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0日 星期二

風景如畫如音樂--欣賞古典音樂中的風景畫

  我們常說「風景如畫」,畫家們把實景的風景以他們的眼光及各種技巧呈現在畫作上,屬於最直接訴諸於感官的美感經驗。有些作家會以文字來敘述他看到的美景,我們就要在腦海裡去拼湊想像那幅美景,屬於間接美感經驗的傳遞。作曲家們當然也會想以作曲技巧及各種樂器的音色來表達出他們心目中的美景,他們如何來表現呢!

  當我第一次到羅馬,當計程車由機場漸漸進入市區時,在一個轉彎處出現了一個小山丘,其上昂然矗立著二、三棵蒼松,這時我腦中浮現的是義大利近代作曲家雷史畢基(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的管弦樂名作「羅馬之松」(The pines of Rome)。當在羅馬市區東走走西看看,欣賞幾個著名的噴泉時,就想到他的另部作品「羅馬之泉」(The fountains of Rome),可惜沒有碰到各種歡慶活動,否則就可加上他的「羅馬節慶」,完成他的「羅馬三部曲」的巡禮之行了。雷史畢基於1879年7月9日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波隆那,12歲時進入家鄉的音樂學校學習小提琴與作曲,1900到1903年他兩度到俄羅斯跟隨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u,以天方夜譚管弦樂曲最為人所知)學習作曲,1913年他擔任一所音樂院教授。1917年他以「羅馬之泉」作品聞名,1919年娶學生Elas Olivieri-Sangiacomo為妻子,她精通聲樂,尤其是葛利果聖歌,對雷史畢基的音樂成就很有幫助。1925年完成使用葛利果聖歌旋律的「教堂之窗」,1927年應邀訪問巴西,完成「巴西印象」,又陸續完成「鳥組曲」、「魯特琴的古代歌謠和舞曲」,以及歌劇「火焰」等主要作品。1932年他被選為「義大利皇家學院」院士,1936年4月18日因心臟病去世 ,為20世紀振興義大利管弦樂作品地位的主要作曲家。

  「羅馬之泉」是雷史畢基描寫四個羅馬的噴泉在不同時候的風光,分別是「黎明時朱利亞山谷的噴泉」、「清晨時的特利頓噴泉」、「中午時的特雷威噴泉」和「日落時的梅迪西山莊噴泉」,雷史畢基分別描述出清晨牛羊平靜走向牧場的寧靜鄉村景色,噴泉中噴跳的水聲,奇幻美麗的海神雕像印象及黃昏時教堂晚禱的鐘聲和歸巢的鳥叫聲。他自述這個作品是想「表達這四個噴泉與他們週遭環境的和諧,或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美景」。「羅馬之松」則是分別描寫「波吉斯山莊的松樹」、「墓窖旁的松樹」、「傑尼古倫的松樹」和「雅培安大道的松樹」。在這部作品中,雷史畢基想以這幾個地點的古松來追憶曾經榮耀風光的古羅馬帝國,有曾經是羅馬人喜歡流連的休閒莊園,有隱身地下墓穴基督徒的聖歌旋律,月光照著的傑尼古倫山丘有夜鶯在輕歌,以及雅培安大道旁的古松曾經見證古羅馬的戰士由此行軍出外征戰。
  

    義大利的風光與歷史似乎最能激發作曲家們的靈感,柴可夫斯基在梅克夫人資助下於1879年底到義大利旅行,對當地的美麗風光有深刻印象,回來後就寫成了著名的「義大利綺想曲」(Capriccio Italian)。但它不是描寫風景,而是柴可夫斯基依據聽到的一些義大利民謠,結合俄羅斯民族風所完成的一首輕快愉悅的管弦樂曲。他隨後在1892年完成了一首「佛羅倫斯的追憶」(Souvenir de Florence),是由各兩把小提琴、中提琴及大提琴組成的弦樂六重奏,表達他對義大利風光的印象。

德國浪漫派作曲家孟德爾頌(Fleix Mendelssohn, 1809-1847)在1830年前往義大利旅遊,去過米蘭、佛羅倫斯、熱那亞、羅馬、威尼斯等地,初抵威尼斯,他就寫了首迷人的「船歌」,途中也寫成了以「義大利」為名的第四號交響曲(Symphony no.4, Italian),它的旋律豐富優美,節奏輕快,充份表現出陽光照耀下溫暖熱情的義大利風光,被譽為他最好的交響曲。孟德爾頌是作曲家中少數出身富裕家庭,不必為生活所苦的人,他因此週遊列國,除了擷取靈感作曲外,他也具有很好的繪畫天份,是個「音」「畫」的全才,最明顯表現在他1829年的蘇格蘭之行。當他在愛丁堡時,參觀了曾為蘇格蘭皇后的瑪麗皇后(Queen Mary)住過的城堡,他目睹陽光照耀在長滿青草和長春藤的高塔和教堂等廢墟,加上蘇格蘭的廣濶、沈靜、霧氣、草原、懸崖與呼嘯的風,令孟德爾頌印象深刻,因此譜成了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Symphony no.3, Scottish)。他的另一部名作「芬加爾洞穴」序曲(The Hebrides (Fingal¢s Cave)),是他參觀赫布里群島著名的芬加爾洞穴,對其黑色玄武岩的自然景觀大為傾心,當天就想好了樂曲的形式、色彩和主題。作曲家舒曼曾在萊茵河畔的杜塞多夫及科隆兩大城市居住旅遊過,經常「眺望美景」也促成他創作了第三號交響曲「萊茵」(Symphony no.3, Rhenish)。


  作曲家們除了從風景中得到靈感外,也試圖來具體描寫流動的風景,有名的就如捷克作曲家史麥塔那(Bedrich Smetana, 1824-1884)的著名樂曲「莫爾島河」(The Moldau),它是描寫流經布拉格市區的窩塔瓦河(捷克文為Vltava)由山區逐漸發展成為大河的寫生。此曲是史麥塔那由六首組曲構成的連篇交響詩「我的祖國」(My Country)中的第二號組曲。樂曲開頭是莫爾島河的源頭,水滴滴下形成潺潺溪流,許多溪流匯集使得河道加寬流速增快,流經森林,流經田野,有獵人追逐獵物的號角聲;它又流經村莊,有村民在舉行婚禮愉快的跳舞,河流越急,河道越寬,越過急流,流經險灘,終於雄壯流進布拉格市區,又逐漸流向遠方而去。史麥塔那以長笛及豎笛來描繪水滴及溪流,又以雄壯的管弦樂來表達它流進布拉格。我第一次到布拉格時,目睹Vltava河,站在著名的查理士大橋看著河水在蒼茫暮色中緩緩流著,深深為這景色及腦海中的音樂旋律所感動。布拉格除了豐富的建築、人文及歷史外,這條莫爾島河及其音樂,也使它更迷人。

  史麥塔那1824年3月2日出生於Litomysl,父親是釀酒商人,也是業餘音樂家。他5歲時就能參加弦樂四重奏的表演,6歲時鋼琴獨奏。學校畢業後,他到布拉格發展,認識了一位幫助他的女鋼琴家科拉洛娃(Katerina Kolarova)後來兩人結婚,他也曾拜師學作曲,認識當時著名的作曲家李斯特、舒曼及克拉拉、以及白遼士等人。他在23歲時開辦音樂學校,但不久發生反抗奧國的革命,他參與革命活動,隨後於1856年流亡到瑞典,1861年回國定居為創作捷克本土音樂而努力。「我的祖國」陸續完成在1874到1880年間,1876年他完成自傳式的「e小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4個樂章分別為「年輕時追求藝術」、「少年時的歡樂時光」、「初戀的幸福」及「向國民音樂努力的愉快道路」,但其他一些歌劇作品都不算很成功。1874年他已顯出耳聾的跡象,晚年有精神錯亂,於1884年5月12日死於布拉格精神病院。史麥塔是位波希米亞民旅主義的作曲家,為「國民樂派」重要的作曲家。

 
印象樂派作曲家德布西(Claude-Achille Debussy, 1862-1918)有首著名的交響詩作品「海」(La Mer),以「海上的黎明到中午」、「浪花的嬉戲」及「風與海的對話」來表現他對海的興趣。德布西非常喜歡海,「無論是海的聲音,海空相隔的一線,吹過葉梢的風聲,或者小鳥的叫聲,這一切都給我們帶來無限靈感,在心中激起許多的印象。這些印象中的一個記憶,有時候會突然無意間向外湧現,形成音樂。而音樂本身便各自內含有自己的和聲」。因此德布西描繪第一道霞光映照在緩緩起伏深沈的水面上,令人想起廣大無限的大海和天空,捕捉陽光照耀在海浪上的瞬間變化,素描時而平靜,時而狂暴的風與海的對話。

英國近代作曲家佛漢威廉士(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也創作了第一號交響曲「海」(A Sea Symphony),以各種意象「航向大海的船隻」、「尖銳的風吹聲」、「各國水手的呤唱」、「獨自在寧靜的海灘」、「當我注視閃耀的繁星」等等,來表現海的各種面貌。他另外一首「南極」交響曲(Sinfonia Antartica),則表達出南極大陸大自然的力量和無人居住的荒涼景象,冰山、濃霧和暴風雪,船隻遇見鯨魚,快樂的企鵝等景觀。他的管弦樂都要加上人聲合唱才能充份表現大自然的風光。
  流動的海或河流可用音樂來表達,那麼沈靜不動的山呢,作曲家們自然也要用音樂來歌頌表現。出名的一個作品就是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的「阿爾卑斯」交響曲(An Alpine Symphony),他用22個樂段來描繪阿爾卑斯山的百貌,分別為夜晚、日出、登山、走入森林、溪邊漫步、在瀑布邊、幽靈幻影、繁花盛開的草原、山中牧場、在叢林和草叢中迷了路、在冰河上、危險的片刻、在峰頂、遠望、上升的霧、太陽漸漸微弱、悲歌、暴風雨前的寧靜、雷雨和下山、日落、收場、夜晚。由這些標題我們仿佛是個身歷其境的登山者,體驗了阿爾卑斯山區多采多姿的一日和飽覽了明媚或者狂暴的風光。
 
  美國亞里桑那州著名的大峽谷(Grand Canyon)也入了古典音樂,這是由美國作曲家葛羅菲(Ferde Grofe, 1892-1972)創作的「大峽谷組曲」(Grand Canyon Suite)。他於1920年時初次看到大峽谷的壯麗景色,為其豐富的土地景觀所震撼,馬上決定要把它們寫入音樂。他先完成了「日出」和「日落」兩段,後來到1931年在友人要求下又創作了「多彩的沙漠」、「在山路」和「豪雨」三段,組成了這首著名的組曲。他描繪出黎明時分陰影逐漸消失,峽谷在晨光下閃閃發亮;接著巨人的手為這些永恆百萬年的沙漠和岩石塗上紅、綠、黃、灰等色彩;遊容在騾背上深入峽谷內部,騾子輕快地上下狹窄彎曲的小路;太陽西沈、峽谷底部變暗、襯托出頂部更亮麗,然後狂風刮起,閃電暴雨接踵而至,不久風停雨消,峽谷又恢復寧靜,沐浴在月光和滿天繁星下。葛羅菲自述:「這部作品源自我們所看到,所聽到和所感受到的。我想我從這首樂曲中表現出美國精神….捕捉到美國音樂的精髓….我們的大地充滿豐富的音樂性,你只要用心聽你就能聽到它們….」。

  另外一位美國現代作曲家霍華涅斯(Alan Hovhaness, 1911-)創作了一首「神秘的山」(Mysterious Mountain)和另一首「聖海倫山」交響曲(Mountain St. Helens Symphony),描述他對山的崇敬,「山,就像金字塔一樣,是人類試著瞭解神明的象徵。山是世俗世界與心靈世界象徵性會面的地方」。位於西雅圖南方的聖海倫山是個活火山,在1980年5月18日曾爆發,居住在附近的霍華涅斯目睹整個過程,並以音樂紀錄下來。第一樂章描寫火山爆發前的壯觀雄偉,第二樂章描述山中精靈之湖在被毀前水色之美,第三樂章則為火山爆發,他用鼓、號及管弦樂齊鳴來表達火山爆發的壯觀震撼場面(此為古典音樂中檢驗音響效果著名的一段),然後爆發停止,舊觀盡去,美麗生機盎然的大地仍然長存。有次隨團到奧勒岡州波特蘭市郊外去參觀一個除役中的核能電廠,看到St. Helen Mountain的路標,似乎離我不遠,但終究沒有機會去一探究竟。

  當然欣賞這些「音樂風景」,還是需要一些想像力及「境由心生」,樂聖貝多芬的第六號交響曲「田園」(Symphony no.6, Pastoral)就是一首寫景又寫境的好樂曲,其五個樂章分別為「抵達鄉村時的愉快心情」、「小河邊風光」、「村民們愉快的聚會」、「暴風雨」和「牧童的歌聲-暴風雨後的感恩」。這首樂曲中,貝多芬特地使用短笛、長號和定音鼓來表現尖銳的風呼嘯聲,雷電交加的暴風雨聲。但在潺潺流水的小河邊,有白頭翁(雙簧管)、夜鶯(長笛)、布榖鳥(豎笛)和鵪鶉等在互相唱和,好一幅百鳥嬉春圖,這一段是我當初剛聽古典音樂時最喜歡的,「田園」真是風光無限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