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從"伍角船板"到"聖家堂"--談西班牙建築師高第的風格

  由於工作關係經常會到南部地區出差,我偏愛自己一人開車南北走一趟,除了可想些事情之外,南北跑一回就可聽完10張音樂CD,否則五百張CD那有時間一聽再聽。每次車行快到新營交流道時,就會看到路旁一座很大的廣告招牌,上寫「伍角船板—一個女人蓋的房子—粗茶,淡飯」,心裡充滿了好奇。終於有一次正好接近吃飯時間,於是便車下交流道,不到兩分鐘,在一個紅綠燈號誌下左轉,眼前便出現了「伍角船板」這家餐廳,當下立即的感覺是--好有「高第」風格的房子。

  在慢車道停好車,先在餐廳前後走了一圈,看它那粗壯卻扭曲變形的大柱,上面嵌滿了破碎的紅色陶片,更裝飾上白色的陶瓷圓環,以黑色小圓珠串連在一起,充滿詭異但卻引人注目的風格。待要進入餐廳,又驚異其大門的風格—在兩根變形蟲似的大柱間,竟是一個充滿閩南風格的破舊大木門,木門與綴滿瓦片的屋牆間又以不規則、不同色的方塊大紅磚連接在一起,好奇特的建築風格。推門而入,受驚於一群身穿卡其色衣服,頭戴包巾的侍者「歡迎光臨」的聲音之際,眼光又為屋內的奇特景象所吸引。多奇怪的內景,有許多由破舊的木板及枕木組合而成的餐桌,餐椅,以及直上二樓的大樓梯,屋內除了與室外類似的變形蟲形狀的大柱子外,還有幾棵活生生的芒果樹幹,粗似人腰,由天花板穿頂而出,充滿了天然的野趣。待招呼坐定在臨窗的位置,窗外就是南部鄉間常見的景色,芒果樹與竹林構成的小樹林園,園中還有一個小池塘,水面漂著可以餵鴨子的綠色浮萍。

  侍者來點菜,價錢還好,不到300元,一道主菜,一道蔬菜,有前湯,後飲料及甜點。在等菜時,侍者奉上清茶擺上餐具,是放在一張「說明資料」上面。茶杯是粗陶塑成的,厚重不規則形狀,鄉土有餘精緻不足,所有裝菜,盛飯的盤碗都是這種充滿鄉土味的陶器。桌椅是厚實的大片木板及枕木組成的,桌面不平有縫隙,椅子坐起來不很舒服,桌椅的高度搭配也不很適合吃飯的姿勢。在等飯菜的時候,看了那張當作餐墊的說明資料,又趕緊踩著大樓梯上去二樓一看,許多的桌椅及隔間,都是這種粗糙木頭組成的,又看到了一個尖尖的船頭,明瞭了伍角船板的由來。

  蓋了這棟奇特房子的一個女人,也就是女老闆—謝麗香,根據她的自述—有天她在海邊,看到在潔淨柔美的沙灘上擱著一塊船板,上面放著一個古銅色的伍角舊銅板,「那個畫面,真的好美,好美!如果,我能有一個地方,建一個有風格的屋子,那名字就是伍角船板」。因此她為了蓋她想像中的房子,才選擇開餐廳,便以伍角船板為名。謝麗香出生於西港鄉金砂村,原是個平凡的家庭主婦,82年時因為要翻修老家,決定自己來而玩出了蓋房子的興趣,她跟著經營運輸業的先生到處跑,閒來就開車到海邊找大塊漂流木,因為它們「見證一切人事滄桑,散發著濃烈歲月感」,又利用磚窯燒壞的「黑頭磚」,因為它們「呈顯出耐人尋味而活潑雀躍的生命力」。她就這樣「一磚一瓦,一枕一木,沒有事先構圖,利用收集來的材料,和海邊撿來的浮木,在一種隨心所至的感覺下完成」,建造了三座房子,經營成三家伍角船板餐廳(除了新營市的金華路,另外兩家在嘉義市的大雅路,台南市億載金城對面,三家風格同中有異)。她蓋的房子建地上有樹,她不把它們砍掉,卻讓它們住在裡頭,維持自然風味,加上屋內擺設她收集來的民俗藝品,構成了餐廳的獨特風格,與其他的個性餐廳又不一樣。

  待我吃完晚飯,窗外一片漆黑中傳來唧唧蟲叫,帶著茶足飯飽離開,繼續上高速公路朝高雄急馳,腦海中不是回味剛才的飯味香,而是想著「伍角船板」餐廳建築中那種與「高第」風格建築搭調的特色。什麼是高第風格,得要先從著名的西班牙建築家安東尼×高第介紹起。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i, 1852-1926)出生於現今西班牙Tarragona附近的Reus,更正確的說是加泰隆尼亞(Catalonia)的Reus。他的父親是個銅匠,家境清寒,高第自幼患有風濕症(而且纒身一生),但從小就對各種微細事物養成了敏銳的觀察力,並且顯露出對建築的興趣,17歲時到加泰隆尼亞省的首府巴塞隆納(Barcelona)研讀建築。他在建築系的學業表現並不出色,但也學習到建築的基本原理。大學畢業初出校門,他很講究衣著,配上他濃密金髮,藍色眼珠及壯碩體格,引人注目(但是到了晚年時候卻衣著邋遢,毫不起眼)。他初次接的第一個大型建築計畫是工人住宅,但只建了一小部分;後又為巴寒隆納市政府設計路燈頗受好評,接著接了好幾個私人委託的住宅別墅設計案而建立名聲。接著他認識了一位紡織業界的鉅子—歐西比×奎爾,成為他一生最重要的贊助人。他為奎爾設計建造了著名的奎爾莊園及宮殿,也因此發展出他的設計方式:沒有固定的計畫,隨著建造過程的自然發展而更動設計。就像自然界的植物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歷經改變,他的作品也是逐步成形,而非一次定案的產品。

  高第在發展他的建築事業的時期,正是歐洲藝術風格從嚴謹的古典風格轉變到浪漫風格,尤其是新藝術(Art Nouveau)風格的時候,即使位處歐陸一角伊比利半鳥上的西班牙也受到傳染影響。同時巴塞隆納市正在急劇成長,都市範圍從50英畝暴增到500英畝,人口增加了3-4倍,棉花業和鋼鐵業的興盛創造了富有的中產階級,因此為建築家和藝術家提供了良好的創作環境。高第因此在巴塞隆納附近設計建造了大部份他的作品。隨著建築設計事業的發展,高第漸漸走出自己的風格,在設計上融合「新藝術」和「摩爾式」風格(西班牙在公元711到1492年曾被阿拉伯人統治過,留下回教摩爾式建築),設計對象包括有教堂、住宅和大樓,許多風格怪異,建好時引起居民的憤怒、震憾,例如他著名的米拉大廈被形容為「長期棄置的採石場」、「被海水腐蝕的雕刻」、「緩慢流動的溶岩」,而且室內連續的曲線牆面讓人無法好好擺設傢俱。他所採用的建材會結合鑄鐵、玻璃、混凝土,而且屋頂等平面更用碎杯子、碗、碟、地磚的碎片來裝飾。在這些建築設計上,高第放任他的想像力自由飛翔,卻以嚴謹的結構原理來建構他的建築物。儘管許多作品在當時引起驚世駭俗之議,但在百年後的今天看來,卻是建築界的瑰寶,可以說他引領了新造形,新材料及新結構的發展方向,而這些發展的具體實現就在他的至今尚未完成的偉大作品—聖家堂身上。

  高第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宗教是他生活的重心,因此他在1884年接受了一個新哥德式教堂的設計委託案。但隨著他的設計風格的演變,設計變得越來越放任,越來越大胆,而成為在原先設計的三面哥德式山牆門面上,加上好幾個纖細高聳尖塔的造形樣式。由於整個計畫的規模越來越龐大,但委託人執意要建造一座窮人的教堂,經費只能來自小額捐款和贊助,就連高第本人也要投身募款的事務,並且在1914年起他就不再接任何委託案,住進工地專注於大教堂的建造,希望能使哥德式建築達到完美的境界。可惜他壯志未酬,1926年6月7日他在街道上散步時,被電車撞倒拖行了整條街,又因為他衣衫襤褸,沒有人認出他的身份,計程車也拒載傷者就醫,因此傷重不治死亡,這位名聞一世的建築師卻如此悲慘結束了他的一生。出殯時,他的送葬行列蜿蜒一公里長,成千上萬的人擁擠在街道兩旁,向他致上最後的敬意,大半個巴塞隆納市籠罩在哀淒的氣氛中,他被下葬於尚未完成的聖家堂墓室內,在他窮畢生精力工作的地方長眠了。

  高第在1926年過世後,聖家堂何去何從一直是眾人注目爭議的焦點:是要維持高第死時的未完成原貌,還是使用高第的石膏模型完成興建?經過長時間的爭辯,最後總算達成繼續興建的共識,目前聖家堂的建築工程持繼進行,預計2022年完工。由於高第的建築作品幾乎都在巴塞隆納市,只要市區走一趟,就可盡覽他的重要作品,他的著名作品,例如米拉大廈,於1996年首次對外開放,另一作品巴特羅大廈也於2002年首度開放給遊客參觀。巴塞隆納市將2002年訂為高第年以紀念他的150周年冥誕,高第已經在建築及藝術界永垂不朽。他的風格默默地影響了本世紀的建築藝術,就連在遙遠的寶島,也有「伍角船板」以「扭曲變形的大圓柱綴滿了瓦片」的風格捕捉了他的一點神韻,只是「一個女人」在構思她的建築時,有想到是與高第的風格不謀而合嗎?藝術,真是世界性的語言。

延伸閱讀:
1. 現代建築與設計之起源,Nikolaus Pevsner著,蔡毓芬譯,地景企業有限公司,民國88年。
2. 安東尼高第(中文版),Rainer Zerbst著,塔森(Taschen)出版社,1999年。




  

濛濛曉霧初開 皓皓旭日方昇--介紹約翰.克利斯朵夫的作者與譯者

  話說某年12月底,某個週六晚上我在新竹誠品書店的音樂書籍書架前正在看書時,身旁來了兩位穿著制服的女學生,一位問說:「你在找什麼書哪?」另一位回答說:「我在看有沒有羅曼˙羅蘭的巨人三傳」,隨即因為沒有這本書就走開了。我聽了她們的對話心裡一驚,這兩位可能只是國中生(依其身高判斷)居然知道這位作家及他的這本名著,真是佩服。真想叫住她們問個仔細聊一聊,卻怕被誤認為有騷擾意圖的中年男子,只好作罷,不過卻引起我向同仁介紹這本書及作者,譯者的念頭。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國大文豪羅曼˙羅蘭(1866-1944)花費10年功夫(1903~1912)完成的鉅作,全書長達一千六百頁,分成十卷,每年一卷陸續問世,因而建立他在法國及世界文壇的聲譽。這部小說是以一個音樂家約翰˙克利斯朵夫一生所經歷的音樂及社會環境為背景,描述克利斯朵夫成長發展所經歷的苦悶、熱忱、純真、友情、愛情及親情等種種奮鬥的情形。這部小說有許多情節取材於幾個德國音樂家的生平,尤其主要以貝多芬為原型,小說中關於克利斯朵夫童年和少年時代的開頭幾卷就是以貝多芬的真人真事為藍本的,羅曼˙羅蘭為此還數度到萊菌河畔的貝多芬故鄉參觀訪問。羅曼˙羅蘭也寫作好幾本名人傳記,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合稱巨人三傳),「甘地傳」及「母與子」等書。他除了是作家之外,也深深介入當時的社會,政治議題,例如他公開反對一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主義,支持蘇聯史大林的十月革命等等,一再受到當時保守人士的非難,法國政府視他為賣國賊,並抵制頒發給他諾貝爾文學獎。羅曼˙羅蘭大部份時間住在巴黎,56歲時移居瑞士常住,71歲時又回到法國鄉間寫回憶錄,於1944年逝世。

  我在大學時代看過「約翰˙克利斯朵夫」,是文化圖書公司四本一套的,當時才剛剛迷上古典音樂,知道有這本經典之作,因此花功夫把它讀完,當時覺得內心深受衝擊感動。兩、三年前,有陣子覺得對人生及生活有點迷惘,想起這本激勵人們奮鬥精神的好書,因此又去買了兩本一套遠景出的新版書,在極短時間內一口氣看完,覺得與年輕時看的感受自是不一樣,對安頓紛亂的心境有點幫助。書中有段話正是描述這種心情,摘錄於下給有同樣感受(或即將有此感受)的同仁參考。

「在一生中有些年齡上,在機構底核心醞釀著一種蛻變;那時,肉體與心靈特別容易感受外界的打擊;精神的打擊;精神覺得疲憊,一層模糊的悲哀把它侵蝕著,對一切都感覺厭倦,對自己的成就毫無繫念,對自己的前途渺無把握。在發作這些心病的年紀上,大多數人有家庭生活底責任作連繫;這種責任固然使他們缺乏為批判自己,尋覓新路,重造堅強的新生活所必需的自己精神,但也的確做了他們的護衛。多少隱秘的悲哀,多少苦澀的憂鬱!….走!走,還得望前走….」。

  「約翰˙克利斯朵夫」這本書值得一讀,除了堅實充滿感情的內容外,其中譯文字的優美流暢也是原因之一。以全書開頭兩句「濛濛曉霧初開,皓皓旭日方昇」(註一)描寫的是當一天開始時的雄壯景象,它也可以是描述一個新世代的開始,一個時代人物的誕生,因此預言了約翰˙克利斯朵夫將對當時代的音樂及社會環境造成的衝擊及影響。書中有許多優美的文句,我最欣賞的一段是:
  「音樂,你曾撫慰我痛苦的靈魂,音樂,你曾使我恢復寧靜、堅定、與歡樂、….恢復了我的愛與我的善,….音樂,我吻著你純潔的嘴,我把我的臉埋藏在你蜜也似的頭髮,我把我灼熱的眼皮偎依在你柔和的手掌中。我們緘默著,閉上眼睛,我卻從你眼裡看到不可思議的光明,我從你緘默的口中領受到微笑;我便依靠在你心頭,聽著永恆的生命跳動。」這句話如果把「音樂」兩字改成女朋友的小名,就是最棒的情話了,提供給年輕未婚男子參考。


  這本書中優美的中譯文字,就要歸功於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先生。傅雷原名傅怒安,1908年生於上海市南匯縣,他出生時家中長輩由「孟子」一書上的「文王一怒而天下安」為他取名怒安,後以大發雷霆之謂怒,而取名為雷。傅雷熱情早熟,十餘歲便投身學潮及街頭活動,1927年赴法國專攻美術及藝術評論,曾遊歷瑞士、比利時、意大利等地,在法國時還曾迷戀一位法國女郎,差點拋棄青梅竹馬的未婚妻朱梅馥。傅雷遍覽當時歐洲各地的美術館、博物館、親炙魯本斯、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大師作品,著有「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一書。他回國後曾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書、法新社工作,並開始法國文學的譯介工作。抗戰期間,遷徒於上海、香港、昆明等地,抗戰勝利後,傅雷關注中國社會的走向和國計民生等問題,大陸變色後,先是避居香港,儘管他對當時的共產黨存有疑慮,但抱著「我是中國人,我的根在中國,我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國土上」的信念,於1949年底回到大陸住在上海。他曾參與政協,在整風運動中遭到整肅,在文化大革命中受紅衛兵抄家鬥爭侮辱,不甘受辱,於1966年9月7日晚上,夫婦兩人上吊自殺而死。


   傅雷是民國以來翻譯界的翹楚,譯筆傳神,態度嚴謹,以「行文流暢,用字豐富,色彩變化」為指標,號稱「傅譯體」。他致力於引介翻譯法國文學,在翻譯羅曼˙羅蘭作品期間,曾兩度寫信給他,請教「英雄主義」、「不抵抗主義」的涵義,並報告中譯作品的進展。他也介紹巴爾札克、梅里美、伏爾泰等名作家的作品給當時急於汲取西方文學的中國,是當代的譯壇巨匠,留下巨大貢獻。

傅雷/傅聰父子音樂脈動相傳

他的另一個大貢獻就是培育了第一個揚名世界的中國鋼琴家-傅聰先生。傅聰是他的長子,從小就培養其音樂才能,1954年傅聰出國到波蘭學習,1955年奪得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繼續在華沙音樂學院苦學四年,後爭取政治庇護前往倫敦定居並開始表演生涯,巡迴演奏足跡遍及世界各地,為第一位斐聲國際的中國音樂家(馬友友、林昭亮是另外兩位真正具國際聲譽的音樂家,正好分別為鋼琴、大提琴、小提琴專長)。傅聰以彈奏蕭邦的作品出名,有鋼琴詩人之稱,他的第一任太太是著名小提琴家梅紐因(Yehudi Menuhin)的女兒。在傅聰於1954年初出國後,傅雷開始向當時才20歲的傅聰寫了許多的信,指導他為人處世的道理,與他討論音樂、藝術的內涵,建議他如何改進演奏技巧及開展演奏事業,一直到1966年傅雷夫婦亡故前不久,共有一百多封信,爾後編成了著名的「傅雷家書」,是本內容非常豐富,涵蓋文學、音樂、藝術的好書,推薦給正在學習音樂的青少年及其父母閱讀。


1. 約翰˙克利斯朵夫,羅曼˙羅蘭著,傅雷譯,遠景出版社,民國81年。
2. 譯壇巨匠傅雷傳,金梅著,業強出版社,民國81年。
3. 傅雷家書,傅雷著,聯合文學出版社,民國85年。
註一:這兩句話原始的出處是更早的義大利大作家--但丁所著「神曲˙煉獄」第十七,我在書店中翻到另外一本譯本,是翻譯成「濕潤而稠密的霧氣漸次散去,旭日的光輝徐徐升起」,意思是一樣的,但我絕對不會在多年後記得這句話。

人間四月天另一章--畫馬名家徐悲鴻的感情軼事

  
     今年生肖屬馬(按:2002年),許多賀年卡都使用奔馳的馬為主題,期許今年是萬馬奔騰的一年。由這些馬畫,令我想起民國早期的一位著名畫家徐悲鴻,他是以畫馬聞名,其素描及融合國、西畫技巧的油畫自成一家,是民國到抗戰時期非常重要的一位畫家。此外,圍繞在他周圍的感情故事也很精彩,不輸給同時期的文人作家徐志摩。徐志摩與張幼儀、林徽音及陸小曼的故事,經由電視劇「人間四月天」引領一陣年輕人的感情風潮,蔚為時尚。徐悲鴻的故事則較少人知道,就趁著馬年,說給大家聽聽。

    徐悲鴻原名壽康,1895年(清光緒21年)生於江蘇宜興,,1953年病逝於北京。(徐志摩生於1896年,1931年因飛機失事而死,兩人幾乎同年且同時代,但似乎沒看過他們兩人有往來的記載)。「悲鴻」的由來,一說為他被父親逼婚而完婚,18歲時得一子,父親為孫子取名「吉生」,他堅持要取名為「生」,同時為了反抗父親,一氣之下自已也改名為「悲鴻」;另一說為,他的太太在婚後不久便死了,小孩七歲時也不幸夭折;過了幾年父親也一病不起,這時他面對困境,強忍辛酸,提醒自已要勇敢挺進,振翼翱翔,因此取名「悲鴻」。他的一生際遇不論在作畫和感情上,大起大落之際都離不開這個「悲」字,是宿命乎?

     徐悲鴻胸懷大志離開家鄉,來到上海努力學習美術,並作畫賺錢,曾就讀震旦大學。這段時間得到許多人的幫助,其中之一為復旦大學教授蔣梅笙,因此得以認識其女蔣棠珍(後改名為蔣碧微)。蔣碧微愛慕他的才氣,逃婚(她已訂婚)與徐悲鴻兩人私奔到日本,此為徐悲鴻的第一個感情高潮。兩人在日本吃苦了半年,在取得蔣家諒解後回國。經由康有為、蔡元培的幫助,先到北京大學任教,後經由教育部公費到法國巴黎留學,考入巴黎最高美術學校。此時徐悲鴻志向遠大,立志要吸取西方藝術精華,改造傳統國畫弊病,以開創中國畫新境界為已任。在法國以及德國等地,徐悲鴻及蔣碧微度過了一陣子美好時光。

    徐悲鴻的繪畫技巧成熟,名氣也傳回到國內。但在巴黎時,許多留學生組成的一個「天狗會」組織,卻醞釀了另一段感情故事。在那時原來留學英國學畫的張道藩轉到巴黎,也加入了天狗會。張道藩私戀蔣碧微,並且在蔣獨自一人留歐時幫助過她(徐曾一段時間離歐到新加坡及回國開畫展,留下蔣一人在巴黎)。但那時張道藩也有感情困擾,除了一位喜歡他的湖南籍魏小姐外,已有一位法國女友素珊,大家彼此也都熟識常往來。此時,蔣碧微技巧的把張道藩對她的感情轉化成朋友之情,並且協助素珊由法國到中國與張道藩結婚。張道藩回國後棄畫從政,在國民政府內一路高升,曾任教育部常次等職務。蔣、張兩人的感情交流有了完美的結果,但這只是第一波,第二波的故事容後再敘。

     再回到主題人物徐悲鴻來。他結束八年留歐生活回國後,先後在上海南國藝術學院、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藝術學院任教,以美術教育與繪畫創作為志業。徐悲鴻在藝術上卓有成就,但在日常生活及人際關係上卻不是處理得很好。依蔣碧薇所言:他是一個偉大獨特的藝術家,自定「獨持偏見,一意孤行」的原則,而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到別人。而受傷害最深的就是蔣碧微,除了家庭生活及兩人感情不順遂之外,徐悲鴻又有新感情。在南京中央大學任教時,徐悲鴻喜歡上一位學生孫韻君(本名孫多慈),發展成師生戀。
徐悲鴻與蔣碧微衝突日熾,曾因此離家出走,蔣碧微也力圖挽回。抗戰時期,徐悲鴻獨自走自已的方向,不管蔣碧微和兒女,與孫韻君一起住在桂林,後來登報聲明與蔣碧微脫離「同居」關係,時為民國27年。徐悲鴻意欲與孫韻君結婚,但孫父卻不答應,最後孫韻君也搬離桂林,結束了與徐悲鴻七年的感情。她與徐悲鴻後來曾見過面,但當時徐已再婚。孫韻君後來在台灣師範大學當教授。

    在蔣碧微與徐悲鴻這一段風風雨雨鬧婚變的時期,張道藩在戰時事務繁忙之際都適時提供幫助及友情,同時寫了許多信給蔣,兩人感情發展又更進一步。此時張道藩向太太素珊提出離婚不成。大陸變色時,張道藩隨政府來台北,而素珊則到高雄,兩人聚少離多,蔣碧微也在張道藩協助下來到台灣。民國38年,素珊帶著家人到澳洲,沒再回台灣。蔣、張兩人從此在一起生活。張道藩於民國41年任立法院長,直到50年才退休卸任。 
    徐悲鴻與蔣碧微的事一直懸而未決,期間,徐悲鴻也知道張道藩對蔣碧微的感情及常給她寫信的事。蔣碧微一直抱著破鏡重圓的希望,卻一再失望。蔣碧微曾主動提出「移交」孩子的建議不成。不久,蔣父、蔣母過世,蔣碧微身心俱疲,與徐悲鴻就此漸行漸遠。而徐悲鴻呢,在與蔣碧微處理機已是前塵已了,情義早絕的情況下,喜歡上他口試招考的一個女學生廖靜文,兩人先同居後結婚,同時再次登報與蔣碧微斷絕關係,時為民國33年在貴陽。廖靜文陪著徐悲鴻過完他的餘生;徐悲鴻於民國39年任中央美術院院長,1953年因腦溢血過世,1957年成立「徐悲鴻紀念館」,由廖靜文擔任館長。

    以上簡單介紹了圍繞在徐悲鴻周圍曲折起伏的感情故事。主要為兩個主軸;徐悲鴻—蔣碧微—孫韻君—廖靜文,及蔣碧微—張道藩—素珊。以上所述,基本上是由其他作家所寫的書摘要出來,大部份是由蔣碧微的角度看事情,但是如果從另一本廖靜文所寫的書來看,則徐悲鴻與蔣碧微的故事又是另一個角度,在書中蔣碧微是個不理性的人,正應了感情的事,旁人難論是非,只有當事者冷暖自知。

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13.8.10~9.29 舉辦
回眸有情---孫多慈百年紀念展
延伸閱讀
1. 蔣碧微生死戀,楊貴麟著,世界文物出版社,民國77年。
2. 徐悲鴻一生,廖靜文著,新潮社,民國81年。
3. 回首碧雪情,潘寧東著,聯經出版社,民國89年。
4. 蔣碧微回憶錄,蔣碧微著,皇冠雜誌社,民國81年(11)版。

一代才女 曠世佳人--記陸小曼的美麗與哀愁

上回提到在浙江寧波的新華書店買了兩本林徽因的書,也同時買了剛出版的陸小曼傳記書。這位與徐志摩名字相連的女人,似乎被認為是貪圖享受而害死他因而備受指責,這本書的封面上有三個副標題--「一個生性聰慧多才多藝的女人」、「一個備受爭議卻不辯白的女人」、「一個浪漫孤寂命運坎坷的女人」,到底陸小曼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一起就來認識瞭解她吧!

陸小曼(1903~1965),名眉,別名小眉、小龍,江蘇常州人。她的父親陸子福(又名陸定)為晚清舉人,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為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門生,曾參加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也曾被袁世凱拘捕過,歷任國民政府財政司長等職。陸小曼的母親吳曼華多才多藝,古文功底好,笙笛皆為所長又工棋,更擅工筆畫。陸小曼就是出身在這樣家境優沃的官僚之家。她出生在上海市,6歲時隨父母到北京,先後就讀於北京女子中學及聖心學堂,16、7歲已通英、法語言,能彈鋼琴並長於油畫。18歲起為北洋政府外交部接待外賓擔任口譯人員,因此逐漸聞名於北京外交界。此時的她,「能詩能畫、能寫蠅頭小楷、能唱歌能演戲,而且熱情、大方、彬彬有禮,更有明豔的笑容,輕盈的體態和柔美的聲音」,深得當時外交部長顧維鈞的讚賞。陸小曼是個大美人,胡適曾說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而徐志摩在他的「她是睡著了」詩中,以「星光下一朵斜倚的白蓮」、「香爐裡裊起一縷碧螺煙」、「澗泉幽抑了喧響的琴弦」、「波鱗間輕漾著光豔的小艇」、「朝陽裡的水仙,鮮研,芳菲」、「像一顆露珠,顫動的,在荷盤中閃耀著晨曦」等來描述她的詩意之美。

1922年她19歲時奉父母之命與青年才俊王賡結婚。王賡(1895~1943)畢業於清華大學,後赴美就學於密西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並獲文學學士學位,後又到西點軍校深造,以第十名畢業。他回國之後曾任職於陸軍部及航空局,也曾任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上校武官,是個允文允武的人才,因此被陸小曼母親相中為乘龍快婿。但是王賡雖然是學貫中西,多才多藝,卻不懂生活情趣,對陸小曼是”愛護有餘,溫情不足”,滿足不了她愛玩的天性。王賡到哈爾濱任職警察局長,陸小曼跟著去住了一段時日後,又回到北京長住,兩人的感情更是淡漠。此時陸小曼在歡迎印度文學家泰戈爾的場合認識了徐志摩,一個是落落寡歡的窈窕淑女,一個也是心情鬱悶(在林徽因和梁思成赴美讀書後)的翩翩才子,因此就激起愛情的火花。而「呆頭鵝」的王賡在徐志摩邀請他們夫婦同遊時,還鼓勵陸小曼跟他一起去玩,完全沒想到會有婚姻危機。

陸小曼和徐志摩的交往在當年封建保守的年代引起很大的注目,可是一些文人如胡適、郁達夫等人都贊同他們兩人的結合。1925年徐志摩應泰戈爾之邀到義大利遊歷,兩人短暫分離,陸小曼以寫日記的方式來抒發相思之情,就是著名的「小曼日記」,而徐志摩也有「愛眉小札」。徐志摩回國後,兩人感情更深,但是陸小曼母親反對他們兩人的婚事,胡適因此扮起了說客和掮客,由他和畫家劉海栗出面邀請包含王賡、陸小曼母女、徐志摩在內的相關人士,在一家素食館擺一桌「鴻門宴」。王賡心知肚明,承受不了壓力先行離席,三個人的事情又拖了幾個月,直到有天晚上,王賡主動開口同意離婚。但是陸小曼與徐志摩兩人的婚事卻依然好事多磨,先是陸母反對後,又是徐志摩父親反對----他認為兒子與張幼儀離婚已經是大逆不道,又要再娶一個有夫之婦,實在是有辱門風,於是要求一要張幼儀的同意;二要胡適當介紹人、梁啟超來證婚;三為婚姻費用自理;四則要他們婚後南歸安份守己過日子,這四個條件都過了關,兩人才「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梁啟超的證婚詞在眾賓客面前大大的訓斥了他們兩人是極有名的事件,梁啟超說:「徐志摩,你是一個有相當天才的人……兩性情愛以外,還有你應該做的事情沒有……你現在算得安定沒有,我們從今日起,當要張開眼睛,看你重新把堅強意志樹立起,堂堂的做個人哩!你知道嗎?」。「陸小曼,…我們對於你,有重大的期待和責備,你知道嗎?以後不可再分他的心,阻礙他的工作,你是有一種極大的責任…」。而他們兩人的婚姻仍不容於社會輿論,胡適與周作人都曾為文幫徐志摩說話。

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後回到浙江海寧石夾石的家鄉住了一段時日,但是她與公婆相處不睦,不久兩人又搬到上海,陸小曼此後就一直住在上海。回到這個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場,陸小曼又恢復她原來的生活方式,成為社交界的名人,排場大花費多,生活靡爛。她迷上抽鴉片、打牌、跳舞、聽戲,儘管偶而作畫,卻失去以前的靈性。徐志摩雖然有時婉轉告誡她卻沒效果,只好遷就她,並到三所大學兼課,寫詩文來賺錢,卻仍不夠陸小曼揮霍。兩人個性的差異也開始顯現問題,徐志摩喜歡靜,喜歡創作,喜歡大自然;而陸小曼則喜歡熱鬧,享受安逸、生活懶散,也不喜歡室外的活動。而陸小曼又因為迷上聽戲、唱戲,喜歡上一位演戲的翁瑞午,他是個花言巧語、風趣活潑又會唱戲畫畫的人,兩人可說是氣味相投。翁瑞午原是他們夫婦相識的朋友,徐志摩並沒有記取當年王賡的教訓,時常三人出遊。陸小曼因為常有病痛,翁瑞午藉幫忙按摩及教她吸鴉片又拉近兩人的關係。這些事情被小報披露,儘管徐志摩提出告訴,卻不了了之,但已深深傷害了夫妻間的關係。


徐志摩因此覺得不想在上海待下去,便應胡適之邀到北京大學任教,他也希望陸小曼可以跟他一起北上,擺脫上海奢華無度的生活,但陸小曼執意不從,徐志摩因此展開北京、上海兩地奔波的日子,也因此才會乘坐上海到北京的飛機失事而英年早逝(1931年)。徐志摩之死,陸小曼是相當悲痛的,卻因為受到徐志摩父親的阻止無法參加追悼會,只能以妻子的身份送上輓聯---

多少前塵成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復悉論,卻死未能因母老;
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

陸小曼以收集徐志摩的文稿來表現對他的懷念,卻也是好事多磨,1932年出版「雲遊」,1933年「眉軒瑣語」,1936年「愛眉小札」,而1935年編就的「徐志摩全集」初稿因八年抗戰及國共內戰,直到她去世才由友人協助出版。

儘管陸小曼所受的打擊很大,也飽受批評,她對於徐志摩的感情和懷念是極深厚的,但她卻離不開翁瑞午,他後來也搬進陸小曼的房子,兩人一起生活。當然陸小曼知道一定會遭受非議,但她一來沒有固定收入,沒有子女贍養,而翁瑞午可以提供生活費用,二來也是她任性的個性所致,不顧許多朋友的苦勸,就跟翁瑞午生活了二十多年。翁瑞午去世後,陸小曼沒有了依靠反而自立自強起來,她一心一意作畫出售,作品頗受歡迎。1956年陸小曼的畫作參加上海市的畫展,受到當時上海市長陳毅的注意,確認她就是徐志摩的遺孀後,便安排她到上海文史館任職館員,才有固定的收入,後來又成上海畫院的畫師。自此以後,陸小曼潛心文學創作和繪畫,她不遺餘力編輯出版徐志摩的作品,寫了一些散文、小說,翻譯一些外國文學作品(泰戈爾短篇小說集),還與人合寫「河伯娶婦」通俗故事。除了這些文學作品,她最大的成績就是國畫作品,陸小曼自小有母親打下的基礎,求學時她學過西畫,後又拜劉海栗為師,因此她的畫作也具有相當的水準,被評價為「清逸雅致、詩意盎然,自然灑脫,洋溢著書卷氣,是文人畫的風格」。總結陸小曼的文章和繪畫,劉海栗的評價為「她的古文基礎很好,寫舊詩的絕句,清新俏麗頗有明清詩的特色;寫文章,蘊藉婉約,很美卻又無雕鑿之氣。她的工筆花卉和潑墨山水,頗見宋人院本的傳統。而她寫的新體小說,則詼諧直率。」

而這樣一位才情兼具的佳人晚年也免不了病痛之苦,1964年10月陸小曼因為肺氣腫和哮喘住進醫院。1965年春天,她的病情日益沉重,終日咳嗽不止,她對來探病的朋友說:「最近我常夢見志摩,我們快相逢了!我還看到了王賡,他和志摩在那個世界裡似乎沒有和解。哎,讓他們去鬧吧!反正我也要去了。」1965年4月3日陸小曼在醫院逝世,享年63歲,而她生前希望與徐志摩合葬的遺願,卻因徐家的反對而無法實現。她的骨灰因為「文化大革命」之故一直沒有安葬,直到1988年才由她在台灣的堂姪及大陸上的親友協助,在蘇州華僑公墓為她建造紀念墓,才得以在九泉下瞑目,結束她傳奇的一生。



延伸閱讀
1. 一代才女曠世佳人,柴草著,哈爾濱出版社,2004年9月。
2. 徐志摩新傳,梁錫華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83年(第二版)。
3. 徐志摩與陸小曼,劉心皇著,大漢出版社,民國67年。

一生詩意千尋瀑--記民國才女林徽因

有次與同仁到浙江寧波參加研討會,隨身帶了一本從二手書店買的「林徽音傳」。在寧波期間抽空到一家新華書店看到四本有關於林徽因的傳記書,其中一本台灣已經有翻譯本(簡體字à繁體字),我買了其中兩本,想多知道這位徐志摩的「心靈伴侶」,梁啟超的長媳,梁思成的「生活伴侶」及「工作伙伴」,可能是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學家的生平事蹟,她的家鄉就在離寧波兩小時車程的杭州。

林徽因原名為林徽音,後來為了避免與當時一位男作家林微音混淆,於30歲時改成林徽因。她於1904年6月10日出生於杭州的官宦之家,書香門第,祖父曾留學日本,歷任浙江海寧(徐志摩的故鄉),金華,孝豐等地知縣。父親林長民也曾留學日本,攻讀政治,法律,曾參加辛亥革命,為民國元年臨時參議院浙江代表,也曾任段祺瑞北洋政府的司法總長。林徽因為他的第二個妻子所生,自小聰明伶俐,活潑可愛,深得長輩喜愛。她8歲時隨全家到上海,12歲時又搬到北平,進入英國教會辦的培華女子中學讀書,開始接觸到西方文化。長大後林徽因是個美人兒,眼眸顧盼生輝,安靜嫻雅沉穩,卻又活潑朝氣蓬勃。父親林長民深深喜愛這位女兒,為她的人生大事著想,便屬意他的好友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1901~1972當時他在清華大學讀書。1918年兩位年輕人見了面,彼此都有良好的深刻印象,但兩人的父親都希望這對金童玉女自然去發展。

1920年林長民遠赴英國倫敦常駐國際聯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國際組織),他決定帶林徽因同往,要她多增廣見聞,擴大眼光增進社會見解,培養胸襟懷抱。因此林徽因得以與父親同遊歐陸大城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這對當時才16歲的她自然有很大的衝擊和啟迪,同時她也從身為女建築師的房東那兒認識了建築藝術之美,而立志將來學建築。林徽因在倫敦聖瑪麗女子學院讀書,因而認識徐志摩。當時他在倫敦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但沒興趣,他商請林長民介紹認識了英國文學家狄更生,因此決定轉到劍橋大學攻讀文學。徐志摩與林長民性情相近,很快成為忘年之交,常往林家跑,因此與林徽因有很多相處的時光。他們兩人都對文學,藝術深深喜愛,常在一起討論某個作家的風格,某首詩歌的韻味,為見解的異同而爭論或激動,徐志摩為林徽因的風采而傾慕至極,認為終於找到了夢想中的伴侶,對她狂戀不已。而林徽因也對這位大她將近10歲才華洋溢的「大朋友」的愛戀而感到激動,幸福卻又困惑。這段期間徐志摩的妻子張幼儀,也來到英國與他團聚,住在離劍橋不遠的小鎮。性情沉穩柔婉內斂,接受傳統教育的張幼儀,一直不能被天性浪漫自由開放,接受中西文化薰陶的徐志摩所接受,兩人的關係一向冷漠。此時徐志摩心在林徽因,雖然夫妻兩人相聚關係並沒改善,他下定決心要跟張幼儀離婚,好全心追求林徽因。爾後張幼儀到巴黎投靠二哥,繼而到柏林生下第二個兒子,徐志摩仍決定與她離婚,將兩人離婚啟事登在浙江的報紙上,徐父深為不滿,認張幼儀為乾女兒,並持續幫助她求學和爾後的工作。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熱戀,林長民覺得很不妥,於1921年10月迅速帶她回國,仍到北平培華中學讀書,徐志摩也於1922年9月回國。林徽因與梁思成又見了面,加上他因車禍骨折住院,她在照顧他時確定要與他廝守終生。徐志摩與他們兩人,林長民,梁啟超以及當時北平的文藝人士都有很好的友誼跟交流,並成立了「新月社」推展新文學。1924年由徐志摩與林徽因負責接待來訪的印度大文學家泰戈爾,兩人又舊情復燃,引起社會注目。林長民和梁啟超商議之下決定快刀斬亂麻,送梁思成與林徽因到美國唸書。徐志摩知道後和林徽因見面談過,只能互相祝福,徐志摩也因此寫下優美又感傷的「偶然」---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林徽因後來也寫了首表達自己心聲的「那一晚」---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


瞭解他們兩人戀情的泰戈爾也寫了首詩送給林徽因,

蔚藍的天空,
愛上了碧綠的大地,
他們之間的清風嘆了一聲 ” 哎! ”

儘管兩人情盡緣卻未了。1926年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在北平,上海兩地奔波教書。1928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學成歸國,在北平從事中國建築的量測和學術工作,三個人還是好朋友。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就是為了從上海趕到北平參加林徽因對外國使節團講中國的建築藝術,而趕搭飛機,卻不幸在濟南上空飛機撞山失事身亡,才結束他與林徽因的「生死戀」。林徽因在徐志摩追悼會發表一篇感人至深的「悼志摩」,表達她的深沉悲痛。

梁思成和林徽因於1924年9月到費城賓州大學,梁思成進了建築系,林徽因卻因該系不收女生而改進美術系,但憑著她的才華,不久就成為建築系教授的助理及助教。梁思成是個用功嚴肅的學生,而林徽因卻是美麗活潑精靈,又說得一口好英語,人際關係良好。兩人在這段期間調適好個性脾氣,互相妥協容忍,共渡過留學時光。1925年12月林長民因為參與軍閥之間的軍事戰爭而身亡。1927年12月學業即將完成之際,梁啟超催他們兩人結婚,但他自己重病在身,便由梁思成姐姐主導,兩人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林徽因還自己設計了融合中西風格的新娘禮服。兩人婚後到歐洲渡蜜月,遊歷法國,英國,義大利,瑞士,西班牙和德國後才回到北平。不久兩夫婦到由張學良任校長的瀋陽東北大學創辦建築系,梁思成教建築設計,西洋建築史與中國建築史,林徽因則教美術和建築設計。




1929年1月梁啟超病重過世,8月林徽因生了大女兒梁再冰,以紀念「飲冰室主人」的梁啟超,此時她卻患上了肺病,而且侵擾她一生。1930年林徽因搬回北平養病,與徐志摩等一班文藝朋友交往甚密,寫了很多優美的新詩成為詩壇新秀,她家的客廳也成為文藝人士聚會的場所。梁思成因為東北局勢不穩,於1931年也回到北平,兩夫婦又共同到「中國營造學社」工作,這是由庚子賠款補助成立的單位,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技術,他們從此投入長達15年共跑遍190個縣,考察記錄了2738處的古建築。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主要考察工作有:(一)1932年北平附近薊縣的獨樂寺,為三層傳統木結構,寫成中國第一篇古建築調查報告。(二)1933年赴山西調查雲岡石窟及大同當地的古建築,仔細測繪高達七層的佛宮寺木塔。(三)1932、1933年兩度到河北正定縣考察了至少十處古建築及寺廟,(四)1934年到山西太原,汾陽一帶考察40餘處古建築,這次他們的美國好友費正清及費慰梅夫婦也一同前往,(五)1934,1935年到杭州,蘇州一帶考察古蹟及著名的留園,拙政園,怡園等園林。(六)1936年到河南調查龍門石窟及山東、陜西等地的古建築。同時他們夫婦也在1934年對北平故宮展開詳細的測繪,1935年參與曲阜孔廟的修茸計劃,同時將辛苦獲得的資料編輯成一本「中國建築參考圖集」,此外他們也不遺餘力推動文物建築的保護工作。對日抗戰以後,他們跟著撤退到四川,雲南,以昆明為基地,就地展開對四川,西康地區的建築調查。1942年梁思成又接受政府委託編寫「中國建築史」,此書也有英文版,歷經多年波折後才由費慰梅於1984年在美國出版。

林徽因在與梁思成一起到處考察古建築時,不但爬上許多建築的各個角落,仔細看清詳細的建築結構,也發揮她的美術天份,測繪留下許多寶貴圖檔文獻。她同時參與各種建築資料與圖書的編纂,充分發揮她的建築事業及美術才華。在這段抗戰流亡期間,林徽因的身體一直是體弱多病,在溫暖的昆明她的狀況還好些,後來被迫遷往四川一個小村落李庄(中央研究院所在地)。當地潮濕不利她養病,病情日益嚴重,幸好後來得到到重慶任職的費正清夫婦的醫藥及食物協助,才稍為好轉。抗日勝利後,她們又歷經千辛萬苦回到北平,林徽因在清華園養病,梁思成則在清華大學擔任建築系主任,日子又回到從前與一些老朋友聚會談文藝的好時光。可是林徽因的肺病已到了後期,兩個肺及一個腎都被感染,在經過一次成功的手術後,她又恢復生機。共產黨佔據中國大陸後,新時代的開始,他們夫婦仍然繼續建築教學的工作,林徽因不顧病情仍在系上開講市鎮設計課。這段期間他們共同設計了中共的國徽,又設計了天安門廣場上「人民英雄紀念碑」,兩者都獲得採用。但他們基於對北京古城的愛護,向政府提出的城市規劃方案,卻不被認可接受。

從1954年開始,林徽因的病情又加重了。她停止了一切工作,年底時她住進了同仁醫院,1955年3月她一直發高燒呈昏迷狀態,4月1日清晨林徽因就去世了,享年51歲,在她的追悼會上,一幅由摯友金岳霖落款的輓聯

一生詩意千尋瀑
萬古人間四月天

描述了她智慧,樸實,美麗的一生。她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墓碑上就採用了她設計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石刻花圈。梁思成事實上身體不好,林徽因死後,一個他們的學生林洙擔任他的助理,兩人於1962年結婚,陪他渡過「文化大革命」的黑暗時期,梁思成於1972年1月病逝於北京。

林徽因的文筆不錯,她的兒子梁從誡整理出她的散文,新詩,以及她與胡適,沈從文,費正清夫婦的書信,讓我們充分認識到這位才女的文采。林徽因的新詩清新可人,我很喜愛一首名為「無題」的小詩---


什麼時候再能有
那一片靜;
溶溶在春風中立著,
面對著山,面對著小河流?

什麼時候還能那樣
滿掬著希望;
披拂新綠,耳語似的詩思,
登上城樓,更聽那一聲鐘響?

什麼時候,又什麼時候,心
才真能懂得
這時間的距離;山河的年歲;
昨天的靜,鐘聲
昨天的人
怎樣又在今天裡劃下一道影!

此書涵蓋許多民國年代的文人逸事(2013)


延伸閱讀
1. 林徽音文集,梁從誡編選,天下遠見出版公司,民國89年
2. 林徽音傳,林杉著,世界書局,民國84年
3. 美麗與哀愁 — 一個真實的林徽因,田時語編,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年
4. 林徽因,張清平著,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
5. 梁思成,林徽因與我,林洙著,聯經出版社,民國93年
6. 梁思成,李輝著,香港三聯書店,2003年

藝有靈犀一點通--介紹中西兩位畫家林風眠與莫迪里亞尼

  最近報載世界著名的佳士得藝術拍賣公司在國內舉辦秋季拍賣預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作品是莫迪里亞尼的「臥姿的裸女」,預估價約新台幣7億到8億5千萬,算是天價。莫迪里亞尼是我偏愛的一位印象派畫家,在我還只知道莫內、梵谷、高更、雷諾瓦等印象派畫家之時,初次看到他的作品就有驚艷之感,他的人物肖像畫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風格。另外,在中國近代畫家中大師級的不少,例如齊白石、黃賓虹、常玉、徐悲鴻、李可染、張大千等,但我獨鍾情一位林風眠,他的畫風中西合壁,色彩鮮艷充滿生命力,尤其是他的人物畫像,與莫迪里亞尼有神似的表現風格,因此就來介紹這兩位一中一西藝有靈犀一點通的大畫家。

  莫迪里亞尼(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於1884年7月20日出生於義大利的利佛諾(Livorno),家庭出身羅馬的猶太名門及銀行世家,在父親那一代卻瀕臨破產而改營薪炭及皮革,母親出身法國馬賽,是大哲學家史賓諾莎(Baruch Spinoza)的後裔。莫迪里亞尼在4個小孩中排行老么,幼年時父親即去世,由母親撫養長大及教養他,對他一生影響最大。他自小體弱多病,14那年因患斑疹傷寒併發肺炎,只好休學在家,由母親講述許多文學、哲學的書,同時引導他學習繪畫,在發現有藝術稟賦後,送他去學習素描及油畫,學到了傳統的繪畫技巧。17歲時,到義大利南部的拿波里,卡布里療養,參觀了許多教堂和美術館,體會到希臘及古義大利的藝術精髓,對他往後的藝術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

  莫迪里亞尼18歲進翡冷翠美術學校,19歲進威尼斯美術學校,22歲時到巴黎的蒙馬特,夢想成為雕刻家。當時的藝術環境正激盪著反傳統的革新氣氛,正是印象派最盛而立體派,野獸派萌芽的時候,這與他想像的優美傳統藝術完全不同,加上離鄉背井,生活在異鄉的孤寂感,使他感到空虛與迷惘,開始出入蒙馬特的酒店,並和一群同樣遠離故鄉到巴黎追求藝術生涯的異鄉人成為好友(統稱為巴黎派),過著波希米亞式的生活。此時他的作品尚未得到賞識,窮困的生活使他也去畫招牌畫或速寫素描,以換取一杯酒或咖啡。莫迪里亞尼是個標準義大利美男子的典型,熱情豪爽而又多愁善感,是個被友情與愛情包圍的「蒙巴納斯的王子」,與不少女人,包括詩人、學生及模特兒都有密切關係,她們也都成為他作畫的對象。

  莫迪里亞尼在巴黎勤奮作畫,每年參加獨立美展,漸漸有畫商買他的作品。1916年認識波蘭詩人Leopold Zborowskl,大為賞識他的作品,全力幫助他,買他的作品,為他開個展,介紹畫商;加上他的五幅裸體畫因為被認為敗壞風俗,被警察從畫廊取下,引起爭論而一舉成名,他的作品普遍被巴黎市民認識,他也進入藝術創作的成熟期。他的作品都是人物畫,以肖像及裸體畫為主。他採取主觀變形的技巧,所畫的人物都是「蛋形臉,細長而直的鼻子,弧狀的眉,嬌小的嘴唇,核桃形沒有瞳孔的眼睛,圓筒形的長頸、頭部、身體與四肢的比例不自然」,這些特點構成了他人物畫的獨特風格,通常流露出無限的哀怨神情,強調內心的孤獨及人性的本質,令人一見印象深刻難忘。而他的裸女畫像「形態單純簡潔,以流暢的弧線構成,從肩到腕,從腰到腿的線條,流暢柔美而富豐滿感,又略帶一點病態」,在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可說是裸體畫發展的一個顛峰。

  1917年末,33歲的莫迪里亞尼認識了一位正在學習素描的19歲學生珍妮•艾比莫妮(Jeanne Hebuterne),認為她是為他而誕生的理想女性,立即成為他的好伴侶及模特兒。珍妮不顧父母的反對(因為他是猶太人),即使不能結婚也和他生活在一起。莫迪里亞尼有了安定的生活,更加狂熱創作,藝術發展達到顛峰,他的許多甜美優異的裸體畫大部分完成於這時期。1918年底,他們有了一個女兒,此時莫迪里亞尼在法國南部的尼斯及坎城休養,幸福平靜的生活促使他畫了生平僅有的三幅風景畫。但是他少年時的疾病一直沒有根治,病魔纏身,加上結核病越來越惡化,1920年1月中旬,莫迪里亞尼發高燒暈倒在畫室,經送醫急救無效,於1月24日與世長辭。而當時懷有9個月身孕的珍妮於第二天在娘家從5樓窗戶跳樓自殺殉情。直到1923年兩人才克服珍妮娘家的反對合葬在一起,墓誌銘上除了兩人的生死年月日外,刻著:「畫家亞美迪奧•莫迪里亞尼,….,名成身死。珍妮•艾比莫妮,…,為伴侶長眠」。他是身死名成了,1922年巴黎舉辦他的遺作展,1925年巴黎舉辦回顧展,1931年紐約舉辦遺作展,1934年、1951年舉辦回顧展。他燃燒自己短暫的生命,為世人留下不朽的藝術創作,由他現在作品的身價,可以得知他在美術史上的地位。

  林風眠(1900~1991)於1900年11月22日(清光緒26年)生於廣東梅縣境內的西陽堡,正是義和團起事,八國聯軍攻陷平津的那一年。他的祖父是雕刻墓碑的石匠,父親林雨農為畫師並繼承祖業,因此林風眠自小就跟著學習石雕和繪畫,臨摩「芥子園畫譜」,掌握了國畫的技巧規律,並且讀過「三字經」、「千家詩」等古書。他11歲時進新式小學得到一位老師對其畫作的賞識,又常見海外華僑寄來的圖畫卡,這些西方繪畫「講究解剖、透視、色彩豐富、形象逼真」,使他心嚮往這種嶄新的藝術,種下他以後出國學畫的種子。林風眠就在家族的薰陶和良師的鼓勵,自己對中國繪畫與文學以及民間工藝的投入下,奠定了他一生藝術創作的基礎。

 1919年林風眠赴法國留學,先在中部的第戎美術學院,後因畫作受院長賞識,推薦他到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學習油畫。教授鼓勵他要從無盡的中國藝術傳統中挖掘寶藏,也要學習雕塑、陶瓷、木刻等各種技藝,以從其中吸取精華。1923年他結束學業與朋友一起到德國一年,創作了一些巨幅油畫,同時認識了一位德國少女方•羅拉(Von Roda),兩人對藝術都有共同的興趣,很快一見鍾情並且結婚。1924年林風眠與妻子回到巴黎,他開始激情的創作,同時有一幅國畫及一幅油畫入選「巴黎秋季沙龍」,此時他認識了提倡「美育」到法國考察的蔡元培對他的才華很是賞識,爾後對他一生提攜很大。不幸的是他的妻子卻在生小孩時難產,母子俱亡,林風眠遭遇到他人生的第一個苦難。所幸1925年他又與一位法籍第戎美術學院的學生愛麗絲•瓦當結婚,但是在林風眠的畫桌上,長久放著羅拉的照片,1979年他應邀到法國舉行畫展時,還特地去尋找她的墓,可見羅拉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同年,林風眠接受蔡元培的邀請,回國擔任北京國立藝專校長,開始貢獻他的所學。

  1927年林風眠又受到時任教育部長的蔡元培的推薦,籌設「杭州藝專」,提出「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的學術目標。他廣邀優秀教師(包括聘請沒有學歷的齊白石到校任教),創造自由的學術氣氛和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當時培養了不少後來成名的藝術家,包括台灣著名的席德進。席德進記得他常對學生說的一些話:「你應該放鬆一點,隨便畫,亂畫嘛!」,「去讀一些文藝、哲學、歷史方面的書吧!充實你的心靈,增進你的感受力,啟開你混濁的心智。」,「真正的藝術家猶如美麗的蝴蝶,初期只是一條蠕動的小毛蟲,要飛,他必須先為自己編織一個蛹,自己束在裡面,完成蛻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他必須有能力破繭而出,這才能成為多采多姿的花蝴蝶….」。雖然林風眠非常投入藝專的校務,但因為政治原因,人事恩怨及抗戰學校遷移等因素,他曾兩度辭去校長,三度辭去教授,直到1951年才與杭州藝專完全脫離關係。此時的他沒工作沒收入曾被迫賣掉珍愛的古典音樂唱片及畫冊,1955年太太愛麗絲帶著女兒移居巴西,留下林風眠孑然一身在上海困苦的生活著。

儘管生活困頓,林風眠仍然努力創作,推廣美術教育,多次展出其作品,安心當一個創作藝術家。但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風暴吹起,林風眠在紅衛兵抄家之前痛心的在一夜之間將幾千幅國畫全部浸入浴缸,泡成紙漿,然後以馬桶沖走,將全部油畫作品付諸爐火燒掉,全部作品第二次損毀(第一次是抗戰遷徙時)。他被抄家十餘次,在獄中渡過70歲生日,1972年在周恩來幫助下無罪開釋,繼續作畫,但是作品被江青定為黑畫再遭批判,終於在1977年在同鄉兼同學的葉劍英關心下獲准移居香港,並在此長住。此後他曾兩度到巴西探望妻女,與學生席德進見面,在上海、巴黎、東京、香港開畫展。1989年他90歲那年,分別在台北歷史博物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1991年3月台灣授予林風眠文藝金質獎章及美術特別貢獻獎,8月他因為心臟病及肺炎併發症,病逝香港的醫院,享年92歲,結束他困頓多災難,卻又熱情創作的一生。

  林風眠一生的畫作在題材和畫風方面有多次變化,以花鳥畫、風景畫及人物畫較多。他畫的風景題材簡潔,色彩鮮艷,以意境的營造取勝,常加上一隻或一排野雁逆風掠過,象徵他的孤獨和悲辛。人物畫則以女性為主,表達出女體的肉感,韻味與女性的氣質、神貌,女性旁常有瓶花陪襯,象徵生命的燦爛卻又匆促。尤其是他的女性肖像畫,簡單數筆連成眉、鼻弧線,加上全黑丹鳳眼,櫻桃小嘴,直筒形的長頸,與莫迪里亞尼的畫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兩人的女性裸體畫在姿態、神韻上也有相通之處,真是藝術之美,英雄所見略同。下回到書店時不妨翻翻他們兩人的畫冊,相信你也會喜歡的。

     

延伸閱讀:
1. 莫迪里亞尼,何政廣主編,藝術家出版社,民國85年。
2. 大師的心靈,何懷碩著,立緒文化公司,民國87年。
3. 林風眠傳,劉世敏著,閣林國際圖書公司,民國89年。
4. 走近林風眠,馮葉策劃,閣林國際圖書公司,民國89年。


                                                                          
                                                                                                                            都是瓜子臉,長脖子,沒有眼珠的眼睛

紅磨坊風情畫--記蒙馬特傳奇畫家 羅特列克

多年前有部出名的音樂歌舞電影「紅磨坊」(Moulin Rouge),除了票房大賣之外,此片提名多項奧斯卡大獎,包括最佳影片及最佳女主角──妮可基曼(Nicole Kidman),雖沒得獎(在金球獎雙雙獲勝),但卻獲得最佳服裝及最佳藝術指導。此片是敘述在巴黎蒙馬特區(Montmartre)著名的「紅磨坊」舞廳歌舞紅星莎婷(Satine),與有錢的公爵和無名作家克里斯汀(Christian)三人之間的愛情故事。此故事的主角可能是虛構的人物,但應是基於當年(1900年前後)曾經發生的許多故事來加以編撰劇情。

  蒙馬特區是巴黎近郊的一片小山丘,1860年併入巴黎市,當年此地區有許多磨碎糧食、石膏、石頭和洋葱的磨坊,產業沒落後有些改成舞廳,除了提供跳舞之外也供應咖啡糕點,成為19世紀末巴黎人的社交地區,也吸引不少藝術家(如雷諾瓦)和作家在此流連。「紅磨坊」是當時一家競爭力很強的舞廳,創造了流行至今的康康舞,它座落在街道狹小彎曲高低起伏的蒙馬特區山腳下的大路邊。我有次到巴黎住在蒙馬特區,就去一睹紅磨坊的風光,華燈初上門口擠滿觀光客,我卻不得其門而入,只能看著緩慢轉動發亮的風車標誌。

  「紅磨坊」舞廳是由Charles Zidler在1889年創立,就是電影中那位期望以莎婷的美色去吸引公爵投資的胖老板西德勒先生。它的入口處有個後來增建的紅色風車,中間是個大舞廳和花園,再裡面有許多亭子及一個可以當作表演舞台的木製大象屋。它吸引了許多歌舞表演者和藝術家,使「紅磨坊」愈來愈有名氣,但真正使它大紅大紫的卻是一位畫家羅特列克,也就是電影裡無名作家的一群朋友當中,那位身材矮小,留鬍子,戴圓眼鏡,嘻皮笑臉撮合男女主角的土魯斯先生,但此片實在是把他描述得太過於丑角化,有失對這位大畫家的敬意。羅特列克可以說是賦予蒙馬特區,尤其是「紅磨坊」生命活力的大功臣,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其人其事。

  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1864~1901)出身法國貴族名門,他出生於法國南方古城Albi,自小活潑可愛,受父母寵愛,有小珍珠(little jewel)之稱。他的父親亞丰索•羅特列克伯爵,頗具才華及好奇心,過著富有、愛好藝術、玩馬與玩老鷹等多采多姿的生活。他的母親雅德勒•羅特列克女伯爵,是位熱心家務的賢妻良母,對兒子盡心盡力的照顧,母子兩人感情很好,支撐著羅特列克渡過他坎坷的一生。

  羅特列克8歲時到巴黎求學,跟一位父親的朋友,以畫馬聞名的聾啞畫家Rene Princeteau學畫。11歲時回到家鄉,由私人教師指導。由於身體狀況欠佳,也常泡溫泉浴健身。此時他漸漸展露出繪畫的天份,他的筆記本、作業簿都畫滿老師、同學、馬、風景等的速寫。他父親在他12歲時送他一本馴鷹術的書,並題上一段文字勉勵他:「兒子,記住只有白天時的戶外生活才是健康的生活。任何被剝奪這種自由的生活將變得殘缺而快速枯萎。從這本老鷹的書你會學到真正的鄉間生活,並且當有一天你經驗到人生的苦難時,你會發現你的馬、你的狗和你的老鷹是你可貴的伙伴,牠們可以助你忘掉一些苦難。」他父親對他的期勉,卻一語成讖,他不久即承受到人生的極大苦痛。

  1878年5月他14歲時,不小心從椅子上跌下來,左大腿骨破裂,約一年後他又在一次走路時跌倒,傷及右大腿骨。由於當時醫療技術不夠好,他的雙腿便呈萎縮狀態不生長,使得他的身高停留在152公分。此時他的容貌也變得鼻子厚大,嘴唇突出,眼睛近視,腿歪腳殘,必須靠拄著拐杖才能行走。儘管遇此逆境,羅特列克卻能以毅力及勇氣來面對人生的不幸。他從自憐矮小的情緒中走出,變得充滿活力和對人友善,又效法那位聾啞畫家老師克服先天障礙的精神,努力的作畫。由於行動不便,他寄情於繪畫各種姿態的馬、馬車、船、狗等活動力強的主題。16歲那年,他就完成300幅速寫及50多張油畫,自7歲起累積的大小作品高達2,400件之多,創造力可見一斑。此時他的繪畫能力已經非常具有水準,17歲時他立志成為專業畫家,他的老師因此建議他父母應該送他到巴黎拜名師學畫以更上一層樓。1882年3月羅特列克開始在巴黎學畫,師承一位嚴格的巴黎藝術學校(The Paris Ecole des Beaux-Arts)教授Leon Bonnat。1884年他在蒙馬特區租了間公寓,開始他的生涯發展,在那兒他結識了許多畫家,包括竇加(Edgar Degas)和梵谷(Vincent van Gough)。

  蒙馬特區當時已是花花世界,年少氣盛的羅特列克不免眼花撩亂,經常在各酒館、舞廳觀察速寫庶民百態,尤其是形形色色的歌舞女郎。他常坐在角落裡注視著眾多的女人,想像其中是否會有一位真正愛上他,而不會被他的外貌嚇跑。終於,19歲那年他有了第一位愛人,一個17歲的模特兒Marie Charlet,她不嫌棄羅特列克畸形的外貌,反而經驗到新鮮的激情,並稱他為「衣架子」,到處敘述他們兩人相處的細節。羅特列克也經驗到沈迷肉慾的歡愉,以滿足他對愛情的渴望。在蒙馬特的歡樂場所,羅特列克感到他不再怪異突出,反而感覺到內心的平衡與平和。這段故事較早也曾改編拍成另一部「紅磨坊」的電影,還曾被提名7項奧斯卡獎(含最佳影片),片中對羅特列克的成長,與父母的感情,及作畫成名有較忠實的敘述。(這部「紅磨坊」在唱片行及大賣場中廉價的DVD影片中不難發現)。

1886年,羅特列克又有另一位愛人,她的名字為Marie-Clementine Valade,又名為Suzanne Valadon。她是個裁縫師的女兒,從小必須自力更生,當過裁縫師、餐廳女侍、褓姆、菜販和馬戲團的表演者。當從鞦韆中跌下來後,她只好當許多畫家的模特兒,包括竇加、雷諾瓦,他們並且教她作畫。她成為羅特列克的模特兒後,他迷上她的美貌,她也不介意他的外貌,且為他的氣質所吸引,兩人發展出多方面的親密關係。他教她從心理角度、光澤取捨、鉛筆和畫筆的力道來欣賞他的作品,她也成為他畫中的主角──女騎士、梳髮少婦、舞者和洗衣婦,羅特列克並繼續教她繪畫。但是Marie對羅特列克並不忠實,她常會失蹤好幾天,去找她的歡場朋友,或去當別的畫家的模特兒。Marie後來想和羅特列克結婚,並且曾經威脅要自殺,他因此和她斷絕了親密關係,並且沒和她再見過面。

  這個愛情事件對羅特列克的心靈打擊不小,他因此變得會冷眼嘲諷漂亮的女人,會說「只要我想要,花50法郎就可擁有她」。他在畫室中的模特兒如走馬燈換來換去,但都有他最喜歡的女性特質──火紅的金髮(Marie卻是棕髮)。他蒐集的美麗金髮女郎知名的有Rosala Rouge,Casque d¢Or,Cha-U-Kao,除了肖像畫之外,她們也常出現在他畫裡的背景。羅特列克也會到妓院去住上幾天,以觀察、感受、了解這群在社會中委曲求全的人,他認為墮落的女人也有人性的一面,他不視她們為下流,而把她們當愛人看待,忠實的描繪她們的喜樂悲傷。他以妓院為題材的作品就有約50幅油畫以及不少的素描及版畫。

  羅特列克的眾多作品中,最具特色與眾多同期畫家不同的就是海報畫(poster)。他的第一張海報是在1891年應「紅磨坊」老板之請所作,他以版畫技巧製作了許多張,在一夜之間貼遍巴黎的許多牆面和柱子,造成大轟動,他也一夜成名。這張海報中間是個知名的跳舞女郎,背景是一群觀賞的紳士淑女,前景則是一位當時綽號「貪吃鬼」的表演女郎Louis Weber,海報上方三排大紅的Moulin Rounge,配上黃、黑主調的背景,具有構圖大膽,表現簡潔有力的特點。羅特列克一共創作約30幅的海報畫,包含舞廳、酒館、出名的男女表演者,他也因此為近代的廣告海報畫指引出一些特點,包括多層次的深度,以簡單筆觸來表現前景,在淺色背景中以黑色側面半身像來凸顯人物,因此即使從遠處來看都能有力的表現宣傳主題。羅特列克在「紅磨坊」舞廳有個在舞池邊的保留桌,方便他速寫作畫,他一共創作30餘幅以「紅磨坊」為題材的作品,充分表現舞廳的氣氛和顧客百態,比用照相手法的表現還傳神。

  1887年羅特列克出名了,他與梵谷一起開畫展,1893年和1896年他分別舉辦大規模的個人畫展,並多次應邀到英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國。但他也覺得創作、社交生活和喝酒令他精疲力竭,1898年,他覺得沒有創作慾,由於花太多時間在印刷機前使得他很少在畫室創作,因此他把星期五定為休息日,在畫室中接見訪客。但漸漸地酒精中毒影響到他的健康和創作,他也變得脾氣暴躁,朋友知道他在燃燒自己,為他的自毀前程而惋惜,卻又規勸不了他。1899年經檢查後發現他有妄想症、幻覺,而被送到療養院治療。在療養院裡他憑記憶用蠟筆畫了不少馬戲團的場景。1900年他的酒精中毒更為嚴重,他坐輪椅參觀了巴黎萬國博覽會。1901年3月病情加劇,造成腦出血和兩腿癱瘓,8月15日又中風造成半邊身體癱瘓,9月9日凌晨羅特列克在雙親陪伴下安詳的離開人世,留給後人蒙馬特的傳奇風情畫以及20世紀品味代表的海報畫作。

延伸閱讀:
1. 羅特列克,世界名畫家全集,何政廣主編,藝術家出版社,民國87年。
2.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edited by Ingo F. Walther, Benedikt Taschen Verlag GmbH., Koln, Germany, 1994

畢卡索哭泣的女人--記一位性情中人的才女-朵拉 

  

     我喜歡逛書店,即使到國外也是一樣。在非英語系國家的城市中,碰到書店會進去看看,即使書中的文字是不認識的;到了英語系國家,一定會進去仔細瞧瞧,到某些感興趣的部門翻幾本書。不同城市的不同書店風情,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及文化。在美國逛書店更有多一層的樂趣—在連鎖大型書店,例如Borders, Barnes & Noble的折扣書(Bargain Books)部門挖寶,常會有很好的收獲。最近一次到美國,我依例又走進某家書店的折扣書部門,有一本書吸引了我的目光—封面是中年時期的大畫家畢卡索,旁邊是位以手托腮若有所思的女士,書的標題是「Picasso¢s Weeping Woman - The Life and Art of Dora Marr」。隨手拿起來翻閱,便被其中的相片/圖片所吸引,又是一位被大藝術家所吸引的才女,卻或多或少犧牲了自己的才華和事業,當愛情結束後,孤寂落寞的度過大半餘生,正如雕塑界的卡蜜兒與羅丹。

 
Dora Marr (1907~1997),原名Henriette Theodora Markovitch,於1907年11月22日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位原籍克羅埃西亞(Croatia)的建築師,母親是法國人,虔誠的天主教徒。當Dora 3歲時,舉家遷往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她父親在當地完成了好幾件設計案,但卻沒有賺到大錢。她父母親之間常有爭吵,她也缺少有隱密性的房間,使得她的童年不是愉快的。但是她從學校教育學會講西班牙語,也會講法語、英語,對她爾後發展大有幫助,也是使她成為畢卡索親密愛人的原因之一。1926年她19歲時,全家又搬回巴黎。Dora先後進了藝術學校和攝影學校,接著又就讀於Academie Julian,這是所讓女學生也能同男學生一樣得到藝術訓練的學校 (例如裸體模特兒素描)。就是這時候Dora將她的原名改成後來通用的Dora Marr,她也決定以攝影為她的生涯。她與當時一位名攝影家共用一間攝影室(Studio),師從幾位攝影名家,也溶入當時在法國、德國及美國的「新攝影」風潮,創造出自己的作品風格—神秘、懸疑。1934年她與人合夥的攝影室結束,她在父親資助下成立了自己的Studio,這時期她創造出最佳的作品,以巴黎、倫敦、巴塞隆納等地窮苦、殘障、落魄人士的日常生活為主,反映出她個人化、藝術化及政治化的觀點。

    1930,40年代是藝術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及政治左翼(The Left)狂彪的時期,她和當時法國左派的一些領導人物有密切來往,影響她作品的風格和生活。Dora的打扮服飾很新潮—戴時髦的帽子,指甲塗上五顏六色的亮彩,顯示出一個高度獨立、自主、不流俗、體認自己攝影才華,在華麗服飾裝扮下的年輕美麗女性。
Dora Maar(1936)
這樣的一個新潮、美麗、有才華的藝術家,當然對畢卡索有無比吸引力。1936年初,在一家咖啡館畢卡索遇到了美麗的Dora,她正以小刀輕射放在桌上的手指間隙,有時投偏了刺到戴著黑手套的指頭,鮮血會從手套上的玫瑰刺繡滲出,畢卡索為她的神態著迷,向旁邊友人稱讚她的美貌,Dora聽到了內心高興,微笑,畢卡索請友人介紹,以法語向她問好,她則以西班牙語回答,一下子拉近了兩人的距離,畢卡索並向她要那個手套作為兩人認識的紀念品。


   此時畢卡索55歲,穿著邋遢,正和第一任妻子Olga Kokhlova交惡疏遠,同時和秘密情人Marie-Therese Walter有位一歲的女兒。他們兩人都有西班牙靈魂似的個性—極端、戲劇性,彼此強烈吸引,畢卡索以Dora為對象創作了許多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Dora以小鳥,半神半人的美麗少女等造形出現,畢卡索曾對友人說:「她會成為任何你要的形像,一隻狗、一隻老鼠、一隻鳥、一個想法、一個暴風雨。陷入熱戀對創作有很大的好處!」事實上畢卡索的作品風格隨著與他共同生活的伴侶的改變而變化。

  
Dora Maar(Picasso,1937)
在1936~1937年間,畢卡索和Dora以畫家/攝影家/愛人的特別親密關係,兩人的藝術和政治理念在浪漫精神的激盪下創作出許多有深度的繪畫和攝影作品,其中以「Guernica」最著名。當時正是1936年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協助西班牙的佛朗哥挑起西班牙內戰的激烈時期,1937年2月畢卡索的出生地Malaga被右翼叛軍攻佔,4月無防備的城鎮Guernica被轟炸蹂躪,帶給畢卡索很大的衝擊。原先他已經接受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委託,要為5月的巴黎博覽會的西班牙館繪一幅大壁畫,Guernica的慘劇給他靈感。畢卡索想好主題,以無比的感情和能量努力創作,Dora則以相機記錄下他的所有創作過程,同時她也幫忙畫了一小部分,甚至成了畫中拿著燈的女人。這幅畢卡索重要的大型作品很快完成,6月在博覽會上展示。這時期畢卡索也畫了許多Dora的肖像畫,但都是傳達出激烈、咆哮、哭泣的扭曲形像,其中以1937年一系列哭泣的女人(weeping woman)最引人注目。
                                                                  
Picasso by Dora(1937)
Dora & Picasso(1936)
 
      即使畢卡索認為他與Dora過得很快樂,但他說:「我就是無法畫出她在笑時的肖像。我好多年都畫她扭曲的形象,不是因為病態虐待狂,也不是因為特別的愉悅。我就是照著深印在我的完全形象。」根據朋友的觀察和瞭解,主要的原因是由於Dora的個性,她是節制、謹慎、故作高貴、火爆脾氣,她希望別人依照她的想法而不是去遷就他人,她的個性很強,甚至比畢卡索還強。何況她並不是畢卡索當時唯一的愛人。

當在一起創作Guernica時,Marie-Therese曾經到畫室要求她離開「我有他的小孩,這是我和他在一起的地方,你可以馬上離開」,「我有和你同樣充份的理由在這裡。我雖然沒有他的小孩,但這沒有什麼差別。」而畢卡索繼續作畫,「你決定那個人要離開?」畢卡索的反應是「很難作決定,我都喜歡她們:Marie-Therese很甜美,溫柔,聽我的話,而Dora是聰明有才華的。因此她們繼續爭吵角力。」這是畢卡索向他的下一個情人Francoise Gilot描述當時情形所說的話。

  其實Dora Marr是陪伴畢卡索度過他的困苦時期的伴侶,那幾年的戰爭(尤其是西班牙內戰),社會騷動、暴力、及朋友的死亡等等都深印在他的腦海,也反映在他的作品。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使納粹德國插足捷克,接著西班牙內戰結束,美、英、法承認了佛朗哥政府,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1940年6月法國被德國打敗,巴黎被德國人佔領統治,而畢卡索和Dora是住在佔領區內。佔領區的生活很困苦,較難儘情發揮創作,畢卡索卻以拿得到手的材料狂熱創作—木頭、骨頭、紙片、香煙盒等。他鼓勵Dora繪畫,她也創作了許多他和朋友的肖像畫。Dora陪著畢卡索和一些朋友艱辛過日子,但是兩人的關係卻變得緊張。
Dora Maar (Picasso, 1942)
     1943年5月,畢卡索在晚餐時認識了Francoise Gilot,一位高挑美麗的畫家,比他小40歲,比Dora年輕20歲。Dora心裡備感威脅,她和Marie-Therese分享畢卡索多年,還被他暗示不夠溫柔,沒生小孩,現在又出現年輕貌美的競爭者。她已經放棄她原來鍾愛的攝影,她依照畢卡索意思而犧牲她的才華和個性,她對此有所警覺,曾對人說:「我不是畢卡索的情人,他只是我的主人。」

  Dora對畢卡索持續和Francoise Gilot來往感到傷心,但她仍然勤快作畫和舉行展覽。但因為兩人逐漸疏遠,畢卡索對她作品風格的影響也降低了。直到1946年,他仍然經常來看她,送她一些肖像畫,靜物畫,和一些剛完成雕刻的小卵石、小鳥、小魚等小作品,試圖維繫已漸褪色的愛情。但是褪了顏色的畫作是無法再恢復原來的鮮艷了;畢卡索帶著Francoise到Dora的畫室,要求她當面明說他們兩人的關係已結束。Dora很洩氣的照說照做了,並且不友善的預測他們的關係不會持久,不到三個月就會雲消灰滅了,然後她對畢卡索說:「你從來沒有愛過任何人,你不懂得怎麼去愛人。」
Dora Marr(1946)
Dora與畢卡索的感情結束得很惡劣,她深受打擊,開始有奇怪行為,例如宣稱被人攻擊,或腳踏車被偷了,曾經裸體坐在樓梯上,也曾在電影院裡吵鬧。她終於經神崩潰,被送到精神病院以電擊治療長達3個星期,然後又到私人醫院治療。畢卡索宣稱她的崩潰不是因為他的離棄她,而是由於和超現實主義者的關係,他覺得沒有責任。經過兩年的治療,Dora漸漸恢復身心平衡,在度過她最悲傷的時期後,她很快恢復她的事業和社交生活,她維持驕傲,自信的姿態,來扭轉她是個受害者,是個「哭泣的女人」的形象。她住在Menerbes一間畢卡索給她的房子裡,位於法國東南方普羅旺斯的一個小村莊,傳統是藝術家和知識份子聚居的地方,但越來越少人能進入她的生活,只有少數幾個較親密的朋友。

  1950年代末期,Dora夏天住在她的房子,其餘時間住在巴黎。她畫靜物和風景,也素描鄉村風光,在1957和1958兩年分別在巴黎和倫敦展覽她的這些風景作品。1960年代她常騎著摩托車在普羅旺斯的鄉間和丘陵閒逛,她的生活也漸漸變得斯巴達式以及修道院式的孤獨,她同時讀許多宗教暝想的書。她靜靜的生活在鄉間,看書、作畫、寫詩,和管家、園丁及鄰居們來往。
Dora Marr(1970s)
   1989年,一位美國的藝術史學者因為研究畢卡索的Guernica作品,在某家畫廊發現一些Dora的畫作,將她帶回現實世界,於1990年舉辦她的畫展。此時的她,「粗糙、高貴的臉,可愛的外貌,溫暖有點鼻音的聲音,她曾是畢卡索情人的事實,一再提醒世人跟隨著她的歷史」,但她不願意聽到任何畢卡索的事。1995年在西班牙又辦了次她的畫作和攝影展覽,人們持續對她的作品有興趣,但她很不願意讓她的作品出現在書本或目錄。1994年她在巴黎的公寓跌倒,等被發現時趕緊送到醫院治療,回家後就此在床上躺著度過餘生。1997年7月16日,Dora過世享年89歲,她和父母、祖父母埋葬在一起。她死後人們發現大量她的書籍,許多她在30年代時旅行用的皮箱。她的大量收藏品—油畫、素描、雕塑和相片在1998年末時辦了幾次狂熱的公開拍賣。


Dora Marr's Studio
 Dora Maar畫作(1939)
而她和畢卡索的恩恩怨怨呢?她比他多活了24年,她一直珍藏著他送她的那些小創作作品,她房子裡的廚房和椅子是高貴的,因為他曾經進來過和坐過。或許,在她和畢卡索分開後只有上帝和點點滴滴的回憶幫助她度過40年的時光。



參考資料
1. Picasso's Weeping Woman, The Life and Art of Dora Marr, by Mary Ann Caws, A Bullfinch Press Book, 2000.    (本文章所有圖片都來自此書)

羅丹的雕塑人生---兼談羅丹與卡蜜兒

  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之時,法國巴黎的蒙馬特區是人文薈集,大放文藝光采的地區,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印象派畫家(例如莫內、雷諾瓦、塞尚、畢沙羅、羅特列克、梵谷)、音樂家(例如德布西)、作家(例如雨果、左拉)都在這一帶互相激盪出創作的火花,他們偉大的作品流傳至今,成為人類寶貴的文化資產。雕塑家羅丹也是這時期耀眼的明星之一,他的沈思者(Thinker)雕像是許多人熟悉的作品,他與學生卡蜜兒的戀情也是膾炙人口的故事。
  
卡蜜兒雕塑的羅丹頭像
羅丹(Francois-Auguste-Rene Rodin, 1840-1917)於1840年11月12日生於巴黎12區,父親是位基層警察的主管,媽媽在家相夫教導兩女一男。羅丹5歲上小學後對於閱讀、作文等課業很頭大,11歲時家裡只好送他去叔叔開的寄宿學校學習以增進學業,在過了三年不快樂的時光後他還是回到巴黎的家。他自小對畫畫及玩泥土的興趣卻日益增強,「泥土和鉛筆是我表現的自然方式」,他在上課時畫畫,逃學到聖母院看歌德式建築,描繪家門前的雕像等等。在14歲時,經過與家裡的爭執,終於同意他去學習畫畫,他也立志當畫家。羅丹進了一家皇家工藝學校,學習素描、珠寶製作、室內裝飾等,在學校的三年期間建立了羅丹深厚的基礎,有了謀生的技能,也深受幾位老師(包括雕塑、建築)的啟發。

  在熟悉平面的創作後,羅丹為立體的雕塑所吸引,「當我第一次看到黏土(clay)時,我樂得似乎升上了天。我製作了許多人體部件—手臂、頭、腳,再把它們組合成人體。我以各種工具很快就抓住了訣竅。我快樂得心蕩神怡」。為補足自己基礎教育的不足,羅丹自修讀歷史、文學、詩歌,以增加創作的靈感。他想成為雕塑家,卻接連三次報考美術學院(Grande Ecole des Beaux-Arts)都落榜,而且都是雕塑考試未過關,因為他的作品不合主考官的古典風格品味。羅丹只好到一位裝飾家那兒去工作。羅丹的姊姊因為男友移情別戀進了修道院,兩年後卻因病回家不久過世。羅丹與他姊姊感情很好,傷心之餘便追隨姊姊也進了修道院,但仍不忘雕塑,為神父發覺後,鼓勵他繼續朝雕塑之路邁進,因此他一年後又重返紅塵,留下了一尊「艾馬德神父」(Father Eymard)的頭部塑像。此時羅丹和一大群畫家常在咖啡館討論爭辯藝術作品的風格,他送了一件名為「塌鼻子的男人」的作品塑像參加1864年的沙龍展,卻因作品被認為太怪異而沒入選。

  羅丹此時認識了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蘿絲(Rose Beuret),她出身農民家庭,是個女裁縫工,羅丹在路邊看到她被她的體形儀態所吸引,邀請她當他的模特兒,擺各種姿勢供他練習人體雕塑,他則以請吃晚餐或偶而帶她出去逛公園為回報。兩人日久生情,蘿絲拿出自己積蓄協助他租了間舊馬廄作為個人工作室,同時她也成了他的模特兒、管家和助手。不久蘿絲懷孕,生下一名男嬰,並得到羅丹父母的接納。但羅丹卻為小孩用蘿絲的姓,而不用自己的姓,傷了蘿絲的心。她也期待羅丹能夠與她結婚,但羅丹卻覺得他們兩人思想無法交流,她出身也不夠高尚,而一直拖延著。他父親臨終遺言要他娶蘿絲為妻,他終於說「我發誓,有朝一日娶蘿絲。」蘿絲過著一半是佣人,一半是情婦的生活,即使數次暗下決心要離開他,但她深愛著羅丹,如此過了大半輩子。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羅丹應徵入伍,但卻因視力不佳又離開軍隊。他因此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和朋友合夥,他創作,朋友署名銷售,他賺了錢解決生活問題,但卻沒有帶來名聲。羅丹為了突破創作瓶頸,因此到阿姆斯特丹去觀摩林布蘭特的畫作,1875年他又到義大利去遊學一段時間,在佛羅倫斯他觀摩拉斐爾、提香、魯本斯等人的作品,又去觀摩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和其他作品,體會如何雕塑出肌肉線條,如何在無生命的大理石上雕出栩栩如生,具有強烈感情和力量的人體雕塑。

  此時,羅丹還在奮鬥時期,他數次以作品參加沙龍展,但都沒得到回響,直到1880年,他以「聖約翰」及「青銅時代」兩件作品參加沙龍展,獲得三等獎才闖出名氣。此時政府要建造裝飾美術館,便委任羅丹設計一道門,他以但丁的「神曲」內容作為門上浮雕的題材,稱之為「地獄之門」(Gates of Hell)。這是他主要的作品之一,預定1884年完成,但卻一再拖延,和政府文化部門的官員有多次爭議,直到羅丹去世都沒有真正完成,但是他傾注許多心力去設計題材,找模特兒塑成他要的姿態,成為他往後許多作品的靈感泉源。1884年他開始另一件主要作品「加萊義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是為紀念發生在1347年加萊市為免於受英國的圍困大屠殺,有6位市民挺身而出捨身取義的故事。羅丹以無比的熱情創作這件作品,即使加萊市民以募款方式所籌到的錢只能付一座市民的雕像,羅丹卻一舉完成6個市民的雕像。這件作品一直到1895年才在加萊市揭幕,而另一件相同的作品於1913年放置在英國倫敦的國會花園裡。此時,羅丹已成名,他塑製了不少名人的胸像,包括作家雨果(Victor Hugo)、巴爾札克(Honore de Balzac)、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作曲家馬勒等,同時也創作了不少著名的作品,如吻(The Kiss)、烏戈利諾(Ugolino)以及沈思者(The Thinker)。

  1883年,羅丹生命裡的第二個女人卡蜜兒(Camille Claudel)出現。她對雕塑有強烈的熱情,並有良好的基礎和創作的風格,經由老師的介紹到羅丹這兒來繼續學習。羅丹初次見到卡蜜兒,就深深被她吸引覺得她太美了,「體態優美,溫文爾雅,頭部和站立的姿態都很美,容貌具有和諧流暢的線條。」卡蜜兒由掃地、清理畫室、畫速寫、作雕塑開始,她加倍努力學習,不久就成為羅丹的主要助手,羅丹也很欣賞她的創作能力,因此另外租了間工作室,兩人一起創作雕塑作品。由於卡蜜兒的天生麗質及理想的模特兒身姿,不久羅丹就以她為裸體模特兒,創作不少極富情感的大理石雕像。卡蜜兒帶給羅丹從來沒有體會過的快樂,無與倫比的創作靈感,她成了美的偶像和他最喜歡的模特兒,同時他們兩人也陷入熱戀,成了志同道合的情人。兩人的這段情有部「羅丹與卡蜜兒」的電影,是部盪氣迴腸感人至深的好電影 .

羅丹與卡蜜兒的電影與原著
卡蜜兒作品集
(高雄市立美術館)

羅丹的情人蘿絲當然感覺到他的轉變,她觀察、注意、追蹤到他的工作室,和卡蜜兒碰面了,羅丹左右為難,蘿絲是可依賴的,照顧他的生活,是他要保護的女人,而卡蜜兒是溫暖的陽光、風度雍容、身態優雅,又志同道合,對他太珍貴了。但他不想被任何一人左右他的生活,接下來的幾年卡蜜兒和蘿絲互相懷著敵意,共同維持著與羅丹的關係,分享他的感情,同時也都明白各自所處的地位。終究年輕貌美的卡蜜兒佔了上風,羅丹把蘿絲安頓在巴黎近郊的繆頓(Meudon),他認為對她有義務、責任,不能拋棄她。但卡蜜兒卻因羅丹拒絕離開蘿絲,而承認蘿絲是他情感的唯一歸宿而深感痛苦。她不甘心於只是羅丹的助手、模特兒、情人,她有很好的雕塑才能,她覺得自己犧牲了自己的事業,來成就羅丹的事業,而且僅管她多次要求羅丹娶她,卻沒有得到承諾。在經過多次的激烈衝突後,卡蜜兒終於在1898年離開羅丹,結束了和羅丹15年的感情關係。卡蜜兒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開始獨立自由的創作生涯,羅丹曾經託人去求與卡蜜兒和解,設法讓美術部買下她的作品,並表示願意幫助她,但都被拒絕了。此時卡蜜兒因為精神錯亂而被送進瘋人院,並且不認得來看她的羅丹。
她出院後又執著的作雕塑,但在1913年,卡蜜兒又精神崩潰了好幾次,她將自己關在雕塑室好幾個星期,好幾天不吃東西,認不得她的弟弟,歇斯底里大哭大叫,因而被送到精神病院,羅丹知道後兩眼含淚只說了句:「法國失掉了一位好雕塑家。」卡蜜兒就在精神病院裡一待30年,經常懷疑羅丹會在食物下毒而自己烹煮食物,並且與真正的精神病患日常相處,受盡心靈折磨,於1943年去世。卡蜜兒在精神病院的三十年生活,有部"最後的卡蜜兒",由茱麗葉畢諾許以老妝演出,描述細微令人鼻酸.
  而羅丹呢?因卡蜜兒的離他而去,並沒有情歸蘿絲,他僱用了各式各樣的模特兒,除了雕塑作品外也和她們偷情,因此被指控為好色者,利用工作室進行淫亂活動,但他對指控並不介意。羅丹的作品銷路很好,他成了富翁,社會名流與達官顯要都以與他交朋友為榮,成群結隊的漂亮女人追逐著他。但是金錢、名聲、成功並沒有帶給他滿足,他的最大滿足仍在表達自我的雕塑工作。他將「地獄之門」上在沈思的詩人──但丁,雕塑成真人一樣大小,就是他的著名作品「沈思者」(The Thinker),並在1904年的沙龍展覽上展出。儘管美術學院的人稱它為「一個妖怪,一個猿人」,但是法國政府買下一尊「沈思者」的石膏像送給美國政府,放置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羅丹具有了國際聲望,希臘國王、英國愛德華七世、日本大使等都到他的謬頓工作室參觀,牛津大學授予他榮譽學位,他被尊稱為「雕塑大師」。
 
1908年羅丹在Biron旅館成立了新的工作室,但法國政府卻要拍賣此旅館,他因此去找藝術家好友克萊蒙梭總理,雖然之後法國政府就以六百萬法郎買下了這家旅館,但卻要求所有住客遷出。此時,羅丹已年近71歲,他想在此安度晚年,因此向總理提議捐出所有作品,而在他死後旅館成為博物館,也就是現今位於巴黎的「羅丹藝術博物館」成立的緣由。此博物館成立於1916年,收藏了他的作品有56尊大理石雕像、56尊銅雕像、193座石膏雕像、100座泥塑雕像、兩千多張素描和草圖,以及數百件價值連城的希臘、羅馬和埃及古董。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很快逼進到他工作室所在的謬頓,政府要他立即撤離以免失去他這個國寶。他帶著蘿絲到倫敦、羅馬又回到巴黎,但他的身體已在走下坡。1915年他的手已全部麻痺了,他中風過,身體日漸虛弱。在法國政府與他簽定捐贈全部作品,成立「羅丹藝術博物館」的合同後,法國總統卻持反對意見,認為他未婚,又要留給蘿絲一定數量的錢財,認為不道德,解決之道就是他要與蘿絲結婚。因此1917年1月29日,羅丹與蘿絲舉行正式的結婚儀式,他們兩人50歲的兒子為見證人,羅丹實現了他父親的臨終遺言,蘿絲得償宿願,但是兩星期後蘿絲就去世了。1917年底羅丹支氣管炎再犯,連續發高燒,肺部充血,終於在11月17日閉上雙眼離開人世。在他的墳墓上塑立著「沈思者」的雕像,他死前不久曾說明了他的雕塑觀:「大自然給了我模式,生命和思想;我必須表現出鼻孔的呼吸、心臟的跳動、肺部的吸氣、人們的思考、感覺、疼痛、歡樂、雄心、激情和感動。我的思考者不只用他的頭腦、糾結的眉毛、吹脹的鼻孔、緊閉的嘴唇來思考,他也用他手臂、背、腿的每一吋肌肉,他緊握的拳頭和緊抓的腳趾來思考。」

鐘文音的"情人的城市"一書對卡蜜兒的
晚年精神病院生活有所探索

延伸閱讀/視聽
1. 羅丹與女模特兒們的隱情,大衛韋斯著,胡日健等譯,新潮社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0年。
2. Rodin, by Tim Marlow, PRC Publishing, 2001 .
3. 電影「羅丹與卡蜜兒」與"最後的卡蜜兒"。
4. 卡蜜兒-羅丹的缪思與情婦,藍瑪莉芭黎著,王瑞香 /鄭至慧譯,時報文化出版,民國78年.
5. 情人的城市,鍾文音著,星月書房,民國92年.
6. 羅丹與卡蜜兒,Anne Delbee著,王薇芝/陳浩譯,皇冠出版社,民國78年.

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愛情是隻難馴的飛鳥--記世紀女高音卡拉絲的歌劇人生

     希臘的蔚藍晴空與湛藍海水,似乎適合孕育出美聲歌者。除了有個以演唱民謠及流行歌曲出名的娜娜(Nana Mouskouri),另外一個更是享譽世界有世紀女高音美譽的卡拉絲(Maria Callas),她豐富曲折的一生,比她曾演唱過的任何歌劇女主角更精彩。

卡拉絲(Maria Callas, 1923-1977)原籍希臘,卻出生於美國紐約,當時她的父母剛由希臘移民到美國,父親在一家藥房工作,母親則有個好歌喉的爸爸,在平靜的家庭主婦生活之餘,把希望(及野心)寄託在女兒身上,寄望她成為「享譽全球的偉大聲樂家」。因此儘管家中沒錢,母親也讓她學鋼琴,學芭蕾,並在七歲時開始音樂課程。卡拉絲由學校,電台的歌唱比賽中得獎,漸漸認識到唱歌是她唯一會引人注意,甚至是受人歡迎的,可以克服她自覺圓胖皮膚黑的醜小鴨自卑感。因此在母親的刻意栽培和督促下,她也決心成為最有名、最受人羡慕的歌唱家。
1937年,卡拉絲由她母親帶回希臘家鄉,四處試唱拜師學藝,得到一個亦師亦母的好老師嚴格訓練,開發她的音樂天份潛能,以及培養出智慧、熱情、意志與自負,漸漸成就她的獨特風格,並於1940年在雅典首次職業演出,獲得讚譽。當時正是二次大戰時期,希臘被德國及義大利佔領,生活困苦,卡拉絲以歌聲換來食物和友誼,甚至拯救地下反抗軍(儘管是敵對者,但佔領者的德國及義大利軍中有不少人喜歡歌劇,去年有部電影--戰地情人,就是描述這段時期的一個愛情故事),卡拉絲把握機會,在戰時持續她的歌唱生命,兩度在雅典歌劇院公開演唱,大獲好評,成為希臘最有名,最受人喜愛的演唱家。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卡拉絲決定回到紐約闖蕩,卻無所獲,又於1947年到義大利闖天下。

卡拉絲首站在維洛那(Verona)歌劇節的露天劇場演唱,因此認識了她的丈夫—一個50出頭,愛好歌劇的工業家米奈吉尼(Giovanni Battista Meneghini)。隨著維洛那演唱的成功,卡拉絲開始奔波於義大利各地—威尼斯、羅馬、佛羅倫斯、熱那亞….,在這段時期,米奈吉尼成了她的力量泉源,傾聽她對工作的恐懼,保護她、鼓勵她。在她要到南美洲演唱之前,於1949年兩人在維洛那結婚,兩人維持了約10年的婚姻。卡拉絲曾如此說起他們的感情:「….我會立刻把我的命給他。從那時起,我明白我再也找不到像他這麼慷慨的人….如果他願意,我願放棄我的事業而無悔,因為對一個女人而言,愛比成就更重要。」

Meneghini寫的卡拉絲傳記(左)
卡拉絲繼續她的演唱事業,每演唱一次,她的名聲便提高一次,陸續征服了歌劇界的三大聖殿—義大利米蘭的La Scala (1951年)、英國倫敦的Covent Garden(1952年)及美國紐約的Metropolitan Opera (1956年),攀登上歌劇演唱的顛峰,成為享譽全球的女高音,實現了她幼年時和她母親的夢想。但就在她逐漸登上顛峰之際,有兩件事對她有所影響。第一件是她與母親的關係交惡;她母親想起從前為她所做的種種努力,認為她應該孝順她,尤其她又嫁了一個百萬富翁。顯然卡拉絲無法滿足她母親的期望,兩人開始信件交戰,一方抱怨毫無樂趣的童年,一方訴說她的犧牲。她的母親成了她的敵人,一直到她去世,她母親一直是一個陰影與威脅,因此她與父親反而站在同一陣線上,關係較為親密。

另一件關係重大會影響她發展事業的就是她的身材和體重。當她第一次在維洛那劇場演唱威爾第的「阿伊達」(Aida)時,有評論家批評:「當瑪莉亞‧卡拉絲在舞台上唱阿伊達時,她的腿和大象的腿沒啥分別。」(夠毒吧!)她演唱的有些角色應該有削瘦飢餓的面容,但儘管她把臉色加深,也沒效果,她因此厭倦扮演美貌年輕的女人。她感覺到自己是步履維艱的笨重女人,她的體型會嚴重損及她表演的角色及演唱生涯,因此她決心減肥。她選擇了她的模特兒—羅馬假期中的奧黛麗赫本作為她挑戰體型的目標,體重由1952年12月到1954年總共減少了28公斤(62磅),從一個笨拙肥胖的歌劇歌者變成一個苗條優雅的歌劇女演員,足以勝任許多歌劇女主角的美艷角色。僅管她已成為一位窈窕淑女,但肥胖的陰影仍在,因此她一生都花很大的精力在打扮她美麗的外表上。

就在卡拉絲橫掃歐美歌劇院,聲譽如日中天,榮獲義大利總統及英國女王召見時,她的另一個「真命天子」出現了,那就是富可敵國的希臘船業大亨歐納西斯(Aristotle Onassis)。1957年他們兩人初識在一個威尼斯的宴會上,1958年在巴黎的一個慈善演唱會當天,歐納西斯在早、中、晚各送一大把紅玫瑰,卡拉絲對她丈夫說:「他真浪漫。」1959年歐納西斯邀請他們夫婦兩人參加在「克莉斯汀娜」號遊艇上的地中海出遊,客人包括邱吉爾夫婦,摩納哥的雷尼爾王子等人。這兩個希臘最有名的人,在船上以希臘語談他們彼此的過去,崎嶇的奮鬥過程及未來。卡拉絲第一次感覺到真實、羅曼蒂克及親愛的愛情,她投降在歐納西斯的愛情攻勢,在遊程結束後的第二天晚上,歐納西斯又跑到他們家窗下高唱:「瑪莉亞,瑪莉亞」,米奈吉尼儘管憤怒、痛心、傷心,但有錢人在面對超級有錢人時更覺得有無力感,使他無法挽回兩人的婚姻和感情。


講卡拉絲與歐納西斯關係的書(右)
他們兩人的戀情立刻轟動世界;歐納西斯比卡拉絲大十七歲,她說過:「我有種長久以來被關在籠子的感覺,直到我遇見充滿活力的歐納西斯,我變成另一個女人。」但是現實世界並不是那樣美好,歐納西斯並不想跟太太離婚,而是由太太向法院訴請離婚後才成立,而卡拉絲也歷經冗長而醜陋的離婚程序。但是歐納西斯並沒有跟卡拉絲結婚的打算,儘管她一直在期待著。卡拉絲把她的生活重心放在歐納西斯身上,因此大幅減少歌劇的演出(1958年26場,1960年7場,1961年5場,1962年2場,1963年沒演出),形同結束了她的歌劇生命。

起初卡拉絲為歐納西斯所提供的名利與炫目生活所吸引,但這種新奇和耀眼會漸漸褪色,她要的是婚姻,家庭和平靜安詳生活中的真愛,但歐納西斯卻是喜歡生活在熱鬧、交際應酬和你來我往的世界中。他的財富需要「最有名」的女人來陪襯,卡拉絲的名聲正好滿足這條件。她如同高級精品店裡的貴重首飾,買下來後卻沒有被好好照顧佩戴,只為了滿足富有的虛榮心。歐納西斯對卡拉絲維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她想復出歌劇界,卻苦於喉嚨毛病,無法恢復聲音的水準。歐納西斯曾奚落她道:「What are you? Nothing. You just have a whistle in your throat that no longer works.」卡拉絲43歲時懷了孕,卻被迫去流產。她的歌聲可以征服全世界,卻無法征服歐納西斯,他給她一切東西,除了她真正想要的婚姻。但卡拉絲不圓滿的情感生活還有更大的風暴。

1963年10月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夫人賈桂琳登上歐納西斯的遊艇遨遊地中海,兩人的合照出現在全球報紙,11月底甘迺迪被暗殺身亡後,賈姬被美國新聞界捧成貞節烈婦,但她需要的是安全感和奢侈生活,而歐納西斯渴求名望的毛病又犯了,追求賈姬成了他的目標,他開始周旋於兩個名女人之間。1968年甘迺迪家族的家長羅勃甘迺迪也在競選總統時被刺,婚姻的障礙解除,歐納西斯在拜會過賈姬母親及甘家的老家長露絲甘迺迪後,兩人於1968年10月20日在希臘以希臘正教儀式舉行婚禮。卡拉絲在他們兩人的婚禮過後10天,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發生了這麼多事,我想我的反應很好,不過我的壓力很大,我正極力想控制我自己。我當然認為這是一種解脫,我一會兒充滿信心,一會兒又信心全無。但,我的生活是多麼孤獨,我也無法工作。沒有一個男人是我中意的,要求人忠誠和熱情是太過份了嗎?我已是勇氣消沈,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此時正是她試圖東山再起卻風光不再之時,又遭受這個沈重的打擊。

歐納西斯雖然摘到了天上最耀眼的星星,卻沒有得到他渴望的愛。他覺得賈姬喜怒無常,難以相處「沒心肝和膚淺」,又奢侈會花錢(婚後第一年便花了150萬美元)。他覺得被賈姬利用,知道無法掩飾他的錯誤了,他想起了卡拉絲的好,便又回頭找她。在經過一番努力後(打電話、送花、在窗外吹口哨、大叫、威脅要開車破門而入)卡拉絲又接納了歐納西斯,卻又無法釋然於感情的拉鋸戰,還曾一度自殺未遂入院,因為她覺得自己再度被利用、被欺騙。但是卡拉絲終究愈來愈安於這種關係,儘管令她覺得不滿意和屈辱,卻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卡拉絲最著名並賴以成名的演唱有義大利歌劇作曲家董尼采悌(Donizetti)的「朗梅墨的露綺亞」(Lucia di Lammermoor),貝利尼(Bellini)的「諾瑪」(Norma),以及普西尼(Puccini)的「托斯卡」(Tosca)。但我最喜歡的是她演唱法國作曲家比才(Bizet)的卡門Carmen)中的那首歌—愛情是隻難馴的飛鳥(Là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Love is a rebellious bird),除了音樂絕佳之外,歌詞也深富意思。
我最喜歡卡拉絲在此黑膠唱片中唱的這首歌

愛情是隻難馴的飛鳥,沒人馴服得了牠。
如果牠要拒絕,你就是求牠也沒用。
無論威脅或請求,牠都不為所動。
有人高談闊論,有人沈默寡言,
而我喜歡的卻是他,
即使他一言不發,我仍愛他。


愛情遠離時,你可以等待,
你不想再等待時,它就來了。
它在你身邊,很快地,很快地,
它來了,它去了,它又回來了。
你以為你抓得住它,它卻遠離你,
你以為你避得了它,它卻很快又抓住你。

當卡拉絲最後一次(1974年)在日本札幌公開演唱後結束了她的歌唱事業,歐納西斯也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他病痛纏身,失去愛子,事業走下坡。他決定跟賈姬離婚,重立遺囑,減少給賈姬的遺產。1975年初他在雅典昏倒,到巴黎醫護時帶著卡拉絲送給他的一件紅色開司米爾毛毯。他昏倒後沒再清醒過,於3月15日去世。身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他一心以為他爬到頂端後會感到滿足,所以他娶了最有名的女人,但是「他已爬到樹的頂端,那兒什麼也沒有。」

歐納西斯的死給卡拉絲很大的打擊,沒有他,活在世上已無意義,她變得離群索居自我畏縮,只跟少數幾個朋友來往,也曾回到希臘家鄉度假,但大部分待在巴黎。她不再注意飲食,而變得臃腫,也不很注意吃藥。1977年9月16日,卡拉絲因心臟病發去世,享年53,曾經風靡全世界的一代女高音就此香消玉殞。在她53歲生日時,她曾對朋友說:「我一無所有,我要做什麼?」曾經享盡榮耀富貴的世紀女高音,在生命接近結束時,都有此感嘆,或許,可以給平凡的紅塵男女一些啟示吧!

◎延伸閱讀/欣賞:

1. 卡拉絲的愛恨之歌,施寄青譯,大呂出版社,民國77年。
2. 卡拉絲生前留下很多錄音,她的CD很容易買到,也有不少DVD。


      以卡拉斯為主題的小說與拍成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