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當女性主義遇上存在主義--西蒙波娃和沙特的心靈愛戀

  
     已過世知名人物的前塵往事會登上國際媒體,表示有足夠的新聞價值,尤其在國內報紙的國際新聞版面上,要能被編輯看上登出,更表示出它的份量和引人注目。前回曾提過愛因斯坦的情人和衛星新聞就是一例,現在再來說說另外一則。今年4月22日聯合報國際新聞版有則新聞,標題是「沙特外 波娃還有第二個他」,副標題是「哲學大師只是知性伴侶,繼美國情人曝光後,1930末期的情書出版,又披露她另一段姊弟戀」,這則新聞一般人不會去特別注意,但因為新聞的兩位主角是我感興趣的,因此剪報保存至今,就來講一下兩位主角──沙特和波娃的故事。

     先說沙特,全名是讓.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a, 1905~1980),是著名的法國存在主義大師。沙特的父親是法國海軍軍官,曾到中南半島服役,母親安娜.瑪麗.史懷哲(Anna Mary Schweitzer)喜愛音樂(她的堂哥就是很出名的哲學、醫學與音樂家,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曾獲得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沙特1905年出生在巴黎,出生不久父親就因腸炎而過世了,他跟母親回娘家與外祖父同住,11歲時母親改嫁,繼父關心他的教育,送他到巴黎唸中學,19歲時進巴黎高等師範學院,讀書時喜歡哲學、文學也常寫文章批評學校與社會。他為人慷慨,也是情場高手,1929年認識了西蒙波娃。沙特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後,並沒有成為教師,反而到出版社工作。1929年他入伍服役,退伍後被分派到巴黎附近當哲學教師。

     1938年沙特出版了他著名的作品「嘔吐」,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表達他對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引起很多的評論,樹立起他的作家形象。接著他陸續完成一些短篇與中篇小說。1939年,二次大戰爆發法國向德國宣戰,沙特又入伍,後來被俘在戰俘營待了9個月。沙特獲釋後恢復教職,同時參加一些政治活動、寫作,醞釀自己的思想。1945年,他出版了兩部長篇小說,又創造出「存在主義」這個名詞,風靡全國,沙特因此成名。他年輕時曾參加過共產黨,1952年他又成了共產黨的同路人,應邀訪問蘇聯,參加世界和平大會,1955年也曾到中國訪問兩個月。他反對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戰爭,曾受到政府的迫害。他反對美國轟炸北越,同時訪問埃及和以色列,支持捷克對抗蘇聯的入侵,參加了不計其數的政治活動,包括遊行示威、發表聲明、出庭作證及簽名抗議等。1964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對我們時代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沙特卻拒絕接受,理由是他一向拒絕來自官方的榮譽。1968年以來,沙特苦於身體的各種疾病,曾經腳痛幾乎不能走路,也曾差點兩眼失明。1980年4月沙特因為氣喘發作而去世。

    沙特年輕時曾對一位少女說:「我要同時成為斯賓諾莎和司湯達爾」,斯賓諾莎(Spinoza,1632~1677)是他最喜歡的哲學家,司湯達爾(Stendhal, 1783~1842)則是他最喜歡的作家,而那位少女就是與他相伴50餘年,成為他一生最重要伴侶的西蒙.波娃。西蒙.波娃(Simon de Beauvoir, 1908~1986)是著名的法國作家及女性主義者,1908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為律師,小時候就讀於天主教學校。她性格沈穩,喜歡讀書,17歲時進入索本大學攻讀哲學,21歲時取得教師資格,後被派往馬賽教書,教授勞動、資本與殖民主義等課程,以及為學生講解紀德(Andre Gide, 1869~1951,1947年諾貝爾獎得主)和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1871~1922,著有「追憶逝水年華」)的文學作品。她陸續又在盧昂、巴黎教書,風評不算很好,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使她正視政治的影響力,也展開她的寫作生涯。1947年她到美國做演講旅行,1949年6月她的名作「第二性」第一卷出版,廣受好評,10月出版「第二性」第二卷,卻因內容大膽描寫性備受誤解,引起爭議。1954年波娃出版了「一代名流」,榮獲法國最崇高的龔固爾文學獎。她和沙特積極參與政治活動,1958年參加法國左派的大規模抗議遊行,1960年訪問古巴,支持1968年的五月革命,散發新左派機關報等,她和沙特比共產黨還要左派。她有過人的精力,熱中於讀書和旅行,1965年曾因車禍差點喪生。1980年4月沙特過世,給波娃很大的打擊,但她仍然振作精神出版作品,支持女性運動。1986年西蒙.波娃因為肺病的折磨病逝巴黎,結束她燦爛的創作生涯(總共出版了30本作品)。

     沙特和波娃這對20世紀文壇和哲學界很受注目的革命情感伴侶,是如何度過兩人一生的心靈愛戀呢?1929年兩人認識開始熱戀,不久沙特提議簽個兩年的協議──兩人在一起親密生活,全心全意,毫不保留把自己奉獻給對方,兩人之間不應該相互欺騙,也不應該相互隱瞞,彼此偶然的愛情都要讓對方知道。當時是沙特在服役,波娃在各地遷徙教書,兩人離多聚少,沙特後來曾提議結婚,但波娃沒答應。隨著兩人進入社會工作,彼此的感情就有了很多的變化和衝擊。1935年沙特愛上一位波娃的學生奧爾加,波娃也喜歡她,三人曾展開短暫的「三人行」生活。1945年沙特第一次赴美國講學,曾結識一位貌美的M夫人,引起兩人許多爭執。沙特決定一年要和她共同生活3、4個月,他回應波娃說:「我非常喜歡M夫人,但是我願意和你在一起」。1947年波娃到美國講學旅行,愛上了美國作家納爾遜.阿格林(國內出版過他們兩人的書信往來──越洋情書. 2015/2 新出版一本波娃戀人),兩人維持了約5年的戀情。與阿格林分手後,波娃不久又認識了比她小19歲的新聞記者克洛德.朗茲曼,兩人同居生活。至於文首提到的新聞內容是波娃在1930年代末期與一位比她小9歲沙特的學生波斯特的年輕戀情,顯示即使她和沙特有默契與感情,但仍心另有所屬。


     沙特呢?他的情人也不少,他晚年時曾說過:「我通常想像女人會接二連三出現在我身邊,對我來說,每一位女人在一定的時間中就是一切。」,但是「西蒙.波娃的品格使她在我生活中佔據了地位,而她所得到的這個地位是任何人也不能取代的……」。而對波娃來說,與沙特的相識是歡樂也是痛苦,她曾說過:「沙特正好滿足了我15年來的心願;他是個雙重性格的人,在他身上,我重新發現了我所有的怪癖又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只有同他在一起,我才可能永遠承受一切甘苦。」沙特也說過:「在我們之間,重要的是存在著必不可少的愛情,雖然我們偶爾也來點萍水之戀。」,波娃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也符合自己的信念。他們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男女長期相處之道;兩人既是朋友,又似情人,朋友和情人的雙重生活只等於一種生活,沙特曾解釋道:「這是一種深入的關係,它不時成功的創造一種個體,一個我們,這個我們不是兩個你,是實實在在的一個我們。我一生中,都只與西蒙.波娃共同享有著這個我們。」(看得懂這解釋嗎?真不愧是存在主義哲學大師的話)兩人的個性相當不同,沙特外表熱情洋溢,卻是不怎麼貪圖肉慾的人,而外表冷靜的波娃,卻是生性浪漫,富有激情、性格暴躁。但是兩人卻有許多共同的默契和願望,例如都有寫作的願望,想透過寫作來塑造明天的人類,對作家和文學的功用看法一致,兩人同樣蔑視階級制度、陳規陋習、職業、權力、義務以及生活中一本正經的事物等。因此兩個知名人物長達50年公開的感情關係才會如此引人注目。

    至於兩人對哲學、文化的貢獻,只能摘要說說。沙特的存在主義哲學發源自他感受在二次大戰期間世界所受的精神創傷(災禍、屠殺、暴政、飢荒、奴役……),「人是唯一有權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如果他願意做這種主人的話,這就是存在主義的主張,這是一種樂觀主義。」「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有興趣的人請自行探索研究沙特的哲學)。而波娃影響後代深遠的就是她的「第二性」,此書是以存在主義的觀點去探討女性的論著,內容「縱橫驅使性科學、精神分析學、歷史唯物論的成果,以及古今文學作品,把受到男性支配和由社會創造的「女人」轉為客觀的存在,提倡女性解放」,此書是女權運動的經典之作。此書1949年6月出版,1953年英譯本出版,更先後被翻譯成德文、阿拉伯文、日文、丹麥文、西班牙文、希伯來文、義大利文、匈牙利文、挪威文、波蘭文、葡萄牙文、瑞典文、捷克文,當然國內也有中文譯本。「第二性」這本書仍然大量在印行,許多相關的研究與論文仍不斷問世,成為女權運動者的聖經。因為波娃不只是提出了婦女解放的問題,更提出了所有法律、宗教、習俗與文化的問題,使整個社會的結構需重新估價,因此才影響如此深遠廣大。但是儘管西蒙.波娃有女性自覺,她仍然需要感情,需要相伴她50年的沙特,也需要新鮮的愛情,或許這就是人性。

延伸閱讀
沙特與波娃兩人的各種著作,書店不難找到,有關兩人故事的書則有:
1. 西蒙.波娃傳,弗蘭西斯等著,全小虎等譯,志文出版社,民國86年再版。
2. 心靈的伴侶──沙特一生的愛戀,黃忠品著,笙易公司文化事業部,民國89年。
3. 沙特與西蒙波娃的故事,馬德林著,夏伯銘譯,新潮社,民國80年。

2 則留言:

  1. 偶然經過看到此文章,謝謝鉅細靡遺的分享:)
    有個小地方在閱讀起來覺得微微不通順,想說向您說一下:
    「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a, 1920~1980)」經過維基百科搜尋,其出生為1905年唷~
    因為閱讀至此「1929年兩人認識開始熱戀,不久沙特提議簽個兩年的協議」時,感到一點不通順,沙特僅九歲即與大他12歲的波娃熱戀?
    小小的地方,剛好注意到這個於是告訴您~ :)

    他們兩位愛情的存在方式太深度以及心靈契合,仍難讓現代世人以普通的關係方式去解釋
    僅能由兩位的著作一探究竟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