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愛情是隻難馴的飛鳥--記世紀女高音卡拉絲的歌劇人生

     希臘的蔚藍晴空與湛藍海水,似乎適合孕育出美聲歌者。除了有個以演唱民謠及流行歌曲出名的娜娜(Nana Mouskouri),另外一個更是享譽世界有世紀女高音美譽的卡拉絲(Maria Callas),她豐富曲折的一生,比她曾演唱過的任何歌劇女主角更精彩。

卡拉絲(Maria Callas, 1923-1977)原籍希臘,卻出生於美國紐約,當時她的父母剛由希臘移民到美國,父親在一家藥房工作,母親則有個好歌喉的爸爸,在平靜的家庭主婦生活之餘,把希望(及野心)寄託在女兒身上,寄望她成為「享譽全球的偉大聲樂家」。因此儘管家中沒錢,母親也讓她學鋼琴,學芭蕾,並在七歲時開始音樂課程。卡拉絲由學校,電台的歌唱比賽中得獎,漸漸認識到唱歌是她唯一會引人注意,甚至是受人歡迎的,可以克服她自覺圓胖皮膚黑的醜小鴨自卑感。因此在母親的刻意栽培和督促下,她也決心成為最有名、最受人羡慕的歌唱家。
1937年,卡拉絲由她母親帶回希臘家鄉,四處試唱拜師學藝,得到一個亦師亦母的好老師嚴格訓練,開發她的音樂天份潛能,以及培養出智慧、熱情、意志與自負,漸漸成就她的獨特風格,並於1940年在雅典首次職業演出,獲得讚譽。當時正是二次大戰時期,希臘被德國及義大利佔領,生活困苦,卡拉絲以歌聲換來食物和友誼,甚至拯救地下反抗軍(儘管是敵對者,但佔領者的德國及義大利軍中有不少人喜歡歌劇,去年有部電影--戰地情人,就是描述這段時期的一個愛情故事),卡拉絲把握機會,在戰時持續她的歌唱生命,兩度在雅典歌劇院公開演唱,大獲好評,成為希臘最有名,最受人喜愛的演唱家。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卡拉絲決定回到紐約闖蕩,卻無所獲,又於1947年到義大利闖天下。

卡拉絲首站在維洛那(Verona)歌劇節的露天劇場演唱,因此認識了她的丈夫—一個50出頭,愛好歌劇的工業家米奈吉尼(Giovanni Battista Meneghini)。隨著維洛那演唱的成功,卡拉絲開始奔波於義大利各地—威尼斯、羅馬、佛羅倫斯、熱那亞….,在這段時期,米奈吉尼成了她的力量泉源,傾聽她對工作的恐懼,保護她、鼓勵她。在她要到南美洲演唱之前,於1949年兩人在維洛那結婚,兩人維持了約10年的婚姻。卡拉絲曾如此說起他們的感情:「….我會立刻把我的命給他。從那時起,我明白我再也找不到像他這麼慷慨的人….如果他願意,我願放棄我的事業而無悔,因為對一個女人而言,愛比成就更重要。」

Meneghini寫的卡拉絲傳記(左)
卡拉絲繼續她的演唱事業,每演唱一次,她的名聲便提高一次,陸續征服了歌劇界的三大聖殿—義大利米蘭的La Scala (1951年)、英國倫敦的Covent Garden(1952年)及美國紐約的Metropolitan Opera (1956年),攀登上歌劇演唱的顛峰,成為享譽全球的女高音,實現了她幼年時和她母親的夢想。但就在她逐漸登上顛峰之際,有兩件事對她有所影響。第一件是她與母親的關係交惡;她母親想起從前為她所做的種種努力,認為她應該孝順她,尤其她又嫁了一個百萬富翁。顯然卡拉絲無法滿足她母親的期望,兩人開始信件交戰,一方抱怨毫無樂趣的童年,一方訴說她的犧牲。她的母親成了她的敵人,一直到她去世,她母親一直是一個陰影與威脅,因此她與父親反而站在同一陣線上,關係較為親密。

另一件關係重大會影響她發展事業的就是她的身材和體重。當她第一次在維洛那劇場演唱威爾第的「阿伊達」(Aida)時,有評論家批評:「當瑪莉亞‧卡拉絲在舞台上唱阿伊達時,她的腿和大象的腿沒啥分別。」(夠毒吧!)她演唱的有些角色應該有削瘦飢餓的面容,但儘管她把臉色加深,也沒效果,她因此厭倦扮演美貌年輕的女人。她感覺到自己是步履維艱的笨重女人,她的體型會嚴重損及她表演的角色及演唱生涯,因此她決心減肥。她選擇了她的模特兒—羅馬假期中的奧黛麗赫本作為她挑戰體型的目標,體重由1952年12月到1954年總共減少了28公斤(62磅),從一個笨拙肥胖的歌劇歌者變成一個苗條優雅的歌劇女演員,足以勝任許多歌劇女主角的美艷角色。僅管她已成為一位窈窕淑女,但肥胖的陰影仍在,因此她一生都花很大的精力在打扮她美麗的外表上。

就在卡拉絲橫掃歐美歌劇院,聲譽如日中天,榮獲義大利總統及英國女王召見時,她的另一個「真命天子」出現了,那就是富可敵國的希臘船業大亨歐納西斯(Aristotle Onassis)。1957年他們兩人初識在一個威尼斯的宴會上,1958年在巴黎的一個慈善演唱會當天,歐納西斯在早、中、晚各送一大把紅玫瑰,卡拉絲對她丈夫說:「他真浪漫。」1959年歐納西斯邀請他們夫婦兩人參加在「克莉斯汀娜」號遊艇上的地中海出遊,客人包括邱吉爾夫婦,摩納哥的雷尼爾王子等人。這兩個希臘最有名的人,在船上以希臘語談他們彼此的過去,崎嶇的奮鬥過程及未來。卡拉絲第一次感覺到真實、羅曼蒂克及親愛的愛情,她投降在歐納西斯的愛情攻勢,在遊程結束後的第二天晚上,歐納西斯又跑到他們家窗下高唱:「瑪莉亞,瑪莉亞」,米奈吉尼儘管憤怒、痛心、傷心,但有錢人在面對超級有錢人時更覺得有無力感,使他無法挽回兩人的婚姻和感情。


講卡拉絲與歐納西斯關係的書(右)
他們兩人的戀情立刻轟動世界;歐納西斯比卡拉絲大十七歲,她說過:「我有種長久以來被關在籠子的感覺,直到我遇見充滿活力的歐納西斯,我變成另一個女人。」但是現實世界並不是那樣美好,歐納西斯並不想跟太太離婚,而是由太太向法院訴請離婚後才成立,而卡拉絲也歷經冗長而醜陋的離婚程序。但是歐納西斯並沒有跟卡拉絲結婚的打算,儘管她一直在期待著。卡拉絲把她的生活重心放在歐納西斯身上,因此大幅減少歌劇的演出(1958年26場,1960年7場,1961年5場,1962年2場,1963年沒演出),形同結束了她的歌劇生命。

起初卡拉絲為歐納西斯所提供的名利與炫目生活所吸引,但這種新奇和耀眼會漸漸褪色,她要的是婚姻,家庭和平靜安詳生活中的真愛,但歐納西斯卻是喜歡生活在熱鬧、交際應酬和你來我往的世界中。他的財富需要「最有名」的女人來陪襯,卡拉絲的名聲正好滿足這條件。她如同高級精品店裡的貴重首飾,買下來後卻沒有被好好照顧佩戴,只為了滿足富有的虛榮心。歐納西斯對卡拉絲維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她想復出歌劇界,卻苦於喉嚨毛病,無法恢復聲音的水準。歐納西斯曾奚落她道:「What are you? Nothing. You just have a whistle in your throat that no longer works.」卡拉絲43歲時懷了孕,卻被迫去流產。她的歌聲可以征服全世界,卻無法征服歐納西斯,他給她一切東西,除了她真正想要的婚姻。但卡拉絲不圓滿的情感生活還有更大的風暴。

1963年10月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夫人賈桂琳登上歐納西斯的遊艇遨遊地中海,兩人的合照出現在全球報紙,11月底甘迺迪被暗殺身亡後,賈姬被美國新聞界捧成貞節烈婦,但她需要的是安全感和奢侈生活,而歐納西斯渴求名望的毛病又犯了,追求賈姬成了他的目標,他開始周旋於兩個名女人之間。1968年甘迺迪家族的家長羅勃甘迺迪也在競選總統時被刺,婚姻的障礙解除,歐納西斯在拜會過賈姬母親及甘家的老家長露絲甘迺迪後,兩人於1968年10月20日在希臘以希臘正教儀式舉行婚禮。卡拉絲在他們兩人的婚禮過後10天,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發生了這麼多事,我想我的反應很好,不過我的壓力很大,我正極力想控制我自己。我當然認為這是一種解脫,我一會兒充滿信心,一會兒又信心全無。但,我的生活是多麼孤獨,我也無法工作。沒有一個男人是我中意的,要求人忠誠和熱情是太過份了嗎?我已是勇氣消沈,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此時正是她試圖東山再起卻風光不再之時,又遭受這個沈重的打擊。

歐納西斯雖然摘到了天上最耀眼的星星,卻沒有得到他渴望的愛。他覺得賈姬喜怒無常,難以相處「沒心肝和膚淺」,又奢侈會花錢(婚後第一年便花了150萬美元)。他覺得被賈姬利用,知道無法掩飾他的錯誤了,他想起了卡拉絲的好,便又回頭找她。在經過一番努力後(打電話、送花、在窗外吹口哨、大叫、威脅要開車破門而入)卡拉絲又接納了歐納西斯,卻又無法釋然於感情的拉鋸戰,還曾一度自殺未遂入院,因為她覺得自己再度被利用、被欺騙。但是卡拉絲終究愈來愈安於這種關係,儘管令她覺得不滿意和屈辱,卻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卡拉絲最著名並賴以成名的演唱有義大利歌劇作曲家董尼采悌(Donizetti)的「朗梅墨的露綺亞」(Lucia di Lammermoor),貝利尼(Bellini)的「諾瑪」(Norma),以及普西尼(Puccini)的「托斯卡」(Tosca)。但我最喜歡的是她演唱法國作曲家比才(Bizet)的卡門Carmen)中的那首歌—愛情是隻難馴的飛鳥(Là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Love is a rebellious bird),除了音樂絕佳之外,歌詞也深富意思。
我最喜歡卡拉絲在此黑膠唱片中唱的這首歌

愛情是隻難馴的飛鳥,沒人馴服得了牠。
如果牠要拒絕,你就是求牠也沒用。
無論威脅或請求,牠都不為所動。
有人高談闊論,有人沈默寡言,
而我喜歡的卻是他,
即使他一言不發,我仍愛他。


愛情遠離時,你可以等待,
你不想再等待時,它就來了。
它在你身邊,很快地,很快地,
它來了,它去了,它又回來了。
你以為你抓得住它,它卻遠離你,
你以為你避得了它,它卻很快又抓住你。

當卡拉絲最後一次(1974年)在日本札幌公開演唱後結束了她的歌唱事業,歐納西斯也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他病痛纏身,失去愛子,事業走下坡。他決定跟賈姬離婚,重立遺囑,減少給賈姬的遺產。1975年初他在雅典昏倒,到巴黎醫護時帶著卡拉絲送給他的一件紅色開司米爾毛毯。他昏倒後沒再清醒過,於3月15日去世。身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他一心以為他爬到頂端後會感到滿足,所以他娶了最有名的女人,但是「他已爬到樹的頂端,那兒什麼也沒有。」

歐納西斯的死給卡拉絲很大的打擊,沒有他,活在世上已無意義,她變得離群索居自我畏縮,只跟少數幾個朋友來往,也曾回到希臘家鄉度假,但大部分待在巴黎。她不再注意飲食,而變得臃腫,也不很注意吃藥。1977年9月16日,卡拉絲因心臟病發去世,享年53,曾經風靡全世界的一代女高音就此香消玉殞。在她53歲生日時,她曾對朋友說:「我一無所有,我要做什麼?」曾經享盡榮耀富貴的世紀女高音,在生命接近結束時,都有此感嘆,或許,可以給平凡的紅塵男女一些啟示吧!

◎延伸閱讀/欣賞:

1. 卡拉絲的愛恨之歌,施寄青譯,大呂出版社,民國77年。
2. 卡拉絲生前留下很多錄音,她的CD很容易買到,也有不少DVD。


      以卡拉斯為主題的小說與拍成的電影          

名人的陰影--知名人物的另一面

貝多芬(1770~1827)有樂聖之稱,他是古典音樂承先啟後的大師,有太多樂曲為世人熱愛,「英雄」、「命運」、「田園」、「合唱」等共9首交響曲,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16首弦樂四重奏等等都是他重量級的作品,能滿足愛樂者全方位的需求。

舒伯特(1797~1828)只活了31年,卻創作出不少動聽的歌曲(野玫瑰、菩提樹……)和具份量的交響曲、室內樂曲等,他的音樂充滿了歡樂愉悅的氣氛。

舒曼(1810~1856)是一個以推動古典音樂為職志的作曲家與樂評家,可惜英年早逝,他的不少好作品由太太克拉拉廣為演奏宣傳,成為浪漫樂派大師。

波特萊爾(1821~1867)的詩集「惡之華」是以美與墮落為主題,震驚當時法國文壇,卻被法國政府查禁,該詩集令他留名至今為人傳誦。

福樓拜(1821~1880)是法國19世紀的文學大師之一,名作「包法利夫人」不只是世界文學名著,也多次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

莫泊桑(1850~1893),法國最著名的小說作家之一,在他發瘋之前共出版了27本書,包括300多篇短篇小說,6部長篇小說,3部劇本,還有遊記與詩集,他的作品是法國文學的代表。

王爾德(1854~1900)是個活躍於巴黎與倫敦的作家及劇作家,品味高雅、講究穿著,為世人熟知的作品有長篇小說「格雷的畫像」和童書「快樂王子」。

喬哀思(1882~1941),愛爾蘭文學的代表,名作有「都柏林人」和「尤利西斯」,後者是古典文學的重量級作品。

梵谷(1853~1890)出生於荷蘭,是最為世人所認識的畫家,他的作品帶給人深刻的印象,有些極為陰鬱的風格,但都是拍賣市場上的寵愛,本人卻一生窮困潦倒而死。

尼采(1844~1900)是德國哲學大師,集其思想大成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文學與哲學的經典名作,他的作品充滿預言與啟示,有種偉大的風格,對人性有嚴格的要求。

希特勒(1889~1945),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他是誰,德國納粹的狂熱國家主義與民族主義者,創造歷史,改變世界局勢的人大物。

以上提及的這些在音樂、文學、藝術、哲學與政治上,各領風騷的天才或狂人,儘管生不同時同地,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死於梅毒或疑似梅毒,他們許多人一生苦於惡疾纏身,但卻也激發創作出不少精彩作品。這些人都是人類文明思想與政治史上的知名人物,但是在他們光彩的外表後面都有個陰影。

貝多芬晚年完成他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其中的「歡樂頌」結合詩歌、交響樂與人聲大合唱,首演時由他親自指揮。人人熟知的故事是當時他已耳聾,不知道演奏完畢後全場群眾起立鼓掌喝采,是由一位女高音指引他面向觀眾,他才知道這首交響曲獲得完全的成功。但貝多芬是何時開始聽力退化,何時完全耳聾的呢?貝多芬的醫師曾提到1797年他27歲時,有一次發高燒,導致聽覺受損,1801年貝多芬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那個綠眼魔鬼跟我開可惡的玩笑,我的健康糟透了。過去三年,我的聽力每況愈下。」1910年一位耳科專家認為貝多芬得過梅毒,引起第八對腦神經受損而耳聾。不少研究貝多芬傳記的人同意貝多芬經常上妓院。在貝多芬晚年,他經常在維也納的大街上「瘋狂跺腳,頭髮飛揚,邊走邊哭,大聲怒吼」,也有人描繪他的晚年情景為「健康一直很糟,情緒低落,精神緊張,多疑,覺得受迫害,……有時候狂躁,易衝動有攻擊性,要求完美,耳聾易怒」,這些症狀與梅毒麻痺性痴呆階段的症狀吻合。他晚年各種病痛纏身,病歷都顯示出是梅毒病症的徵兆。

1827年貝多芬罹患肺炎,經過長期病魔折磨,生命已經到達盡頭,他寫下遺囑,他的姪兒是唯一繼承人,遺囑手稿上糾結的字母,重複書寫以及歪曲的線條,也是麻痺性痴呆的徵兆。他臨死前向圍繞著他的朋友說:「朋友們,鼓掌吧!戲已經演完了」,結束了他57歲的生命,卻留給世人最豐富的音樂寶藏。貝多芬死後,他的遺體曾被挖掘出來,頭蓋骨曾被解剖檢驗,發現腦幹周圍顯示有局部腦膜發炎的反應,可能是梅毒引起的。1994年他的一小綹頭髮拍賣了7,300美元,買主也是想檢測頭髮樣本,確認他是否得過梅毒。當然也有不少人否認他的症狀是因梅毒而起,尤其是貝多芬的樂迷。當你熱愛他的音樂時,去追究他是否得過梅毒真是情何以堪!

梵谷的畫作是世人都熟悉喜歡的,尤其他生命最後幾年創作出充滿活力的畫──濃艷迴旋的藍色天空背景營造出神秘的氣氛,色彩豐富的咖啡屋,令人想流連其中。梵谷自認為「必須讓真正的火燃燒起來,才能達到他在繪畫上的輝煌成就」,此段時期他有無窮的活力,極強烈的興奮,經常感情激烈與狂喜交錯,但是他也不斷訴說他害怕發瘋以及活不久了。根據一位研究他晚年心理狀態與繪畫關係的學者認為他的症狀,不是由精神分裂症就是由梅毒引起的。一位荷蘭記者訪問到當年曾為梵谷治病醫師的孫子,被告知「祖父說他為梵谷治療梅毒,他開水銀的藥方……」,當時是1885年,是梅毒被發現導致麻痺性痴呆之後沒幾年。

梵谷28歲時曾愛上他的表姐被拒絕,爾後他開始找妓女當模特兒,與她們同居,曾經很認真愛上一位妓女希恩,還想與她結婚。大家也都知道他在35歲時曾以剃刀攻擊當時同住的畫家高更,然後割下自己的部分耳垂送給一位妓女,也自己畫下當時耳朵包紮著的自畫像。1890年他37歲時,帶著畫架與一把手槍,走到野外對著心臟開槍,子彈偏斜沒有致命,他搖搖晃晃自己走回家,給醫師治療,他弟弟西奧趕過來看護他。梵谷和弟弟感情密切,彼此書信往來頻繁,常深入探討疾病對於個人生活工作的影響,他們常提到一種神秘的疾病,兩人也常去看一位匈牙利籍的醫師,他以治療梅毒聞名。梵谷死亡之後幾個月,他弟弟就崩潰了,突然發瘋猛烈攻擊妻兒而被送進精神病院。一位治療過兩兄弟的醫師認為西奧的病情比梵谷嚴重得多,而西奧就是死於梅毒。因此當梵谷在他生命最後幾個月瘋狂作畫時期,是否經歷過麻痺性痴呆發作前的狂喜與痛苦階段,你會想去認真弄清楚嗎?前述那麼多令人尊敬的大師、大人物是因什麼病症而死的,你還想知道嗎?

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知名人物另一個面向的陰影。

上個月剛提過的存在主義大師沙特,是個喜愛飲酒作樂,喜歡威士忌、爵士樂、女人和有歌舞表演的餐館。他個子矮(5呎2吋半),長得醜,不好看的外貌給他不少的打擊,加上小時候是個被寵壞的獨生子(出生15個月後父親就死了),因此他是個自我中心主義者,表現在行為上的就是機智、嘲諷、愛開玩笑,和酸溜溜的性格。據說為了「消除相貌難看所帶來的心理負擔」,他不斷追求女人。因此儘管是女性、女權主義者的西蒙波娃,在兩人長期相處的時候,她也只是沙特的奴僕──情婦、代理太太、廚娘、經紀人、女保鑣、護士,甚至還要介紹自己的學生成為沙特的情人自己的情敵,而且沒有得到相對應的法律或經濟地位。沙特說自己的信條是「旅行、多配偶與透明化」因此他把女性看成是征服和佔有的對象,只是他掛在腰間的戰利品,如此「男性沙文主義」的一個人,卻又是1940、50年代創造出「存在主義」流行的哲學思想大師,能夠把二者連在一起嗎?

俄國偉大的文學大師托爾斯泰(1828-1910),以「戰爭與和平」及「安娜.卡列尼娜」兩部作品聞名於世,兩者並多次被改編拍成電影。他出身統治階的家族,因此有些做作、勢利、自私、冷酷,不只是對他的農民,也對朋友(例如:作家屠格涅夫),更對家人和太太索尼雅。他強迫索尼雅看他已寫了15年的日記──他的追求各種女性的細節,他公開談論他們兩人的性生活,並不是認真在維護長達38年的婚姻生活。因此他寫出了「安娜.卡列尼娜」中那句著名的開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因為他把婚姻視為巨大痛苦的根源,道德進步的障礙,他猛烈抨擊婚姻制度和婚姻中的愛情,沒有去嚴肅認真考慮過婚姻問題。托爾斯泰除了寫作之外,做什麼事都缺乏耐心、毅力與恆心。他喜歡沽名釣譽,為了引人矚目有戲劇效果,他會甘願犧牲舒適、享樂,表現出英勇和美德,以顯示崇高,但都是為了公眾舞台。作為一個人道主義者,他太太卻認為他所愛的只是概念性的人類,而沒有真的愛過一個具體的人,包括他的家人。


還有很多所謂的知識分子,對世界文明和歷史的進展有過巨大貢獻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例如盧梭、雪萊、羅素、易卜生、海明威、馬克思等等,當被放在聚光燈下檢視時,都會顯出他們表裡不一,欺世盜名,愛慕虛榮,利慾薰心,以及錯綜複雜的兩性關係和親友家庭問題,因此對經常看到的我們社會上不少知名人物的許多光怪離奇的故事就不會太訝異了,畢竟都是「人」嘛!

延伸閱讀
1. 所謂的知識份子,Paul Johnson著,楊正潤等譯,究竟出版社,民國91年。
2. 天才、狂人與死亡之謎,Deborah Hayden著,李振昌譯,立緒出版社,民國92年。

當女性主義遇上存在主義--西蒙波娃和沙特的心靈愛戀

  
     已過世知名人物的前塵往事會登上國際媒體,表示有足夠的新聞價值,尤其在國內報紙的國際新聞版面上,要能被編輯看上登出,更表示出它的份量和引人注目。前回曾提過愛因斯坦的情人和衛星新聞就是一例,現在再來說說另外一則。今年4月22日聯合報國際新聞版有則新聞,標題是「沙特外 波娃還有第二個他」,副標題是「哲學大師只是知性伴侶,繼美國情人曝光後,1930末期的情書出版,又披露她另一段姊弟戀」,這則新聞一般人不會去特別注意,但因為新聞的兩位主角是我感興趣的,因此剪報保存至今,就來講一下兩位主角──沙特和波娃的故事。

     先說沙特,全名是讓.保羅.沙特(Jean-Paul Sartra, 1905~1980),是著名的法國存在主義大師。沙特的父親是法國海軍軍官,曾到中南半島服役,母親安娜.瑪麗.史懷哲(Anna Mary Schweitzer)喜愛音樂(她的堂哥就是很出名的哲學、醫學與音樂家,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曾獲得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沙特1905年出生在巴黎,出生不久父親就因腸炎而過世了,他跟母親回娘家與外祖父同住,11歲時母親改嫁,繼父關心他的教育,送他到巴黎唸中學,19歲時進巴黎高等師範學院,讀書時喜歡哲學、文學也常寫文章批評學校與社會。他為人慷慨,也是情場高手,1929年認識了西蒙波娃。沙特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後,並沒有成為教師,反而到出版社工作。1929年他入伍服役,退伍後被分派到巴黎附近當哲學教師。

     1938年沙特出版了他著名的作品「嘔吐」,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表達他對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引起很多的評論,樹立起他的作家形象。接著他陸續完成一些短篇與中篇小說。1939年,二次大戰爆發法國向德國宣戰,沙特又入伍,後來被俘在戰俘營待了9個月。沙特獲釋後恢復教職,同時參加一些政治活動、寫作,醞釀自己的思想。1945年,他出版了兩部長篇小說,又創造出「存在主義」這個名詞,風靡全國,沙特因此成名。他年輕時曾參加過共產黨,1952年他又成了共產黨的同路人,應邀訪問蘇聯,參加世界和平大會,1955年也曾到中國訪問兩個月。他反對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戰爭,曾受到政府的迫害。他反對美國轟炸北越,同時訪問埃及和以色列,支持捷克對抗蘇聯的入侵,參加了不計其數的政治活動,包括遊行示威、發表聲明、出庭作證及簽名抗議等。1964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對我們時代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沙特卻拒絕接受,理由是他一向拒絕來自官方的榮譽。1968年以來,沙特苦於身體的各種疾病,曾經腳痛幾乎不能走路,也曾差點兩眼失明。1980年4月沙特因為氣喘發作而去世。

    沙特年輕時曾對一位少女說:「我要同時成為斯賓諾莎和司湯達爾」,斯賓諾莎(Spinoza,1632~1677)是他最喜歡的哲學家,司湯達爾(Stendhal, 1783~1842)則是他最喜歡的作家,而那位少女就是與他相伴50餘年,成為他一生最重要伴侶的西蒙.波娃。西蒙.波娃(Simon de Beauvoir, 1908~1986)是著名的法國作家及女性主義者,1908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為律師,小時候就讀於天主教學校。她性格沈穩,喜歡讀書,17歲時進入索本大學攻讀哲學,21歲時取得教師資格,後被派往馬賽教書,教授勞動、資本與殖民主義等課程,以及為學生講解紀德(Andre Gide, 1869~1951,1947年諾貝爾獎得主)和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1871~1922,著有「追憶逝水年華」)的文學作品。她陸續又在盧昂、巴黎教書,風評不算很好,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使她正視政治的影響力,也展開她的寫作生涯。1947年她到美國做演講旅行,1949年6月她的名作「第二性」第一卷出版,廣受好評,10月出版「第二性」第二卷,卻因內容大膽描寫性備受誤解,引起爭議。1954年波娃出版了「一代名流」,榮獲法國最崇高的龔固爾文學獎。她和沙特積極參與政治活動,1958年參加法國左派的大規模抗議遊行,1960年訪問古巴,支持1968年的五月革命,散發新左派機關報等,她和沙特比共產黨還要左派。她有過人的精力,熱中於讀書和旅行,1965年曾因車禍差點喪生。1980年4月沙特過世,給波娃很大的打擊,但她仍然振作精神出版作品,支持女性運動。1986年西蒙.波娃因為肺病的折磨病逝巴黎,結束她燦爛的創作生涯(總共出版了30本作品)。

     沙特和波娃這對20世紀文壇和哲學界很受注目的革命情感伴侶,是如何度過兩人一生的心靈愛戀呢?1929年兩人認識開始熱戀,不久沙特提議簽個兩年的協議──兩人在一起親密生活,全心全意,毫不保留把自己奉獻給對方,兩人之間不應該相互欺騙,也不應該相互隱瞞,彼此偶然的愛情都要讓對方知道。當時是沙特在服役,波娃在各地遷徙教書,兩人離多聚少,沙特後來曾提議結婚,但波娃沒答應。隨著兩人進入社會工作,彼此的感情就有了很多的變化和衝擊。1935年沙特愛上一位波娃的學生奧爾加,波娃也喜歡她,三人曾展開短暫的「三人行」生活。1945年沙特第一次赴美國講學,曾結識一位貌美的M夫人,引起兩人許多爭執。沙特決定一年要和她共同生活3、4個月,他回應波娃說:「我非常喜歡M夫人,但是我願意和你在一起」。1947年波娃到美國講學旅行,愛上了美國作家納爾遜.阿格林(國內出版過他們兩人的書信往來──越洋情書. 2015/2 新出版一本波娃戀人),兩人維持了約5年的戀情。與阿格林分手後,波娃不久又認識了比她小19歲的新聞記者克洛德.朗茲曼,兩人同居生活。至於文首提到的新聞內容是波娃在1930年代末期與一位比她小9歲沙特的學生波斯特的年輕戀情,顯示即使她和沙特有默契與感情,但仍心另有所屬。


     沙特呢?他的情人也不少,他晚年時曾說過:「我通常想像女人會接二連三出現在我身邊,對我來說,每一位女人在一定的時間中就是一切。」,但是「西蒙.波娃的品格使她在我生活中佔據了地位,而她所得到的這個地位是任何人也不能取代的……」。而對波娃來說,與沙特的相識是歡樂也是痛苦,她曾說過:「沙特正好滿足了我15年來的心願;他是個雙重性格的人,在他身上,我重新發現了我所有的怪癖又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只有同他在一起,我才可能永遠承受一切甘苦。」沙特也說過:「在我們之間,重要的是存在著必不可少的愛情,雖然我們偶爾也來點萍水之戀。」,波娃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也符合自己的信念。他們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男女長期相處之道;兩人既是朋友,又似情人,朋友和情人的雙重生活只等於一種生活,沙特曾解釋道:「這是一種深入的關係,它不時成功的創造一種個體,一個我們,這個我們不是兩個你,是實實在在的一個我們。我一生中,都只與西蒙.波娃共同享有著這個我們。」(看得懂這解釋嗎?真不愧是存在主義哲學大師的話)兩人的個性相當不同,沙特外表熱情洋溢,卻是不怎麼貪圖肉慾的人,而外表冷靜的波娃,卻是生性浪漫,富有激情、性格暴躁。但是兩人卻有許多共同的默契和願望,例如都有寫作的願望,想透過寫作來塑造明天的人類,對作家和文學的功用看法一致,兩人同樣蔑視階級制度、陳規陋習、職業、權力、義務以及生活中一本正經的事物等。因此兩個知名人物長達50年公開的感情關係才會如此引人注目。

    至於兩人對哲學、文化的貢獻,只能摘要說說。沙特的存在主義哲學發源自他感受在二次大戰期間世界所受的精神創傷(災禍、屠殺、暴政、飢荒、奴役……),「人是唯一有權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如果他願意做這種主人的話,這就是存在主義的主張,這是一種樂觀主義。」「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有興趣的人請自行探索研究沙特的哲學)。而波娃影響後代深遠的就是她的「第二性」,此書是以存在主義的觀點去探討女性的論著,內容「縱橫驅使性科學、精神分析學、歷史唯物論的成果,以及古今文學作品,把受到男性支配和由社會創造的「女人」轉為客觀的存在,提倡女性解放」,此書是女權運動的經典之作。此書1949年6月出版,1953年英譯本出版,更先後被翻譯成德文、阿拉伯文、日文、丹麥文、西班牙文、希伯來文、義大利文、匈牙利文、挪威文、波蘭文、葡萄牙文、瑞典文、捷克文,當然國內也有中文譯本。「第二性」這本書仍然大量在印行,許多相關的研究與論文仍不斷問世,成為女權運動者的聖經。因為波娃不只是提出了婦女解放的問題,更提出了所有法律、宗教、習俗與文化的問題,使整個社會的結構需重新估價,因此才影響如此深遠廣大。但是儘管西蒙.波娃有女性自覺,她仍然需要感情,需要相伴她50年的沙特,也需要新鮮的愛情,或許這就是人性。

延伸閱讀
沙特與波娃兩人的各種著作,書店不難找到,有關兩人故事的書則有:
1. 西蒙.波娃傳,弗蘭西斯等著,全小虎等譯,志文出版社,民國86年再版。
2. 心靈的伴侶──沙特一生的愛戀,黃忠品著,笙易公司文化事業部,民國89年。
3. 沙特與西蒙波娃的故事,馬德林著,夏伯銘譯,新潮社,民國80年。

愛情奈米論--物理世界之外的理查費曼

   
     1959年12月29日物理奇才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在加州理工學院的美國物理學會發表著名的演講──「在底層還有很多的空間」(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他預言人類將設計製造出極微小的元件和機器,足以把整部「大英百科全書印製到一個針尖上,可以把物體的尺寸以驚人的幅度大大的縮小,這種技術足以發展出一個新研究領域,也就是這幾年紅透半邊天的奈米技術(nano technology)。費曼真是個有前瞻眼光的天才,能夠預見約40年後的新技術,他因為被稱為「奈米科技之父」。他有許多特立獨行的行為,見解與言論,使他有別於許多沈浸在科學研究象牙塔內道貌岸然的學者,有關於他的書(非物理研究內容)光是中文譯本就有將近十本之多,他的「別鬧了費曼先生」和「你管別人怎麼想」兩本書,是前幾年國內科普類書籍的暢銷書,儼然成了偶像明星。但促使我想寫寫他生平事蹟,尤其是他的凡人面──戀愛、結婚、生離死別這些人生歷程,卻是這樣子的……

     五月某個週五晚上,我晃到吉安愛買大賣場,逛進入口右手邊的CD/DVD販賣區,在一堆拍賣的電影DVD片中尋寶,看到一部「愛你一萬年」的DVD,心想怎麼會有這麼俗氣的片名,不過還是好奇拿起來看看背面的說明,一讀之下才知是寶,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理查.費曼跟他第一任妻子之間的淒美堅毅的愛情故事,我不知道國內電影院是否上演過這部電影,沒看過的沒關係,一起來進入物理天才的另一個世界吧!

     理查.費曼於1918年出生於紐約的布魯克林區,父親是個商人,卻對自然及科學非常有興趣。費曼未出生前,他父親即對他母親說,如果生的是個男孩,就讓他成為科學家,因此費曼從小就得到父親的栽培,教他觀察及了解許多科學及自然的現象,例如鳥兒為什麼要啄羽毛,樹葉上為何會有褐色紋路,球在手拉車裡的慣性運動等等。儘管他父親的說明不是完全正確,卻教了他細心觀察和實際領會的習慣,例如強記住某種鳥類的各種名字,不如去聆聽牠的叫聲,欣賞牠的羽毛,才能真正認識這種鳥類。費曼小時候就常翻閱「大英百科全書」,對數學有特強的概念,12、3歲時就開始看三角、幾何及微積分這些數學書籍。他大學時念的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所是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都是以理工見長的研究學府。當費曼還在讀研究所時(24歲),就由系主任的介紹,參加了美國製造及試爆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與當時許多著名科學家如歐本海默等人一起工作,在新墨西哥州的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完成了原子彈的發展任務,當時他才28歲。1965年他和美國的Julia Schwinger及日本的Shinichiro Tomonaga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他們三人分別以不同方式發現「量子電動力學」的學理基礎,因而一起得獎。

     費曼在他唸高中時認識了第一任妻子亞琳(Arline Greenbaum);亞琳長得氣質漂亮深得人緣,是當時男女生聚會玩樂時眾人的焦點,費曼自然也被吸引。他得知亞琳喜歡藝術,就也去報名參加她的藝術班,一起上課吸引她的注意,而進一步熟識。當費曼在MIT唸大學時,他們倆人已經是一對相愛的戀人,並且互相承諾等他大學畢業後就結婚。亞琳深得費曼家人的喜愛,他妹妹瓊.費曼和她成為好朋友,亞琳也陪他父親到森林中畫畫。當費曼到普林斯頓唸研究所時,亞琳忽然脖子上長出小瘤,會發燒,經過醫師檢查卻查不出病因,亞琳的瘤會變大或消退,會發燒也會停止,醫師一會說是傷寒,一會又懷疑是淋巴腺結核,或者是霍吉金氏病。費曼本著他和亞琳倆人之間要完全坦誠的互信,以及他追根究底的科學求知精神,到圖書館找來相關病症的醫學書籍,和醫師討論,向亞琳說明,陪亞琳度過擔心受怕的日子。終於最後診斷結果為淋巴腺結核,亞琳可能只有七年的存活期。

    這時候費曼面臨很大的壓力了,他的父母期望他專心一意的唸完博士學位,試著說服他以前與亞琳的承諾是因為不知道她有這個病症,如果不實踐結婚的諾言,每個人都會諒解的。費曼卻堅持他的想法,認為「如果丈夫發現妻子得了結核病,是否就該遺棄她呢?」,他要實踐對愛情與婚姻的承諾。此時他正要接受徵召參與曼哈頓計畫,他們很快做好了安排,兩人去公證結婚,並且在普林斯頓附近居住,費曼一邊工作有收入支付亞琳的醫藥費,一邊繼續他的學業。不久費曼到新墨西哥州的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參與原子彈的製造,具人情味的歐本海默幫忙安排亞琳在Albuquerque市的醫院療養,兩地相距一百英哩,他們倆人開始過著「週末夫妻」的生活。週五晚上費曼就搭便車到城裡醫院陪亞琳,週日再回實驗室上班,如此過了他們倆人九年的快樂時光。
  
亞琳是個聰明善體人意又會玩花樣的人,在如同坐監的療養生活中,她創造一些令費曼啼笑皆非的事蹟,(卻也很合他的風格),例如買了全套烤肉用具及衣服,要費曼陪她在醫院外的大馬路邊生火烤肉,在費曼生日那天印製「全國熱烈慶祝費曼生日」的報紙,分派到他工作地點每個同僚的信箱內;訂製刻有「親愛的理查,我愛你」金色字樣的鉛筆,費曼不好意思使用,用小刀把字跡刮掉,卻在亞琳的抗議下不得不使用。他們倆人其實是在充分掌握餘日無多的時間壓力下,過著令人稱羨又心酸的婚姻生活。終於亞琳的身體漸漸衰弱,在病危之際,費曼匆匆由Los Alamos趕來陪伴她,看著她嚥下最後一口氣(1945年6月16日)。事後費曼對他妹妹說「我們無法白頭偕老,卻擁有九年時光,這只是時間長短不同,我們擁有最美好的時光」。他妹妹的回應是「你讓我想哭」。費曼妹妹在有感於亞琳的青春驟逝之際,在打字機打著”Arline will never know what happened to Richie. Arline will never have a baby. Arline is missing the party”,(這是電影「愛你一萬年中」顯示的片段)。

    費曼對亞琳的死亡先是接受的很冷靜,作了一些心理調適,大約過了一個月後才哭出來。他對亞琳戀戀情深,在她過世後兩年,費曼曾寫了一封深情的信給她:

親愛的亞琳……
妳一定會覺得我很傻,一定希望我把妳忘了,去追求幸福。但妳絕對想不到,兩年來,我還沒交過任何女朋友(除了妳,甜心)。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曾遇過許多不錯的女孩,也不想再過孤單的生活。但我和她們約會過幾次後,就覺得索然無味了。能讓我念念不忘的,只有妳一個人。
我心愛的妻子
我愛我死去的太太
PS:請原諒我沒有寄出這封信──我沒有妳的新地址

    費曼後來與葛溫妮絲(Gweneth)結婚,她出生於英國的約克郡,1958年時倆人在日內瓦湖畔相遇,當時他40歲,她24歲。費曼說服她搬到洛杉磯,當他的管家,後來又向她求婚,她分享了費曼榮獲諾貝爾獎的榮耀。

    費曼除了熱衷本業的物理科學研究之外,其實是個名堂花樣很多的性情中人。例如他會去上空酒吧,和許多歌舞女郎熟識,而他卻是叫杯柳橙汁,找張桌子坐下,就以杯墊或紙巾開始他的物理或數學研究。他44歲時開始學畫,而且一直勤畫不輟,卻又怕人家知道是他畫的,而在畫上簽上另一個名字。有位凱薩琳小姐是他長期的模特兒,他們每週抽出一個晚上畫畫三小時,持續了20年,兩人有很親密的關係,卻沒有過肌膚之親。他曾接受徵召參加調查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的原因,因於他實事求是及細心堅持的特性,終於找出是由於橡皮墊圈不耐低溫才造成悲劇。他也學過打擊拉丁小鼓,和太太長途跋涉走路到墨西哥不知名的小村落。他一直計畫要去探訪位在中亞的唐努烏梁海(記得高中地理時讀過此地方嗎?),查證了很多資料,還與當地人士通信,可惜沒成行就去世了。

    費曼於1987年就被診斷出位於腎臟的癌症,先後動過四次手術,他也曾有過心臟毛病,長過兩次腫瘤,血液也曾發生問題,橫隔膜少了一半,其它器官也有些問題,儘管病痛纏身,但他從未放棄,一直堅持到最後一刻。他對自己的病情看得很開,常說:「我比其他人幸運多了,我的一生過得既充實又精彩。」他認為許多人對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此在他過世後,並不會就此消失。在他臨死前住院期間,知道自己的癌症已經無法醫治了,他就決定要勇敢赴死,不接受治療;在太太和妹妹陪伴下,費曼昏迷了幾天後,在1988年2月15日過世,他最後的一句話是:「這樣死真無聊。」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第二天在校園掛起”We love you Dick”的布條。費曼有兩個小孩,Carl Feynman是位電腦科學家及Michelle Feynman是攝影家。

    有關他的兩句名言,第一句「別鬧了,費曼先生」(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是出於有次女服務生問他「茶裡要加奶油或檸檬?」他回答說「都加」,女服務生回應了那句話。第二句「你管別人怎麼想」(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應是他與亞琳兩人都有不隨和世俗的為人行事風格,兩人決意要做某事,就常有此口頭禪而來。儘管費曼和亞琳的愛情與婚姻在他的書本中有提到,但仍以描述他早期生活的傳記電影「愛你一萬年」較詳細傳神,兩位男女主角的演技演活了他們動人的愛情故事。此電影的英文片名是「無限」(Infinity),因此中文片名也算傳神,片中有他向一位男孩說明整數的倍數一直乘上去的話是沒有止盡,也就是無限的觀念。理查.費曼留下的奈米技術觀念其影響可能也是無限的。

愛情相對論--科學世界之外的愛因斯坦

    
20世紀的科學巨人愛因斯坦,我們都知道他提出的相對論學說,他著名的E=mc2方程式,也熟悉他晚年那張一頭蓬亂頭髮,望著遠方卻顯露出睿智但溫暖的眼光。最近在報紙上正巧有兩則有關他的新聞,其一是美國航空太空總署(NASA)於4月19日發射一枚科學實驗衛星,將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 theory)的一項預測,稱為「架構拖曳」(framed ragging)效應,就是說行星、恆星及黑洞等大質量天體在旋轉時,會扭曲周圍的時間和空間。NASA發射的這枚衛星「重力探測器B」(gravity probe B)將在離地球640公里高空,每97分半繞地球一圈,預計要運轉一年多,整個計畫預算高達7億美金。另一則新聞卻是有關他的感情世界,說他的「最後」女友Johanna Fantova的62頁手稿被發現,裡面記錄了愛因斯坦在世最後一年半的各種想法、意見、抱怨與不滿。既曰「最後」,就表示有好幾個女友;在這兩則新聞出現的期間,我正好在美國公差,在一家Barnes and Noble書店的一堆特價書中買到一本「Einstein in Love──A Scientific Romance」,在整個旅途當中得空就在看這本厚達400頁的書。因此,就來為大家說說愛因斯坦的感情世界。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於1879年3月14日出生於德國南部的小城Ulm,據說兩歲之前不太會說話,直到七歲他都有輕聲重覆他說過的每句話的習慣。他的父親是個高尚有智慧的人,投身於電化學及發電機事業,都不算很成功,在德國南部及義大利北部遷移了好幾次。他的母親寶琳(Pauline Einstein)是位平凡的家庭主婦,注意培養他和妹妹瑪雅(Maja)的教育。愛因斯坦從小就被迫學小提琴,也培養了他在這方面的能力,在他的青年時期,他有機會就會去參加弦樂的合奏,表演小提琴娛樂朋友、嘉賓,顯露他在音樂方面的才華。

    愛因斯坦在念小學時就表現出數學與拉丁文的才能,12歲念中學時很喜歡幾何學、哲學與科學。15歲時,他的家庭要搬到義大利去,他則申請去瑞士蘇黎世技術學院,卻因法文、化學、生物這些沒興趣的學科太差沒被錄取。但是一位物理系教授看上他的數學與科學高分,和校長都同意他只要再念一年高中後就可以直接進該技術學院。愛因斯坦因此住到一位老師溫特勒(Jost Winteler)家。在此,他和溫特勒的女兒瑪麗(Marie)曾有段純純的愛,當時他是16歲,瑪麗是18歲。他對瑪麗的這段「永恆的愛」持續不到一年就由他主動要求停止通信而結束,因為他到蘇黎世技術學院去上大學,而且他的心思已經轉到班上的一位女同學米麗娃身上。

    米麗娃(Mileve Maric, 1875~1948)出生於匈牙利的Bacska,為塞爾維亞人,在當時的奧匈帝國時期,女孩子是沒有機會唸物理、工程之類的學科。她自幼是個聰慧有才華的學生,成為第一個與男學生一起上物理課,而且是班上數學及物理成績最好的。她因此申請到對女生開放的瑞士唸大學,而成為愛因斯坦班上唯一的女學生。她的腳走起路來有點跛,皮膚微黑外貌不出色,個性聰明、嚴肅細心、有點機智,對感興趣的事物會很熱中,能夠將她的興致傳給周圍的人,此時臉上會泛著光彩顯出智慧的美麗。

    愛因斯坦與米麗娃因一起上課、討論課業、交換看電磁學和物理教科書等事而熟悉起來。但兩人的朋友都不看好他們這份戀情,有同學對愛因斯坦說他一定要娶完全正常的人為妻子,他則回應「但她的聲音很好聽」。米麗娃比愛因斯坦大4歲,又不是正統有地位的德國人,因此他的母親非常反對他們的來往,她曾跟愛因斯坦說道:「她太老了,當你30歲時,她就像個老太婆子。她跟你一樣,像本書,但你需要有個太太。」母子兩人為此事數度有過激烈的爭執,還幾乎鬧家庭革命。但愛因斯坦應米麗娃就是獨具慧眼要定了她。他們彼此有互稱的小名,Doxerl (little doll)和Johnnie,愛因斯坦到她的家鄉去拜訪她的父母、親友,但她卻不為愛因斯坦的母親所喜歡接納。

“How was I able to live alone before, my little everything? Without you I lack self-confidence, pleasure in work, pleasure in living in short, without you my life is no life.”
“I’m so lucky to have found you, a creature who is my equal, and who is as strong and independent as I am! I feel alone with everyone except you.”

    這些都是愛因斯坦給米麗娃的信中所寫的,他們兩人的情書達430封之多。愛因斯坦在確知論文可以被接受後,歷經一陣長時間的找工作,1902年6月終於在伯恩的瑞士專利局工作。但是米麗娃的學業並不順利,連考好幾次畢業考都沒有通過,此時她卻懷孕了,只好回到家鄉去待產,爾後生下一女孩,但那時愛因斯坦還沒找到工作無法撫養,米麗娃只好將小女孩送給別人撫養,成為「私生女」,這是愛因斯坦一生的痛。1902年愛因斯坦的父親心臟病發即將過世,在病床前他准許了他們兩人結婚,母親也只好同意,因此兩人於1903年1月6日在伯恩結婚,兩人分別是23、27歲。1904年他們的大兒子漢斯出生,1910年二兒子愛德華出生。

     愛因斯坦的科學研究漸漸吸引科學界的重視,1905年他完成光量子論、布朗運動理論及狹義相對論三篇論文,並以「氣體動力論」相關研究獲得蘇黎世大學的學位。他接著在1907年發表比熱的量子理論,1911年發表重力對光進行路線影響的論文,1916年完成廣義的相對論。從1910年起,愛因斯坦就被提名諾貝爾物理獎,但因為相對論的理論難以用實驗來證明,一共8次被拒絕,直到1919年英國的研究人員證明了相對論的現象,愛因斯坦才在1921年以「對理論物理的貢獻及光電效應的發現」榮獲諾貝爾物理獎。他把3萬2千5百馬克的諾貝爾獎金,依他和米麗娃的離婚協定,全數交給她作為兒子的生活教育費。

    原來愛因斯坦和米麗娃的婚姻和感情都出了問題,大約是在1911年他在布拉格的大學任教時。此時米麗娃已是兩個孩子的媽,早年時對學問的熱情也消磨殆盡,而愛因斯坦卻隨著學問日增、名聲日起,兩人年輕時交換講義、討論物理的熱情及情感交流不再,而且重要的是愛因斯坦心另有所屬,他愛上了他的表姐愛爾莎(Elsa Lowenthall)。兩人兒時曾是舊識,1912年時在柏林見面,舊情復燃,當時她是離婚身份與兩個女兒住在一起。兩個人通了不少信,愛因斯坦曾寫道:「我必須要有個愛的對象,否則生活就太苦悶了。這個對象就是你……」,「我現在有了一個可以快樂地思念的人,我可以為她而活。」他形容與米麗娃的生活好像住在墳場一般,彼此冷漠相對,也曾對人說與米麗娃同住,簡直就像在鼻孔下面塞了一個很臭的東西。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在德國,她在瑞士,兩人分隔兩地,愛因斯坦又有新歡,兩人的婚姻實在維持不下去了。他於是在1916年首度提出離婚要求,1918年再次提出,除了答應每年給9000馬克之外,也答應拿到諾貝爾獎的獎金要給她當贍養費及小孩撫育費(因為當時他已被提名多次,兩人都深知得獎是早晚的事,只是諾貝爾先生大概沒想到獎金會變成這種用途吧!)1918年6月米麗娃同意離婚,1919年2月兩人正式離婚,米麗娃拿諾貝爾獎金在蘇黎世買了三間公寓,教導愛德華,並作數學家教,過著安靜的生活。愛因斯坦和米麗娃最後一次見面是在1934年,但兩人一直保持聯繫,直到米麗娃1948年5月因病去世。

    愛因斯坦和他表姐愛爾莎是否就此結婚了呢?其中還有一段精彩的插曲。愛因斯坦在柏林受愛爾莎的照顧,當談到他與米麗娃離婚後要再結婚時,竟出現了是與愛爾莎或是與她女兒依莎(Ilse)結婚的討論。這種戲言原來是依莎的男朋友提出的,卻變成要認真討論的事,當時三人分別是39歲(愛因斯坦)、42歲(愛爾莎)與20歲(依莎)。依莎是把愛因斯坦當成她的父親,但如果要為愛因斯坦生個小孩,她似乎較合適,她當然會面臨角色轉換的問題,但也對愛因斯坦懷有愛意。愛爾莎此時已和愛因斯坦有了6年的關係,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就像個妻子,但如果她女兒確有此意,為了他們兩人的幸福,她也可以退讓而成全兩人。而當事者的愛因斯坦是什麼態度呢?儘管他是科學研究的巨人,但碰到這種世俗之事,他是採取駝鳥政策,沒有主觀意見,這是他個性上的特點──消極性接受別人的決定。他的大兒子漢斯曾說過:「父親也需要被愛。可是就在你剛感覺到感情的剎那,他又開始排拒你。他不願宣洩自己的感情。他好像隨時可以切斷感情,就像關水龍頭一樣。」最後的考慮要點在怎樣才能帶給三個人較多的快樂,尤其是愛因斯坦。終於答案揭曉,1919年6月2日愛因斯坦和愛爾莎結婚。依莎後來嫁給一位文學雜誌的編輯,夫婦倆出版過有關愛因斯坦的書。

    愛爾莎成為愛因斯坦的第二任太太,陪他度過他輝煌耀眼的日子(1921年獲得諾貝獎到美國訪問,1922年到法國、日本與中國訪問、演講。1925年到南美洲阿根廷、巴西訪問等等),但是兩人婚姻卻也不是平靜無波的。首先是兩人個性差異很大,他不注重外表、名氣與出風頭,她卻是注重外表,喜歡擁抱名聲;他行事主動、講話坦率,她卻是畏首畏尾、處處妥協。此外她是個忠實有愛心的妻子,但愛因斯坦卻是個喜歡捻花惹草的人。在1920年代,他有許多婚外情的記錄,例如他僱好朋友23歲的女兒Betty Neumann為秘書,固定和她約會,並且得到愛爾莎的同意,以防他再找別人。另外,他有「奧地利婦人」之稱的Margarete Lenbach和Toni Mendel兩位情人。愛爾莎在1936年去世,愛因斯坦就未再娶。1933年因為德國由希特勒掌權,納粹政府剝奪他的名譽公民權(愛因斯坦是瑞士公民)並沒收其財產,愛因斯坦此到美國並且定居在普林斯頓大學繼續他的研究。在此,他也有過一位俄羅斯移民的愛人Margarita Konenkova,還牽扯到她是否為蘇聯間諜的事情。(至於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位Johanna Fantova還不在我看的書中有提到。)

    愛因斯坦是猶太人,在以色列復國運動期間,曾出面募款,他也曾寫信給羅斯福總統,促請他要比德國人先發展原子彈,以及要有智慧性使用原子彈的想法,以善盡知識份子的責任。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因為腹部動脈爆裂而去世,結束了他多采多姿的一生。他的遺體火化,骨灰灑在附近的一條河,但是他的腦卻在驗屍時被切離保存下來以供研究。1999年的研究分析顯示在他的腦部與數學及空間關係有關的部位parietal lobe比正常人多15%。愛因斯坦曾說,如果他不是物理學家,可能會成為音樂家,因為「我人生的快樂大多來自小提琴,我常用音樂思考,用音樂作白日夢,用音樂的角度來看人生。」
後記
愛因斯坦誕生的小鎮Ulm,有家歐洲最大的銅管、銅線製造公司Wieland。有次我去拜訪該公司,公司的研發主管帶我在美麗的小鎮河岸、城牆與市區逛逛,他曾在市區一個小廣場介紹我看紀念愛因斯坦出生房屋(因戰爭毀於炮火)的紀念碑,印象中是個黑色的大理石雕塑,可惜那時沒有照相留念,當然那時我也不知道愛因斯坦除了相對論的科學研究世界之外,還有個精彩的感情世界。

延伸閱讀
1. Einstein in Love──A Scientific Romance, by Dennis Overbye, Viking Penguin, 2000.
2. 愛因斯坦,Denis Brian原著,鄧德祥譯,天下遠見出版公司,民國87年。
3. 愛因斯坦傳,Philips Franks原著,張聖輝譯,志文出版社,原國68年。

古典音樂的XP遊戲

    一個完整編制的管弦樂團或交響樂團(symphony orchestra)包含有弦樂部、木管樂部、銅管樂部及打擊樂部,有些作品還加上聲樂部,才能完美表現作曲家想表達的樂思或情感。弦樂部主要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木管樂部以短笛、長笛、豎笛、雙簧管、英國管、低音管為主,而銅管樂部則有法國號、小喇叭、長號、短號、低音號,打擊樂器以定音鼓、三角鐵及銅鈸較常見,另外鋼琴、管風琴也常是音樂演奏會的主將。當這些樂器湊在一起,在指揮帶領下就能表達出從喁喁細語到狂風暴雨般多重面貌的樂音。在「團結力量大」之外,一些樂器的搭配也能營造出另種風貌,從「個人獨舞」的Solo,「你儂我儂」的Duo,到「三人行」以上的室內樂(chamber music),各有千秋,姑且名之為古典音樂的XP遊戲,P為樂器,X為樂器數目,其值由X=1 到X=9。

 X=1,Sonata(奏鳴曲)
    基本上是一種樂器獨自表演,有時會有主從關係,由另一種樂器伴奏。以鋼琴獨奏而言,巴哈是多產的,他有平均律鋼琴曲集、組曲、郭德堡變奏曲、各式賦格曲,都沒用sonata之名。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是重量級的作品,其中幾首有了好名字而比較出名,如「悲愴」(第8號)、「月光」(第14號)、「田園」(第15號)、「暴風雨」(第17號)、「熱情」(第23號)、「告別」(第26號)。莫札特的18首鋼琴奏鳴曲也是清新動聽的傑作,是我開車時常聽的作品。有鋼琴詩人之稱的蕭邦其鋼琴獨奏作品應是最多的了,有奏鳴曲、4首敘事曲(Ballade)、4首詼諧曲(scherzo)、24首前奏曲(preludes)、21首夜曲(nocturne)、60首馬厝卡舞曲(mazurka)、19首圓舞曲(valse)、16首波蘭舞曲(Polonaise),是喜愛鋼琴音樂的人不會錯過的。其他像帶印象派曲風的德布西(Dubussy),古典樂派的海頓的近60首奏鳴曲,浪漫樂派的舒伯特的21首奏鳴曲,舒曼的「兒時情景」、「大衛同盟舞曲」及三首奏鳴曲都是不容錯過的經典鋼琴獨奏。
在弦樂器獨奏方面,巴哈分別有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sonatas and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及無伴奏大提琴組曲(suites for cello unaccompanied)。前者是他在擔任宮廷樂長的黃金年代時的作品,一共6首,把小提琴的表現發揮到極限;後者也是有6首,巴哈把德國傳統的舞曲風格—阿勒曼舞曲、科蘭特舞曲、薩拉邦舞曲及吉格舞曲巧妙的融入作品,確立了大提琴作為獨奏樂器的地位。此曲一直到1889年由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薩爾斯發現手稿,經過12年的練習後才公開演奏為世人認知而熱愛。小提琴鬼才帕格尼尼不但演奏技巧驚人被認為是向魔鬼借才華,自己也創作了不少炫技的小提琴曲,其中以24首隨想曲(24 caprices)最著名。

 X=2,Sonata/Duo(二重奏曲)
   與貝多芬同時代的作曲家史博(Louis Spohr,1784~1859)有為小提琴與中提琴的二重奏作品,此外,也有雙鋼琴合奏的suite,例如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v)的作品,但通常是一主一從的奏鳴曲。貝多芬的10首小提琴奏鳴曲即以鋼琴伴奏,最有名的為第5號「春」(spring)和第9號的克羅采(kreutzer),他的3首大提琴奏鳴曲也是以鋼琴伴奏,旋律優美動聽。布拉姆斯則有3首小提琴奏鳴曲,2首大提琴奏鳴曲及2首豎笛奏鳴曲,也都是以鋼琴伴奏,莫札特則留下32首小提琴奏鳴曲,大部分為小提琴獨奏,有些以鋼琴伴奏。較近代的俄國作曲家蕭士塔克維奇(Shostakovich)則有鋼琴伴奏的小、中及大提琴奏鳴曲。我最喜歡的是舒伯特的「阿貝喬尼」奏鳴曲(Arpeggione Sonata),Arpeggione是種類似大提琴的樂器,曾被譽為「藝術性豐富的優秀樂器」,但今日已被遺忘。此曲通常都以大提琴演奏,鋼琴伴奏,全曲旋律優美柔和,我是百聽不厭。以兩種樂器主奏,由管弦樂團協奏的樂曲也可歸類在X=2,布拉姆斯的二重協奏曲(Double Concerto)是我最喜歡的曲目,有許多著名的小提琴/大提琴演奏名家合作,灌錄了許多版本,也是我黑膠唱片收集的標 的之一.

我收集的布拉姆斯二重協奏曲黑膠唱片,都是由大/小提琴名家擔綱演出

X=3,Trio(三重奏曲)
   通常都是鋼琴三重奏曲(piano trio),以鋼琴、小提琴及大提琴三件樂器對等地位將各件樂器的特質發揮出來,貝多芬共有7首三重奏曲,以「大公」(Archduke)和幽靈(Ghost)最出名,前者是獻給長期資助他的奧地利魯道夫大公,後者則因為第二樂章中具有焦躁不安的奇異幻想的情緒彷彿幽靈出沒而得名。貝多芬初作此曲時已耳聾,應邀到他家演奏的是另位名作曲家史博(Louis Spohr)曾描述貝多芬只自顧自的彈奏鋼琴部分,不管與他人的協調,以及他鬱鬱不樂的神態。我最喜歡的一首鋼琴三重奏則是柴可夫斯基的「紀念一位偉大的藝術家」(In Memory of a Great Artist),這是他悼念俄羅斯大鋼琴家尼古拉˙魯賓斯坦的作品,全曲在一個主題之下一路以變奏的方式發展鋪陳開來,流暢明快充滿著魅力。近代的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也以類似風格,在表達對柴可夫斯基的追悼及敬意下,創作了一首悲歌鋼琴三重奏(Trio elegiaque)。海頓有超過40首的鋼琴三重奏,其他名家如布拉姆斯、舒曼、舒伯特、德伏乍克(Dvorak)、莫札特等也都有不錯的鋼琴三重奏曲。德國作曲家布魯赫(Marx Bruch , 1838~1920)則別出心裁以鋼琴、中提琴及豎笛三件樂器創作了一首室內樂(Eight pieces for clarinet , viola and piano)。


柴可夫斯基的鋼琴三重奏"紀念一位偉大的藝術家"

兩個不錯的三重奏團體-Beaux Arts Trio, The Borodin Trio
 
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Triple Concerto)也是演奏名家喜歡合作的曲目

X=4,Quartet(四重奏曲)
    Quartet是室內的樂的主流曲式,通常為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及一把大提琴組成的弦樂四重奏。海頓是確立弦樂四重奏四樂章形式的作曲家,他共創作了68首弦樂四重奏樂曲,其中不少有標題,例如「小夜曲」(17號)、「十字架上基督的最後七言」、「雲雀」(63號)、「皇帝」(77號)、「日出」(78號),海頓這些精緻的弦樂四重奏深深影響了他之後的人繼續創作。莫札特和貝多芬則有相當多的四重奏作品,莫札特有23首,貝多芬則有17首弦樂四重奏,橫跨他57年的創作生涯,與他的9首交響曲、32首鋼琴奏鳴曲同列為主要作品。布拉姆斯有4首弦樂四重奏,舒伯特有15首弦樂四重奏曲,其中以第14號「死與少女」最出名。捷克作曲家楊納傑克(Leos Janacek , 1854~1928)則有兩首出名的弦樂四重奏,「克羅采」和「親密信函」(Intimate Pages),是他晚年追求年輕的卡蜜拉時將其情思寄託其中的作品。法國作曲家巴托克(Bela Bartok)則有六首弦樂四重奏,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莫札特同時也創作以鋼琴主奏的兩首鋼琴四重奏、長笛主奏的四首長笛四重奏,以及雙簧管四重奏曲。法國近代作曲家梅湘(Olivier Messiaen , 1908~1992)則有首以鋼琴為主,加上小提琴、豎笛及大提琴的「末日四重奏」(Quartet for the End of Time),是他根據「約翰啟示錄」的內容寫成,以和聲和旋律歌詠出與耶穌永恆合一的意境。


著名的四重奏團體Quartetto Italiano,Amadeus Quartett, Melos Quartett

著名的四重奏團體-Smetana Quartett, Juilliard Quartett ,Alban Berg Quartett


X=5,Quintet(五重奏曲)
     最有名的五重奏曲應是舒伯特的「鳟魚」鋼琴五重奏了,除鋼琴外,舒伯特還使用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因曲中第四樂章採用了舒伯特的「鳟魚」歌曲為主題因而得名。本曲描寫鳟魚在水流中嬉戲的景象,全曲充滿輕快活潑的旋律,是他最受歡迎的作品。這首「鳟魚」和德伏乍克、舒曼、布拉姆斯、法朗克四人的作品同列為鋼琴五重奏的五大名曲。舒曼的鋼琴五重奏,可能是首先將鋼琴與弦樂四重奏巧妙融合的作品,充滿了浪漫的情感。舒伯特另外也創作了弦樂五重奏,由2小提琴、2大提琴及1中提琴組成。莫札特則以2小提琴、2中提琴及1大提琴創作5首弦樂五重奏曲。布拉姆斯除了一首鋼琴五重奏,另有兩首弦樂五重奏、一首豎笛五重奏,他賦予甜美音色的豎笛與弦樂四重奏的優美融合。莫札特除了豎笛五重奏外,也有法國號五重奏,及一首以鋼琴及管樂(豎笛、雙簧管、法國號、低音管)的五重奏曲。
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有許多錄音版本

X=6,Sextet(六重奏曲)
   布拉姆斯有兩首弦樂六重奏,由小/中/大提琴各兩把組成,他的第一號作品是回憶他在舒曼家裡的情景與甜美回憶,第二號則是回憶他與一位歌手阿嘉特的愛情而寫。德伏乍克受布拉姆斯影響也創作了一首弦樂六重奏,近代作曲家荀白克(Arnold Schonberg , 1874~1951)創作了一首弦樂六重奏,標題為「昇華之夜」(或稱淨夜),描述一位與陌生男子懷孕的女子在月夜的告白。前述的楊納傑克則有首管樂六重奏曲「青春」,是他於70歲時懷念過去青春時光所寫的作品,由長笛、雙簧管、豎笛、法國號、低音管、及低音豎笛六件管樂器組成。


布拉姆斯的豎笛五重奏與弦樂六重奏
 
X=7,Septet(七重奏曲)
   貝多芬早年時以三件管樂器(豎笛、法國號、低音管)及四支小提琴的奇怪編制曾創作出一首七重奏曲,當時在維也納很受歡迎,不過現在演奏時已用小/中/大提琴及低音提琴來演奏了,與他同時代的史博則有七重奏是以長笛、豎笛、法國號、低音管、小提琴、大提琴及鋼琴七件樂器搭配而成的。

貝多芬的七重奏黑膠唱片,很早的版本

X=8,Octet(八重奏曲)
   史博早在1814年就創作出一首八重奏曲,是由長笛、豎笛、雙簧管、法國號、低音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等八件樂器組成。舒伯特受貝多芬七重奏曲的影響,在原有樂器編制上,加上一把小提琴,也創作出一首八重奏,具有嚴密結構和優美的旋律,他也影響了孟德爾頌創作一首弦樂八重奏,以4把小提琴、2把中提琴及2把大提琴組成,此曲已具有交響曲的樂風。


舒伯特著名的八重奏

X=9,Nonet(九重奏曲)
    此種曲目非常稀少,據我所知只有史博曾創作過,他以5件管樂器(長笛、雙簧管、豎笛、法國號、低音管)搭配四件弦樂器(小/中/大/低音提琴)組成。史博(1784~1859)與貝多芬(1770~1827)同時代,在當時的德國是位頗著名的作曲家,有超過150件作品,但在貝多芬的盛名及後續的德奧作曲家遮蓋之下,已幾乎被人遺忘,但他有許多作品都是很值得一聽的,例如室內樂、小提琴協奏曲及鋼琴協奏曲。

   當你聽膩了氣勢磅礡的管弦樂曲,不妨換聽別有風味的奏鳴曲及室內樂,以上所列舉的不過是幾乎無限多作品中較為人知的,「樂海無邊聽為岸」,就開始去聽去享受吧!

古典音樂中的戰爭--從俄羅斯的兩次戰爭災難談起

俄羅斯(Russia)是個極端矛盾的國家,她曾是共產集團老大哥蘇聯(U. S. S. R)的主要核心國家成員,對20世紀歷史有極大的影響。在她的歷史發展上,曾遭受許多外族的侵略,內政上也一再上演高壓統治、集權整肅、奴役人民、革命抗爭的輪迴。但是在另一方面,她的文藝成就,包括文學、音樂、舞蹈卻是耀眼輝煌,對人類文化發展有很大的貢獻。俄羅斯可說是個集苦難、悲情和美麗的國家。在她的近代史上曾遭受兩次戰爭大災難的威脅,憑著俄羅斯人民的堅毅對抗終於戰勝,這些事蹟由古典音樂記錄流傳下來。

1801年,當時的俄皇亞歷山大一世與由拿破崙主政的法國簽訂兩國的友好條約;但是拿破崙在其擴張政策下於1805及1806年接連打敗俄羅斯的盟友---奧地利和普魯士,兩國直接衝突,拿破崙決定進軍征服俄國。1812年6月初,法軍以60萬大軍,一千一百尊砲攻進俄國本土,俄國採取守勢戰略,經過幾次小規模的接戰後,俄軍敗退。兩軍於9月7日在莫斯科外的小鎮Borodino展開大規模激戰,雙方各約12萬人作殊死戰鬥死傷近半,俄軍撤回莫斯科後再撤出該城,拿破崙於9月14日進入莫斯科,卻只是個空城,因為俄國撤出所有的糧食、裝備並且放火燒城,以進行焦土抗戰。到了冬季來臨,法軍面臨補給不足,缺冬衣缺糧食的窘境。拿破崙在莫斯科待了一個多月,只好於10月19日下令撤軍回法國,此時俄軍在後沿路追擊,法軍一路挨打蒙受重大損失,最後於12月底回到巴黎的只有三萬人。拿破崙征俄的失敗是他由盛轉衰的開始,而俄羅斯則大軍直抵巴黎,強迫拿破崙退位,建立起她在歐洲的地位。

這段俄羅斯在歷史上戰勝拿破崙的英勇事蹟,自然是俄羅斯人民的驕傲,因此柴可夫斯基於1880年以此事蹟譜成了著名的「1812年序曲」(1812 , Festival Overture),並在1882年的「莫斯科藝術與工業展覽會」舉行首演,同時慶祝於1812年遭受破壞的中央大教堂重建完成。當時參與演奏的,除了管弦樂隊外,還有軍方的銅管樂隊以及實際發射大砲來加強樂曲的聲勢,也因此成了此曲演奏的傳統。柴可夫斯基在16分鐘中先以大提琴曲演奏出「神佑吾民」,接著由法國國歌「馬賽曲」的片段與俄羅斯民謠來回爭先演奏來表現兩軍的激戰,逐漸的俄國曲調佔了上風,馬賽曲消失,在大砲聲中銅管樂和教堂鐘聲齊鳴慶祝勝利的來臨。「1812年序曲」因為有嘹亮的銅管樂及大砲聲(使用實際的大砲或模擬聲),因此大砲的音響效果就成為聆聽這首樂曲的重點,此曲也因此聞名而受人喜愛,只有在法國不會演奏此樂曲。我有一片慶祝柴可夫斯基誕生150年的音樂DVD,片中就有「1812年序曲」,當在音樂廳內演奏到有大砲聲時,室外就有一列大砲輪流發射(應該有13響),構成熱鬧激奮人心的場景。不可一世的拿破崙一世英名,卻在「1812年序曲」的演奏中,時時提醒世人他曾有過的失敗,地下有知應是心情很鬱悶吧!

近代俄羅斯的第二次外來災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希特勒的入侵。希特勒崛起後,欲圖稱霸歐洲,當時蘇聯的史大林自知無法與之抗衡,因此雙方於1939年曾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是德國還是在1941年6月對蘇聯發動戰爭。德軍共分三路,勢如破竹,很快佔領大片土地,殺傷及俘虜了三分之二的蘇聯軍隊。在史大林暴政下的俄國人民起先是歡迎德軍的,但是希特勒視他們為次等民族,反而激起俄國人民禦侮的決心,於是在「偉大的衛國戰爭」號召下,給了史大林反擊的機會。德、蘇兩軍的決戰點在列寧格勒(原名聖彼得堡),德軍在1941年8月開始圍攻該城,展開長達890天的包圍戰。該市原有居民280萬,到1943年3月只剩63萬9千人,整個城市面目全非,元氣大傷至今無法完全復原。1942年9月德軍另闢一個主戰場,雙方在史大林格勒展開決死戰,德軍雖佔優勢卻仍無法攻下該城。接著冬季來臨,希特勒步上拿破崙當年的命運,補給出了問題,士氣低落,反成劣勢。1943年2月在俄國的德軍向蘇軍投降。自此以後,蘇軍反敗為勝,終將德軍趕出俄國,蘇聯也獲得主導地位,成為戰後強權,因而成為東西方對抗冷戰的鐵幕集團霸主。

在列寧格勒被圍城期間,蘇聯著名的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Dimitri Shostakovich , 1906~1975)創作了一首交響曲,取名「列寧格勒」以激勵士氣,這是他的第七號交響曲。蕭士塔高維奇當時被困在該城,也參加了消防隊及監視敵機等工作。他在這種慘烈的環境下很快(1941年12月)就完成這首「列寧格勒」交響曲,1942年8月在該市首演,成為抵抗德國的精神象徵。該交響曲長達75分鐘,作曲者以「戰爭—回憶—祖國大地—勝利」四樂章來表現,第一樂章在描寫和平生活遭受戰爭破壞,雖然充滿哀傷,但仍以明亮、鼓舞的精神堅信必可打敗希特勒。第二樂章及第三樂章在表現蘇聯人民不被征服的決心和接近勝利時的信心,第四樂章則由生死奮鬥中激發出狂喜,我們反攻了,祖國勝利了。

蕭士塔高維奇共創作了15首交響樂曲,是個備受爭議的作曲家,有人認為他是蘇聯共產政權的御用藝術家,但他也數度遭受當局的批判,好幾次改變作曲的風格。除了這首「列寧格勒」交響曲外,他的第二號交響曲「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講的是列寧於1917年10月無產階級革命成功取得政權,接著於1918年1月成立「蘇維埃俄羅斯共和國」,成立共產黨的史實。他的第11號及第12號交響曲,分別描寫1905年及1917年的兩次革命,也是在討好阿諛社會主義。1905年的革命指的是農民、工人的抗暴對抗尼古拉沙皇的事件。所以他的作曲內容確實有迎合當政者的事實,但終究他的藝術信念及作曲技巧是優異的,近年已獲得平反,作品較常在世界各地表演。

1813年6月12日,英國的威靈頓公爵(Duke of Wellington , 原名 Arthur Wellesley)在Vitoria 打敗了法國在西班牙巴榮納(Bayonne)的國王 ( King Joseph Bonaparte , 為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的哥哥,拿破崙將西班牙封給了他),將法軍趕出西班牙退回法國,這場戰役的勝利大大鼓舞了當時歐洲反拿破崙的國家。當這個好消息傳到維也納時,反對拿破崙的貝多芬(他原本是支持拿破崙的,但在他取得政權,棄共和稱帝後,貝多芬氣得把本來要獻給他歌頌他英勇事蹟的第三號交響曲「英雄」樂譜封面上的”獻給拿破崙”劃掉)在朋友建議下創作了一首「威靈頓的勝利」(Wellington’s victory)管弦樂曲,於1813年12月首演。首演時在奧地利和巴伐利亞殘廢軍人協助下,由維也納音樂家分據舞台兩旁各有一位指揮,而由貝多芬在中間為總指揮。此曲演奏時,先是由小鼓及小喇叭演奏代表英軍的進行曲 “Rule Britannia” ,接著演奏代表法軍的法國戰歌旋律,然後就是此起彼落的步槍聲和大砲聲代表激烈的戰鬥,漸漸的法軍的聲音消失了,喧鬧的慶祝聲伴隨著「神佑吾王」(God Save the King)宣告英軍的勝利。這首不算很成熟的管弦樂曲帶給貝多芬不少的樂趣,在當時也頗受歡迎。顯然的,柴可夫斯基注意到貝多芬的這首作品,因此於1880年創作了1812年序曲。


20世紀上半的兩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許多的災難和痛苦,敏感的作曲家當然也會藉音樂來表達出來。當中最著名的作品應屬英國作曲家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 , 1913-1976)的「戰爭安魂曲」(War Requiem)。布列頓根據一位英國詩人歐文(Wilfred Owen)的九首詩文,並由傳統拉丁經文的安魂曲中挑選六段,以安魂曲的形式配上特別的演出編制---人聲獨唱、合唱、管弦樂團、管風琴和室內樂團,譜成長達約80分鐘史詩般的作品。歐文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親身經歷戰爭的可怕,於1917~1918年在戰壕中寫下這些詩作--「死在戰場上的士兵」、「號角響起」、「下一場戰役」、「徒然」等等有反戰意味的作品,他本人不幸在一次大戰結束前8天死於戰場。

布列頓本人親歷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轟炸倫敦,也有好友死於戰場,因此當他受邀為毀於二次大戰的一座大教堂完成重建創作一首樂曲時,便決定以安魂曲來批判人類戰爭的罪行。此曲於1962年5月30日於大教堂首演,布列頓在「戰爭安魂曲」總譜首頁特別題上歐文詩集的序言:「我心所繫 並非詩文。我的主題是戰爭,以及對戰爭的憐憫之情」,首演時他特別邀請英國男高音,德國男中音及愛爾蘭女高音同台獻唱,向世人宣示「終結戰爭,共享和平」的真締。布列頓紀念戰爭的方式,不是像貝多芬、柴可夫斯基以具像的戰爭場面來描述,而是以深沉哀傷的「安魂曲」形式來哀悼二次大戰對人類文明造成的災難。

21世紀,還會有像上世紀的世界大戰嗎?又會有那位作曲家會以何種形式的音樂創作來記錄呢?

我是樂聖,也是情聖--談貝多芬的永恆情人之謎

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n, 1770~1827)有「樂聖」之稱,雖曰「聖」,當然也有凡人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他的父親是當時宮廷教會專屬的男高音歌手,因為貪杯酗酒,被迫辭去職位。他的母親是再嫁給他父親,共生了7個小孩,貝多芬排行第二。貝多芬早年就顯示出音樂才華,由其父親嚴格教導,17歲時他就曾在莫札特前演奏請益,本來漫不經心的莫札特在聽完他的演奏後說:「請大家注目,他一定會成為世界上被談論的人!」22歲時他赴維也納,曾在海頓及薩里耶利門下學習。

貝多芬身處的年代是古典樂派最興盛的時候,古典派大師韓德爾和巴哈剛去世沒多久(分別在1759年和1750年去世),因此對他的音樂養成有很大的影響。貝多芬很尊敬巴哈這位前輩大師,曾經下功夫苦練他的「平均律大鍵琴曲集」,也曾經想將自己一部作品的收入捐來資助巴哈的女兒。貝多芬從海頓那兒認識了韓德爾的作品,曾用鋼琴來奏他的神劇「彌塞亞」(Messiah),非常推崇他的偉大,認為他是古今最偉大的作曲家。海頓是個親切和善的人,有「海頓爸爸」之稱,貝多芬雖是他指導過的,但隨著他的作品日漸成熟名聲日高,海頓不免也有了嫉妒之心。貝多芬曾將他的三首鋼琴奏鳴曲呈獻給海頓,但在貝多芬的弦樂三重奏曲首演之時,海頓在現場聆聽後卻建議不要出版,事實證明這些三重奏曲是廣受愛樂者喜愛的。海頓經常有意無意不把貝多芬視為自己的弟子,而有不融洽的師生情結。

貝多芬是個音樂大師,但其外表「個子矮粗胖、臉色紅潤、滿臉天花痕跡。唇厚而寬、頸短而粗、前額突出、鼻圓根部深凹。粗而濃深的眉毛下,有個小眼睛,炯炯發光,射出神秘的光輝,隱藏著不可思議的才華。」儘管他不是個「帥哥」,但憑他的音樂才能和名聲,以及他自己滿腔熱情,卻也傳出不少與當時女性的愛戀情事。貝多芬少年時代的女友通常都是他的鋼琴學生,他14歲時喜歡上一位學生雷奧諾,可惜後來她嫁給了貝多芬的好友魏格勒醫生。貝多芬卻一直沒忘記她,至死還保存著她的書信。他也曾把「月光奏鳴曲」呈獻給一位喜歡的女友,她卻與一位伯爵結婚,他甚至單方面愛戀一位女高音歌手將近10年,當他鼓起勇氣向她求婚時,卻被認為「無聊,有神經病」,而嚐失戀之苦。
貝多芬的感情軼事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他死後人們在抽屜裡發現了三封沒有署名收信人卻熱情洋溢的情書。

「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另個自我...我心裡裝滿了和你說不完的話....不論我在那裡,我腦海裡都是你的倩影。如果不能跟你在一起,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我對你的思念奔向你,有時是快樂的,隨後是悲哀的,問蒼天命運,問它是否還有接受我們願望的一天...永遠無人再能佔有我的心...為何人們相愛時要分離呢?...你的愛使我同時成為最幸福和最苦惱的人...多少熱烈的憧憬,多少滿眶的熱淚...永遠屬於你,永遠屬於我,永遠屬於我們」。這封信的寫作年代、地點、收信人的名字都沒有留下來,到底是什麼神秘的女子,是什麼不能明說的理由,阻撓貝多芬和她在一起呢?由於這些懸疑不明的信件,使得不少人投入「解謎題」的研究,貝多芬「不朽的愛人」才如此引人注意!這些信最早在1840年發表出來,因此就有人鉅細靡遺從貝多芬居住的地方,交往的女性,他活動的大小城鎮,他當年旅行演奏的時程,他投宿的旅店的旅客名單,當地報紙報導貝多芬和名流抵達的消息一一推敲過濾,提出好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一位安東妮.布倫丁諾小姐(Antonie Brentano),她於1780年生於維也納,父親是位政治家和藝術鑑賞家,她於1798年結婚並與先生住在法蘭克福。安東妮儘管過著幸福的生活但並不快樂,1809年她趁著父親病危去世之前搬回維也納,她先生也在當地成立了分公司。1810年她和貝多芬認識,貝多芬並成為她家裡的常客。安東妮經由貝多芬的音樂而尊敬他,兩人的關係何時轉成浪漫和愛情不太明確,而是由以下事實來推斷:(一)1812年7月3日安東妮與先生從維也納要到溫泉勝地卡斯巴,途經布拉格並在當地住宿。(二)布拉格報紙在7月4日刊登了貝多芬在當天中午離開的消息。因此貝多芬有可能在期待安東妮的來到,而寫了那些信件。安東妮在晚年的回憶曾說,當她在維也納長期臥病過著落寞的生活時,她和貝多芬發展出「溫柔的友情」,貝多芬常常到她家彈琴,來安慰她。她曾向朋友描述「他溫存的心,他熱情的靈魂,他不良的聽覺,以及他所充分表現的藝術家的天職」。貝多芬與這對夫婦建立不錯的友誼,也可能設法移轉這段感情,1812年底他們又離開維也納。1869年安東妮去世後留下一張寫滿她已故朋友的名字,第一個就是「貝多芬,1827年3月26日。」


Abel Gance導演的
The Life and Loves of Beethoven
 
1802年貝多芬曾在給好友魏格勒的信上提到「最近,在人們面前,心情似乎比以前好一點...」,因為「這一變化給我帶來了一個可愛而迷人的少女,她愛著我。這兩年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算是開始偶爾降臨到我身上了。而且這一次是使我覺得我可以得到幸福的第一次。」貝多芬指的是位朱麗葉塔小姐(Giulietta Guicciardi),她是由其親戚布倫斯維克兩姊妹介紹和貝多芬認識的,當時是他的四重奏作品在公開演奏時。朱麗葉塔是位「頭髮剪得短短的,姿態苗條嫵媚又熱情」的少女,貝多芬教她彈琴,嚴格要求她彈奏他的作品,卻不收學費但會接受她親手縫製的襯衣之類的禮物。可惜朱麗葉塔後來與一位伯爵結婚,貝多芬曾在與朋友談話時用不流利的法語說:「我受她青睞,更得其丈夫的友誼。」因此她被傳說為「永恆的情人」之一。

朱麗葉塔結婚後,貝多芬的眼光投向了布倫斯維克兩姊妹,妹妹約瑟芬不久與一位伯爵結婚,而姊姊泰麗莎(Therese Brunswick)則單身一輩子,被公認最可能是「永恆的情人」。她是位「說話嫻靜,誠摯,爽朗,心地非常高貴而善良」的少女,貝多芬曾向泰麗莎說:「我現在正著手寫一部歌劇,我的情緒從沒有如此激動過,一切都充滿著燦爛的光輝,一切都顯得那麼純真而明朗!現在我才發覺,我過去是只知撿拾小石頭,卻不知腳下竟有迷人花朵的愚蠢少年」。據說有次兩人深情相視時,泰麗莎曾用左手托住貝多芬的手心,用右手在他的手背上輕柔的摸了一下,依德國習俗這表示「我願許身於你」,泰麗莎曾與人訂婚,而貝多芬則在某次旅行途中停留在一個溫泉城鎮時,寫給泰麗莎那封情書。她也送給貝多芬一幀美麗的肖像畫,背面寫著「獻給稀世的天才,偉大的藝術家,心上的人兒」,這幅畫至今仍掛在貝多芬的故居。貝多芬晚年時,曾有朋友看見他抱著這幅畫哭著又自言自語道:「你這樣的美,這樣的偉大,和天使一樣。」過會兒朋友看到他在彈琴,對他說:「今天你的氣色很好。」貝多芬回答說:「因為我的好天使來看過我了。」他臨終時,曾熱淚盈眶凝視泰麗莎這幅肖像畫,親吻這幅畫,並說:「...我看到我的天使...」。因此,泰麗莎似乎就是貝多芬「永恆的情人」了!一部早年由Abel Gance導演的貝多芬傳(The Life and Loves of Beethoven),對他與朱麗葉塔以及泰麗莎兩人的愛情有所著墨,對他面對逐漸耳聾的內心煎熬與繼續作曲的勇氣有很寫實的描述,是瞭解貝多芬一 生重要事蹟的好電影.
永遠的愛人的書與DVD

一部1994年拍攝的電影「永遠的愛人」(Immortal Beloved)就是以這個主題來追尋這位「永恆的情人」,結果令人意外。在貝多芬過世後,他的好友兼秘書安東.辛德勒看到了這些情書,便展開追尋工作。在問過前述的朱麗葉塔,布倫斯維克姊妹以及一位厄多蒂伯爵夫人,她們都否認是該情書的傾訴對象。電影藉著這些尋人過程,也敍述了貝多芬的工作和生活,其中對於貝多芬和他兩位弟弟的來往,他大弟賈斯伯去世後,他和其弟妹喬安娜爭奪其姪子卡爾的監護權,他盡心盡力照顧卡爾,教他彈琴,希望他成為其衣缽傳承者的心願,以及爾後兩人的衝突和貝多芬的失望,都有傳神詳細的介紹。而問題的答案就是他這位弟妹喬安娜,根據電影中說法是這樣的:
貝多芬年輕時和他的弟弟就認識了作裝潢木工的喬安娜,雖然她喜歡他,但他卻不理她,爾後她和弟弟賈斯伯結了婚,可是貝多芬卻又與她暗通款曲,並且她懷了他的小孩,於是貝多芬與她相約要在溫泉小鎮卡斯巴見面,並且訂好了旅館。喬安娜先到了旅館,可是貝多芬卻困於大雨,路上泥濘難行,馬車故障,只好另僱輛車走另外一條路趕去(在情書上就提到這點),並且趕送了這封情書給喬安娜。可是她沒看到這封信又心生後悔,於是匆忙離開旅館,與貝多芬擦身沒碰面。貝多芬心裡怨恨命運的安排,因此常對他弟弟發脾氣,兩人常吵架,賈斯伯因此早死,而引發爭奪姪子(其實是他小孩)的事件;這似乎也解釋了何以貝多芬對卡爾如此照顧,如此期望。

在貝多芬晚年年老體衰時發表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合唱」交響曲,其中的「歡樂頌」就是在歌詠他對愛情的渴望。喬安娜親臨演唱現場後,在「歡樂頌」中聽到了他傾吐內心中最深層的祕密,於是她去探視臥病在床的他,此時他已是「肚子脹得好大,必須抽腹水,傷口發炎,力氣全無」,卻又在床上作曲。當貝多芬看到喬安娜的來臨,這對情人心中的隔閡消失了,貝多芬把卡爾的監護權還給了他的母親,兩人回首前塵往事心生感慨,「鬧劇結束了」,貝多芬不久就過世了。

根據貝多芬的說辭,他著名的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就是在描述「有個男人在趕赴愛人之約途中,座車傾毀在大雨中,輪子深陷泥濘不得前進,而她卻不耐久候而離去」,因此小提琴和鋼琴的急促對話樂聲,就是在傳達焦慮之聲,似乎也言之成理。
所以,樂聖貝多芬是心中懷著那個「永恆的情人」而過世的,後人也只能從一些線索中去捕風捉影,終究它讓我們認識到貝多芬是個有血、有肉、有感情,又要力克聽覺障礙的命運鬥士,他的音樂應該深藏了不少他對情人的愛意吧!
『延伸視聽』

貝多芬的音樂CD和傳記書很容易買到,那部「永恆的愛人」電影DVD,在一般唱片行成堆的拍賣電影DVD中常會出現,有興趣者不妨去買來看看,不錯的好電影!

哦!阿瑪迪斯,你害得我好慘!--談莫札特的幾種死法

上回談到英年早逝的音樂作曲家中就屬莫札特是最出名的了;貝多芬被稱為「樂聖」,巴哈是「音樂之父」,海頓為「交響樂之父」,而莫札特則有「音樂神童」之稱,因為在他短短35年之間,就創作了超過600首的各種型式作品,包括41首交響曲,30首鋼琴協奏曲,5首小提琴協奏曲,至少7部歌劇,17首鋼琴奏鳴曲,23首弦樂四重奏等等,實在是多如天上繁星,幾乎不可能聽過他所有的作品。據說他4歲就有了第一首協奏曲,7歲有第一首交響曲,而12歲就推出第一部歌劇。如此天賦異秉的音樂奇才,卻在35歲時就去世了,而他的死因是二百多年來許多音樂學者與業餘愛好者研究的千古奇案。

1984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頒給了描述莫札特生平事蹟的「阿瑪迪斯」(Amadeus),此片共囊括了當年奧斯卡八項大獎,計有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效、最佳化妝,夠風光吧!這部「阿瑪迪斯」並不是平舖直敘的來說莫札特的故事,而是由他是如何死的角度來切入去探索音樂神童的生平。電影開始是個企圖自殺的老頭子在精神病院中自暴是他害死了莫札特,這個老頭是當時和莫札特有「瑜亮情節」的御用作曲家沙利略里(Antonio Salieri),他也就此背負了此千古罪名,事實是否如此呢,讓我們來看看!

莫札特的全名是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生於奧地利的薩爾茲堡,父親本身也是音樂家,發現莫札特的音樂天賦後,就努力訓練培植他。因此莫札特4歲起學鋼琴,5歲就開始創作奏鳴曲和交響曲,6歲時就和他10歲的姐姐一起被父親帶著以「音樂天才兒童」的姿態,巡迴全歐洲旅行演奏,獲得「音樂神童」的美譽。雖然莫札特以他的作曲才華和彈琴技巧,很快在維也納得到推崇,他也曾因此擁有樂團首席和宮廷音樂家的頭銜,但其實他是個「不按牌理出牌」的頑童型天才人物。莫札特喜歡遊樂、撞球、跳舞、玩撲克牌,常常口出髒言、放屁、大便、屁股等難登大雅之堂的話是他的口頭禪,甚至口出黃腔,與太太寫信也出現露骨的性描寫語句。他的收入其實是很多的,但他與太太先是過著享樂奢華的生活,又賭博輸錢、借錢義助朋友…等等揮霍賺來的錢,漸漸入不敷出。等到他的「行情」變差收入變少以後,又無法過由奢入儉的生活,因此被迫向人借錢、賒帳,過著貧病交迫的生活,尤其是在他去世前的最後幾年。莫札特喜歡過的女人不少,直到被女方的母親強制與其女兒結婚,就是他的妻子康絲坦采(Constanze Weber,1763-1842)。當然莫札特在婚後還是會和他的女學生傳出一些花邊新聞;當時上流人家的女子都要學音樂,因此莫札特認識了不少名門閨秀。他的鋼琴奏鳴曲主要是為這些學琴的大小姐所寫的,因此這些奏鳴曲都是簡單易學,但要精也不容易。莫札特也有點恃才傲物,常當著作曲家本人面前修改其樂譜,他就曾在國王與大庭廣眾前當場改編彈奏沙利略里獻給國王的樂曲,讓他下不了台。莫札特的這些不良形象與行為也影響了他在維也納宮廷和音樂界的發展,但是他的音樂天才是被肯定的,中等才情的沙利略里就有這樣的認識,因此對他是愛恨交加。

沙利略里於1750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家境富裕,自小學習音樂,後在威尼斯認識了維也納的宮廷樂長,便跟隨他到了維也納,憑著音樂才能和關係,認識了當時也喜愛音樂的國王約瑟夫二世,擔任宮廷作曲家和宮廷樂長的職務長達50年以上。他的主要工作包括安排宮廷裡的音樂演奏活動,擔任樂團指揮,譜寫為禮拜用途的彌撒曲等,並且他還成立了維也納樂友協會,立志培育下一代,為兒童音樂教育出力甚多。沙利略里所處的音樂時代歷經傳統的巴洛克樂風,到海頓、莫札特時代的古典樂派,甚至到了貝多芬和舒伯特時期。當時他主導維也納的宮廷樂風,也是最高的音樂指導者,許多人都投身他門下接受其指導,包括貝多芬與舒伯特都曾受教於他。貝多芬學的是聲樂方面,舒伯特學的是器樂曲,連莫札特的兒子也受教於他,儼然是樂壇的大哥大人物。他其實也創作了不少作品,以小規模的聲樂曲居多,包括100多首的彌撒曲、安魂曲等宗教樂曲,43部歌劇,還有一些管樂器的室內樂等,作品的質與量當然是比不上同時期的海頓和莫札特,但也是當時的一位大師。他在1825年去世,其音樂作品就漸漸被遺忘了,一直到20世紀後半,有人研究莫札特的事蹟,才同時引起人們對他的興趣。

根據電影「阿瑪迪斯」以及一般的說法,沙利略里因為妒忌莫札特的才華,趁著他已經貧病交迫,身體狀況已經很差之時,戴上假面具,身穿黑衣服上門委請莫札特為他創作一首「安魂彌撒曲」。莫札特以為這是上帝要召喚他回到天堂的訊息,一邊創作一邊身體日衰,還沒完成這部「安魂曲」就過世了,後由他的弟子朱斯麥亞補筆才完成。「安魂曲」在首演練習時,沙利略里也出席而且認為這是部傑作。以當時他的優勢和地位,似乎沒有謀害莫札特的理由。但儘管莫札特是個出名的作曲家,他死後的葬禮是非常簡陋的,埋葬的時候沒有人跟著靈柩送行,也沒有人知道他確實的埋葬位置,因此有關他的死因才有一些撲朔迷離的傳說。這些傳說首先由俄國的名小說家普希金(Pushkin,1799-1837)寫成了劇本「莫札特與沙利略里」,後人又憑想像力有了歌劇,因此推波助瀾下就成了一般的說法──莫札特是被沙利略里害死的。

莫札特是於1791年12月5日凌晨去世,當時呈現「惡寒,高熱、浮腫、發疹」的症狀,死因為「急性粟粒疹熱」。據說1791年時維也納正好有流行性感冒,莫札特因為發高燒,而接受當時流行的放血療法,在一週之內放血6到8次,放血量多達2000毫升。而根據推算莫札特約155公分,體重50公斤左右,他體內的血量約為3500毫升左右,因此短時間之內放掉太多的血,加上當時根本不知有細菌存在,醫療時沒注意消毒,可能因此發生細菌感染,因而呈現高燒、惡寒、浮腫、出疹子等症狀,終於因心臟衰竭而死。這是醫界人士的說法,而在莫札特死後好幾年才由一位維也納大學的醫師作出死亡原因的鑑定書,而這位醫師後來與莫札特的妻子康絲坦采有親密關係。不少專家還是認為莫札特是被毒殺而死的,其中一個說法為莫札特是秘密結社的共濟會會員,他觸犯了會條,因此被謀害,甚至認為就是同為會員的沙利略里幹的,這也呼應了何以他晚年在精神病院療養時,自己爆料說他毒害了莫札特,又企圖用剃刀割喉自殺,但是真耶?信耶?
右邊是日本的推理小說,也是以莫札特的死因為主題

  莫札特的另一個死因就和他的女人緣有關了。一位旅居瑞士的中國籍地質學家許靖華(Kenneth J. Hsu)(曾出版了一本很厚的自傳,資源部門可能有人知道或認識他)是個莫札特迷,他發揮研究精神,收集分析了很多文獻檔案資料,抽絲剝繭拼湊出莫札特死亡的原因,倒也印證了另一個傳說。許靖華於2001年出了一本「Amadeus and Magdalena」,民國91年有了中文譯本,書名為「阿瑪迪斯的愛與死」,英文書名上的另一個名字就是他的情人霍芙德美(Magdalena Hofdemel),她是當時維也納宮廷官員法朗玆(Franz Hofdemel)的妻子。霍芙德美是個有天賦的鋼琴家,跟著莫札特學琴,「她將我的奏鳴曲詮釋得淋漓盡致,無懈可擊。她用最富於表情的手法彈奏行板,尤其是她是真心喜歡這首曲子」,這是莫札特給父親的信中寫的,當時是1788年。於是兩人陷入聚少離多的情愛,有了一個小孩,莫札特為她寫了好幾首歌曲,藏身在他歌劇的詠嘆調中。當霍芙德美又再度懷孕時,她的先生發覺了這件事,於是法朗玆登門拜訪莫札特,送給他一瓶下了毒的葡萄酒,要他喝下以了斷此事。第二天僕人發現莫札特喝了這酒,昏迷在椅子上,送醫急救後醒過來,但過了約兩個星期,莫札特還是中毒而死。霍芙德美很悲痛,嫉妒的法蘭玆用刀子刺傷她後,自己割腕自殺而死。

最後,背負害死莫札特罪名的沙利略里為何要做這件事呢,有部戲劇是這樣演的,他在自殺之前自述道:「莫札特的音樂將永留人世,我的名字立刻會被忘掉。為了避免被忘掉,所以我說「是我殺了莫札特」,這樣,我就成了殺害莫札特的人,我名字才能跟莫札特緊緊連在一起,與之同垂不朽」,真是「無法留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沙利略里,真是這樣的嗎?哦,阿瑪迪斯,你害得我好慘!(後記:在寫這篇文章時,愛樂電台主持人正好也提到莫札特是因為腎臟病引起尿毒症而死,又多一個死因)。
 

不管莫札特是怎樣死的,他的音樂是陽光、是和風,可以怡情、可以解憂,還是多聽一些他的音樂吧!

死生有命,音樂永流傳--談談幾位作曲家的音樂作品

古往今來許多音樂家在他們有生之年,都留下了許多璀璨的作品,造福後世的愛樂者。有生之年到底是多長,和他們流傳下來的作品數量和份量有沒有關連呢?讓我們來看看最短命和最長壽的作曲家有那些個人。

短命的作曲家 壽命

舒伯特(奧地利)
(Franz Peter Schubert, 1797~1828) 31

莫札特(奧地利)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36~1791) 35

比才(法國)
(Georeges Bizet, 1838~1875) 37

孟德爾頌(德國)
Fleix 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1847) 38

蕭邦(波蘭)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 1810~1849) 39


長壽的作曲家 壽命

理查史特勞斯(德國)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85

聖桑(法國)
(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 86

威爾第(義大利)
(Giuseppe Verdi, 1813~1901) 87

史特拉汶斯基(俄羅斯)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88

西貝流士(芬蘭)
(Jean Sibelius, 1865~1957) 91

這些作曲家中莫札特是屬於古典樂派,舒伯特、孟德爾頌、蕭邦為浪漫樂派,比才、威爾第與理查史特勞斯則被歸為後期浪漫樂派與新古典樂派,聖桑、西貝流士為國民樂派,而史特拉汶斯基則算是現代樂派了。這些樂派的劃分可以看出來是與年代有關,其間有重疊的時間,因為某一時期的音樂創作當達到巔峰時(例如古典樂派的貝多芬),後人難以超越,便必須要求新求變,創新前瞻,而衍生出另一種音樂風格。我們所熟知的作曲家大多是以浪漫樂派較多,當德、奧主流派的音樂不再獨大之後,國民樂派乃趁勢而起,將本土的文化與民歌溶入創作中,又有一番新風貌。不同樂派的音樂好聽與否端看愛樂者的個人偏愛,就像我雖常聽的也是浪漫與國民樂派,但也會去嚐試現代樂派的音樂,有些還真的是有味道呢!

先來看看法國的比才,他以一部「卡門」(Carmen)歌劇就名流千古了,這是最受人歡迎,上演最多的歌劇之一。此劇是根據法國作家梅里美(P. Merimee)的小說為依據,以西班牙為故事背景,講的是身為軍人的純情青年荷西為冶艷的吉普賽女工卡門所迷惑而意亂情迷,為追求佳人芳心竟加入走私集團被捕,出獄後在鬥牛場入口處將移情別戀的卡門刺死的愛恨情仇故事。「卡門」一劇之所以如此受歡迎,跟比才所寫的音樂有絕對的關係,「卡門」的管弦樂旋律華麗優美,充滿了西班牙色彩。例如前奏曲的「鬥牛士之歌」,雄壯威武是人人耳熟能詳的樂曲;卡門所演唱的「愛情是隻難馴的飛鳥」,配以哈巴奈拉舞曲,更是最著名的樂曲。除了「卡門」歌劇之外,其中一些精彩的音樂會單獨以「卡門組曲」(Suite Carmen)的名義常在音樂會上演奏,但此組曲不是由比才自己挑選組成的,都是由指揮者自己挑選他喜愛的樂段組成,通常都會包括前奏曲、間奏曲及一些著名場面的樂曲。比才另一出名的組曲「阿萊城姑娘」(L’Arlesienne),也是根據法國作家都德(A. Daudet)的戲劇而創作的音樂,描述的是一位青年愛上了阿萊城的姑娘,但不得伊人芳心,只好與青梅竹馬的女友結婚,卻在結婚當天跳樓身亡的故事。此組曲的音樂輕快活潑、華麗優美,是我當初開始聽古典音樂時,吸引我沈溺下去的樂曲之一。當然比才不是只有上述作品,但他的C大調交響曲與「採珠者」歌劇等,都被歌劇「卡門」與兩首組曲的光芒掩蓋住了,可惜比才在完成「卡門」的隔年就去世了,來不及看到此劇的大獲成功喝采。

再來看看另一位法國作曲家聖桑,他出生於巴黎,自小也顯出音樂作曲的才華,和羅西尼(Gioacchino Rossini)、古諾(Charles Gounod)、李斯特(Franz Liszt)與白遼士(Hector Berlioz)都是好友。30多歲時他就寫出了5首鋼琴協奏曲,而他在法國音樂界的貢獻,就是他為了促進推動法國的作曲與演出,設立了國民音樂會幫助了印象派的作曲家如德布西(Claude Debussy)和拉威爾(Maurice Ravel)自己也以身作則創作了不少作品,其中出名的有一首「動物狂歡節」組曲(Carnival of the Animals)以各種樂器與管弦樂來描寫各種動物,分別為獅子(弦樂)、母雞與公雞(鋼琴、豎笛)、驢子、烏龜、大象(低音大提琴)、袋鼠、水族館、杜鵑、大鳥籠(長笛)、天鵝(大提琴),其中尤以大提琴來表現天鵝雍容華貴的風姿最著名,此曲原是他遊戲之作,卻成為他最出名的作品,他常被拿來引導小朋友認識親近古典音樂。他的另一首以小提琴為主奏樂器的交響詩「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是我偏愛的樂曲,由小提琴淒清冷冽的演奏來描寫午夜十二點過後,眾骷髏在墓地中依著死神拉奏的小提琴群魔亂舞的景象。當然聖桑還有不少好作品,例如第三號管風琴交響曲,5首鋼琴協奏曲,著名的大提琴協奏曲,3首小提琴協奏曲,也是法國浪漫樂派的代表性作品。

許多的作曲家在世時都是窮困潦倒,倒也激發出創作的火花,而孟德爾頌則是少數出身富有人家的作曲家。他富裕且有教養父母鼓勵而且全力支持他走向音樂創作,17歲時發表了流傳至今的「仲夏夜之夢」戲劇音樂,這是根據莎士比亞同名的文學作品而創作的。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樂曲就是你我許多人在步向人生另一階段時都踩過的旋律「結婚進行曲」。孟德爾頌曾到英格蘭、蘇格蘭與義大歷遊歷過多次,因此創作了以「蘇格蘭」與「義大利」為名的交響曲。他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列名四大協奏曲,是最優美的古典樂曲之一,是許多人(包括我)進入古典音樂世界的誘惑者。他的主要作品還有兩首鋼琴協奏曲、鋼琴集「無言歌」,與「八重奏」等室內樂集。除了樂曲之外,孟德爾頌對於古典音樂的貢獻還包括發掘介紹「音樂之父」巴哈被遺忘的「馬太受難曲」樂譜,並且親自指揮首演。他還創辦了萊比音樂院,對德國的音樂教育貢獻良多。可惜孟德爾頌在38歲時就因積勞成疾腦溢血而去世,舒曼特別哀傷,因為「歐洲損失了一個貝多芬的傳承者」。他的妹妹芬妮(Fanny Mendelssohn)也有音樂才華,可惜在當時重男輕女的觀念下,沒有得到栽培發揮潛力,只有一些小品樂曲傳世。

最短命的舒伯特有「歌曲之王」稱號,因為他共創作了600首以上的歌曲,包括你我耳熟能詳的「野玫瑰」、「菩提樹」、「鱒魚」等。他出生於維也納,家學淵源的音樂才華與維也納的音樂環境,使他在 16歲到21歲的5年間就創作了5首交響曲,6部歌劇和300首歌曲。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聯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The Fair Maid of the Mill)和「冬旅」(Winter Journey),兩部作品都寫於他身體健康不佳時,前者敘述一位青年愛戀美麗磨坊少女不成的甜美感傷故事,後者則描寫一位失戀男子失去求生意志在冬日走遍村野的心情,似乎也是他一生的愛情寫照(終生未婚)。除了歌曲之外,他著名的作品有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unfinished)只有兩個樂章,第九號交響曲「偉大」(Great),鋼琴三重奏(Piano Trio)、弦樂五重奏(String Quintet),以及最出名的鋼琴五重奏「鱒魚」(Trout Quintet)。此樂曲是舒伯特與朋友到山區旅行後回來,即把原先的歌曲「鱒魚」加上變奏,以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罕見的樂器編制,來表達鱒魚在清流的小河中游來游去的寫實場景,整曲旋律悅耳清新動聽,尤其第四樂章的變奏曲,是會迷死人的音樂。

再來看看活得最長壽西貝流士,他是芬蘭古典音樂界的代表和英雄。西貝流士早年學法律,發現音樂是他的最愛後就改行,並到柏林和維也納留學,27歲時回到芬蘭開始創作,34歲時有第一號交響曲和交響詩「芬蘭頌」問世。「芬蘭頌」(Finlandia)是他最為人熟知的作品,當時芬蘭正受俄羅斯的暴政干預,此曲以描寫芬蘭優美的風景為目的,但卻非安詳平靜而是低沈雄壯渾厚的曲風,包含了在異族統治下隱忍的民族吶喊,因此深受芬蘭人喜愛,視為反抗俄國強權的象徵;「芬蘭頌」的渾厚低音也是測試音響器材低音能力的曲目。西貝流士取材芬蘭與北歐傳奇故事,創作了具民族色彩的「傳奇」、「四首傳奇曲」等作品,同時也有表現北歐深沈風格的7首交響曲,2首弦樂「卡列利亞組曲」四重奏,以及列名為著名曲目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西貝流士在生前就備受政府禮遇,給他津貼讓他安心創作,但是自1930年(65歲)以後,他就停止作曲,一直到他過世的27年間都沒有作品,一說是他精疲力竭了,另一說是他不想和20世紀的無調性音樂競爭。

先就簡要談到這幾位作家,其他的以後有機會再說。「人生自古誰無死」,就音樂作曲家(或其他藝術創作者)而言,留下足以流傳千古的作品,應是比活得多久較有意義,不過「紅顏薄命,天妒英才」是會較引人注目,較有悲劇英雄味道,不是嗎?

馬勒夫人的情人們--記愛瑪多彩多姿的藝術人生

      馬勒是19 世紀末,20世紀初一個重量級的作曲家與指揮家,其交響樂作品規模宏大,時間特長,有些樂迷偏愛聽他的作品。他的感情生活並不順利,曾失戀多次,最後娶了位秀外慧中的音樂才女愛瑪,她的一生多采多姿,比馬勒的音樂可能更吸引人。

     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於1860年7月7日出生於波希米亞的一個小鎮Kalist,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的精華地區。他的父母共生下14個小孩,但有七個夭折,馬勒排行第二,但因為哥哥從小夭折,他成為家中的長子。他的出身及成長環境深深影響他的一生及所創作的音樂。馬勒家是猶太人,但「奧國人說我是波希米亞人,德國人說我是奧國人,其他地方則說我是猶太人,不管去那兒都是外國人,永遠不受歡迎。」沒有歸屬感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他父母勉強結合的不幸婚姻,他的父親是典型的一家之主,粗暴、好勝、專橫,所說的每句話都是家規律令,母親是天生微跛,纖弱無助的小女人,操持沈重家務之外又一再懷孕生子,毫無幸福可言。加上馬勒自小看慣了家中弟妹的夭折,死亡的氣息似乎永遠盤旋在家裡,使得他的一生都在探索生命與死亡的意義,也成為他往後音樂創作的中心主題。

    馬勒在大約4,5歲時就展露了不凡的音樂才能,可以在鋼琴上即興彈奏,他的父親就送他去學鋼琴,期望他能出頭天以光耀門楣。馬勒15歲到維也納音樂院就讀,18歲畢業時面臨是否成為專業鋼琴家的抉擇,在聽過李斯特和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後,決定放棄鋼琴改走作曲。當時是歌劇最盛行的時代,幾乎每個稍具規模的城市都擁有歌劇院,馬勒也就從歌劇指揮開始他的音樂生涯。他從地方性的小歌劇院礪練經驗,漸漸提昇到大歌劇院,37歲那年起如願以償擔任維也納皇家歌劇院指揮長達10年,塑造了馬勒時代,1907年應邀到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擔任指揮,晚年因病逝世於維也納。儘管馬勒一生忙於指揮事業,他仍創作了11首交響曲(1~9號,未完成的10號以及大地之歌,後著以中國的唐詩為音樂創作主題)與許多管絃聲樂曲集(悼亡兒輓歌,少年的魔法號角,悲嘆之歌,旅人之歌….)。他的音樂在他死後沈寂了一陣子,二次大戰前後又因納粹統治歐洲禁止演奏,但在1970年代又快速再度興起,成為演奏會的常備曲目,確立馬勒在古典音樂作曲家中屹立不搖的地位。他的音樂被視為最富有哲學意味,他也是一個最偉大和最後的浪漫主義者。

    儘管馬勒是個有所成就的作曲家與指揮家,他的感情生活並不順遂,戀愛也失戀過好幾次。他19歲那年初戀愛上他的家教學生,這段短暫而無望的戀情促使他創作了3首歌曲。23歲那年擔任德國Kassel歌劇院指揮時愛上一個女高音,這段刻骨銘心的戀情促成了他的第一部傑作「旅人之歌」。25歲時在布拉格的歌劇院愛上公開演唱這些歌曲的歌手,27歲在萊比錫歌劇院時又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他愛上作曲家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以歌劇魔彈射手著名)的孫媳婦Marion Weber,大他7歲的已婚女子,這段不倫之戀產生了他唯一的歌劇作品。接著35歲馬勒在漢堡國家劇院時又與一位女高音譜出他最長也最熱烈的戀情,但迫於輿論無疾而終。歷經這麼多次「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感情事件之後,終於馬勒遇見了他的另一半—愛瑪.辛德勒。

    馬勒在1901年11月7日他41歲時認識了小他近20歲的愛瑪,隔年3月9日就結婚了。馬勒其實是個大男人主義者,他期待他的妻子要為他理家生子,抄寫樂譜,分享他的成功與喜悅,挫折與痛苦。「我還必須承認我作曲時極需要孤獨,我身為創作藝術家,對這一點要求無條件的配合。我的妻子必須同意我和她分房而居….她必須同意只能在事先訂好的時間和我在一起,這時候我希望見到她梳理妥當,衣著光鮮。….如果我有時候不想見到她,她不應該生氣,或是以為我對她疏遠,冷淡或不滿。一言以蔽之,她需要的是就連最可人最體貼的女人都沒有的特質。」因此他們兩人將近10年的婚姻生活是波濤起伏的。

    愛瑪(Alma Maria Schindler, 1879~1964)是位秀外慧中多才多藝的才女,她的父親是位著名的風景畫家,於1892年過世,母親守寡5年後與丈夫的弟子卡爾莫爾結婚。愛瑪是位美貌才情極具異性吸引力,又自承慾念強烈的女人,她一生中所交往的都是有天份成就的藝術家,依資料可知有畫家克林姆(Klimt),作曲家柴姆林斯基(Zemlinsky),馬勒,作曲家費滋納(Pfitzner),建築師葛羅畢斯(Gropius, 第二任丈夫),畫家克克旭卡(Kokoschka)以及作家維爾夫(Werfel, 第三任丈夫),顯然藝術天才的火花對愛瑪有致命的吸引力。在她的這些情人中,克林姆是二十世紀初的重量級畫家,她繼父的好友,愛瑪與他愛戀但是母親反對;柴姆林斯基是她的作曲教師,是當時維也納新音樂手法的先鋒人物;費滋納是馬勒家常來往的朋友,是當時有聲譽的作曲家;葛羅畢斯是對應用藝術及建築設計有深遠影響的包浩斯(Bauhaus)運動的創建人;克克旭卡是位畫家,也是她的最愛。

     愛瑪與馬勒結婚後,因他的大男人主義,被迫放棄了作曲,專心相夫教子,為他抄譜,陪他到各地指揮,目睹馬勒的名聲鵲起,從其中得到安慰,愛瑪成了馬勒工作的催動力,也是他生活中的安定要素。1907年他們兩人的生活面臨三個無情的打擊:第一是大女兒瑪麗亞同時染上白喉及猩紅熱,以4歲半稚齡夭折;第二是馬勒迫於維也納不同樂派的鬥爭,辭去維也納歌劇院的總監(因此轉赴紐約發展);第三是醫生診斷出他有心臟瓣膜的病兆(最後奪去了他的生命)。馬勒在紐約的指揮工作(大都會歌劇院及紐約愛樂)並不很順利,因為他的色彩鮮明,獨樹一幟的藝術堅持,引起保守的樂團委員不滿。愛瑪則一直沒有從喪失愛女的悲痛中恢復,甚至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此時他們兩人的生活及婚姻也亮起了紅燈。

    在愛瑪調養的階段,接受了醫生所開的跳舞處方,因此在跳舞場合認識了小她4歲年輕有為的建築師葛羅畢斯(Walter Gropius),他驚為天人迫不及待展開追求。但他犯了致命的錯誤,居然在給愛瑪的情書信封上筆誤成收信人為「總監馬勒先生」,因此三人面對面展開談判,愛瑪面對抉擇,還是選擇了馬勒,因為「我根本不能想像沒有他的日子….更別說是和另一個男人一起過日子。我常常會想要自己一人到別處展開新生活,但從來沒想過和另外一個人的可能。馬勒是我生命的中心。」馬勒後來給她的信中也寫道:「如果你當時離開我,我會像沒了空氣的火焰遽然而熄。」這起事件使馬勒幡然領悟到他以往對愛瑪的忽視,他對她加倍的體貼與關懷,深怕失去他的最愛,他也曾因此去看心理醫生(著名的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在他的第8號交響曲首演前,他對愛瑪說:「每個音符都是為你而寫。」
在他未完成的第10號交響曲手稿上寫著「為你而生!為你而死!愛瑪!」馬勒終於走到他生命篇章中的最後幾頁,他的病情加重,由紐約回到維也納治療但沒起色,愛瑪在病床邊照護得無微不至,他陷於昏迷狀態中喃喃自語念著「我的愛瑪」。1911年5月18日晚上11點,馬勒在雷電交加的暴風雨中過世,臨去之際的最後一句話是「莫扎特」。

   馬勒去世時,愛瑪才32歲,到她1964年去世還有53年日子要過,也不能期待她就孤單一個人走下去,因此葛羅畢斯在歷經一番追求後於1915年與愛瑪結婚。但是婚後愛瑪仍不改另結新歡的老毛病,又與畫家克克旭卡及作家維爾夫來往,後於1929年與維爾夫結焝,兩人後來移民美國終老於此,結束愛瑪充滿藝術火花的一生。現在來看看她這些情人們的事蹟及成就。

    克林姆(Gustav Klimt, 1862~1918)生於維也納近郊的一個小鎮,父親是來自波希米亞的金銀雕刻師。他14歲與弟弟一起進入在維也納的奧地利皇家工藝院的美術學校就讀,繪畫的天份很快就展現出來。在就學期間就承接商業性的裝飾設計工作,21歲畢業和弟弟及朋友合資成立「藝術公司」,承接哈布斯堡王朝各地劇院的裝飾性壁畫,並在維也納地區為許多重要建築物作畫。克林姆不善言辭與寫文章,尤其不善於為自己的作品宣傳,加上他生活及作品內涵的神秘性,使得他成為被孤立、被誤解的藝術家,其實他是當時相當成功的畫家,並成為奧地利新藝術運動中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的創辦人,如今被認為是維也維現代主義(Vienna Modernism)的前輩。克林姆終身未婚,但有個愛人艾米麗,過著波希米亞式的生活,於1918年中風而去世。
他的畫作深受許多美術愛好者的喜愛,描繪19世紀末維也納華麗女性的情慾與頹廢,並由家學淵源的金雕利用金箔與線條表示「性」與「死」的金色幻想,同時將日本浮世繪及中國民間刺繡的圖案放進他的肖像畫裡,充滿東方異國風味。他的以點描技巧畫成的抒情風景畫,不同於當時印象派畫作,令人有融入畫中的生動感。他的主要作品大部分收藏在維也納的奧地利美術館,以"吻"最出名,是唱片與許多商品最愛的裝飾畫.

    費滋納(Hans Pfitzner, 1869~1949)出生於莫斯科,從法蘭克福音樂院學成後以合唱指揮開始音樂生涯,1908年擔任史拉斯堡音樂院 教授及歌劇指揮,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柏林藝術學院任教,1930年在慕尼黑藝術院,1934年退休。從退休後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費滋納活躍於古曲音樂界,擔任指揮,舞台總監並發表他的樂曲。但戰後他漸漸被遺忘,直到由維也納愛樂協會為他安頓生活並介紹其作品給大眾,他80歲生日時許多城市為他慶生,但兩週後他就去世了。費滋納的作品被錄成唱片的不多,但我有他的4張CD及2張LP唱片,涵蓋大提琴/小提琴協奏曲,交響曲,管弦樂等,是我偏愛的作曲家之一。

    葛羅畢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則是20世紀建築界及設計界的大人物,建築方面與美國的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瑞士的科比意(Le Corbusier, 1887~1965)齊名,同    為現代主義建築的大師,他更出名的是創建了包浩斯(Bauhaus)設計學院,影響設計界深遠。葛羅畢斯於1919年開辦包浩斯時年僅36歲,已經是世界公認的一流建築師,但他希望建立一所現代化的藝術與設計學院,把精巧的設計與工業技術調合起來。此學院先是在威瑪成立,1925年搬到Dessau,葛羅畢斯親自設計包浩斯的校舍,並創立建築系,他於1928年辭去校長職務。1932年由於泛政治化及納粹控制議會,包浩斯搬到柏林。但是1933年1月德國納粹政府上台,包浩斯不願聽命於納粹為政治服務,因此被文化部勒令關閉。包浩斯的教授和學生流散歐美,許多人後來移民美國,1939年在芝加哥創立新「包浩斯」,以後成為芝加哥藝術學院。

    維爾夫(Franz Werfel, 1890~1945)為奧地利作家,生於布拉格的一個猶太人富商家庭,在布拉格長大,後來在萊比錫和漢堡深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遭納粹追緝,輾轉流亡到美國,後歸化美籍,與妻子愛瑪在美國度過一生。國內有由名女作家張秀亞翻譯的作品「聖女之歌」。


柴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是當時的作曲家,也是愛瑪的作曲老師,他的作品錄音我特意收集了一些CD與黑膠唱片。而克克旭卡(Oscar Kokoschska)的繪畫則受到克林姆的啟發,他與愛瑪曾有過一段熾熱的愛情,卻未成眷屬。
     由愛瑪一生所串起來的這些有所成就的藝文名人,具體而微代表了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新藝術」(Art Nouveau)一直到20世紀上半的建築及應用藝術的風格主調。而愛瑪與這些才子相熟識往來,並進一步與他們結婚生活,可知她應是一個有慧根且多才多藝的才女,可惜沒有留下流傳後世的知名作品,徒留多情虛名而已!


延伸閱讀:
1. 馬勒,Edward Seckerson著,白裕承譯,智庫文化公司,民國84年。
2. 克林姆魅力,洪麟風著,藝術圖書公司,民國89年。
3. 聖女之歌,Franz Werfel著,張秀亞譯,大地出版社,民國75年。









克克旭卡畫的"暴風雨"描繪他與愛瑪的愛情





  展演愛瑪多采多姿一生的電影"Bride of the Wind",與其傳記書同名, 其上的宣傳"Her passion inspired genius"說明她的魅力 





   







愛瑪的音樂作品"Lieder"與其作曲老師柴姆林斯基的在同一張CD上