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古典音樂中的戰爭--從俄羅斯的兩次戰爭災難談起

俄羅斯(Russia)是個極端矛盾的國家,她曾是共產集團老大哥蘇聯(U. S. S. R)的主要核心國家成員,對20世紀歷史有極大的影響。在她的歷史發展上,曾遭受許多外族的侵略,內政上也一再上演高壓統治、集權整肅、奴役人民、革命抗爭的輪迴。但是在另一方面,她的文藝成就,包括文學、音樂、舞蹈卻是耀眼輝煌,對人類文化發展有很大的貢獻。俄羅斯可說是個集苦難、悲情和美麗的國家。在她的近代史上曾遭受兩次戰爭大災難的威脅,憑著俄羅斯人民的堅毅對抗終於戰勝,這些事蹟由古典音樂記錄流傳下來。

1801年,當時的俄皇亞歷山大一世與由拿破崙主政的法國簽訂兩國的友好條約;但是拿破崙在其擴張政策下於1805及1806年接連打敗俄羅斯的盟友---奧地利和普魯士,兩國直接衝突,拿破崙決定進軍征服俄國。1812年6月初,法軍以60萬大軍,一千一百尊砲攻進俄國本土,俄國採取守勢戰略,經過幾次小規模的接戰後,俄軍敗退。兩軍於9月7日在莫斯科外的小鎮Borodino展開大規模激戰,雙方各約12萬人作殊死戰鬥死傷近半,俄軍撤回莫斯科後再撤出該城,拿破崙於9月14日進入莫斯科,卻只是個空城,因為俄國撤出所有的糧食、裝備並且放火燒城,以進行焦土抗戰。到了冬季來臨,法軍面臨補給不足,缺冬衣缺糧食的窘境。拿破崙在莫斯科待了一個多月,只好於10月19日下令撤軍回法國,此時俄軍在後沿路追擊,法軍一路挨打蒙受重大損失,最後於12月底回到巴黎的只有三萬人。拿破崙征俄的失敗是他由盛轉衰的開始,而俄羅斯則大軍直抵巴黎,強迫拿破崙退位,建立起她在歐洲的地位。

這段俄羅斯在歷史上戰勝拿破崙的英勇事蹟,自然是俄羅斯人民的驕傲,因此柴可夫斯基於1880年以此事蹟譜成了著名的「1812年序曲」(1812 , Festival Overture),並在1882年的「莫斯科藝術與工業展覽會」舉行首演,同時慶祝於1812年遭受破壞的中央大教堂重建完成。當時參與演奏的,除了管弦樂隊外,還有軍方的銅管樂隊以及實際發射大砲來加強樂曲的聲勢,也因此成了此曲演奏的傳統。柴可夫斯基在16分鐘中先以大提琴曲演奏出「神佑吾民」,接著由法國國歌「馬賽曲」的片段與俄羅斯民謠來回爭先演奏來表現兩軍的激戰,逐漸的俄國曲調佔了上風,馬賽曲消失,在大砲聲中銅管樂和教堂鐘聲齊鳴慶祝勝利的來臨。「1812年序曲」因為有嘹亮的銅管樂及大砲聲(使用實際的大砲或模擬聲),因此大砲的音響效果就成為聆聽這首樂曲的重點,此曲也因此聞名而受人喜愛,只有在法國不會演奏此樂曲。我有一片慶祝柴可夫斯基誕生150年的音樂DVD,片中就有「1812年序曲」,當在音樂廳內演奏到有大砲聲時,室外就有一列大砲輪流發射(應該有13響),構成熱鬧激奮人心的場景。不可一世的拿破崙一世英名,卻在「1812年序曲」的演奏中,時時提醒世人他曾有過的失敗,地下有知應是心情很鬱悶吧!

近代俄羅斯的第二次外來災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希特勒的入侵。希特勒崛起後,欲圖稱霸歐洲,當時蘇聯的史大林自知無法與之抗衡,因此雙方於1939年曾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是德國還是在1941年6月對蘇聯發動戰爭。德軍共分三路,勢如破竹,很快佔領大片土地,殺傷及俘虜了三分之二的蘇聯軍隊。在史大林暴政下的俄國人民起先是歡迎德軍的,但是希特勒視他們為次等民族,反而激起俄國人民禦侮的決心,於是在「偉大的衛國戰爭」號召下,給了史大林反擊的機會。德、蘇兩軍的決戰點在列寧格勒(原名聖彼得堡),德軍在1941年8月開始圍攻該城,展開長達890天的包圍戰。該市原有居民280萬,到1943年3月只剩63萬9千人,整個城市面目全非,元氣大傷至今無法完全復原。1942年9月德軍另闢一個主戰場,雙方在史大林格勒展開決死戰,德軍雖佔優勢卻仍無法攻下該城。接著冬季來臨,希特勒步上拿破崙當年的命運,補給出了問題,士氣低落,反成劣勢。1943年2月在俄國的德軍向蘇軍投降。自此以後,蘇軍反敗為勝,終將德軍趕出俄國,蘇聯也獲得主導地位,成為戰後強權,因而成為東西方對抗冷戰的鐵幕集團霸主。

在列寧格勒被圍城期間,蘇聯著名的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Dimitri Shostakovich , 1906~1975)創作了一首交響曲,取名「列寧格勒」以激勵士氣,這是他的第七號交響曲。蕭士塔高維奇當時被困在該城,也參加了消防隊及監視敵機等工作。他在這種慘烈的環境下很快(1941年12月)就完成這首「列寧格勒」交響曲,1942年8月在該市首演,成為抵抗德國的精神象徵。該交響曲長達75分鐘,作曲者以「戰爭—回憶—祖國大地—勝利」四樂章來表現,第一樂章在描寫和平生活遭受戰爭破壞,雖然充滿哀傷,但仍以明亮、鼓舞的精神堅信必可打敗希特勒。第二樂章及第三樂章在表現蘇聯人民不被征服的決心和接近勝利時的信心,第四樂章則由生死奮鬥中激發出狂喜,我們反攻了,祖國勝利了。

蕭士塔高維奇共創作了15首交響樂曲,是個備受爭議的作曲家,有人認為他是蘇聯共產政權的御用藝術家,但他也數度遭受當局的批判,好幾次改變作曲的風格。除了這首「列寧格勒」交響曲外,他的第二號交響曲「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講的是列寧於1917年10月無產階級革命成功取得政權,接著於1918年1月成立「蘇維埃俄羅斯共和國」,成立共產黨的史實。他的第11號及第12號交響曲,分別描寫1905年及1917年的兩次革命,也是在討好阿諛社會主義。1905年的革命指的是農民、工人的抗暴對抗尼古拉沙皇的事件。所以他的作曲內容確實有迎合當政者的事實,但終究他的藝術信念及作曲技巧是優異的,近年已獲得平反,作品較常在世界各地表演。

1813年6月12日,英國的威靈頓公爵(Duke of Wellington , 原名 Arthur Wellesley)在Vitoria 打敗了法國在西班牙巴榮納(Bayonne)的國王 ( King Joseph Bonaparte , 為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的哥哥,拿破崙將西班牙封給了他),將法軍趕出西班牙退回法國,這場戰役的勝利大大鼓舞了當時歐洲反拿破崙的國家。當這個好消息傳到維也納時,反對拿破崙的貝多芬(他原本是支持拿破崙的,但在他取得政權,棄共和稱帝後,貝多芬氣得把本來要獻給他歌頌他英勇事蹟的第三號交響曲「英雄」樂譜封面上的”獻給拿破崙”劃掉)在朋友建議下創作了一首「威靈頓的勝利」(Wellington’s victory)管弦樂曲,於1813年12月首演。首演時在奧地利和巴伐利亞殘廢軍人協助下,由維也納音樂家分據舞台兩旁各有一位指揮,而由貝多芬在中間為總指揮。此曲演奏時,先是由小鼓及小喇叭演奏代表英軍的進行曲 “Rule Britannia” ,接著演奏代表法軍的法國戰歌旋律,然後就是此起彼落的步槍聲和大砲聲代表激烈的戰鬥,漸漸的法軍的聲音消失了,喧鬧的慶祝聲伴隨著「神佑吾王」(God Save the King)宣告英軍的勝利。這首不算很成熟的管弦樂曲帶給貝多芬不少的樂趣,在當時也頗受歡迎。顯然的,柴可夫斯基注意到貝多芬的這首作品,因此於1880年創作了1812年序曲。


20世紀上半的兩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許多的災難和痛苦,敏感的作曲家當然也會藉音樂來表達出來。當中最著名的作品應屬英國作曲家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 , 1913-1976)的「戰爭安魂曲」(War Requiem)。布列頓根據一位英國詩人歐文(Wilfred Owen)的九首詩文,並由傳統拉丁經文的安魂曲中挑選六段,以安魂曲的形式配上特別的演出編制---人聲獨唱、合唱、管弦樂團、管風琴和室內樂團,譜成長達約80分鐘史詩般的作品。歐文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親身經歷戰爭的可怕,於1917~1918年在戰壕中寫下這些詩作--「死在戰場上的士兵」、「號角響起」、「下一場戰役」、「徒然」等等有反戰意味的作品,他本人不幸在一次大戰結束前8天死於戰場。

布列頓本人親歷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轟炸倫敦,也有好友死於戰場,因此當他受邀為毀於二次大戰的一座大教堂完成重建創作一首樂曲時,便決定以安魂曲來批判人類戰爭的罪行。此曲於1962年5月30日於大教堂首演,布列頓在「戰爭安魂曲」總譜首頁特別題上歐文詩集的序言:「我心所繫 並非詩文。我的主題是戰爭,以及對戰爭的憐憫之情」,首演時他特別邀請英國男高音,德國男中音及愛爾蘭女高音同台獻唱,向世人宣示「終結戰爭,共享和平」的真締。布列頓紀念戰爭的方式,不是像貝多芬、柴可夫斯基以具像的戰爭場面來描述,而是以深沉哀傷的「安魂曲」形式來哀悼二次大戰對人類文明造成的災難。

21世紀,還會有像上世紀的世界大戰嗎?又會有那位作曲家會以何種形式的音樂創作來記錄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