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馬友友的大提琴--談核心技術的創新求變

在古典音樂界中出名的中國人,早期有鋼琴詩人著稱的傅聰,近期則有馬友友(大提琴家)及林昭亮(小提琴家)。馬友友應是三者之中知名度最高,而且事實上已不專屬古典音樂界,而是橫跨許多音樂領域的知名人物,這也是我所要談的主題。

  馬友友(Yo-Yo Ma)於1955年10月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音樂家庭。他的父親馬孝駿是個留學法國在巴黎大學音樂學院進修的研究生,對兒童管弦樂團很有興趣,母親盧雅文也在另一所音樂學院主修聲樂。馬氏夫婦為他們新生的小男孩取名為「友」,是「朋友」,「友善的馬」的意思,但因為單一友字不具音樂感,因此多加了一個「友」字使它更動聽,而且以英語唸起來也順口好記,對他在古典音樂界建立名聲也小有幫助。據馬友友母親回憶,他從小就表現出固執,我行我素的性格,不喜歡的奶嘴一定把它吐出來;他三歲時開始學鋼琴,進步神速,老師要他彈給爸媽聽,他卻堅持不肯,因為「他除非準備好了,心裡覺得完美,才會與別人分享自己的琴藝」。


  馬友友上有一個大他4歲的姊姊馬友乘,也自小顯露出音樂才能,主練小提琴及鋼琴,在這樣的音樂環境中出生長大,馬友友自然也具有不凡的音樂天份。馬友友為何會選擇大提琴為他終身的伙伴,也是有緣由的。一來他小時候覺得姊姊的小提琴拉得很好,他不會學得比她好,因此他要學一件比小提琴還要大的樂器,而且他也不喜歡小提琴的聲音。有次他和爸爸去聽音樂會,當他沈醉在音樂裡時,也特別留意他所見到的各類樂器。他指著台上的一件大傢伙—低音提琴(比人還高,需要站著拉)對爸爸說:「我要的就是這個。」「這個你不能要,太大了,你拿也拿不住。」,但馬友友下定了決心,經過幾個月的苦苦哀求與堅定不移,他爸爸終於決定給他一個大提琴,那時他才三歲。

經由爸爸的啟蒙教導後,馬友友學得了基本的技法,便到專業的大提琴教師那邊繼續學習。此時他的拉琴已有很好的水準:持弓的手法,靈活的指法,而且記憶力驚人,毫無困難可以記住樂譜,拉琴時集中精神,整個人沈醉在音樂裡。他此時已顯示出音樂神童的天份,但他的父母覺得天才是與生俱來的,但仍需要引導、塑造,才能趨於完善,因此督促他有紀律的練習。馬友友5歲時便能拉巴哈的大提琴組曲,6歲時拿過音樂比賽的大提琴優等獎,並與姊姊一起演奏大提琴與鋼琴的二重奏,座中聆聽的有當時著名的小提琴家史坦(Issac Stern)。

  
初出道時的馬友友,他的左邊是卡拉揚,右邊是穆特
1962年馬氏全家搬到美國紐約,對馬友友的大提琴生涯有莫大的助益。首先經由朋友介紹,馬友友在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前演奏,並經由他介紹給當時已出名的指揮家伯恩斯坦,得以與他姊姊一起在華盛頓的一個慈善音樂會上演奏,座中除了許多世界著名的音樂家外,還有甘廼迪及賈桂琳總統夫婦,這當然是個莫大的榮譽,此時馬友友只有7歲,他姊姊也才11歲。9歲時馬友友得到茱麗葉音樂學院的獎學金,又經由史坦的介紹跟大師Leonard Rose學習。高中畢業時,他曾上過另一位大師羅斯托波維奇的課,又參加卡薩爾斯的Marbolo音樂節的大師研習班,並在那裡認識了他後來的妻子Jill。也許是受他姊姊影響(在決定進大學時,棄鋼琴而讀哈佛醫學系),馬友友在選擇大學時,卻決定到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因為除了音樂之外,他想接觸更多的人文世界、哲學、人類學、歷史等,此舉證明對他往後的發展及視野有很大的幫助。1976年馬友友的父親回到國內文化大學音樂系擔任系主任,馬友友因此第一次在國內舉行音樂會。1978年他得到榮耀的Avery Fisell獎,並獲頒哈佛與耶魯大學的榮譽學位。但此時他由於長年拉琴有嚴重的脊椎側彎問題,經常疼痛不已,1980年4月經過一次成功的手術後,馬友友更加速奔向他燦爛的音樂生命。

1981年他灌錄了第一張大提琴的CD唱片,是海頓的兩首大琴協奏曲。到目前為止他已有將近90張的專輯唱片,其他音樂錄音更多,至少拿過13次葛萊美獎的古典音樂獎項,也得過英國的「留聲機雜誌」(Gramophone)獎,法國的「音叉雜誌」(Diapason)獎等,成為世界級的大提琴家,同時由於他那誠懇真摯的親切笑容,而為許多人喜愛。

馬友友的專業核心技術就是拉大提琴,但古典音樂的大提琴曲目的數量比鋼琴及小提琴曲目少很多,因此適合演奏、錄音的數量有限,也就是他如果一直堅持只拉大提琴的古典曲目的話,就會碰到無新曲可奏可錄的窘境。儘管也有一些現代作曲家創作新曲目或題獻給他,並由他作世界首演,但再經典好聽的曲子總會拉膩、聽膩,此時馬友友自小生長的多元文化環境及培養的多元文化背景發揮作用了。馬友友生長於典型的中國人家庭,父母以中國文化教導他(小時候上了餐桌,說不出中國菜名就不許訖飯),他卻成長於法國巴黎及美國紐約的文化生活環境,加上娶了德國籍的太太,再加上他對人文學術的興趣及寬濶的視野胸襟,對他音樂生涯中期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也就是他跳出古典音樂的巢臼,迎向更寬廣的多面向音樂領域。

  以他自1981年起的80餘張專輯唱片來看,在1996年以前(有51張)幾乎都是大提琴音樂的經典曲目,只有在1992年和另類人聲技巧音樂家Bobby McFerrin錄了張「Hush」唱片。1996年以後的錄音,只有不到一半是古典音樂,其他就橫跨各種音樂類型了。首先他就在好幾部電影裡演奏大提琴,也就是電影配樂,以他的形象地位,是要有些勇氣的。記得兩年前的「臥虎藏龍」這部電影嗎,在描述李慕白,俞秀蓮,玉嬌龍,碧眼狐狸幾位男女主角的複雜情緒時,背景的大提琴音樂就是他拉的。描述樂聖貝多芬隱秘戀情的電影「永恆的戀人」(Immortal Beloved),電影「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情牽探戈」(The Tango Lesson)裡的大提琴音樂都是他的傑作。如果你還記得幾年前國內Toyota汽車的廣告,他就以拉大提琴的形象來賣汽車,而且配上原住民音樂,完全是個熱愛人間煙火的大提琴家,而不只是窩在音樂廳裡的演奏家而已。

馬友友較少見的兩張黑膠唱片
馬友友認為大提琴不過是一種樂器,並不必然只能演奏什麼樣的曲目。在他拓展大提琴的演奏空間時,主要有三種方向吸引他的興趣-民間提琴音樂的風格,拉丁美洲的探戈音樂,以及探索古代的絲路是如何進行中西文化交流。為了瞭解起源自美洲阿帕拉契(Appalachia)地區的傳統提琴音樂,如何變成猶太人的提琴(Fiddle)音樂(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裡那種特殊的淒清琴音),卻又帶有愛爾蘭的克爾特(Celtic)及美國的德州風味,馬友友與民謠小提琴家歐康諾(Mark O’Conner)及貝斯手麥爾(Edgar Meyer)三人合作,藉由共同演奏去探索德州及更遠的阿帕拉契地區的音樂,結果是兩張有關的唱片(1996年的Appalachia Waltz及2000年的Appalachian Journey)。馬友友也從這次的演奏練習,修正他以往習慣的握弓方法,他緊握弓的底部,讓動作能夠更大幅度,更加靈活揮灑,使得他「在峰迴路轉的弓弦間,依然保持節奏的清晰」,因此他的巴哈音樂更活潑精準了。

  因為對探戈音樂的興趣,馬友友到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去和一群真正的探戈樂團一起練習演奏,以有「探戈之父」之稱的皮亞佐拉(Astor Piazzolla)的作品為主,結果是一張「探戈靈魂」(Soul of the Tango)的唱片,涵蓋爵士、美洲民謠、古典音樂等曲目。用大提琴演奏探戈音樂,馬友友因此學習到怎樣投入更多情感,而且毫無遺漏的表現在聲音當中,他也因此受到年輕一輩樂迷的喜愛。由於對匈牙利民間音樂的興趣和瞭解,他想探索中西音樂的異同和交流,於是他成立「絲路專案小組」,舉行研討會,擔任音樂總監,集合沿著絲路的各國音樂家組成絲路合奏團,結果是一張「絲路之旅」(Silk Road Journeys: When Strangers Meet)的唱片,演奏不同文化背景卻因絲路串在一起的音樂。馬友友認為「能以更寬濶的視野來看待這個世界,才能更深沈地認識我們的生活與文化」。

  在這些探尋新類型的音樂時,馬友友仍然沒有忘情他所熟悉的古典音樂。當接到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邀請演出時,馬友友選擇要演奏巴洛克時期的大提琴音樂,因此和當地的巴洛克管弦樂團練習演出,馬友友又學習到新的技巧。因為巴洛克大提琴不同於現代的大提琴,它是沒有琴腳來支撐琴身,因此演奏者格外辛苦,但是因為它的結構使得演奏出來的聲音更細緻漂亮,溫暖輕鬆,不同的美學觀使馬友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感官經驗。這次探索的作品是一張「繁花似錦巴洛克」(Simply Baroque)。

  馬友友談到他與不同音樂領域工作者合作的感想,他認為:「不論與任何一個新領域的合作,都會要求在概念成形前再三檢視,而任何一次成功的合作,都源於無以計數的新知。為了創造穩定的生活,我們常常會在彼此間築起障礙,以確保安全。但當要接觸另一個領域時,就必須要消除這些藩籬。如果說我會有挫折感,那是因為我的步伐並不夠確定,信念是必需的。我們必須要跳過去,才會發現下一階段的知識與穩定。」因此,馬友友以他的核心技術-拉大提琴,積極開拓了更多的表演空間,為他贏得更多的名聲。馬友友剛出了一張紀念他和太太結婚25週年的CD,宣傳重點是以他從小生長的巴黎為訴求,因此所選的都是跨1900年代的法國音樂家,馬斯奈(Jules Massenet)、佛瑞(Gabriel Faure)、聖桑(Camille Saint-Saens)及法朗克(Cesar Franck),只是他所演奏的曲子都是將他們4人最出名的小提琴曲經過改編以大提琴來演奏,另有一番韻味。馬友友的創新求變,可以給掌握獨特核心技術,被要求擴大服務對象,提高服務收入的各所、各組、各室一些啟發!


延伸閱讀:

1. 我的兒子馬友友,盧雅文口述,約翰‧艾‧拉洛撰寫,遠景出版公司,民國86年。
2. 馬友友-不穿襪的大提琴家,李茶著,商業周刊出版,城邦文化發行,民國90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