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畢卡索哭泣的女人--記一位性情中人的才女-朵拉 

  

     我喜歡逛書店,即使到國外也是一樣。在非英語系國家的城市中,碰到書店會進去看看,即使書中的文字是不認識的;到了英語系國家,一定會進去仔細瞧瞧,到某些感興趣的部門翻幾本書。不同城市的不同書店風情,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及文化。在美國逛書店更有多一層的樂趣—在連鎖大型書店,例如Borders, Barnes & Noble的折扣書(Bargain Books)部門挖寶,常會有很好的收獲。最近一次到美國,我依例又走進某家書店的折扣書部門,有一本書吸引了我的目光—封面是中年時期的大畫家畢卡索,旁邊是位以手托腮若有所思的女士,書的標題是「Picasso¢s Weeping Woman - The Life and Art of Dora Marr」。隨手拿起來翻閱,便被其中的相片/圖片所吸引,又是一位被大藝術家所吸引的才女,卻或多或少犧牲了自己的才華和事業,當愛情結束後,孤寂落寞的度過大半餘生,正如雕塑界的卡蜜兒與羅丹。

 
Dora Marr (1907~1997),原名Henriette Theodora Markovitch,於1907年11月22日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位原籍克羅埃西亞(Croatia)的建築師,母親是法國人,虔誠的天主教徒。當Dora 3歲時,舉家遷往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她父親在當地完成了好幾件設計案,但卻沒有賺到大錢。她父母親之間常有爭吵,她也缺少有隱密性的房間,使得她的童年不是愉快的。但是她從學校教育學會講西班牙語,也會講法語、英語,對她爾後發展大有幫助,也是使她成為畢卡索親密愛人的原因之一。1926年她19歲時,全家又搬回巴黎。Dora先後進了藝術學校和攝影學校,接著又就讀於Academie Julian,這是所讓女學生也能同男學生一樣得到藝術訓練的學校 (例如裸體模特兒素描)。就是這時候Dora將她的原名改成後來通用的Dora Marr,她也決定以攝影為她的生涯。她與當時一位名攝影家共用一間攝影室(Studio),師從幾位攝影名家,也溶入當時在法國、德國及美國的「新攝影」風潮,創造出自己的作品風格—神秘、懸疑。1934年她與人合夥的攝影室結束,她在父親資助下成立了自己的Studio,這時期她創造出最佳的作品,以巴黎、倫敦、巴塞隆納等地窮苦、殘障、落魄人士的日常生活為主,反映出她個人化、藝術化及政治化的觀點。

    1930,40年代是藝術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及政治左翼(The Left)狂彪的時期,她和當時法國左派的一些領導人物有密切來往,影響她作品的風格和生活。Dora的打扮服飾很新潮—戴時髦的帽子,指甲塗上五顏六色的亮彩,顯示出一個高度獨立、自主、不流俗、體認自己攝影才華,在華麗服飾裝扮下的年輕美麗女性。
Dora Maar(1936)
這樣的一個新潮、美麗、有才華的藝術家,當然對畢卡索有無比吸引力。1936年初,在一家咖啡館畢卡索遇到了美麗的Dora,她正以小刀輕射放在桌上的手指間隙,有時投偏了刺到戴著黑手套的指頭,鮮血會從手套上的玫瑰刺繡滲出,畢卡索為她的神態著迷,向旁邊友人稱讚她的美貌,Dora聽到了內心高興,微笑,畢卡索請友人介紹,以法語向她問好,她則以西班牙語回答,一下子拉近了兩人的距離,畢卡索並向她要那個手套作為兩人認識的紀念品。


   此時畢卡索55歲,穿著邋遢,正和第一任妻子Olga Kokhlova交惡疏遠,同時和秘密情人Marie-Therese Walter有位一歲的女兒。他們兩人都有西班牙靈魂似的個性—極端、戲劇性,彼此強烈吸引,畢卡索以Dora為對象創作了許多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Dora以小鳥,半神半人的美麗少女等造形出現,畢卡索曾對友人說:「她會成為任何你要的形像,一隻狗、一隻老鼠、一隻鳥、一個想法、一個暴風雨。陷入熱戀對創作有很大的好處!」事實上畢卡索的作品風格隨著與他共同生活的伴侶的改變而變化。

  
Dora Maar(Picasso,1937)
在1936~1937年間,畢卡索和Dora以畫家/攝影家/愛人的特別親密關係,兩人的藝術和政治理念在浪漫精神的激盪下創作出許多有深度的繪畫和攝影作品,其中以「Guernica」最著名。當時正是1936年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協助西班牙的佛朗哥挑起西班牙內戰的激烈時期,1937年2月畢卡索的出生地Malaga被右翼叛軍攻佔,4月無防備的城鎮Guernica被轟炸蹂躪,帶給畢卡索很大的衝擊。原先他已經接受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委託,要為5月的巴黎博覽會的西班牙館繪一幅大壁畫,Guernica的慘劇給他靈感。畢卡索想好主題,以無比的感情和能量努力創作,Dora則以相機記錄下他的所有創作過程,同時她也幫忙畫了一小部分,甚至成了畫中拿著燈的女人。這幅畢卡索重要的大型作品很快完成,6月在博覽會上展示。這時期畢卡索也畫了許多Dora的肖像畫,但都是傳達出激烈、咆哮、哭泣的扭曲形像,其中以1937年一系列哭泣的女人(weeping woman)最引人注目。
                                                                  
Picasso by Dora(1937)
Dora & Picasso(1936)
 
      即使畢卡索認為他與Dora過得很快樂,但他說:「我就是無法畫出她在笑時的肖像。我好多年都畫她扭曲的形象,不是因為病態虐待狂,也不是因為特別的愉悅。我就是照著深印在我的完全形象。」根據朋友的觀察和瞭解,主要的原因是由於Dora的個性,她是節制、謹慎、故作高貴、火爆脾氣,她希望別人依照她的想法而不是去遷就他人,她的個性很強,甚至比畢卡索還強。何況她並不是畢卡索當時唯一的愛人。

當在一起創作Guernica時,Marie-Therese曾經到畫室要求她離開「我有他的小孩,這是我和他在一起的地方,你可以馬上離開」,「我有和你同樣充份的理由在這裡。我雖然沒有他的小孩,但這沒有什麼差別。」而畢卡索繼續作畫,「你決定那個人要離開?」畢卡索的反應是「很難作決定,我都喜歡她們:Marie-Therese很甜美,溫柔,聽我的話,而Dora是聰明有才華的。因此她們繼續爭吵角力。」這是畢卡索向他的下一個情人Francoise Gilot描述當時情形所說的話。

  其實Dora Marr是陪伴畢卡索度過他的困苦時期的伴侶,那幾年的戰爭(尤其是西班牙內戰),社會騷動、暴力、及朋友的死亡等等都深印在他的腦海,也反映在他的作品。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使納粹德國插足捷克,接著西班牙內戰結束,美、英、法承認了佛朗哥政府,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1940年6月法國被德國打敗,巴黎被德國人佔領統治,而畢卡索和Dora是住在佔領區內。佔領區的生活很困苦,較難儘情發揮創作,畢卡索卻以拿得到手的材料狂熱創作—木頭、骨頭、紙片、香煙盒等。他鼓勵Dora繪畫,她也創作了許多他和朋友的肖像畫。Dora陪著畢卡索和一些朋友艱辛過日子,但是兩人的關係卻變得緊張。
Dora Maar (Picasso, 1942)
     1943年5月,畢卡索在晚餐時認識了Francoise Gilot,一位高挑美麗的畫家,比他小40歲,比Dora年輕20歲。Dora心裡備感威脅,她和Marie-Therese分享畢卡索多年,還被他暗示不夠溫柔,沒生小孩,現在又出現年輕貌美的競爭者。她已經放棄她原來鍾愛的攝影,她依照畢卡索意思而犧牲她的才華和個性,她對此有所警覺,曾對人說:「我不是畢卡索的情人,他只是我的主人。」

  Dora對畢卡索持續和Francoise Gilot來往感到傷心,但她仍然勤快作畫和舉行展覽。但因為兩人逐漸疏遠,畢卡索對她作品風格的影響也降低了。直到1946年,他仍然經常來看她,送她一些肖像畫,靜物畫,和一些剛完成雕刻的小卵石、小鳥、小魚等小作品,試圖維繫已漸褪色的愛情。但是褪了顏色的畫作是無法再恢復原來的鮮艷了;畢卡索帶著Francoise到Dora的畫室,要求她當面明說他們兩人的關係已結束。Dora很洩氣的照說照做了,並且不友善的預測他們的關係不會持久,不到三個月就會雲消灰滅了,然後她對畢卡索說:「你從來沒有愛過任何人,你不懂得怎麼去愛人。」
Dora Marr(1946)
Dora與畢卡索的感情結束得很惡劣,她深受打擊,開始有奇怪行為,例如宣稱被人攻擊,或腳踏車被偷了,曾經裸體坐在樓梯上,也曾在電影院裡吵鬧。她終於經神崩潰,被送到精神病院以電擊治療長達3個星期,然後又到私人醫院治療。畢卡索宣稱她的崩潰不是因為他的離棄她,而是由於和超現實主義者的關係,他覺得沒有責任。經過兩年的治療,Dora漸漸恢復身心平衡,在度過她最悲傷的時期後,她很快恢復她的事業和社交生活,她維持驕傲,自信的姿態,來扭轉她是個受害者,是個「哭泣的女人」的形象。她住在Menerbes一間畢卡索給她的房子裡,位於法國東南方普羅旺斯的一個小村莊,傳統是藝術家和知識份子聚居的地方,但越來越少人能進入她的生活,只有少數幾個較親密的朋友。

  1950年代末期,Dora夏天住在她的房子,其餘時間住在巴黎。她畫靜物和風景,也素描鄉村風光,在1957和1958兩年分別在巴黎和倫敦展覽她的這些風景作品。1960年代她常騎著摩托車在普羅旺斯的鄉間和丘陵閒逛,她的生活也漸漸變得斯巴達式以及修道院式的孤獨,她同時讀許多宗教暝想的書。她靜靜的生活在鄉間,看書、作畫、寫詩,和管家、園丁及鄰居們來往。
Dora Marr(1970s)
   1989年,一位美國的藝術史學者因為研究畢卡索的Guernica作品,在某家畫廊發現一些Dora的畫作,將她帶回現實世界,於1990年舉辦她的畫展。此時的她,「粗糙、高貴的臉,可愛的外貌,溫暖有點鼻音的聲音,她曾是畢卡索情人的事實,一再提醒世人跟隨著她的歷史」,但她不願意聽到任何畢卡索的事。1995年在西班牙又辦了次她的畫作和攝影展覽,人們持續對她的作品有興趣,但她很不願意讓她的作品出現在書本或目錄。1994年她在巴黎的公寓跌倒,等被發現時趕緊送到醫院治療,回家後就此在床上躺著度過餘生。1997年7月16日,Dora過世享年89歲,她和父母、祖父母埋葬在一起。她死後人們發現大量她的書籍,許多她在30年代時旅行用的皮箱。她的大量收藏品—油畫、素描、雕塑和相片在1998年末時辦了幾次狂熱的公開拍賣。


Dora Marr's Studio
 Dora Maar畫作(1939)
而她和畢卡索的恩恩怨怨呢?她比他多活了24年,她一直珍藏著他送她的那些小創作作品,她房子裡的廚房和椅子是高貴的,因為他曾經進來過和坐過。或許,在她和畢卡索分開後只有上帝和點點滴滴的回憶幫助她度過40年的時光。



參考資料
1. Picasso's Weeping Woman, The Life and Art of Dora Marr, by Mary Ann Caws, A Bullfinch Press Book, 2000.    (本文章所有圖片都來自此書)

4 則留言:

  1. 好感動的故事.縱然畢卡索這樣對Dora,她還是默默地守護着她與畢卡索那小小的幸福,珍藏著他送她的那些小創作作品。

    回覆刪除
  2. 哭泣的女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D_u07gv0LU

    回覆刪除
  3. I just visit Museum of Seattle, where is hosting a Picasso Exibition. I saw Dora. Now I read your words then I know more. thanks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