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衣櫥裡永遠少一件衣服--談CD店的致命吸引力

  對愛漂亮的美麗佳人,她的衣櫥裡永遠少一件衣服(或是鞋櫃裡永遠少一雙鞋子)。當她準備出門時,看著滿滿一櫥子的衣裳傷腦筋,「這件不久前才剛穿過,那件顏色不好配,那件樣式已不流行了」,當然有些是買回來只穿過一次就束之高閣了。可是當她逛到百貨公司的服飾區時,就會想「嗯,這件好高雅,正好可配那條裙子」,「現在只要3折,又是名牌貨,不買太可惜了!」於是付了錢滿足的提了衣服回家;但是下次出門時,她可能又為找不到可以穿出去的衣服皺眉頭。這是一般在形容女士、小姐們與衣服的愛恨情仇的關係時常用的論調。如果把主角換成我,把衣服換成CD,那同樣的模式也完全適用。

  很久以前,我最羨慕家裡有一大片牆都擺滿了書的人家,開始聽音樂後,就羨慕擁有數百張LP老唱片的人,後來變成是滿架子CD的人。這種花錢玩物湊成「數大就是美」的習慣,不能見賢思齊,只能臨淵羨魚;但儘管有此認知,在這六,七年內,我也累積有約600張CD。一般人可能覺得「哇!那麼多!怎麼可能聽得完」,但對資深的音樂迷來說,沒有數千張,那能稱得上"迷"?

  從前唸大學時,在宿舍是用手提電唱機(現在都看不到了)聽松竹、鳴鳳,亞洲的唱片,還是所謂黑膠LP唱片,大概要40歲以上年紀的人才知道它長得什麼樣子,黑膠唱片是樹脂原料製成,稱為Vinyl,發展約從1930年代開始,最先是每分鐘78轉,後來有45轉,最後定型在 33又1/3轉,因為單面能播放的時間比45轉長很多,約30分鐘,稱為long play,簡稱LP。(我太太的學生有次來我家玩,我帶他到音響室聽音樂,他很驚訝的跟我太太說,這種唱片居然兩面都可以聽,好新奇喔!)。後來出國留學,買了唱機音響設備,也開始買LP唱片,正式擁有所謂「原版唱片」就覺得很滿足了(在國內買的都是盜版唱片,一張記得約20,30元台幣,從國外進口的原版唱片要300元左右,而那時的月薪標準是在數千元之譜,因此只有醫生階級的人才聽得起原版唱片)。回國工作時,把擁有的約50張唱片也帶回來,但接下來的10年,忙著工作及小孩,幾乎忘了有唱片和古典音樂這回事。但是在我遠離音樂的這段期間,音樂媒介卻有了革命性的變化(以現代術語來說就是有了killer product),以數位訊號來儲存音樂內容的雷射唱片(compact disk, CD)誕生了,而原有的LP唱片逐漸被取代

  因此當我重新睜開眼,要開始聽古典音樂時,就必須從頭買CD唱片了。買唱片的依據(理由)大略有:(1)原來就知道的樂曲,比如貝多芬、莫札特、布拉姆斯、舒曼、孟德爾頌、柴可夫斯基等等大師的經典樂曲是必備基本曲目;(2)雜誌、書本上所介紹的一些曲目以及那個樂團或那個演奏家的錄音有多好多好(常常會上當受騙),於是趕緊到唱片行去找;(3)有所謂「唱片聖經」、「唱片購買指南」上面所推薦介紹的名盤,依目錄依興趣逐一買來聽聽;(4)好奇心太重,怎麼沒聽過這個作曲家的這首曲子,古典經典大師的作品聽膩了,試試20世紀的現代樂曲看看,或是想賭運氣,買張不知名的作曲家的CD試試;(5)迷上某種主題時,有陣子超愛聽大提琴音樂,不久就擁有30張之多,過一陣子又想多聽室內樂,於是很快就有10幾張大師的作品CD了;(6)換音樂口味,古典音樂聽太多了,換換爵士樂,或是一些國語流行歌曲。以上6大理由,加上雜七雜八的理由(封面設計很好看,演奏者長得漂亮….),因此在CD店要隨手買幾張CD是很容易的,也因此CD店就對我有致命的吸引力了。

  在新竹要買古典音樂的CD,不算很方便,主要是曲目(含作品、樂團、指揮、演奏者一起考慮的話)不齊全,要不買不到好的版本(什麼是好的版本就是門學問),要不就屈就買張名不見經傳的版本來聽聽。記得我剛開始在買CD時,最早是在光復路上原旭光日光燈附近一家樂器行兼賣不少的古典音樂CD,但生意不太好就收起來了,專心經營樂器買賣及音樂班。接著在清華大學對面夜市某大樓三樓開了家也是專賣古典音樂CD的店,老板人好又健談,有陣子生意不錯,但開了約兩年也關了。接下來在中正路國民戲院對面又開了家以古典音樂CD為主的店,可惜前年也收起來了(結束營業前大特賣,我就去買了不少張)。這三家以古典音樂為賣點的店支撐不久也是必然的,因為根據統計全世界古典音樂CD的銷售額只佔整體市場的5%左右,但我是佩服那3位老板的理想性及勇氣。另外能夠買古典音樂CD的就是火車站前那一帶的幾家CD店了,以「大眾」及「玫瑰」兩家的CD片較多,但仍不夠愛樂者的需求,因此想要買到想買的曲目及版本的唱片,就要遠征台北了。

  台北的CD店分散面很廣,主要在火車站、西門町及光華商場一帶,除了大眾、玫瑰之外,還有佳佳、光華等連鎖店,曲目較多較齊,價錢與新竹差不多,但有時會有特價品(我經常會受不住誘惑)。印象最深刻的CD店是在台北市警察局對面中華路上的那家佳佳唱片行,有位對古典音樂非常非常內行的小姐,你對古典音樂唱片有任何問題,她幾乎都能夠給你建議或解答。不久前為了買有穆洛娃美美相片的CD,我問她有那些她的唱片,只見她在兩大片牆面數十排的CD架上,以不到10秒的時間,就抽出6張當時店內有的穆洛娃唱片,讓我目瞪口呆,真是佩服。因此真的要買好版本的CD時,我就會到那家「佳佳」去,她會給你不同版本的分析比較,你再決定要買那張。

  國內的CD售價大約都在250元到350元之間,也許有人覺得貴,但其實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國內設在各大百貨公司的CD店的價錢約比一般售價高出50到100元)。日本、美國及歐洲各國的CD價錢約為國內售價的1.5到2倍之間(例如美國的CD約為美金13到18元),儘管如此,當我到國外出差時,經過CD店還是會忍不住進去逛逛,尤其是像Tower, Virgin, HMV等世界性大型唱片店,規模及數量真是驚人。我進去逛,一方面是看有無國內遍尋不著的曲目或版本,真的找到時也只好忍痛買下來(因為國內CD售價低,廠商利潤可能不高,造成廠商不敢進太多曲目/版本,或冷僻不暢銷但很好聽的唱片),一方面看是否有超便宜的折扣品,例如一張只要3,5美元左右的唱片,要不要買就看你對那張CD的內容(曲目、指揮/演奏)有多少瞭解了,我也因此從國外買了一些唱片。另外國外有相較於國內較多的二手CD店,因為新唱片售價高,因此二手品還有經營空間(每張約在5~10美元,約為國內新品的價錢)。國內也看過幾家二手CD店,但貨色不多,價錢與新品相差不大(約要有一半售價才會令人心動),要在國內經營此行業比在國外困難。

  回到衣櫥的問題,我已經有不少的CD了,但還是陸續在買,太太那邊有時就不好交待,即使她不明講,也要知所收斂,因此就要有一些因應之道。有時真的不好意思讓她知道我又買CD了,因此就在進家門前把裝CD的袋子留在門外,先兩手空空進門,再伺機趁她不注意時偷渡進去。不過這招在小孩子長大也開始買他們自己的CD以後就不必用了,大人小孩一起買,一起光明正大提回家,她也不好全家一起唸了。另一招就是買了CD後就拆封,放進車子的CD音響(一方面也是要早裝上早享受先聽為快),然後再伺機把CD盒(含換出來的CD片)帶進家門(例如裝進公事包)。

  其實我買CD還是知所節制的,前清華大學中文系呂正惠教授據知有超過萬張唱片,他在「CD流浪記」書中也不時提到買CD引起的家庭問題,舉其精彩者如:有次他收到1萬4千多元的匯票,趁太太不在沒報備馬上到郵局兌現,搭中興號到台北,分別逛了三家CD店,在吃中飯時檢視豐碩的戰果,還有3千多塊錢,再繼續到光華商場附近採購,剩下一點錢時,確認回程車票還在,便省下計程車錢,再搭公車到台大買一張,再到西門町湊齊身上零錢,買了最「需要」的一張後,只剩31塊錢,買了包22塊錢的香煙後,走路到北站搭車回新竹。回到新竹後還敢請太太騎摩托車來載他回家,在太太叨唸聲中好好睡了十多個小時。呂教授的樂趣之一就是把塞滿了家中各角落的大量CD,依不同主題-例如卡拉絲的歌劇,各種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卡拉揚指揮的歌劇等,把這些CD擺在客聽茶几上欣賞,而悟出「擺放CD的理論與實際」。他因此認定-事實上買CD的「樂趣」主要並不在「聽」,而是在「找」與「買」,也就是大家說的購物狂與搜集癖,看來我離「狂」和「癖」還有一大段距離,仍需努力。

  其實少買唱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聞與不逛。不聞就是少看相關的雜誌或書本,自然就不知道有那些新出的唱片,有那些人人叫好的唱片,有那些是應該一聽的經典曲目。前述呂教授在讀了他的偶像,二次大戰前後德國名指揮家福特萬格勒(Furt Wangler, 1886~1954)的「福特萬格勒的指揮藝術」一書後,因為書後附有很詳盡的唱片錄音目錄,在幾個月內他的CD快速由15,6張成長到155張,包括一整套日本版的大全集,共33張CD,花了他1萬五千元。我自己也有這種經驗,在看了李歐梵的「音樂的往事追憶」一書後,受其影響也去買了他偏愛的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全集(7張CD),布拉姆斯的鋼琴奏鳴曲全集則還在猶豫買不下手。不逛,當然就不會有買唱片的可能,但對一位講究服飾的美麗佳人,你能叫她不逛不買衣服嗎?所以道理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