還鼓勵陸小曼跟他一起去玩,完全沒想到會有婚姻危機。

陸小曼和徐志摩的交往在當年封建保守的年代引起很大的注目,可是一些文人如胡適、郁達夫等人都贊同他們兩人的結合。1925年徐志摩應泰戈爾之邀到義大利遊歷,兩人短暫分離,陸小曼以寫日記的方式來抒發相思之情,就是著名的「小曼日記」,而徐志摩也有「愛眉小札」。徐志摩回國後,兩人感情更深,但是陸小曼母親反對他們兩人的婚事,胡適因此扮起了說客和掮客,由他和畫家劉海栗出面邀請包含王賡、陸小曼母女、徐志摩在內的相關人士,在一家素食館擺一桌「鴻門宴」。王賡心知肚明,承受不了壓力先行離席,三個人的事情又拖了幾個月,直到有天晚上,王賡主動開口同意離婚。但是陸小曼與徐志摩兩人的婚事卻依然好事多磨,先是陸母反對後,又是徐志摩父親反對----他認為兒子與張幼儀離婚已經是大逆不道,又要再娶一個有夫之婦,實在是有辱門風,於是要求一要張幼儀的同意;二要胡適當介紹人、梁啟超來證婚;三為婚姻費用自理;四則要他們婚後南歸安份守己過日子,這四個條件都過了關,兩人才「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梁啟超的證婚詞在眾賓客面前大大的訓斥了他們兩人是極有名的事件,梁啟超說:「徐志摩,你是一個有相當天才的人……兩性情愛以外,還有你應該做的事情沒有……你現在算得安定沒有,我們從今日起,當要張開眼睛,看你重新把堅強意志樹立起,堂堂的做個人哩!你知道嗎?」。「陸小曼,…我們對於你,有重大的期待和責備,你知道嗎?以後不可再分他的心,阻礙他的工作,你是有一種極大的責任…」。而他們兩人的婚姻仍不容於社會輿論,胡適與周作人都曾為文幫徐志摩說話。

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後回到浙江海寧石夾石的家鄉住了一段時日,但是她與公婆相處不睦,不久兩人又搬到上海,陸小曼此後就一直住在上海。回到這個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場,陸小曼又恢復她原來的生活方式,成為社交界的名人,排場大花費多,生活靡爛。她迷上抽鴉片、打牌、跳舞、聽戲,儘管偶而作畫,卻失去以前的靈性。徐志摩雖然有時婉轉告誡她卻沒效果,只好遷就她,並到三所大學兼課,寫詩文來賺錢,卻仍不夠陸小曼揮霍。兩人個性的差異也開始顯現問題,徐志摩喜歡靜,喜歡創作,喜歡大自然;而陸小曼則喜歡熱鬧,享受安逸、生活懶散,也不喜歡室外的活動。而陸小曼又因為迷上聽戲、唱戲,喜歡上一位演戲的翁瑞午,他是個花言巧語、風趣活潑又會唱戲畫畫的人,兩人可說是氣味相投。翁瑞午原是他們夫婦相識的朋友,徐志摩並沒有記取當年王賡的教訓,時常三人出遊。陸小曼因為常有病痛,翁瑞午藉幫忙按摩及教她吸鴉片又拉近兩人的關係。這些事情被小報披露,儘管徐志摩提出告訴,卻不了了之,但已深深傷害了夫妻間的關係。


徐志摩因此覺得不想在上海待下去,便應胡適之邀到北京大學任教,他也希望陸小曼可以跟他一起北上,擺脫上海奢華無度的生活,但陸小曼執意不從,徐志摩因此展開北京、上海兩地奔波的日子,也因此才會乘坐上海到北京的飛機失事而英年早逝(1931年)。徐志摩之死,陸小曼是相當悲痛的,卻因為受到徐志摩父親的阻止無法參加追悼會,只能以妻子的身份送上輓聯---

多少前塵成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復悉論,卻死未能因母老;
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

陸小曼以收集徐志摩的文稿來表現對他的懷念,卻也是好事多磨,1932年出版「雲遊」,1933年「眉軒瑣語」,1936年「愛眉小札」,而1935年編就的「徐志摩全集」初稿因八年抗戰及國共內戰,直到她去世才由友人協助出版。

儘管陸小曼所受的打擊很大,也飽受批評,她對於徐志摩的感情和懷念是極深厚的,但她卻離不開翁瑞午,他後來也搬進陸小曼的房子,兩人一起生活。當然陸小曼知道一定會遭受非議,但她一來沒有固定收入,沒有子女贍養,而翁瑞午可以提供生活費用,二來也是她任性的個性所致,不顧許多朋友的苦勸,就跟翁瑞午生活了二十多年。翁瑞午去世後,陸小曼沒有了依靠反而自立自強起來,她一心一意作畫出售,作品頗受歡迎。1956年陸小曼的畫作參加上海市的畫展,受到當時上海市長陳毅的注意,確認她就是徐志摩的遺孀後,便安排她到上海文史館任職館員,才有固定的收入,後來又成上海畫院的畫師。自此以後,陸小曼潛心文學創作和繪畫,她不遺餘力編輯出版徐志摩的作品,寫了一些散文、小說,翻譯一些外國文學作品(泰戈爾短篇小說集),還與人合寫「河伯娶婦」通俗故事。除了這些文學作品,她最大的成績就是國畫作品,陸小曼自小有母親打下的基礎,求學時她學過西畫,後又拜劉海栗為師,因此她的畫作也具有相當的水準,被評價為「清逸雅致、詩意盎然,自然灑脫,洋溢著書卷氣,是文人畫的風格」。總結陸小曼的文章和繪畫,劉海栗的評價為「她的古文基礎很好,寫舊詩的絕句,清新俏麗頗有明清詩的特色;寫文章,蘊藉婉約,很美卻又無雕鑿之氣。她的工筆花卉和潑墨山水,頗見宋人院本的傳統。而她寫的新體小說,則詼諧直率。」

而這樣一位才情兼具的佳人晚年也免不了病痛之苦,1964年10月陸小曼因為肺氣腫和哮喘住進醫院。1965年春天,她的病情日益沉重,終日咳嗽不止,她對來探病的朋友說:「最近我常夢見志摩,我們快相逢了!我還看到了王賡,他和志摩在那個世界裡似乎沒有和解。哎,讓他們去鬧吧!反正我也要去了。」1965年4月3日陸小曼在醫院逝世,享年63歲,而她生前希望與徐志摩合葬的遺願,卻因徐家的反對而無法實現。她的骨灰因為「文化大革命」之故一直沒有安葬,直到1988年才由她在台灣的堂姪及大陸上的親友協助,在蘇州華僑公墓為她建造紀念墓,才得以在九泉下瞑目,結束她傳奇的一生。



延伸閱讀
1. 一代才女曠世佳人,柴草著,哈爾濱出版社,2004年9月。
2. 徐志摩新傳,梁錫華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83年(第二版)。
3. 徐志摩與陸小曼,劉心皇著,大漢出版社,民國67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