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馬勒夫人的情人們--記愛瑪多彩多姿的藝術人生

      馬勒是19 世紀末,20世紀初一個重量級的作曲家與指揮家,其交響樂作品規模宏大,時間特長,有些樂迷偏愛聽他的作品。他的感情生活並不順利,曾失戀多次,最後娶了位秀外慧中的音樂才女愛瑪,她的一生多采多姿,比馬勒的音樂可能更吸引人。

     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於1860年7月7日出生於波希米亞的一個小鎮Kalist,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的精華地區。他的父母共生下14個小孩,但有七個夭折,馬勒排行第二,但因為哥哥從小夭折,他成為家中的長子。他的出身及成長環境深深影響他的一生及所創作的音樂。馬勒家是猶太人,但「奧國人說我是波希米亞人,德國人說我是奧國人,其他地方則說我是猶太人,不管去那兒都是外國人,永遠不受歡迎。」沒有歸屬感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他父母勉強結合的不幸婚姻,他的父親是典型的一家之主,粗暴、好勝、專橫,所說的每句話都是家規律令,母親是天生微跛,纖弱無助的小女人,操持沈重家務之外又一再懷孕生子,毫無幸福可言。加上馬勒自小看慣了家中弟妹的夭折,死亡的氣息似乎永遠盤旋在家裡,使得他的一生都在探索生命與死亡的意義,也成為他往後音樂創作的中心主題。

    馬勒在大約4,5歲時就展露了不凡的音樂才能,可以在鋼琴上即興彈奏,他的父親就送他去學鋼琴,期望他能出頭天以光耀門楣。馬勒15歲到維也納音樂院就讀,18歲畢業時面臨是否成為專業鋼琴家的抉擇,在聽過李斯特和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後,決定放棄鋼琴改走作曲。當時是歌劇最盛行的時代,幾乎每個稍具規模的城市都擁有歌劇院,馬勒也就從歌劇指揮開始他的音樂生涯。他從地方性的小歌劇院礪練經驗,漸漸提昇到大歌劇院,37歲那年起如願以償擔任維也納皇家歌劇院指揮長達10年,塑造了馬勒時代,1907年應邀到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擔任指揮,晚年因病逝世於維也納。儘管馬勒一生忙於指揮事業,他仍創作了11首交響曲(1~9號,未完成的10號以及大地之歌,後著以中國的唐詩為音樂創作主題)與許多管絃聲樂曲集(悼亡兒輓歌,少年的魔法號角,悲嘆之歌,旅人之歌….)。他的音樂在他死後沈寂了一陣子,二次大戰前後又因納粹統治歐洲禁止演奏,但在1970年代又快速再度興起,成為演奏會的常備曲目,確立馬勒在古典音樂作曲家中屹立不搖的地位。他的音樂被視為最富有哲學意味,他也是一個最偉大和最後的浪漫主義者。

    儘管馬勒是個有所成就的作曲家與指揮家,他的感情生活並不順遂,戀愛也失戀過好幾次。他19歲那年初戀愛上他的家教學生,這段短暫而無望的戀情促使他創作了3首歌曲。23歲那年擔任德國Kassel歌劇院指揮時愛上一個女高音,這段刻骨銘心的戀情促成了他的第一部傑作「旅人之歌」。25歲時在布拉格的歌劇院愛上公開演唱這些歌曲的歌手,27歲在萊比錫歌劇院時又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他愛上作曲家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以歌劇魔彈射手著名)的孫媳婦Marion Weber,大他7歲的已婚女子,這段不倫之戀產生了他唯一的歌劇作品。接著35歲馬勒在漢堡國家劇院時又與一位女高音譜出他最長也最熱烈的戀情,但迫於輿論無疾而終。歷經這麼多次「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感情事件之後,終於馬勒遇見了他的另一半—愛瑪.辛德勒。

    馬勒在1901年11月7日他41歲時認識了小他近20歲的愛瑪,隔年3月9日就結婚了。馬勒其實是個大男人主義者,他期待他的妻子要為他理家生子,抄寫樂譜,分享他的成功與喜悅,挫折與痛苦。「我還必須承認我作曲時極需要孤獨,我身為創作藝術家,對這一點要求無條件的配合。我的妻子必須同意我和她分房而居….她必須同意只能在事先訂好的時間和我在一起,這時候我希望見到她梳理妥當,衣著光鮮。….如果我有時候不想見到她,她不應該生氣,或是以為我對她疏遠,冷淡或不滿。一言以蔽之,她需要的是就連最可人最體貼的女人都沒有的特質。」因此他們兩人將近10年的婚姻生活是波濤起伏的。

    愛瑪(Alma Maria Schindler, 1879~1964)是位秀外慧中多才多藝的才女,她的父親是位著名的風景畫家,於1892年過世,母親守寡5年後與丈夫的弟子卡爾莫爾結婚。愛瑪是位美貌才情極具異性吸引力,又自承慾念強烈的女人,她一生中所交往的都是有天份成就的藝術家,依資料可知有畫家克林姆(Klimt),作曲家柴姆林斯基(Zemlinsky),馬勒,作曲家費滋納(Pfitzner),建築師葛羅畢斯(Gropius, 第二任丈夫),畫家克克旭卡(Kokoschka)以及作家維爾夫(Werfel, 第三任丈夫),顯然藝術天才的火花對愛瑪有致命的吸引力。在她的這些情人中,克林姆是二十世紀初的重量級畫家,她繼父的好友,愛瑪與他愛戀但是母親反對;柴姆林斯基是她的作曲教師,是當時維也納新音樂手法的先鋒人物;費滋納是馬勒家常來往的朋友,是當時有聲譽的作曲家;葛羅畢斯是對應用藝術及建築設計有深遠影響的包浩斯(Bauhaus)運動的創建人;克克旭卡是位畫家,也是她的最愛。

     愛瑪與馬勒結婚後,因他的大男人主義,被迫放棄了作曲,專心相夫教子,為他抄譜,陪他到各地指揮,目睹馬勒的名聲鵲起,從其中得到安慰,愛瑪成了馬勒工作的催動力,也是他生活中的安定要素。1907年他們兩人的生活面臨三個無情的打擊:第一是大女兒瑪麗亞同時染上白喉及猩紅熱,以4歲半稚齡夭折;第二是馬勒迫於維也納不同樂派的鬥爭,辭去維也納歌劇院的總監(因此轉赴紐約發展);第三是醫生診斷出他有心臟瓣膜的病兆(最後奪去了他的生命)。馬勒在紐約的指揮工作(大都會歌劇院及紐約愛樂)並不很順利,因為他的色彩鮮明,獨樹一幟的藝術堅持,引起保守的樂團委員不滿。愛瑪則一直沒有從喪失愛女的悲痛中恢復,甚至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此時他們兩人的生活及婚姻也亮起了紅燈。

    在愛瑪調養的階段,接受了醫生所開的跳舞處方,因此在跳舞場合認識了小她4歲年輕有為的建築師葛羅畢斯(Walter Gropius),他驚為天人迫不及待展開追求。但他犯了致命的錯誤,居然在給愛瑪的情書信封上筆誤成收信人為「總監馬勒先生」,因此三人面對面展開談判,愛瑪面對抉擇,還是選擇了馬勒,因為「我根本不能想像沒有他的日子….更別說是和另一個男人一起過日子。我常常會想要自己一人到別處展開新生活,但從來沒想過和另外一個人的可能。馬勒是我生命的中心。」馬勒後來給她的信中也寫道:「如果你當時離開我,我會像沒了空氣的火焰遽然而熄。」這起事件使馬勒幡然領悟到他以往對愛瑪的忽視,他對她加倍的體貼與關懷,深怕失去他的最愛,他也曾因此去看心理醫生(著名的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在他的第8號交響曲首演前,他對愛瑪說:「每個音符都是為你而寫。」
在他未完成的第10號交響曲手稿上寫著「為你而生!為你而死!愛瑪!」馬勒終於走到他生命篇章中的最後幾頁,他的病情加重,由紐約回到維也納治療但沒起色,愛瑪在病床邊照護得無微不至,他陷於昏迷狀態中喃喃自語念著「我的愛瑪」。1911年5月18日晚上11點,馬勒在雷電交加的暴風雨中過世,臨去之際的最後一句話是「莫扎特」。

   馬勒去世時,愛瑪才32歲,到她1964年去世還有53年日子要過,也不能期待她就孤單一個人走下去,因此葛羅畢斯在歷經一番追求後於1915年與愛瑪結婚。但是婚後愛瑪仍不改另結新歡的老毛病,又與畫家克克旭卡及作家維爾夫來往,後於1929年與維爾夫結焝,兩人後來移民美國終老於此,結束愛瑪充滿藝術火花的一生。現在來看看她這些情人們的事蹟及成就。

    克林姆(Gustav Klimt, 1862~1918)生於維也納近郊的一個小鎮,父親是來自波希米亞的金銀雕刻師。他14歲與弟弟一起進入在維也納的奧地利皇家工藝院的美術學校就讀,繪畫的天份很快就展現出來。在就學期間就承接商業性的裝飾設計工作,21歲畢業和弟弟及朋友合資成立「藝術公司」,承接哈布斯堡王朝各地劇院的裝飾性壁畫,並在維也納地區為許多重要建築物作畫。克林姆不善言辭與寫文章,尤其不善於為自己的作品宣傳,加上他生活及作品內涵的神秘性,使得他成為被孤立、被誤解的藝術家,其實他是當時相當成功的畫家,並成為奧地利新藝術運動中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的創辦人,如今被認為是維也維現代主義(Vienna Modernism)的前輩。克林姆終身未婚,但有個愛人艾米麗,過著波希米亞式的生活,於1918年中風而去世。
他的畫作深受許多美術愛好者的喜愛,描繪19世紀末維也納華麗女性的情慾與頹廢,並由家學淵源的金雕利用金箔與線條表示「性」與「死」的金色幻想,同時將日本浮世繪及中國民間刺繡的圖案放進他的肖像畫裡,充滿東方異國風味。他的以點描技巧畫成的抒情風景畫,不同於當時印象派畫作,令人有融入畫中的生動感。他的主要作品大部分收藏在維也納的奧地利美術館,以"吻"最出名,是唱片與許多商品最愛的裝飾畫.

    費滋納(Hans Pfitzner, 1869~1949)出生於莫斯科,從法蘭克福音樂院學成後以合唱指揮開始音樂生涯,1908年擔任史拉斯堡音樂院 教授及歌劇指揮,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柏林藝術學院任教,1930年在慕尼黑藝術院,1934年退休。從退休後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費滋納活躍於古曲音樂界,擔任指揮,舞台總監並發表他的樂曲。但戰後他漸漸被遺忘,直到由維也納愛樂協會為他安頓生活並介紹其作品給大眾,他80歲生日時許多城市為他慶生,但兩週後他就去世了。費滋納的作品被錄成唱片的不多,但我有他的4張CD及2張LP唱片,涵蓋大提琴/小提琴協奏曲,交響曲,管弦樂等,是我偏愛的作曲家之一。

    葛羅畢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則是20世紀建築界及設計界的大人物,建築方面與美國的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瑞士的科比意(Le Corbusier, 1887~1965)齊名,同    為現代主義建築的大師,他更出名的是創建了包浩斯(Bauhaus)設計學院,影響設計界深遠。葛羅畢斯於1919年開辦包浩斯時年僅36歲,已經是世界公認的一流建築師,但他希望建立一所現代化的藝術與設計學院,把精巧的設計與工業技術調合起來。此學院先是在威瑪成立,1925年搬到Dessau,葛羅畢斯親自設計包浩斯的校舍,並創立建築系,他於1928年辭去校長職務。1932年由於泛政治化及納粹控制議會,包浩斯搬到柏林。但是1933年1月德國納粹政府上台,包浩斯不願聽命於納粹為政治服務,因此被文化部勒令關閉。包浩斯的教授和學生流散歐美,許多人後來移民美國,1939年在芝加哥創立新「包浩斯」,以後成為芝加哥藝術學院。

    維爾夫(Franz Werfel, 1890~1945)為奧地利作家,生於布拉格的一個猶太人富商家庭,在布拉格長大,後來在萊比錫和漢堡深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遭納粹追緝,輾轉流亡到美國,後歸化美籍,與妻子愛瑪在美國度過一生。國內有由名女作家張秀亞翻譯的作品「聖女之歌」。


柴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是當時的作曲家,也是愛瑪的作曲老師,他的作品錄音我特意收集了一些CD與黑膠唱片。而克克旭卡(Oscar Kokoschska)的繪畫則受到克林姆的啟發,他與愛瑪曾有過一段熾熱的愛情,卻未成眷屬。
     由愛瑪一生所串起來的這些有所成就的藝文名人,具體而微代表了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新藝術」(Art Nouveau)一直到20世紀上半的建築及應用藝術的風格主調。而愛瑪與這些才子相熟識往來,並進一步與他們結婚生活,可知她應是一個有慧根且多才多藝的才女,可惜沒有留下流傳後世的知名作品,徒留多情虛名而已!


延伸閱讀:
1. 馬勒,Edward Seckerson著,白裕承譯,智庫文化公司,民國84年。
2. 克林姆魅力,洪麟風著,藝術圖書公司,民國89年。
3. 聖女之歌,Franz Werfel著,張秀亞譯,大地出版社,民國75年。









克克旭卡畫的"暴風雨"描繪他與愛瑪的愛情





  展演愛瑪多采多姿一生的電影"Bride of the Wind",與其傳記書同名, 其上的宣傳"Her passion inspired genius"說明她的魅力 





   







愛瑪的音樂作品"Lieder"與其作曲老師柴姆林斯基的在同一張CD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